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4922发布日期:2019-12-24 14:4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包装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



背景技术:

现有同轴线缆组件包括两个射频插头及连接两个射频插头的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组件用于传输印刷电路板上的高频信号,即两个射频插头分别与印刷电路板上的两个射频插座对接,所述两个射频插座可以是在同一个印刷电路板或这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上。对于所述线缆组件的包装,因为所述线缆组件较长,如何增加包装容量需要好的包装设计,好的包装设计同时是实现后续自动化吸取以实现自动化组装的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增加包装容量且利于后续自动化组装的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包括横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定位区、第二定位区、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区与所述第二定位区的连接部及在所述载具长度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区上的至少两列定位结构,所述线缆组件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区上的定位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线缆组件两端的夹爪及限位所述线缆组件两端的限位片。

优选地,每个线缆组件包括线缆及连接于所述线缆两端的两个射频插头,所述射频插头包括有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括有头部、上顶面及位于所述头部后端的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的夹爪夹持于所述夹持部横向两侧,所述限位片包括限位所述头部前缘的第一限位片及限位连接所述射频插头的线缆的横向两侧的第二、第三限位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第三限位片在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夹爪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片与第二、第三限位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夹爪包括自所述第一或第二定位区向上延伸的臂部、自所述臂部相对向内折弯形成的夹点部及自所述夹点部上端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引导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片的顶部设有倾斜导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区在所述载具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列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区在载具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第三、第四列定位结构,所述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装载有一列线缆组件,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装载有一列线缆组件。

优选地,装载时,先将若干线缆组件装载于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上,再将若干线缆组件组装在于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上;取用时,先取用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上的线缆组件,再取用所述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上的线缆组件。

优选地,装载时,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分别交错装载线缆组件;取用时,反向交错取用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及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上的线缆组件即可。

优选地,所述载具装载好线缆组件后,采用卷盘将所述载具卷曲于所述卷盘上进行储存运输。

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通过在所述载具的第一、第二定位区,上分别设置若干相互对应的定位结构列以在横向方向上装载多列线缆组件,提升容量。所述定位结构对所述线缆组件的两端进行精准定位,方便后续自动化组装设备准确抓取线缆组件的两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线缆组件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包装有线缆组件时的立体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以第一种装载方式包装线缆组件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以第二种装载方式包装线缆组件时的俯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载具-10;第一、第二定位区11,12;连接部-13;切槽-14;定位结构-15;夹爪-151;第一、第二、第三限位片-152,153,154;倾斜导引部-155;线缆组件-20;线缆-21;射频插头-22;屏蔽外壳-221;头部-222;夹持部-223;上顶面-22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列定位结构-31,32,33,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的线缆组件20包括线缆21及连接于所述线缆21两端的两个射频插头22。所述射频插头22包括有屏蔽外壳221,所述屏蔽外壳221包括有头部222、上顶面224及位于所述头部222后端的夹持部223。所述夹持部223的宽度小于所述头部222的宽度。

本申请以线缆2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以所述射频插头22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

请参阅图2所示,本申请的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10包括有横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定位区11、第二定位区12、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区11与所述第二定位区12的连接部13及在所述载具10长度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区11,12上的定位结构15。所述载具10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切槽14以实现所述载具10的卷曲性能,所述载具10采用金属材质或硬塑胶材料制成。

所述定位结构15包括一对用于夹持所述夹持部223的夹爪151、限位所述头部222前端的第一限位片152、限位所述线缆21横向两侧的第二、第三限位片153,154。所述夹爪15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片152与所述第二、第三限位片153,154之间。所述第二、第三限位片153,154在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片152,153,154的顶部形成有倾斜导引部155。所述夹爪151包括自所述第一或第二定位区11,12向上延伸的臂部1511、自所述臂部1511相对向内折弯形成的夹点部1512及自所述夹点部1512上端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引导部1513。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载具10的第一定位区11在所述载具1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第二列定位结构31,32;所述载具的第二定位区12在所述载具10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三、第四列定位结构33,34。每列定位结构15相对朝向所述连接部13倾斜设置。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每条线缆组件20的两个射频插头22分别固定于第一、第二定位区11,12的一个定位结构15上,所述线缆21内设有金属导线,具备一定可绕性,即所述线缆21呈u结构排列,避免所述线缆21呈直线排布需要使所述载具10具备更宽的宽度,提升载具的容量。所述定位结构15的夹爪151夹持于所述射频插头22的夹持部223两侧,所述第一限位片152限位所述头部222的前端缘,所述第二、第三限位片153,154分别限位靠近所述射频插头22位置处的线缆21的两侧。通过所述夹爪151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片152,153,154对所述射频插头22的夹持及限位,精准限定所述射频插头22的位置,方便后续自动化组装过程中的取用。

所述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31,33在横向方向上对应的两个定位结构15分别固定一个线缆组件20的两个射频插头22;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32,34在横向方向上对应的两个定位结构15分别固定一个线缆组件20的两个射频插头22。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分别在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区11,12上设置相对应的多对定位结构15以进一步增大所述载具的容量。

在将所述线缆组件20装载至所述载具10上时,可以采用先装载满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31,33,而后再装载满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32,34的装载方式,但是,该装载方式在取用所述线缆组件20时,需要先取用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32,34上的线缆组件,避免线缆21缠绕。或者,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32,34先装载,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31,33后装载,取用时反向取用即可。

请参阅图5所示,本申请还包括另一种装载方式:所述第一、第三列定位结构31,33与所述第二、第四列定位结构32,34交错装载所述线缆组件20,而在取用时,从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式交错取用即可,此方式仅需要所述载具10依次移动依次即可。在取用所述线缆组件20时,通过自动化夹爪夹持所述线缆组件20两端的射频插头22的头部222两侧进行取用。

所述载具10装载好所述线缆组件20后以卷盘为基础而卷曲于所述卷盘上运输,可有效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不会被损坏。

本申请用于包装线缆组件的载具通过在所述载具10的第一、第二定位区11,12上分别设置若干相互对应的定位结构列以在横向方向上装载多列线缆组件20,提升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