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4073发布日期:2019-11-08 21:1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吊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极大的帮助。

并且现在集装箱正在朝轨道运输的方向发展,当集装箱从港口卸下后可以直接吊装到轨道载具上,载具可运载集装箱作长距离运输,完成从港口到目的地附近的集装箱收发站的直接运输,省去了中间很长距离公路转运的过程,从而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但是集装箱的底部与侧面的连接比较脆弱,有可能在长距离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中出现脱底的可能,因此需要一种保护装置来保证集装箱在长距离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中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集装箱有可能在长距离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中出现脱底的问题。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装置包括:动力单元、载具和两个吊运保护装置;动力单元沿轨道梁的走行方向行走,载具吊挂于动力单元的下方,两个吊运保护装置分别设置在载具的两端;

任一吊运保护装置设置有四个升降连接件和一个承载件,分别是第一升降连接件、第二升降连接件、第三升降连接件和第四升降连接件;所述四个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分别位于载具一端的四周,所述四个升降连接件的固定一端连接承载件;任一吊运保护装置存有两种状态,分别是吊运状态和空载状态;

预设第一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和第三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是在集装箱的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外侧,预设第二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和第四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是在集装箱的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内侧;

空载状态下,承载件预设位于集装箱的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外侧;

吊运状态下,承载件对集装箱底板提供承载支撑。

可选的,两吊运保护装置关于垂直载具运输方向的载具短中轴面对称。

可选的,升降连接件包括驱动装置、连接体卷集器和连接体。

可选的,同一吊运保护装置的沿运行方向的同侧升降连接件中,两驱动装置位于两连接体卷集器之间。

可选的,第一升降连接件和第三升降连接件的连接体为柔性体。

可选的,第二升降连接件和第四升降连接件的连接体为柔性体,或者,包括刚性体和柔性体。

可选的,承载件的长侧面长度大于集装箱的宽度。

可选的,承载件与集装箱的走行方向预设垂直。

可选的,吊运状态下,预设第二升降连接件和第四升降连接件与集装箱长度方向之间预设夹角是0°~9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装置垂直载具长中轴面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装置运输集装箱时(未画出动力转向架)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的刚性承载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述装置处于空载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由空载状态到吊运状态的动作过程示意图第一步;

图7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由空载状态到吊运状态的动作过程示意图第二步;

图8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由空载状态到吊运状态的动作过程示意图第三步;

图9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由空载状态到吊运状态的动作过程示意图第四步。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0-轨道梁、200-驱动装置、300-连接体卷集器、400-柔性体、500-刚性体、600-刚性承载梁、601-承载梁顶面、602-承载梁长侧面、603-吊环、700-集装箱、701-集装箱底面、800-载具、801-载具底面、802-限位器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包括:载具800、动力单元和两个吊运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为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设置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轨道梁100的走行空间内,动力转向架下部与载具800连接,对所述载具800提供支撑,载具800设置有抓取部,可抓取连接并固定运载的集装箱700,动力转向架保证该装置能够沿轨道梁100行走,实现运输作用。由于动力转向架和载具800均为常规设置,其技术特征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累述。

结合图1~图3,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包括四个升降连接件和承载件,所述升降连接件包括驱动装置200、连接体卷集器300和连接体,其中驱动装置200和连接体卷集器300构成一个连接体收发结构,所述连接体收发结构设置于载具800上部沿载具800走行方向的左右两侧,且左右两侧关于载具800平行运输方向的载具长中轴面左右对称,所述承载件可以是刚性承载梁600或其他可以承托住集装箱底面701的结构,承载件与集装箱700的走行方向预设垂直,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刚性承载梁600作为承载件。

两吊运保护装置关于垂直载具800运输方向的载具短中轴面左右对称,其中任一吊运保护装置包括四个升降连接件和一个刚性承载梁600。所述四个升降连接件的收发一端分别位于载具一端的四周,所述四个升降连接件的固定一端连接承载件,四个升降连接件分为第一升降连接件、第二升降连接件、第三升降连接件和第四升降连接件,其中第二升降连接件和第四升降连接件关于载具长中轴面左右对称,且其收发一端位于集装箱700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内侧;第一升降连接件和第三升降连接件关于位于载具长中轴面左右对称,且其收发一端位于集装箱700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外侧。与升降连接件对应的连接体收发结构分为第一连接体收发结构、第二连接体收发结构、第三连接体收发结构和第四连接体收发结构,同一吊运保护装置沿运行方向的同侧升降连接件的连接体收发结构中,两驱动装置200位于两连接体卷集器300之间。

所述连接体一端固定于载具800,中间穿过连接体收发结构,可以在驱动装置200驱动下被收集于连接体卷集器300或从连接体卷集器300中放出,连接体另一端连接刚性承载梁600。刚性承载梁600为一长侧面的长度大于集装箱700宽度的长条形刚性梁,其承载梁两个承载梁长侧面601的两边沿位置对称设置有吊环603,共四个吊环603,每个吊环603对应连接一个连接体。

特别的,第一连接体收发结构和第三连接体收发结构与刚性承载梁600之间的连接体为柔性体400,而第二连接体收发结构和第四连接体收发结构与刚性承载梁600之间的连接体为柔性体400,或者,包括刚性体500和柔性体400。

本申请所述任一吊运保护装置存在两种状态,分别是吊运状态和空载状态。如图2所示,该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在吊运状态下,两侧连接体收发结构中的连接体向外放出,此时承载件即刚性承载梁600的承载梁顶面601接触。

请参照图4~图5,图4为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的集装箱吊运保护运输装置在空载时的结构示意图。在载具800处于空载状态下,连接体的柔性体400部分被收集于连接体卷集器300中,承载件即刚性承载梁600预设位于集装箱的垂直运行方向的边沿外侧,载具800下部设有限位器,刚性承载梁600的承载梁顶面601接触限位器侧面802,其中一侧承载梁长侧面601接触载具底面801。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该装置的载具800未装载集装箱700时,该装置的整体高度h可以降到最低,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保证该载具800的运行稳定性。

请参照图6~图9,图6~图9为本申请所述装置由空载状态到吊运状态的动作过程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沿运输方向的两侧连接体收发结构的动作是同步且相同的,两吊运保护装置的动作是相同的。

请参照图6,此时,载具800刚装载集装箱700完毕,并与集装箱700连接固定,连接体和刚性承载梁600仍处于被收放状态,此时未形成对集装箱700底部的保护。

请参照图7,在载具800装载完毕后,吊运保护装置的所有驱动装置200同步地将连接体向外放出,使刚性承载梁600下降到一定高度。

请参照图8,当刚性承载梁600下降到一定高度后,第二连接体收发结构和第四连接体收发结构停止输送连接体,第一连接体收发结构和第三连接体收发结构的驱动装置200继续向外输送连接体,使刚性承载梁600做斜向下的运动,逐渐靠近集装箱700正下方。

请参照图9,当刚性承载梁600滑到集装箱700正下方后,该装置的所有驱动装置200同步的向内收卷连接体,使刚性承载梁600向上运动,直到刚性承载梁600的承载梁顶面601接触到集装箱底面701并对集装箱700底部形成承托,至此,该装置完成其连接体和刚性承载梁600从处于被收放状态到刚性承载梁600承托住集装箱700底部的整个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图7只是作为示意,表示刚性承载梁600的设计下降过程,其真实下降过程会伴随刚性承载梁600向集装箱700一侧的摆动,而载具800内侧的连接体通过设置一部分刚性体500可以使得刚性承载梁600在图7所示的下降过程尽量保持比较小幅度摆动,但是刚性承载梁600仍然会向集装箱700等方向有一定幅度的摆动,通过该设置,可以使得第一连接体收发装置和第三连接体收发装置的位置相对更靠近集装箱700一侧,从而缩短载具800伸出部分的长度,节约成本。

另外,图6~图9仅为该装置连接体和刚性承载梁600从处于被收放状态到刚性承载梁600承托住集装箱700底部的动作分解示意图。其可以正确完整地阐述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运行状态与示意图所示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这并不影响该示意图作为指导、示意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正确性。

本申请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及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中的方法基本相似于方法的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的宗旨,也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