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5864发布日期:2019-05-07 19:2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作为一种十分方便的运输工具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电梯频繁的穿梭于楼层之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由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电梯成为必不可少的楼层间的交通工具。

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的缓冲器件多为固接在轿厢底部的弹性器件,在电梯降落时会有明显的震感,减震效果不好,在长久使用以后会在落地的时候会有摇晃的感觉,有时甚至会出现剧烈的震荡,现有技术的减速方式为一步减速,轿厢接触减震装置以后逐渐进行减速,减速的方式过于直接,必然会造成箱内人员的震荡的感觉,且在二次起升的时候初始起升困难,在电梯起升的时候费力较大,比较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采取分级减震的方式,能够明显减少震感,减震效果好,同时在电梯上升的初始阶段为电梯提供一个托举力,减少能耗。

本发明为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一缓冲件活动连接的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包括一固定桩、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桩的平衡支架、一端与所述平衡支架固接另一端与地面固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初始高度小于所述平衡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件正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可压缩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内设部设置用以容纳所述可压缩结构的内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平衡支架与所述固定桩、弹性件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等于平衡支架与所述固定桩、第一缓冲件的连接点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最大伸长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桩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内部设有一半球形托举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可压缩结构包括第二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固接容纳于所述内腔的伸缩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部为树杈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腔中设有缓冲腔(,在所述伸缩部被压缩时使其进入缓冲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举机构的个数为两个。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下部设有缓冲棉层。

本发明采取多级缓冲的方式对电梯轿厢进行缓冲,在轿厢降落时轿厢底部首先接触第一缓冲件,在第一缓冲件和轿厢的下降的时候托举机构会提供一个阻碍的力,降低下降的速度,在第一缓冲件接触到第二缓冲机构时进一步的对轿厢进行缓冲减速,在挤压的时候可压缩结构全部体积别压入内腔内。这样减震更加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轿厢内的震感很弱,使用时能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缓冲件;11-缓冲棉层;2-托举机构;21-固定桩;22-平衡支架;23-弹性件;3-第二缓冲机构;31-固定组件;311-内腔;3111-缓冲腔;312-半球形托举部;32-可压缩结构;321-第二缓冲件;322-伸缩部;4-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缓冲件1,与所述第一缓冲件1活动连接的托举机构2,所述托举机构2包括一固定桩21、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桩21的平衡支架22、一端与所述平衡支架22固接另一端与地面固接的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初始高度小于所述平衡支架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件1正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3,所述第二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组件31、可压缩结构32,所述固定组件31内设部设置用以容纳所述可压缩结构32的内腔311。

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通过杠杆原理,平衡支架22的一端翘起,在轿厢4、第一缓冲件1向下运动的时候,弹性件23被拉伸,所以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平衡支架22的翘起端下降的速度更慢,减小轿厢4的下降速度。第二缓冲机构3中的可压缩结构32,起形状是可以变化的,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可压缩结构32会产生形变同时会有阻尼,被压缩形变的可压缩结构32完全填充整个内腔311。

所述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弹性件23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等于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第一缓冲件1的连接点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弹性件23的连接点的距离小于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第一缓冲件1的连接点的距离。在电梯下降时会有很大的外力,平衡支架22很容易折断,所以将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第一缓冲件1两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弹性件23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对弹性件23的最大弹性长度的要求也不会非常的大,降低整体结构对材质性能的要求,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周期。

所述弹性件23的最大伸长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桩21的高度。这样能够保证这个结构中托举机构2始终对第一缓冲件1具有阻止其向下行进的作用,当然第二缓冲机构3的整体压缩高度要高于固定桩2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3的最大伸长长度小于固定桩21的高度。

为了优化阻尼作用,减小在减震时候对内部构建的磨损,所述固定组件31内部可以设置一半球形托举部312,所述可压缩结构32包括第二缓冲件321、与所述第二缓冲件321固接容纳于所述内腔311的伸缩部322,伸缩部322可以为树杈形,同时在树杈位置应该为半圆形。在外力挤压的时候伸缩部322被压缩变,形树杈型位置的材料呀压缩,沿着球形托举部的外延,向下伸长,在所述内腔311中设有缓冲腔3111,在所述伸缩部322被压缩时使其伸长的部分进入缓冲腔3111。伸缩部322的材质可以使用具有强弹性的材料,如高弹性聚乙稀碳纤维复合树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能够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有限的弹性形变,在外力撤去以后再恢复原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事顺丁橡胶。

所述托举机构2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为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缓冲件1下部设有缓冲棉层11,在第一缓冲件1与固定组件31接触的时候能够缓冲冲接力,减小冲撞破碎性。

在电梯上升的时候,在伸缩部322的回弹力回助推轿厢4向上运动,在轿厢4压力减小的时候弹性件23的拉力左右下会使平衡支架22与第一缓冲件1;连接的一端向上翘起,给轿厢4上升提供一个外力,有助于电梯上升时的起始阶段。有利于节约电能。

实施例二

一种电梯安全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缓冲件1,与所述第一缓冲件1活动连接的托举机构2,所述托举机构2包括一固定桩21、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桩21的平衡支架22、一端与所述平衡支架22固接另一端与地面固接的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初始高度小于所述平衡支架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件1正下方的第二缓冲机构3,所述第二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组件31、可压缩结构32,所述固定组件31内设部设置用以容纳所述可压缩结构32的内腔311。

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通过杠杆原理,平衡支架22的一端翘起,在轿厢4、第一缓冲件1向下运动的时候,弹性件23被拉伸,所以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平衡支架22的翘起端下降的速度更慢,减小轿厢4的下降速度。第二缓冲机构3中的可压缩结构32,起形状是可以变化的,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可压缩结构32会产生形变同时会有阻尼,被压缩形变的可压缩结构32完全填充整个内腔311。

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弹性件23的连接点的距离等于平衡支架22与所述固定桩21、第一缓冲件1的连接点的距离。

所述弹性件23的最大伸长长度等于所述固定桩21的高度。这样能够保证这个结构中托举机构2始终对第一缓冲件1具有阻止其向下行进的作用,当然第二缓冲机构3的整体压缩高度要高于固定桩21的高度。

所述固定组件31内部可以设置一半球形托举部312,所述可压缩结构32包括第二缓冲件321、与所述第二缓冲件321固接容纳于所述内腔311的伸缩部322,伸缩部322可以为树杈形,同时在树杈位置应该为半圆形。在外力挤压的时候伸缩部322被压缩变,形树杈型位置的材料呀压缩,沿着球形托举部的外延,向下伸长,在所述内腔311中设有缓冲腔3111,在所述伸缩部322被压缩时使其伸长的部分进入缓冲腔3111。伸缩部322的材质可以使用具有强弹性的材料,如高弹性聚乙稀碳纤维复合树脂。

所述托举机构2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为左右对称设置。

本发明采取多级缓冲的方式对电梯轿厢4进行缓冲,在轿厢4降落时轿厢4底部首先接触第一缓冲件1,在第一缓冲件1和轿厢4的下降的时候托举机构2会提供一个阻碍的力,降低下降的速度,在第一缓冲件1接触到第二缓冲机构3时进一步的对轿厢4进行缓冲减速,在挤压的时候可压缩结构32全部体积别压入内腔311内。这样减震更加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轿厢4内的震感很弱,使用时能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