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8917发布日期:2019-08-10 00:4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014640的优先权,其全部主题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jp-a-2005-008283公开了一种文件馈送装置,其是相关技术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例。该文件馈送装置设置有片状物馈送盘、片状物排出盘和传送引导件。片状物馈送盘支撑供应的文件。片状物排出盘位于片状物馈送盘下方并支撑要被排出的文件。传送引导件将文件从片状物馈送盘传送到片状物排出盘。在传送引导件的中间部分中,设置用于读取要在传送引导件上被传送的文件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位置。

片状物馈送盘根据由片状物馈送盘支撑的片状物的数量的减少而向上移动并接近文件拾取部分。文件馈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摆动传送部分和排出辊。摆动传送部分具有排出口,用于将由传送引导件传送的文件排出到片状物排出盘。摆动传送部分根据由片状物馈送盘支撑的文件的数量的减少而向上移动,从而将排出口与片状物排出盘分离。具体地,连接构件安装在片状物馈送盘和摆动传送部分之间,并且摆动传送部分的排出口根据片状物馈送盘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上下移动。排出辊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在文件馈送装置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的构造不明显。

假设采用具有与上文所述的文件馈送装置相同的构造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设置有包括可移动体的供应盘、排出引导件和排出辊。排出引导件包括用于将片状物排出到排出盘的排出口。连接构件安装在供应盘的可移动板和排出引导件之间。排出引导件的排出口根据供应盘的可移动板的上升和下降而上升和下降。排出辊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

然而,由于在图像读取装置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的构造不明显,因此包括排出辊对片状物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的移动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可能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能够实现包括排出辊对片状物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的移动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供应盘,其被构造成支撑要被供应的片状物,该供应盘包括可移动板,其被构造成能够根据要由供应盘支撑的片状物的数量的减少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排出盘,其位于供应盘下方,排出盘被构造成支撑要被排出的片状物;传送引导件,其被构造成将片状物从供应盘传送到排出盘;读取传感器,其被构造成读取要在传送引导件上被传送的片状物上的图像;排出引导件,其包括用于将由传送引导件传送的片状物排出到排出盘的排出口,排出引导件被构造成能够根据要由供应盘支撑的片状物的数量的减少而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第四位置高于第三位置;排出辊,其被构造成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第一驱动源,其被构造成产生驱动力;第一驱动链,其被构造成将来自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当排出引导件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第一驱动链将来自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该排出辊被构造成通过接收来自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而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8是从图7中的箭头z1方向观察时的第一驱动源、传送驱动链等的示意图;

图9是从图7中的箭头y1方向观察时的可移动板、排出单元、第二驱动源、第二驱动链、第三驱动链等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可移动板布置在第一位置并且排出单元布置在第三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0是与图9相同的示意图,是示出可移动板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且排出单元移动到第四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从图7中的箭头w方向观察时的第二带轮、正时带、第一带轮、单向离合器、排出辊的旋转轴的示意图;

图12是与图11相同的示意图,是示出排出单元移动时的单向离合器的操作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局部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当从图14中的箭头z2的方向观察时的第一驱动源、传送驱动链等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从图14中的箭头y2方向观察时的可移动板、排出单元、第二驱动源、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等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可移动板布置在第一位置并且排出单元布置在第三位置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17是与图16相同的示意图,是示出可移动板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且排出单元移动到第四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是本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定方面的示例。在图1中,布置有操作面板8p的一侧被定义为装置的前侧,并且当面向操作面板8p时向左侧的一侧被定义为左侧,并且前、后、左、右、上和下侧的各个方向被显示。然后,对应于图1所示的每个方向显示图2之后的每个图中所示的每个方向。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等描述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设置的各个部件。

<总体构造>

如图1至图4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设置有主体8、开闭部分9、图像形成单元5、读取单元3、自动传送机构4和控制器7。主体8是扁平的、近似箱形的本体。如图1所示,作为触摸面板等的操作面板8p设置在主体8的前表面上。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单元5存储在主体8的下部。图像形成单元5通过喷墨方法、激光方法等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如图2和5所示,读取单元3位于主体8的上部。读取单元3在读取文件上的图像时被使用。自动传送机构4设置在开闭部分9中。当在沿着传送引导件30依次传送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的同时允许读取单元3读取片状物sh上的图像时,使用自动传送机构4。

如图2和4所示,控制器7存储在主体8中沿着左侧表面的位置。控制器7由包括cpu、rom和ram的微计算机构成。rom存储用于cpu控制图像读取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程序,用于执行识别处理的程序等。ram用作临时记录cpu执行程序时使用的数据或信号的存储区域,或用作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域。控制器7控制图像形成单元5、读取单元3、自动传送机构4和操作面板8p。

如图5所示,压板玻璃布置在主体8的上表面上,并且具有大面积的文件支撑表面8a由压板玻璃的上表面形成。此外,另一个压板玻璃布置在比主体8的上表面上的文件支撑表面8a更靠左侧,并且细长的读取表面8b由另一个压板玻璃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形成。

当读取单元3读取静止状态下的文件上的图像时,文件支撑表面8a从下方支撑文件。作为要被读取的对象的文件包括诸如片状物、ohp片状物等的片状物以及书本等。

当读取单元3读取由自动传送机构4一张一张地传送的片状物sh上的图像时,读取表面8b从下方接触被传送的片状物sh。引导突出部分8h设置在主体8的上表面上的文件支撑表面8a和读取表面8b之间。引导突出部分8h在接触读取表面8b的同时翘起要被传送的片状物sh并引导该片状物sh朝右向上倾斜。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通过使用文件支撑表面8a读取图像的对象描述为文件,并且将由自动传送机构4传送时读取图像的对象描述为片状物。文件和片状物可以基本相同。

如图1所示,开闭部分9被支撑为能够围绕通过未示出的铰链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开闭轴心x9摆动,该铰链布置在主体8的后端部分。开闭部分9在图1和图5所示的闭合状态下从上方覆盖文件支撑表面8a和读取表面8b。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开闭部分9也移位到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文件支撑表面8a和读取表面8b通过围绕开闭轴心x9摆动而露出,以使得其前端部分向上和向后移位。因此,用户可以在文件支撑表面8a上支撑作为要被读取的对象的文件。

进一步,当描述开闭部分9的构造、内部结构等时,处于闭合状态的开闭部分9的姿势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基准。

读取单元3包括图2至图6所示的存储在主体8的上部的读取传感器3s、图4所示的扫描机构驱动源3m和由扫描机构驱动源3m驱动的未示出的扫描机构。作为读取传感器3s,使用诸如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cd(电荷耦合装置)等的公知的图像读取传感器。

如图5所示,读取传感器3s位于文件支撑表面8a和读取表面8b下方。当读取支撑在文件支撑表面8a上的文件上的图像时,扫描机构驱动源3m驱动未示出的扫描机构,并且读取传感器3s在主体8中的文件支撑表面8a下方在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此外,当读取传感器3s读取由自动传送机构4传送的片状物sh上的图像时,扫描机构驱动源3m驱动未示出的扫描机构,并且读取传感器3s停在主体8中的读取表面8b下方。读取传感器3s停在读取表面8b下方的位置是预定的静止读取位置。

如图5和6所示,开闭部分9设置有基构件39、第一斜槽构件35、第二斜槽构件36和盖构件38。

基构件39形成开闭部分9的底壁。在基构件39中,形成矩形孔39h,其中与读取表面8b和引导突出部分8h相对的区域被切成近似矩形形状。传送表面39g形成在位于比基构件39中的矩形孔39h更靠左侧的部分处。传送表面39g的左端部分通过自向下方向改变方向而被弯曲成朝右向下倾斜。传送表面39g向矩形孔39h的左端边缘向下倾斜。

第二斜槽构件36布置在基构件39的左部上方。按压构件保持部分36f和引导表面36g和36h形成在第二斜槽构件36中。按压构件保持部分36f是凹陷部分,其在与读取表面8b相对的位置处向上凹陷。在按压构件保持部分36f中,按压构件36p被保持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位。按压构件36p按压在从上方接触读取表面8b的同时被传送的片状物sh,从而抑制片状物sh从读取表面8b浮动。引导表面36g位于比按压构件保持部分36f更靠左侧的位置。引导表面36g的左端部分沿着基构件39的传送表面39g的左端部分弯曲。引导表面36g沿着从基构件39的传送表面39g向下倾斜的部分朝右向下倾斜。引导表面36h位于比按压构件保持部分36f更靠右侧的位置。引导表面36h沿着主体8的引导突出部分8h朝右向上倾斜。

第一斜槽构件35布置在第二斜槽构件36上方。调节表面35k和传送表面35g形成在第一斜槽构件35中。调节表面35k从第一斜槽构件35的右端部分朝左向上倾斜。传送表面35g连接到调节表面35k的上端并且大致水平地向左延伸。传送表面35g的左端部分是弯曲的,以便将其方向从左方向改变为向下方向。

盖构件38布置在第一斜槽构件35上方。在盖构件38中形成由向下突出的多个肋38r的下端边缘形成的引导表面38g。引导表面38g的右端部分在比第一斜槽构件35中的调节表面35k和传送表面35g之间的连接部分更偏向左侧的位置处从上方与传送表面35g相对。引导表面38g沿着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大致水平向左延伸。引导表面38g的左端部分沿着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的左端部分弯曲。

如图7所示,开闭部分9设置有前侧框架9a和后侧框架9b。前侧框架9a是本公开的“第二侧框架”的示例。后侧框架9b是本公开的“第一侧框架”的示例。

前侧框架9a布置成在开闭部分9的前侧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开闭部分9的内部框架的一部分。后侧框架9b布置成在开闭部分9的后表面侧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开闭部分9的内框架的一部分。前侧框架9a和后侧框架9b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以使得盖构件38的引导表面38g、第一斜槽构件35的调节表面35k和传送表面35g、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g和36h以及基构件39的传送表面39g(所有这些都在图5等中示出)夹在它们之间。进一步,在图7中,为了便于描述,省略了供应盘91的供应盘主体92和可移动板50的图示。另外,图7示出了第一驱动源m1和第二驱动源m2的位置从低于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的位置向右侧偏移,以便于描述。而且,图8示出了第一驱动源m1的位置从低于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的位置向右侧偏离。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开闭部分9设置有形成自动传送机构4的一部分的传送引导件30、用于支撑供应到传送引导件30的片状物sh的供应盘91和用于支撑从传送引导件30排出的片状物sh的排出盘96。

如图5所示,供应盘91位于比第一斜槽构件35更靠右侧的位置,并且布置在基构件39的右部分上方。供应盘91包括供应盘主体92和可移动板50。供应盘主体92从开闭部分9的右端部侧朝左轻微地向下倾斜。可移动板50布置成与供应盘主体92的左端部分相邻。可移动板50以大致平板形状朝向第一斜槽构件35的调节表面35k延伸。盖构件38的右侧部分从上方覆盖可移动板50。供应盘91通过供应盘主体92和可移动板50支撑供应到自动传送机构4的片状物sh。

可移动板50绕着第三轴心x3可旋转地支撑,其右端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虽然省略了附图,但是可移动板50也由图7所示的前侧框架9a和后侧框架9b可旋转地支撑。

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可移动板50被构造成,通过操作图7和9等所示的第二驱动源m2和第三驱动链110,根据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的数量的减少,从图2、5和9所示的第一位置旋转至图3、6和10所示的第二位置。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是高于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的位置。

如图1和5所示,两个宽度调节引导件94a和94b设置在供应盘主体92上,以便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在供应盘91上支撑的具有不同尺寸的多种类型的片状物sh从前侧和后侧被夹持,以使得前宽度调节引导件94a和后宽度调节引导件94b彼此接近或者彼此分离。因此,基于作为基准的供应盘9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可以定位具有各种尺寸的片状物sh。

如图5所示,排出盘96形成在基构件39的右部分上。即,排出盘96设置成在低于供应盘91的位置处与供应盘91重叠。在排出盘96中,读取传感器3s读取图像,并且由自动传送机构4传送的片状物sh被排出。排出盘96的上表面是用于支撑要被排出的片状物sh的片状物支撑表面96a。

传送引导件30形成用于将片状物sh从供应盘91朝向排出盘96传送的传送路径。具体地,传送引导件30包括第一引导件31、第二引导件32和第三引导件33。

第一引导件31被构造成包括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的大致水平延伸的部分和盖构件38的引导表面38g的大致水平延伸的部分。第一引导件31引导片状物sh,使其从供应盘91被向左送出。

第二引导件32被构造成包括: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的弯曲的左端部分;盖构件38的引导表面38g的弯曲的左端部分;基构件39的传送表面39g的弯曲的左端部分;和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g的弯曲的左端部分。第二引导件32连接到第一引导件31,并且将片状物sh的传送方向从左方向改变为右方向。

第三引导件33被构造成包括:基构件39的传送表面39g的向下倾斜部分;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g的向下倾斜部分;和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h。第三引导件33连接到第二引导件32,并且将片状物sh朝向排出盘96引导。

自动传送机构4包括排出单元60,用于将由第三引导件33引导的片状物sh排出到排出盘96。排出单元60通过使排出引导件61、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一体化形成。

传送表面61g和引导表面61h形成在排出引导件61中。传送表面61g位于比主体8的引导突出部分8h更靠右侧的位置并且朝右向上倾斜。引导表面61h位于比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h更靠右侧的位置。引导表面61h沿着传送表面61g朝右向上倾斜。排出引导件61包括用于将片状物sh排出到排出盘96的排出口69。排出口69在传送表面61g的右端部分和引导表面61h的右端部分之间开口。

如图7所示,在排出单元60中,排出引导件61是近似矩形的柱形构件,其形成为使得其上形成有传送表面61g的平板和其上形成有引导表面61h的平板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两个平板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通过一对前后侧板彼此连接。排出引导件61包括轴部61s和61t,其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心x2被设定为轴心。第二轴心x2平行于第三轴心x3。

前轴部分61s是从传送表面61g和引导表面61h的左前角部分向前突出的圆柱形轴。前轴部分61s由前侧框架9a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比前侧框架9a更向前突出。

后轴部分61t是从传送表面61g和引导表面61h的左后角部分向后突出的圆柱形轴。后轴部分61t由后侧框架9b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比后侧框架9b更向后突出。

因此,排出引导件61可以绕第二轴心x2旋转。如图5所示,第二轴心x2的位置被设定为与由传送引导件30的第三引导件33和排出引导件61形成的传送路径重叠。

在排出单元60中,排出辊47布置在排出口69上方,排出夹辊48设置在排出口69下方。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有多组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布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排出辊47固定到旋转轴47s,旋转轴47s具有平行于第二轴心x2的第一轴心x1作为轴心。如图7所示,旋转轴47s的前端部分由排出引导件61的右前角部分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侧由排出引导件61的右后角部分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比排出引导件61更向后突出。因此,排出辊47由排出引导件61支撑,以便可以绕第一轴心x1旋转。作为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延伸的方向的前后方向是“排出辊的轴线方向”的示例。在第二轴心x2的位置固定的同时,第一轴心x1的位置根据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而变化。

如图5和9所示,排出夹辊48由排出引导件61的右端部分可旋转地支撑,并且从下方与排出辊47相对。排出引导件61的传送表面61g和引导表面61h将片状物sh朝向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之间的夹持位置引导。

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排出单元60被构造成,通过操作图7和9等所示的第二驱动源m2和第二驱动链120,根据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的数量的减少,从图2、5和9所示的第三位置旋转至图3、6和10所示的第四位置。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是高于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的位置。

如图5所示,自动传送机构4包括供应辊41、分离辊42、阻滞辊42a、第一传送辊43、第一夹辊43p、第二传送辊44、第二夹辊44p、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用于沿着传送引导件30传送片状物sh。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是上述排出单元60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第一传送辊43的旋转轴43s和第二传送辊44的旋转轴44s由前侧框架9a和后侧框架9b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42s、43s和44s的各个后端部分比后侧框架9b更向后突出。

<第一驱动源和传送驱动链的构造>

如图7和8所示,自动传送机构4包括用于驱动供应辊41、分离辊42、第一传送辊43、第二传送辊44和排出辊47的第一驱动源m1和传送驱动链130。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形成第一驱动源m1和传送驱动链130的每个齿轮,在图7和8等中省略了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齿轮齿的图示。

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源m1布置在第一引导件31和第三引导件33之间。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源m1安装在面向后侧框架9b的前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轴比后侧框架9b更向后突出,并且驱动齿轮m1g固定到其驱动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m1是步进电机。第一驱动源m1通过由控制器7控制而产生驱动力,从而使驱动齿轮m1g在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

如图7和8所示,传送驱动链130布置在后侧框架9b后面,并且由从后侧框架9b向后突出的多个轴部分支撑。传送驱动链130包括:齿轮131,其相对于驱动齿轮m1g位于左上侧的位置并且与驱动齿轮m1g啮合;多个齿轮组132g,其经由齿轮131传递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多个齿轮组132g包括与齿轮131一体旋转的太阳齿轮132g1和通过臂132g2连接到太阳齿轮132g1的行星齿轮132g3。进一步,多个齿轮组132g包括齿轮132g4、132g5、132g6和132g7。齿轮132g4通过与行星齿轮132g3啮合而与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一体地旋转。齿轮132g5通过经由齿轮132g7传递来自齿轮132g4的驱动力而与第一传送辊43的旋转轴43s一体地旋转。齿轮132g6通过经由齿轮132g7传递来自齿轮132g4的驱动力而与第二传送辊44的旋转轴44s一体地旋转。进一步,当在传送引导件30中移除堵塞的片状物sh时,齿轮132g4、132g5和132g6通过将行星齿轮132g3与齿轮132g4分离而自由旋转。结果,可以容易地移除堵塞的片状物sh。

多个齿轮组132g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第一传送辊43的旋转轴43s和第二传送辊44的旋转轴44s,并且分离辊42、第一传送辊43和第二传送辊44在片状物sh朝向停在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传感器3s被传送的方向上旋转,即在图8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第一驱动链的第一和第二带轮、正时带和单向离合器的构造>

传送驱动链130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送到排出辊47的第一驱动链140。第一驱动链140布置在比后侧框架9b更靠后的位置。第一驱动链140包括齿轮139、齿轮149、第二带轮142、正时带143、第一带轮141和单向离合器150。第一带轮141是本公开的“第一旋转体”的示例。第二带轮142是本公开的“第二旋转体”的示例。正时带143是本公开的“带”的示例。

齿轮139相对于驱动齿轮m1g位于右侧并且与驱动齿轮m1g啮合。齿轮149和第二带轮142形成为一个构件。齿轮149和第二带轮142可独立地可旋转地插入排出引导件61的后轴部分61t中。因此,第二带轮142可以绕着第二轴心x2与与齿轮139啮合的齿轮149一体地旋转。

第一带轮141在单向离合器150插入其间的状态下安装在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上。第一带轮141可以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一起绕着第一轴心x1旋转。正时带143缠绕在第二带轮142和第一带轮141上。正时带143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从第二带轮142传递到第一带轮141。

齿轮139和149、第二带轮142、正时带143和第一带轮141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并且排出辊47在将片状物sh排出至排出盘96的方向的方向上旋转,即在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排出辊47通过排出口69排出片状物sh的旋转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dr1。与第一方向dr1相反的旋转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dr2。

即使排出引导件61旋转,第二带轮142的第二轴心x2与第一带轮141的第一轴心x1之间的间隙也不会改变。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正时带143的张力几乎不会波动,由此驱动力可以适当地从第二带轮142传递到第一带轮141。

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第一驱动链140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从而使得可以由排出辊47通过排出口69排出片状物sh。

如图7、11和12所示,单向离合器150具有众所周知的构造,其中设置有外圈151、内圈152和多个滚动体153。外圈151固定到第一带轮141。外圈151的内周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其中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凹陷的凹陷部分形成在多个位置处。内圈152在其外周表面与外圈151的内周表面相对的状态下固定到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每个滚动体153布置在外圈151的内周表面和内圈152的外周表面之间。

如图11所示,当外圈151试图在单向离合器150中在第一方向dr1上相对于内圈152进行相对旋转时,每个滚动体153移动到每个滚动体153被咬入外圈151的内周表面和内圈152的外周表面之间的位置。结果,外圈151固定到内圈152。也就是说,单向离合器150限制第一带轮141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相对旋转。

外圈51试图在第一方向dr1上相对于内圈152进行相对旋转的情况意味着具体地,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第一带轮141的旋转速度通过第一带轮141和第二带轮142之间经由正时带143的连接而从零增加到预定旋转速度,并固定地保持在该旋转速度。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当外圈151试图在单向离合器150中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内圈152进行相对旋转时,每个滚动体153移动到每个滚动体153没有被咬入外圈151的内周表面和内圈152的外周表面之间的位置。结果,外圈151没有固定到内圈152。也就是说,单向离合器150允许第一带轮141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在第二方向dr2上进行相对旋转。

外圈151试图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内圈152进行相对旋转的情况意味着具体地,当排出引导件61向上旋转时,第一轴心x1的位置向上改变并且第一带轮141和排出辊47也向上移动,由此第一带轮141的旋转速度由于第一带轮141和第二带轮142之间经由正时带143的连接而从预定旋转速度暂时降低。

<供应辊、分离辊、第一和第二传送辊等的示意性构造>

如图5所示,分离辊42布置在比第一斜槽构件35中的调节表面35k和传送表面35g之间的连接部分更偏向左侧的位置处。

保持器42f由分离辊42的旋转轴42s可旋转地支撑。保持器42f向右侧突出,以与旋转轴42s分离并超过调节表面35k。

供应辊41可旋转地保持在保持器42f的右端部分。供应辊41设置在从上方与可移动板50相对的位置。旋转轴42s和设置在保持器42f中的未示出的传动齿轮组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供应辊41,从而使供应辊41在将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送出至传送引导件30的方向上旋转。供应辊41可以根据保持器42f的旋转在上下方向上移位。

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设置在开闭部分9中。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检测保持器42f的姿势是否是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并且将检测到的姿势传递到控制器7。在保持器42f处于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的状态下,供应辊41的下端具有与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大致相同的高度。在这种状态下,供应辊41可以将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中最上面的片状物sh适当地朝向传送表面35g送出,即,朝向分离辊42和阻滞辊42a之间的空间送出。

阻滞辊42a由第一斜槽构件35支撑在分离辊42正下方的位置处并且压靠分离辊42。当有一张片状物sh被分离辊42和阻滞辊42a夹持时,阻滞辊42a的旋转由未示出的扭矩限制器允许。另一方面,当存在要由分离辊42和阻滞辊42a夹持的多个片状物sh时,阻滞辊42a的旋转由未示出的扭矩限制器停止。结果,阻滞辊42a相对于片状物sh施加用于停止除了与分离辊42接触的片状物sh之外的片状物sh的传送的力。

第一传送辊43布置在第一引导件31和第二引导件32之间的连接部分处,以从上方与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相对。第一夹辊43p由第一斜槽构件35支撑并且压靠第一传送辊43。第一传送辊43和第一夹辊43p夹持由分离辊42和阻滞辊42a一个接一个地分离的片状物sh,然后将夹持的片状物sh朝向第二引导件32传送。

第二传送辊44布置在第二引导件32和第三引导件33之间的连接部分处,以从下方与第二斜槽构件36的引导表面36g相对。第二夹辊44p由第二斜槽构件36支撑并且压靠第二传送辊44。第二传送辊44和第二夹辊44p夹持要由第一传送辊43和第一夹辊43p传送的片状物sh,然后将夹持的片状物sh朝向读取表面8b,即朝向停止在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传感器3s传送。

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夹持通过读取表面8b并由排出引导件61引导的片状物sh,并且夹持的片状物sh通过排出口69朝向排出盘96被排出。

<第二驱动源、第二驱动链和第三驱动链的构造>

如图7和9等所示,自动传送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源m2、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用于执行可移动板50和排出单元60的旋转操作。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关于形成第二驱动源m2、第二驱动链120、第三驱动链110的每个齿轮,在图7和9等中省略了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齿轮齿的图示。

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源m2布置在第一引导件31和第三引导件33之间。如图7所示,第二驱动源m2安装在面向前侧框架9a的后侧的表面上。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轴比前侧框架9a更向前突出,并且驱动齿轮m2g固定到该驱动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源m2是步进电机。第二驱动源m2由控制器7控制并产生驱动力,从而使驱动齿轮m2g在图9和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图9和10中示出的多个箭头表示当驱动齿轮m2g在图9和10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的旋转方向。进一步,当驱动齿轮m2g在图9和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旋转方向变为与图9和10所示的每个箭头相反的旋转方向。

如图7和9所示,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比前侧框架9a更靠前布置,并且由从前侧框架9a向前突出的多个轴部分支撑。

第三驱动链110包括第一齿轮111、第二齿轮112和臂113。第一齿轮111相对于驱动齿轮m2g向右且向上定位并且与驱动齿轮m2g啮合。第二齿轮112相对于第一齿轮111向右且向下定位并且与第一齿轮111啮合。臂113固定到面向第二齿轮112的前侧的表面并向右突出。

可移动板50具有被动部分53。被动部分53在从可移动板50的后表面的前左角部分向前突出之后弯曲并且向左突出,然后从上方抵接在臂113的右端部分上。

第二驱动链120包括第三齿轮121和第四齿轮122。第三齿轮121相对于驱动齿轮m2g向右且向下定位并且与驱动齿轮m2g啮合。第四齿轮122固定到排出引导件61的前轴部分61s,以便可以一体地旋转。第四齿轮122相对于第三齿轮121向右且向下定位并且与第三齿轮121啮合。当第四齿轮122旋转时,排出引导件61以及由排出引导件61支撑的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与第四齿轮122一体地旋转。

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在第二驱动源m2与第一齿轮111和第三齿轮121之间分支,即以第二驱动源m2作为分支点彼此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的诸如第一齿轮111、第三齿轮121等的每个齿轮是诸如正齿轮、斜齿轮等的通用齿轮。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驱动链110的操作。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9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包括第一齿轮111的第三驱动链110将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传递到可移动板50,并且将可移动板50从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

更具体地,在第三驱动链110中,与驱动齿轮m2g啮合的第一齿轮111在图9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与第一齿轮111啮合的第二齿轮112在图9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固定在第二齿轮112上的臂113的右端部分上升。结果,如图10所示,由于可移动板50的被动部分53被向上推动,可移动板50绕着第三轴心x3旋转,以使其左端部分向上移位,然后移动到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包括第一齿轮111的第三驱动链110以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由此臂113的右端部分下降。结果,由于可移动板50的被动部分53也如图9所示下降,所以可移动板50绕着第三轴心x3旋转,以使其左端部分向下移位,然后移动到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驱动链120的操作。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9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包括第三齿轮121的第二驱动链120将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单元60,并且将排出单元60从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

更具体地,在第二驱动链120中,与驱动齿轮m2g啮合的第三齿轮121在图9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与第三齿轮121啮合的第四齿轮122在图9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结果,如图10所示,由于排出引导件61与第四齿轮122一体地向上旋转,排出单元60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以使排出口69向上移位,然后移动到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

进一步,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包括第三齿轮121的第二驱动链120以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由此第四齿轮在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结果,由于排出引导件61与第四齿轮122一体地向下旋转,所以排出单元60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以使排出口69向下移位,然后移动到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

如图5所示,当可移动板50位于第一位置时,可移动板50的左端部分位于与第一斜槽构件35的限制表面35k的下端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可移动板50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供应盘主体92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在这种状态下,供应盘91可以支撑最大数量的层叠片状物sh。当可移动板50位于第一位置并且供应辊41抵接在最大数量的层叠片状物sh的最上面的片状物sh时,保持器42f的姿势变为图5所示的适当姿势。

如图6所示,当可移动板50位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板50的左端部分位于与第一斜槽构件35的限制表面35k的上端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可移动板50的上表面处于大致水平延伸的状态,其高度与第一斜槽构件35的传送表面35g的高度相同。在这种状态下,供应盘91可以支撑大约一到几张片状物sh。当可移动板50位于第二位置并且供应辊41抵接在大约一至几张片状物sh的最上面的片状物sh上时,保持器42f的姿势变为图6所示的适当姿势。

当控制器7基于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的检测信号确定保持器42f的姿势处于从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下降超过允许范围的状态时,第二驱动源m2被操作,并且可移动板50从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一点一点地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由此保持器42f被控制以便维持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此时,通过作为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源m2的旋转角度控制,通过精细地改变臂113的旋转姿势,可以高精度地将可移动板50定位在期望的旋转姿势。。

当控制器7通过操作第二驱动源m2一点一点地旋转可移动板50时,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也通过第二驱动链120传递到排出单元60。因此,与可移动板50的小旋转同步地,排出单元60从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一点一点地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此时,控制器7根据需要通过操作第一驱动源m1将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并且片状物sh可以由排出辊47通过排出口69被排出。

图像读取装置1通过其中排出单元60根据片状物馈送盘91的可移动板50的旋转而旋转的构造在上下方向上实现小型化。

如图5所示,当排出单元60位于第三位置时,排出口69、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位于靠近排出盘96的片状物支撑表面96a的位置。排出单元60的状态对应于由排出盘96的片状物支撑表面96a支撑的片状物sh的数量小的情况。

如图6所示,当排出单元60位于第四位置时,排出口69、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位于从排出盘96的片状物支撑表面96a向上分离的位置。排出单元60的状态对应于片状物sh由排出盘96的片状物支撑表面96a以最大数量的层叠片状物支撑的情况。换句话说,在这种状态下,排出单元60的排出口69与由片状物支撑表面96a以最大数量的层叠片状物支撑的片状物sh的最上面的片状物sh向上充分地分离。

<图像读取操作>

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当读取支撑在文件支撑表面8a上的文件上的图像时,控制器7通过控制读取单元3的扫描机构驱动源3m来操作未示出的扫描机构,并且使读取传感器3s在左右方向上在文件支撑表面8a的左端边缘下方的读取开始位置和在其右端边缘下方的读取结束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读取传感器3s读取支撑在文件支撑表面8a上的文件上的图像。此后,控制器7通过控制读取单元3的扫描机构驱动源3m在相反方向上操作未示出的扫描机构,然后使完成读取的读取传感器3s在读取单元3中从右端移动到左端,从而返回待机位置。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由自动传送机构4传送;当读取片状物sh上的图像时,控制器7通过控制读取单元3的扫描机构驱动源3m来操作未示出的扫描机构;并且读取传感器3s停在读取表面8b下方的静止读取位置。这里,假设可移动板50位于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排出单元60位于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并且片状物sh处于不由排出盘96支撑的状态。

接下来,控制器7基于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的检测信号确定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是否处于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当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不处于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时,控制器7操作第二驱动源m2、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然后,控制器7使可移动板50从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一点一点地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并且控制保持器42f,使得图5和6所示的适当姿势被维持。此时,与可移动板50的小旋转同步地,排出单元60也从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一点一点地旋转到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

接下来,控制器7操作第一驱动源m1和传送驱动链130。因此,控制器7驱动供应辊41、分离辊42、第一传送辊43、第二传送辊44和排出辊47,并且将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供应到传送引导件30,并且供应的片状物sh沿着传送引导件30被依次传送。当传送的片状物sh经过读取表面8b时,控制器7通过停在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传感器3s读取传送的片状物sh上的图像。接下来,控制器7通过排出单元60的排出引导件61、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将图像被读取的片状物sh通过排出口69向排出盘96排出。

同时,控制器7基于保持器姿势检测传感器42j的检测信号,根据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的数量的减少,使可移动板50一点一点地朝向图6等所示的第二位置旋转,并且使排出单元60一点一点地朝向图6等所示的第四位置旋转。

这里,不仅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而且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控制器7可以通过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驱动链140执行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此时,如图12所示,当第一轴心x1的位置根据排出引导件61的向上旋转而向上改变时,第一带轮141的旋转速度通过第一带轮141和第二带轮142之间经由正时带143的连接而从预定旋转速度暂时降低,并且第一带轮141试图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进行相对旋转。也就是说,第一带轮141试图通过排出辊47降低片状物sh的排出速度。此时,具有上述构造的单向离合器150允许第一带轮141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进行相对旋转,从而抑制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跟随第一带轮141。因此,由于排出辊47暂时跟随由第二传送辊44传送的片状物sh,所以可以抑制片状物sh的排出速度降低。

如图6所示,当由供应盘91支撑的片状物sh的数量减少并且片状物sh用完时,控制器7停止第一驱动源m1并终止图像读取操作。

此后,控制器7通过控制读取单元3的扫描机构驱动源3m来操作未示出的扫描机构,然后使读取传感器3s返回到待机位置。此外,控制器7在通过未示出的检测装置确认片状物sh未被排出盘96支撑之后操作第二驱动源m2、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使可移动板50返回到图5等所示的第一位置,并且使排出单元60返回到图5等所示的第三位置。

<优点>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不仅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而且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可以通过图7和8等所示的第一驱动链140执行。因此,与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不能执行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的构造相比,可以增加执行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的机会。

因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可以实现包括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可以缩短图像读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8等所示,可以通过简单的第一驱动链140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适当地传递到排出辊47,该第一驱动链140包括:第一带轮141,其可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一起绕着第一轴心x1旋转;第二带轮142,其可以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第二轴线x2的位置固定;和正时带143,其缠绕在第一带轮141和第二带轮142上。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12等所示,设置在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和第一带轮141之间的单向离合器150如下所述地起作用。也就是说,当第一轴心x1的位置根据排出引导件61的向上旋转而向上改变时,第一带轮141和排出辊47也向上移动。此时,第一带轮141的旋转速度通过第一带轮141和第二带轮142之间经由正时带143的连接而从预定旋转速度暂时降低,并且第一带轮141试图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进行相对旋转。也就是说,第一带轮141试图降低通过排出辊47的片状物sh的排出速度。此时,具有上述构造的单向离合器150允许第一带轮141在第二方向dr2上相对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进行相对旋转,从而抑制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跟随第一带轮141。因此,由于排出辊47暂时跟随由第二传送辊44传送的片状物sh,所以可以抑制片状物sh的排出速度降低。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可以抑制读取传感器3s的读取精度的劣化。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即使排出引导件61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排出引导件61和第二带轮1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是固定的。此外,第二带轮142可以独立于排出引导件61旋转。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第二带轮142可以适当地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带轮141。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自动传送机构4设置有排出单元60,其中排出引导件61、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被一体化。因此,即使排出引导件61旋转,排出引导件61、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是固定的。另外,第一轴心x1和第二轴心x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第二带轮142可以适当地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带轮141,由此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可以通过排出口69适当地排出片状物sh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第一驱动源m1和第一驱动链140,以及第二驱动源m2和第二驱动链120分开地操作,从而使得可以分别适当地执行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链140布置在后侧框架9b的一侧,第二驱动链120布置在前侧框架9a的一侧。根据这种构造,通过排出辊47执行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的第一驱动链140和执行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操作的第二驱动链120相对于传送引导件30分离地布置在排出辊47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可以抑制第一驱动链140和第二驱动链120之间的干涉,并且可以减小两者的布置空间。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自动传送机构4被修改为进一步包括第三传送辊45和第三夹辊45p。第三传送辊45是本公开的“设置在读取传感器和排出引导件之间的传送辊”的示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构造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或简化其描述。

第三传送辊45和第三夹辊45p布置在比引导表面36h和引导突出部分8h更靠右侧的位置处,并且布置在比第二轴心x2更靠左侧的位置处。也就是说,第三传送辊45和第三压辊45p设置在停在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传感器3s和排出引导件61之间。

通过操作第一驱动源m1,第三传送辊45与第一传送辊43和第二传送辊44同步旋转。第三传送辊45和第三压辊45p夹持由第二传送辊44和第二压辊44p传送且然后经过读取表面8b的片状物sh,然后将夹持的片状物sh传送到排出引导件61、排出辊47和排出夹辊48。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相同的方式,可以实现包括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缩短图像读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中,第三传送辊45以预定的传送速度将片状物sh朝向排出辊47传送,而不受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的影响。因此,在排出引导件61在直到抵接在第三传送辊45和排出辊47上的片状物sh经过读取表面8b并且与第三传送辊45分离的时期内向上旋转的情况下,即使单向离合器150动作并且抑制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跟随第一带轮141,由于排出辊47暂时跟随由第三传送辊45传送的片状物sh,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片状物sh的排出速度降低。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进一步抑制读取传感器3s的读取精度的劣化。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4至17所示,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采用第一驱动链340代替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传送驱动链130的第一驱动链140。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中,采用齿轮301和302、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代替第二驱动链120和第三驱动链110。进一步,该图像读取装置除去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单向离合器150。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构造相同。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或简化其描述。

进一步,为了容易地观看附图,图14等所示的排出引导件6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被示出为比图7等所示的排出引导件6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短。进一步,在图14至17中,关于传送驱动链130、齿轮301、齿轮302、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在其外周表面上形成的齿轮齿的图示被省略。

如图14和15所示,在传送驱动链130中,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的第一驱动链340布置在比后侧框架9b更靠后的位置。第一驱动链340包括齿轮339、齿轮349、第二齿轮342和第一齿轮341。第一齿轮341是本公开的“第一旋转体”的示例。第二齿轮342是本公开的“第二旋转体”的示例。

如图14和16所示,排放引导件61与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一体地设置。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固定到排出引导件61的前轴部分61s的末端。后第一传动齿轮310b固定到排出引导件61的后轴部分61t的末端。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是相同的扇形部件。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可以与排出单元60一起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

旋转轴47s的前端部分由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由后第一传动齿轮310b可旋转地支撑。也就是说,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绕着第一轴心x1可旋转地支撑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同时将第一轴心x1和第二轴心x2维持有预定间隙。

由图15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第一传动齿轮310b相对于第二齿轮342和第一齿轮341位于图15中的纸面的前侧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一传动齿轮310a相对于第二齿轮342和第一齿轮341位于图15中的纸面的深侧的位置。

如图14和15所示,在第一驱动链340中,齿轮339相对于驱动齿轮m1g位于右侧并且与驱动齿轮m1g啮合。齿轮349相对于齿轮339位于右侧并且与齿轮339啮合。第二齿轮342插入排出引导件61的后轴部分61t,并且可以独立于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第二齿轮342布置在后侧框架9b和后第一传动齿轮310b之间并且与齿轮349啮合。第一齿轮341固定到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的后端部分并且与第二齿轮342啮合。

齿轮339、齿轮349、第二齿轮342和第一齿轮341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然后使排出辊47在将片状物sh排出到排出盘96的方向上旋转,即在图15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

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可旋转地支撑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由此第二齿轮342的第二轴心x2与第一齿轮341的第一轴心x1之间的间隙不会改变,即使排出引导件61旋转。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第二齿轮342和第一齿轮341之间的接合状态几乎不变,由此驱动力可以适当地从第二齿轮342传递到第一齿轮341。

因此,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和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第一驱动链340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47,从而使得可以由排出辊47通过排出口69排出片状物sh。

图16和17所示的多个箭头表示当驱动齿轮m2g在图16和17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的旋转方向。进一步,当驱动齿轮m2g在图16和17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旋转方向变为与图16和17所示的每个箭头相反的旋转方向。

如图14和16所示,齿轮301和302布置成比前侧框架9a更靠前,并且由从前侧框架9a向前突出的多个轴部分支撑。齿轮301相对于驱动齿轮m2g向右且向下定位,并且与驱动齿轮m2g啮合。齿轮302相对于齿轮301位于右侧并且与齿轮301啮合。

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具有扇形圆弧齿轮316和小直径齿轮315。如图16所示,扇形圆弧齿轮316形成为包括布置在第二轴心x2的一侧的具有锐角的顶部分和以第二轴心x2为中心的圆弧的扇形形状。小直径齿轮315形成为以第二轴心x2为中心的圆形形状,并且与扇形圆弧齿轮316的顶部分一体地设置。小直径齿轮315的直径小于扇形圆弧齿轮316的直径。扇形圆弧齿轮316具有扇形齿轮齿312。小直径齿轮315具有小直径齿轮齿311。

如图14和16所示,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的小直径齿轮齿311相对于齿轮302位于右侧并且与齿轮302啮合。进一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使用后第一传动齿轮310b的小直径齿轮齿311。

如图14所示,突出部分50a和50b形成在可移动板50上。前突出部分50a从可移动板50的右前角部分向前突出。后突出部分50b从可移动板50的右后角部分向后突出。进一步,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除去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板50的被动部分53。

前第二传动齿轮320a固定到可移动板50的前突出部分50a。后第二传动齿轮320b固定到可移动板50的后突出部分50b。因此,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可以与可移动板50一体地绕着第三轴心x3旋转。

如图14和16所示,前第二传动齿轮320a相对于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的扇形齿轮齿312向右且向上定位,并且与扇形齿轮齿312啮合。后第二传动齿轮320b相对于后第一传动齿轮310b的扇形齿轮齿312向右且向上定位,并且与扇形齿轮齿312啮合。

接下来,将描述驱动齿轮m2g、齿轮301和302、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的操作。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1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经由齿轮301和302传递到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的小直径齿轮齿311。因此,由于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以及排出引导件61一体地向上旋转,所以排出单元60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以使排出口69向上移位,然后从图16所示的第三位置移动到图17所示的第四位置。

同时,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的扇形齿轮齿312绕着第二轴心x2向上旋转;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传递到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在图1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结果,如图17所示,可移动板50绕着第三轴心x3旋转,以使其左端部分向上移位,然后从图16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图17所示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当第二驱动源m2使驱动齿轮m2g在图17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齿轮301和302、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以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结果,排出单元60绕者第二轴心x2旋转,以使排出口69向下移位,然后移动到图16所示的第三位置。进一步,可移动板50绕着第三轴心x3旋转,以使其左端部分向下移位,然后移动到图16所示的第一位置。

也就是说,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由驱动齿轮m2g、齿轮301和302以及前第一传动齿轮310a的小直径齿轮齿311传递,并且排出单元60被移动。此外,来自第二驱动源m2的驱动力被构造成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10a和310b的扇形齿轮齿312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20a和320b传递到可移动板50。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不仅当排出引导件61停止时,而且当排出引导件61旋转时,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可以通过图14和15所示的第一驱动链340来执行。

因此,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以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相同的方式,可以实现包括排出辊47对片状物sh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61的旋转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缩短图像读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第一驱动链340将来自第一驱动源m1的驱动力适当地传递到排出辊47,该第一驱动链340包括:第一带轮341,其可与排出辊47的旋转轴47s一起绕着第一轴心x1旋转;和第二齿轮342,其可以绕着第二轴心x2旋转,第二轴心x2的位置是固定的。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不言而喻,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地修改来应用本公开。

在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可移动板50被构造成旋转,但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可移动板50可以线性地移动。这同样适用于排出引导件。

(工业适用性)

例如,本公开可以用于图像读取装置、多功能机器等。

如以上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供应盘,其是用于支撑要被供应的片状物的供应盘,并且包括可移动板,该可移动板根据要由供应盘支撑的片状物的数量的减少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排出盘,其位于供应盘下方并支撑要被排出的片状物;传送引导件,其将片状物从供应盘传送到排出盘;读取传感器,其用于读取要在传送引导件上传送的片状物上的图像;排出引导件,其包括用于将由传送引导件传送的片状物排出到排出盘的排出口,并且被构造成根据要由供应盘支撑的片状物的数量的减少而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第四位置高于第三位置;排出辊,其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第一驱动源,其产生驱动力;和第一驱动链,其将来自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其中,当排出辊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第一驱动链将来自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排出辊,排出辊被构造成通过排出口排出片状物。

根据本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当排出引导件移动时,可以执行由排出辊对片状物的排出操作。因此,与在排出引导件移动时不能执行排出辊对片状物的排出操作的构造相比,可以增加执行片状物的排出操作的机会。

因此,在本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实现包括排出辊对片状物的排出操作和排出引导件的移动操作的处理的速度的提高。结果,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缩短图像读取操作所需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