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4362发布日期:2019-08-30 23:5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起器,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



背景技术:

雨水篦子是一种常见的物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建设,水沟内有较多的垃圾时,为了避免水沟堵住,需要将雨水箅子提起,然后再将水沟内的垃圾清理掉,现在一般是人们戴着手套将雨水箅子提起来,然后再将雨水箅子搬开,但是雨水箅子一般是嵌在水沟上的,而且比较沉重,因此人们比较费力,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们戴着手套将雨水箅子提起来,然后再将雨水箅子搬开,人们比较费力,且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比较省力,能够节省时间的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

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包括有支架、安装杆、转轴、轴承座、滚轮、铰接杆、压杆、滑动装置、滑板、链条、挂钩、矩形杆、l型杆、第一弹簧、限位板、滑套、螺杆、第一插杆和第二弹簧,前后两侧的支架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铰接杆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轴承座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底部,两个轴承座内均安装有安装杆,两个安装杆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转轴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压杆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矩形杆,矩形杆底部右侧和压杆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压杆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螺杆与矩形杆接触,矩形杆右部和压杆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l型杆,l型杆底部固接有滑板,起支撑作用的链条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底部,两个链条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两个l型杆上均绕有第一弹簧,左侧的第一弹簧一端与压杆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一端与矩形杆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压杆右部和矩形杆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两个限位板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压杆底部右侧和矩形杆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两个滑套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卡住的第一插杆,第一插杆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插入第一限位孔内,两个第一插杆上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插杆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滑动装置包括有安装盒、滑轨和滑块,矩形杆底部右侧和压杆底部右侧均安装有安装盒,两个l型杆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顶部,两个挂钩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底部,安装盒内下部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设有滑块,左侧的滑板连接在左侧的两个滑块之间,右侧的滑板连接在右侧的两个滑块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板、第二插杆、第三弹簧和弧形杆,后侧的支架左侧上部固接有形状为弧形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有形状为弧形的凹槽,压杆底部左侧固接有弧形杆,弧形杆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二限位孔,弧形杆与凹槽配合,第一固定板顶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可将弧形杆卡住的第二插杆,第二插杆的形状为t形,第二插杆插入第二限位孔内,第二插杆上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二插杆上部连接,第三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杆、移动杆、接触板、第四弹簧、u型压套、第二固定板、套筒、橡胶圈、第三插杆、第五弹簧、竖板和接触轮,形状为l形的固定杆固接于后侧的支架左侧下部,固定杆下部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左侧倾斜连接有接触板,第四弹簧绕在移动杆上,第四弹簧一端与接触板连接,第四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后侧的支架底部前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底部固接有套筒,左侧的转轴上套有橡胶圈,套筒左侧开有多个起导向作用的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放置有形状为t形的第三插杆,第三插杆上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一端与第三插杆连接,第五弹簧另一端与套筒连接,用于推动第三插杆的u型压套固接于移动杆右端,套筒位于u型压套内,竖板连接在压杆底部左侧,竖板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可减小摩擦力的接触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海绵垫,压杆左部固接有能够增大摩擦力的海绵垫。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向下按压压杆可将雨水篦子提起,通过杠杆原理,能够使人们更加省力,并且能够快速的将雨水篦子提起,从而能够节省时间;通过第二插杆可将压杆固定,如此,则无需人们一直压住压杆,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轻松;通过橡胶圈可将滚轮固定,避免人们将雨水篦子提起时本装置移动,影响人们将雨水篦子提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支架,101安装杆,2转轴,3轴承座,4滚轮,5铰接杆,6压杆,7海绵垫,8滑动装置,801安装盒,802滑轨,803滑块,9滑板,10链条,11放置槽,12挂钩,13矩形杆,14第一通孔,15l型杆,16第一弹簧,17限位板,18第一限位孔,19第二通孔,20滑套,21螺杆,22第一插杆,23第二弹簧,24第一固定板,25凹槽,26第三通孔,27第二插杆,28第三弹簧,29弧形杆,30第二限位孔,31固定杆,32第四通孔,33移动杆,34接触板,35第四弹簧,36u型压套,37第二固定板,38套筒,39橡胶圈,40第五通孔,41第三插杆,42第五弹簧,43竖板,44接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安装杆101、转轴2、轴承座3、滚轮4、铰接杆5、压杆6、滑动装置8、滑板9、链条10、挂钩12、矩形杆13、l型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板17、滑套20、螺杆21、第一插杆22和第二弹簧23,前后两侧的支架1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5,支架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铰接杆5连接,铰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6,轴承座3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1底部,两个轴承座3内均安装有安装杆101,两个安装杆101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2,转轴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压杆6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矩形杆1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8,压杆6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21,螺杆21与矩形杆13接触,矩形杆13右部和压杆6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l型杆15,l型杆15底部固接有滑板9,起支撑作用的链条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9底部,两个链条10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12,链条10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挂钩12连接,两个l型杆15上均绕有第一弹簧16,左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压杆6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矩形杆13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15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17,l型杆1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限位板17连接,限位板17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8,压杆6右部和矩形杆13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19,两个限位板1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9,压杆6底部右侧和矩形杆13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20,两个滑套20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17卡住的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22插入第一限位孔18内,两个第一插杆22上均绕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第一插杆2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滑套20固定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安装杆101、转轴2、轴承座3、滚轮4、铰接杆5、压杆6、滑动装置8、滑板9、链条10、挂钩12、矩形杆13、l型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板17、滑套20、螺杆21、第一插杆22和第二弹簧23,前后两侧的支架1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5,铰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6,轴承座3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1底部,两个轴承座3内均安装有安装杆101,两个安装杆101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2,转轴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压杆6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矩形杆1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8,压杆6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21,螺杆21与矩形杆13接触,矩形杆13右部和压杆6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l型杆15,l型杆15底部固接有滑板9,起支撑作用的链条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9底部,两个链条10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12,两个l型杆15上均绕有第一弹簧16,左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压杆6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矩形杆13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15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8,压杆6右部和矩形杆13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19,两个限位板1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9,压杆6底部右侧和矩形杆13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20,两个滑套20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17卡住的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22插入第一限位孔18内,两个第一插杆22上均绕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第一插杆2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滑套20固定连接。

滑动装置8包括有安装盒801、滑轨802和滑块80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安装有安装盒801,矩形杆13和压杆6均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安装盒801连接,两个l型杆15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顶部,两个挂钩12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底部,安装盒801内下部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802,滑轨802上滑动式设有滑块803,左侧的滑板9连接在左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右侧的滑板9连接在右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滑板9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滑块803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安装杆101、转轴2、轴承座3、滚轮4、铰接杆5、压杆6、滑动装置8、滑板9、链条10、挂钩12、矩形杆13、l型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板17、滑套20、螺杆21、第一插杆22和第二弹簧23,前后两侧的支架1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5,铰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6,轴承座3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1底部,两个轴承座3内均安装有安装杆101,两个安装杆101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2,转轴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压杆6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矩形杆1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8,压杆6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21,螺杆21与矩形杆13接触,矩形杆13右部和压杆6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l型杆15,l型杆15底部固接有滑板9,起支撑作用的链条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9底部,两个链条10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12,两个l型杆15上均绕有第一弹簧16,左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压杆6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矩形杆13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15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8,压杆6右部和矩形杆13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19,两个限位板1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9,压杆6底部右侧和矩形杆13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20,两个滑套20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17卡住的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22插入第一限位孔18内,两个第一插杆22上均绕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第一插杆2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滑套20固定连接。

滑动装置8包括有安装盒801、滑轨802和滑块80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安装有安装盒801,两个l型杆15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顶部,两个挂钩12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底部,安装盒801内下部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802,滑轨802上滑动式设有滑块803,左侧的滑板9连接在左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右侧的滑板9连接在右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

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板24、第二插杆27、第三弹簧28和弧形杆29,后侧的支架1左侧上部固接有形状为弧形的第一固定板24,支架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第一固定板24上开有形状为弧形的凹槽25,压杆6底部左侧固接有弧形杆29,压杆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弧形杆29连接,弧形杆29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二限位孔30,弧形杆29与凹槽25配合,第一固定板24顶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三通孔26,第三通孔26内设有可将弧形杆29卡住的第二插杆27,第二插杆27的形状为t形,第二插杆27插入第二限位孔30内,第二插杆27上绕有第三弹簧28,第三弹簧28一端与第二插杆27上部连接,第三弹簧28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第三弹簧28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安装杆101、转轴2、轴承座3、滚轮4、铰接杆5、压杆6、滑动装置8、滑板9、链条10、挂钩12、矩形杆13、l型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板17、滑套20、螺杆21、第一插杆22和第二弹簧23,前后两侧的支架1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5,铰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6,轴承座3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1底部,两个轴承座3内均安装有安装杆101,两个安装杆101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2,转轴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压杆6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矩形杆1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8,压杆6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21,螺杆21与矩形杆13接触,矩形杆13右部和压杆6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l型杆15,l型杆15底部固接有滑板9,起支撑作用的链条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9底部,两个链条10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12,两个l型杆15上均绕有第一弹簧16,左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压杆6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矩形杆13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15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8,压杆6右部和矩形杆13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19,两个限位板1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9,压杆6底部右侧和矩形杆13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20,两个滑套20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17卡住的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22插入第一限位孔18内,两个第一插杆22上均绕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第一插杆2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滑套20固定连接。

滑动装置8包括有安装盒801、滑轨802和滑块80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安装有安装盒801,两个l型杆15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顶部,两个挂钩12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底部,安装盒801内下部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802,滑轨802上滑动式设有滑块803,左侧的滑板9连接在左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右侧的滑板9连接在右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

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板24、第二插杆27、第三弹簧28和弧形杆29,后侧的支架1左侧上部固接有形状为弧形的第一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4上开有形状为弧形的凹槽25,压杆6底部左侧固接有弧形杆29,弧形杆29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二限位孔30,弧形杆29与凹槽25配合,第一固定板24顶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三通孔26,第三通孔26内设有可将弧形杆29卡住的第二插杆27,第二插杆27的形状为t形,第二插杆27插入第二限位孔30内,第二插杆27上绕有第三弹簧28,第三弹簧28一端与第二插杆27上部连接,第三弹簧28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杆31、移动杆33、接触板34、第四弹簧35、u型压套36、第二固定板37、套筒38、橡胶圈39、第三插杆41、第五弹簧42、竖板43和接触轮44,形状为l形的固定杆31固接于后侧的支架1左侧下部,固定杆3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架1连接,固定杆31下部开有第四通孔32,第四通孔32内设有移动杆33,移动杆33左侧倾斜连接有接触板34,移动杆3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接触板34连接,第四弹簧35绕在移动杆33上,第四弹簧35一端与接触板34连接,第四弹簧35另一端与固定杆31连接,后侧的支架1底部前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7,支架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固定板37连接,第二固定板37底部固接有套筒38,左侧的转轴2上套有橡胶圈39,套筒38左侧开有多个起导向作用的第五通孔40,第五通孔40内放置有形状为t形的第三插杆41,第三插杆41上绕有第五弹簧42,第五弹簧42一端与第三插杆41连接,第五弹簧42另一端与套筒38连接,用于推动第三插杆41的u型压套36固接于移动杆33右端,套筒38位于u型压套36内,竖板43连接在压杆6底部左侧,竖板4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压杆6连接,竖板43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可减小摩擦力的接触轮44。

实施例5

一种市政雨水篦子提起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支架1、安装杆101、转轴2、轴承座3、滚轮4、铰接杆5、压杆6、滑动装置8、滑板9、链条10、挂钩12、矩形杆13、l型杆15、第一弹簧16、限位板17、滑套20、螺杆21、第一插杆22和第二弹簧23,前后两侧的支架1之间上部固接有铰接杆5,铰接杆5上转动式连接有压杆6,轴承座3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支架1底部,两个轴承座3内均安装有安装杆101,两个安装杆101底端均转动式安装有转轴2,转轴2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压杆6右端开有形状为矩形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放置有矩形杆1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设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动装置8,压杆6顶部右侧设有多个起固定作用的螺杆21,螺杆21与矩形杆13接触,矩形杆13右部和压杆6右部均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内设有l型杆15,l型杆15底部固接有滑板9,起支撑作用的链条10为两个,分设于两个滑板9底部,两个链条10底端均设有可将雨水篦子勾住的挂钩12,两个l型杆15上均绕有第一弹簧16,左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压杆6顶部连接,左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左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一端与矩形杆13顶部连接,右侧的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右侧的l型杆15上部连接,两个l型杆15内侧顶部均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8,压杆6右部和矩形杆13中部均开有第二通孔19,两个限位板17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19,压杆6底部右侧和矩形杆13底部右侧均固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20,两个滑套20内均设有可将限位板17卡住的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的形状为t形,第一插杆22插入第一限位孔18内,两个第一插杆22上均绕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第一插杆2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滑套20固定连接。

滑动装置8包括有安装盒801、滑轨802和滑块803,矩形杆13底部右侧和压杆6底部右侧均安装有安装盒801,两个l型杆15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顶部,两个挂钩12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盒801底部,安装盒801内下部左右两侧均嵌入式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802,滑轨802上滑动式设有滑块803,左侧的滑板9连接在左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右侧的滑板9连接在右侧的两个滑块803之间。

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板24、第二插杆27、第三弹簧28和弧形杆29,后侧的支架1左侧上部固接有形状为弧形的第一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4上开有形状为弧形的凹槽25,压杆6底部左侧固接有弧形杆29,弧形杆29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第二限位孔30,弧形杆29与凹槽25配合,第一固定板24顶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三通孔26,第三通孔26内设有可将弧形杆29卡住的第二插杆27,第二插杆27的形状为t形,第二插杆27插入第二限位孔30内,第二插杆27上绕有第三弹簧28,第三弹簧28一端与第二插杆27上部连接,第三弹簧28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4连接。

还包括有固定杆31、移动杆33、接触板34、第四弹簧35、u型压套36、第二固定板37、套筒38、橡胶圈39、第三插杆41、第五弹簧42、竖板43和接触轮44,形状为l形的固定杆31固接于后侧的支架1左侧下部,固定杆31下部开有第四通孔32,第四通孔32内设有移动杆33,移动杆33左侧倾斜连接有接触板34,第四弹簧35绕在移动杆33上,第四弹簧35一端与接触板34连接,第四弹簧35另一端与固定杆31连接,后侧的支架1底部前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7,第二固定板37底部固接有套筒38,左侧的转轴2上套有橡胶圈39,套筒38左侧开有多个起导向作用的第五通孔40,第五通孔40内放置有形状为t形的第三插杆41,第三插杆41上绕有第五弹簧42,第五弹簧42一端与第三插杆41连接,第五弹簧42另一端与套筒38连接,用于推动第三插杆41的u型压套36固接于移动杆33右端,套筒38位于u型压套36内,竖板43连接在压杆6底部左侧,竖板43底部转动式安装有可减小摩擦力的接触轮44。

还包括有海绵垫7,压杆6左部固接有能够增大摩擦力的海绵垫7,压杆6通过胶水连接的方式与海绵垫7连接。

当需要将雨水篦子提起时,人们将本装置移动至雨水篦子左侧,然后向右拉动矩形杆13,带动右侧的挂钩12向右移动,进行调节两个挂钩12之间的距离。调节好之后,人们停止拉动矩形杆13,然后拧紧螺杆21,将矩形杆13固定,人们再向右拉动第一插杆22,使第一插杆22移出第一限位孔18内,此时第二弹簧23被拉伸,人们再向下拉动挂钩12,通过链条10带动滑板9向下移动,滑动装置8能够对滑板9起导向作用,使得滑板9向下移动时更加平稳,滑板9向下移动带动l型杆15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6被压缩,然后将挂钩12穿过雨水篦子,再使挂钩12将雨水篦子勾住,人们即可松开第一插杆22,在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第一插杆22向左移动卡入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8内,将限位板17固定,人们再向下按压压杆6,带动l型杆15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板9向上移动,通过链条10带动挂钩12向上移动,雨水篦子随之向上移动,将雨水篦子提起,通过杠杆原理,能够使人们更加省力,并且能够快速的将雨水篦子提起,从而能够节省时间。雨水篦子提起来之后,人们停止按压压杆6,然后将雨水篦子抬住,再使挂钩12将雨水篦子松开,人们即可将雨水篦子搬开,然后向右拉动第一插杆22,使第一插杆22移出第一限位孔18内,在第一弹簧16的作用下,l型杆15向上复位,挂钩12随之向上复位,人们再松开第一插杆22,在第二弹簧23的作用下,第一插杆22向左复位卡入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8内。

当滑板9向下移动时,滑轨802和滑块803能够对滑板9起导向作用,使得滑板9向下移动时更加平稳。

人们向右拉动第二插杆27,使第二插杆27移出第二限位孔30内,此时第三弹簧28被拉伸,人们再向下按压压杆6,将雨水篦子提起。雨水篦子提起来之后,人们松开第二插杆27,在第三弹簧28的作用下,第二插杆27向左复位卡入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30内,将弧形杆29固定,从而可将压杆6固定,人们即可松开压杆6,如此,则无需人们一直压住压杆6,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轻松。

人们向下按压压杆6时,带动竖板4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接触轮44逆时针转动,当接触轮44逆时针转动与接触板34接触时,推动接触板34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33向右移动,第四弹簧35被压缩,移动杆33向右移动带动u型压套36向右移动,当u型压套36向右移动与第三插杆41接触时,推动第三插杆41向右移动,第五弹簧42被拉伸,当第三插杆41向右移动与橡胶圈39接触时,橡胶圈39与转轴2紧密接触,将转轴2固定,从而可将滚轮4固定,如此,能够避免人们将雨水篦子提起时本装置移动,影响人们将雨水篦子提起来。当压杆6向上摆动时,带动竖板43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接触轮44顺时针转动,当接触轮44顺时针转动与接触板34脱离时,在第四弹簧35的作用下,接触板34向左复位,u型压套36随之向左复位,在第五弹簧42的作用下,第三插杆41向左复位与橡胶圈39脱离,将转轴2松开。

人们向下按压压杆6时,海绵垫7与人们的手接触,从而能够增大摩擦力,避免人们的手打滑。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