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903发布日期:2019-06-25 22:5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打轴机也叫收线机用于金属丝、棉、尼龙丝、麻等各种长纤维丝束的包装成型,成型后的产品排列紧密、整齐,在绳网行业中,丝线打轴是生产链条上非常重要的工序,打轴设备主要结构一般均采用主动卷绕机构加双向摆动机构组成,其中,双向轴摆动机构是丝线缠绕及成形的主要机构,由双向轴和能在双向轴上带动丝线做往复运动的滑套机构组成。双向轴转动的同时,滑套机构能在t型滑块带动下往复摆动将丝线规则的排列缠绕在卷绕轴上。由于滑套机构本身具有一定重量,在打轴较粗丝线时会由于双向滑动机构重量增加且又进行往复运动会造成重心失稳从而造成摇篮的剧烈摇晃,摇晃幅度过大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中,现有的打轴设备一般采用的是在一侧放置双向轴传动系统,这种结构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应用于丝线较细、张力较小、打轴直径不大且轴子整体硬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线径和轴径大情况时除了增加零件刚性外多采用双向滑动机构上置以适应线轴直径及张力的变化,这样往复运行情况下便极易发生前述剧烈晃动的情况,容易发生危险。

基于申请人于2019年3月15日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因此实现了粗线径和大轴径的打轴工作状态下的平衡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具有双向轴的平衡装置本体、设置在打轴机的机架上并且设置为与双向轴相对应分布的导杆装置、设置在双向轴和导杆装置之间并且用于与双向摆动机构相对应分布的配重块装置。

由于设计了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通过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由配重块装置在导杆装置上的移动位置,实现对双向摆动机构保持平衡,不再局限采用的是在一侧放置双向轴传动系统,因此实现了粗线径和大轴径的打轴工作状态下的平衡需要。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改变重心位置实现双向摆动机构平衡的方式把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移动物进行与双向摆动机构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双向摆动机构平衡的方式把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与平衡装置本体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配重块装置设置为至少包含有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用于连接上下部分组件的弹簧。

本发明设计了,其中平衡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具有轴承座、链轮ⅰ、链条和链轮ⅱ。

本发明设计了,其中配重块装置设置为具有下滑套、下插块、球珠、上插块和上滑套并且上部分组件具有上插块和上滑套、下部分组件具有下滑套和下插块。

本发明设计了,其中导杆装置设置为具有滑杆和支座。

本发明设计了,在摇篮滑动轴上分别设置有双向摆动机构和过渡链轮并且过渡链轮设置为与动力链轮联接,在摇篮滑动轴上设置有链轮ⅱ并且在摇篮底板上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上设置有双向轴并且链轮ⅰ设置在双向轴上,在链轮ⅰ和链轮ⅱ之间设置有链条并且支座设置在打轴机的机架上,在支座上设置有滑杆并且下滑套设置在双向轴上,上滑套设置在滑杆上并且下插块设置在下滑套中,上插块设置在上滑套中并且在下插块和上插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下插块和下滑套之间设置有球珠。

本发明设计了,轴承座设置为具有中间串接孔的块状体并且轴承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摇篮底板联接,轴承座的中间串接孔设置为与双向轴联接并且在轴承座和双向轴之间设置有轴承。

本发明设计了,双向轴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在双向轴的端头分别设置有收缩部,双向轴的收缩部设置为与轴承座套接式联接并且双向轴的左端头设置为与链轮ⅰ联接,双向轴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下滑套套接式联接并且双向轴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下插块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链轮ⅰ设置为与双向轴套接式联接并且链轮ⅱ设置为与摇篮滑动轴套接式联接,链条设置为与链轮ⅰ和链轮ⅱ环绕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具有中间串接孔的块状体并且支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打轴机的机架联接,支座的中间串接孔设置为与滑杆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滑杆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滑杆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母与支座联接,在滑杆上设置有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并且滑杆设置为与上滑套套接式联接,在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之间设置有上滑套并且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分别设置为环形弧状体,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设置为沿滑杆的横向中心线间隔式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在下滑套的套部的上侧面部设置有沉入孔体并且套部设置为与双向轴联接,沉入孔体设置为与下插块联接并且套部设置为矩形筒状体,沉入孔体设置为t字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上滑套设置为包含有上件部和下件部并且在上件部和下件部之间设置有销轴耳部,上件部的销轴耳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下件部的销轴耳部联接,在下件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孔体并且容纳孔体设置为与上插块联接,上件部设置为与滑杆套接式联接并且上件部设置为矩形筒状体,下件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容纳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下插块设置为筒部和嵌块部并且在嵌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腔体,嵌块部设置在筒部的下端口并且在筒部的外侧面部设置有台阶体,筒部的台阶体设置为与下滑套插接式联接并且容纳腔体分别设置为与球珠和弹簧联接,筒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嵌块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容纳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上插块设置为包含有下块部和上块部并且在下块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入孔体,在下块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凸缘体并且下块部的插入孔体设置为与上块部联接,凸缘体设置为与弹簧联接并且上块部设置为与上滑套插接式联接,下块部设置为与下插块沉入式联接,下块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上块部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凸缘体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球珠设置为圆形球状体并且球珠分别设置为与下插块和弹簧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弹簧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弹簧设置为与下插块嵌入式联接,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插块联接并且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球珠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摇篮滑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过渡链轮和摇篮滑动轴设置为呈动力走分布,过渡链轮设置为与摇篮滑动轴的左端头联接和双向摆动机构设置在摇篮滑动轴的中间部,摇篮滑动轴的左端头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链轮ⅱ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轴承座、双向轴、链轮ⅰ、链条、链轮ⅱ与摇篮滑动轴、双向摆动机构、过渡链轮和摇篮底板设置为按照转动方向相对应的方式分布并且轴承座、双向轴、链轮ⅰ、链条、链轮ⅱ、摇篮滑动轴、双向摆动机构、过渡链轮和摇篮底板与下滑套、下插块、球珠、弹簧、上插块、上滑套、滑杆和支座设置为按照配比物平衡的方式分布,下滑套、下插块、球珠、弹簧、上插块和上滑套组成的滑块部件设置为与双向摆动机构沿摇篮滑动轴的竖向中心线左右排列分布,下块部设置为与筒部联接,上块部设置为与容纳孔体联接,筒部设置为与沉入孔体联接,上件部设置在第一凸缘体和第二凸缘体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根双向轴与轴端链轮与两个轴承座一起,通过轴承座底孔固定在摇篮底板上,双向轴上安装有能够左右移动的滑套组合,整个滑套组合有能在双向轴滑槽内滑动的t型滑块、能对滑块有预压紧作用的钢珠及弹簧、可调节弹簧压力的螺塞、上部滑套组合、以及起稳定辅助作用的滑杆组合滑杆、滑杆座组成,动力通过过渡链轮,一路传递给上部工作装置双向摆动机构,另一路传递给平衡装置,让平衡装置上的滑套组件做与上部工作装置上滑套组件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的运动,以达到平衡目的。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改变重心位置实现双向摆动机构平衡的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打轴机双向摆动机构的平衡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上滑套10和滑杆1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轴承座-1、双向轴-2、链轮ⅰ--3、链条-4、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上滑套-10、滑杆-11、支座-12、链轮ⅱ-13、摇篮滑动轴-14、双向摆动机构-15、过渡链轮-16、摇篮底板-17、套部-51、沉入孔体-52、第一凸缘体-111、第二凸缘体-112、上件部-101、下件部-102、容纳孔体-103、筒部-61、嵌块部-62、容纳腔体-63、下块部-91、上块部-92、凸缘体-9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轴承座1、双向轴2、链轮ⅰ3、链条4、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上滑套10、滑杆11、支座12和链轮ⅱ13,

在摇篮滑动轴14上分别设置有双向摆动机构15和过渡链轮16并且过渡链轮16设置为与动力链轮联接,在摇篮滑动轴14上设置有链轮ⅱ13并且在摇篮底板17上设置有轴承座1,在轴承座1上设置有双向轴2并且链轮ⅰ3设置在双向轴2上,在链轮ⅰ3和链轮ⅱ13之间设置有链条4并且支座12设置在打轴机的机架上,在支座12上设置有滑杆11并且下滑套5设置在双向轴2上,上滑套10设置在滑杆11上并且下插块6设置在下滑套5中,上插块9设置在上滑套10中并且在下插块6和上插块9之间设置有弹簧8,在下插块6和下滑套5之间设置有球珠7。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设置为具有中间串接孔的块状体并且轴承座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摇篮底板17联接,轴承座1的中间串接孔设置为与双向轴2联接并且在轴承座1和双向轴2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轴承座1,形成了对双向轴2的支撑连接点,由轴承座1,实现了与双向轴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双向轴2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双向轴2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在双向轴2的端头分别设置有收缩部,双向轴2的收缩部设置为与轴承座1套接式联接并且双向轴2的左端头设置为与链轮ⅰ3联接,双向轴2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下滑套5套接式联接并且双向轴2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下插块6接触式联接。

通过双向轴2,形成了对轴承座1、链轮ⅰ3、下滑套5和下插块6的支撑连接点,由双向轴2,实现了与轴承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链轮ⅰ3的连接,实现了与下滑套5的连接,实现了与下插块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反方向的转动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链轮ⅰ3设置为与双向轴2套接式联接并且链轮ⅱ13设置为与摇篮滑动轴14套接式联接,链条4设置为与链轮ⅰ3和链轮ⅱ13环绕式联接。

通过链轮ⅰ3、链轮ⅱ13和链条4,形成了对双向轴2的支撑连接点,由链轮ⅰ3、链轮ⅱ13和链条4,实现了与双向轴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双向轴2进行反方向的转动的传动系。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2设置为具有中间串接孔的块状体并且支座1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打轴机的机架联接,支座12的中间串接孔设置为与滑杆11联接。

通过支座12,形成了对滑杆11的支撑连接点,由支座12,实现了与滑杆1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滑杆11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滑杆1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滑杆11的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母与支座12联接,在滑杆11上设置有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并且滑杆11设置为与上滑套10套接式联接,在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之间设置有上滑套10并且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分别设置为环形弧状体,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设置为沿滑杆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式分布。

通过滑杆11,形成了对支座12和上滑套10的支撑连接点,由滑杆11,实现了与支座12的连接,由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实现了与上滑套1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上滑套10的滑动移动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滑套5的套部51的上侧面部设置有沉入孔体52并且套部51设置为与双向轴2联接,沉入孔体52设置为与下插块6联接并且套部5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沉入孔体52设置为t字形孔状体。

通过下滑套5,形成了对双向轴2和下插块6的支撑连接点,由套部51,实现了与双向轴2的连接,由沉入孔体52,实现了与下插块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其中一个滑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上滑套10设置为包含有上件部101和下件部102并且在上件部101和下件部102之间设置有销轴耳部,上件部101的销轴耳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下件部102的销轴耳部联接,在下件部10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孔体103并且容纳孔体103设置为与上插块9联接,上件部101设置为与滑杆11套接式联接并且上件部101设置为矩形筒状体,下件部102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容纳孔体10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通过上滑套10,形成了对上插块9和滑杆11的支撑连接点,由下件部102和容纳孔体103,实现了与上插块9的连接,由上件部101,实现了与滑杆1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其中另一个滑动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下插块6设置为筒部61和嵌块部62并且在嵌块部6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容纳腔体63,嵌块部62设置在筒部61的下端口并且在筒部61的外侧面部设置有台阶体,筒部61的台阶体设置为与下滑套5插接式联接并且容纳腔体63分别设置为与球珠7和弹簧8联接,筒部6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嵌块部62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容纳腔体6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

通过下插块6,形成了对下滑套5、球珠7和弹簧8的支撑连接点,由筒部61,实现了与下滑套5的连接,由嵌块部62和容纳腔体63,实现了与球珠7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弹簧8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上插块9设置为包含有下块部91和上块部92并且在下块部9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插入孔体,在下块部9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凸缘体93并且下块部91的插入孔体设置为与上块部92联接,凸缘体93设置为与弹簧8联接并且上块部92设置为与上滑套10插接式联接,下块部91设置为与下插块6沉入式联接,下块部91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上块部92设置为矩形杆状体,凸缘体93设置为圆形杆状体。

通过上插块9,形成了对下插块6、上滑套10和弹簧8的支撑连接点,由下块部91,实现了与下插块6的连接,由上块部92,实现了与上滑套10的连接,由凸缘体93,实现了与弹簧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弹簧8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球珠7设置为圆形球状体并且球珠7分别设置为与下插块6和弹簧8接触式联接。

通过球珠7,形成了对下插块6和弹簧8的支撑连接点,由球珠7,实现了与下插块6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弹簧8与下插块6的连接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8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弹簧8设置为与下插块6嵌入式联接,弹簧8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上插块9联接并且弹簧8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球珠7接触式联接。

通过弹簧8,形成了对下插块6、球珠7和上插块9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8,实现了与下插块6的连接,实现了与球珠7的连接,实现了与上插块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下插块6和上插块9之间的弹性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摇篮滑动轴14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过渡链轮16和摇篮滑动轴14设置为呈动力走分布,过渡链轮16设置为与摇篮滑动轴14的左端头联接和双向摆动机构15设置在摇篮滑动轴14的中间部,摇篮滑动轴14的左端头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链轮ⅱ13联接。

通过摇篮滑动轴14和过渡链轮16,形成了对链轮ⅱ13的支撑连接点,由摇篮滑动轴14,实现了与链轮ⅱ1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双向摆动机构15的动力轴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双向轴2、链轮ⅰ3、链条4、链轮ⅱ13与摇篮滑动轴14、双向摆动机构15、过渡链轮16和摇篮底板17设置为按照转动方向相对应的方式分布并且轴承座1、双向轴2、链轮ⅰ3、链条4、链轮ⅱ13、摇篮滑动轴14、双向摆动机构15、过渡链轮16和摇篮底板17与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上滑套10、滑杆11和支座12设置为按照配比物平衡的方式分布,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和上滑套10组成的滑块部件设置为与双向摆动机构15沿摇篮滑动轴14的竖向中心线左右排列分布,下块部91设置为与筒部61联接,上块部92设置为与容纳孔体103联接,筒部61设置为与沉入孔体52联接,上件部101设置在第一凸缘体111和第二凸缘体112之间。

在对粗直径的丝线和大打轴直径进行打轴处理时,通过过渡链轮16带动摇篮滑动轴14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向摆动机构15处于工作状态,同时,链轮ⅱ13通过链条4带动链轮ⅰ3进行反向转动,再带动双向轴2在轴承座1上进行转动,实现通过转动方向相对应保持与双向摆动机构15的平衡,套部51在双向轴2上进行移动,上件部101在滑杆11上进行移动,套部51带动筒部61,筒部61通过球珠7和被压缩弹簧8与下块部91连接,下块部91带动上块部92,上块部92带动下件部102,下件部102带动上件部101,当上件部101带动下件部102,下件部102带动上块部92,上块部92带动下块部91,下块部91通过球珠7和被压缩弹簧8与筒部61连接,筒部61带动套部51,实现通过配比物保持与双向摆动机构15的平衡。

在对本发明进行验证时,在对细直径的丝线和小打轴直径进行打轴处理时,对筒部61施加一个横向推动力,下件部102与上件部101之间转动,上块部92与容纳孔体103分离,使下块部91与筒部61进行分离,把弹簧8从容纳腔体63中取出,再把套部51移动到双向轴2端头,只实现了对双向摆动机构15反向转动保持平衡,在对粗直径的丝线和大打轴直径进行打轴处理时,把弹簧8放到容纳腔体63中,把下块部91放到筒部61中,下件部102与上件部101之间转动,上块部92放到容纳孔体103中,把套部51与上件部101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对双向摆动机构15配重保持平衡。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通过改变重心位置实现双向摆动机构15平衡的方式把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通过移动物进行与双向摆动机构15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实现双向摆动机构15平衡的方式把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与平衡装置本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装置设置为至少包含有处于压缩状态并且用于连接上下部分组件的弹簧8。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平衡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具有轴承座1、链轮ⅰ3、链条4和链轮ⅱ13。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配重块装置设置为具有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上插块9和上滑套10并且上部分组件具有上插块9和上滑套10、下部分组件具有下滑套5和下插块6。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导杆装置设置为具有滑杆11和支座12。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通过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由配重块装置在导杆装置上的移动位置,实现对双向摆动机构15保持平衡,不再局限采用的是在一侧放置双向轴传动系统,因此实现了粗线径和大轴径的打轴工作状态下的平衡需要。

2、由于设计了轴承座1、链轮ⅰ3、链条4和链轮ⅱ13,实现了对双向摆动机构15反向转动保持平衡。

3、由于设计了下滑套5、下插块6、球珠7、弹簧8、上插块9和上滑套10,实现了对双向摆动机构15配重保持平衡。

4、由于设计了滑杆11和支座12,实现了配重块装置的移动范围的限定。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通过改变重心位置实现双向摆动机构15平衡的平衡装置本体、导杆装置和配重块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设置为具有双向轴2的平衡装置本体、设置在打轴机的机架上并且设置为与双向轴2相对应分布的导杆装置、设置在双向轴2和导杆装置之间并且用于与双向摆动机构15相对应分布的配重块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