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7641发布日期:2020-04-07 16: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标签印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镭射转移印刷是指使用输纸器,如飞达输纸器,将印刷过的纸张输送进入机器,经过一组印刷上光单元,可采用单张纸胶印、凹版或柔性版,在印刷品表面满版或局部涂覆特殊uv光油,而后涂覆过光油的纸张经过输纸链排和真空输送带将纸张输送进入膜压单元。膜压单元内部布置有可连续循环使用的预处理薄膜,通过带有水冷循环的合压辊筒将薄膜和纸张压敷在一起,二者共同经过uv固化装置水冷后使得油墨表面固化,然后将薄膜剥离,此时预处理过的薄膜上的全息图案完全转移到印刷品表面。此后,纸张经过真空输送带进入收纸单元,将纸张收集整齐。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594634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镭射纸印刷设备及其印刷工艺,包括uv油墨印刷单元、膜压单元、uv油墨干燥单元及膜收、放卷单元和纸收、放卷单元,膜放卷单元输出镭射薄膜至uv油墨印刷单元,uv油墨印刷单元将图案/文字印刷在镭射薄膜上后输出至膜压单元,纸放卷单元将纸张输送至膜压单元,镭射薄膜、纸张在膜压单元处相互贴紧并通过膜压单元将镭射薄膜上的镭射层及图案/文字转移至纸张上,uv油墨干燥单元设置于膜压单元后侧对uv油墨进行干燥,薄膜与纸张分离后收卷,即可完成将镭射层及图案、文字转移到所需印刷的纸张上,薄膜印刷和镭射转移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极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且环保、节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作为原料透明镭射膜卷材用完时,需对其进行更换,更换时则必须停机,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具有能够在更换镭射原料或标签原料时无需停机、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包括两分别用于标签纸和镭射膜上料的上料单元以及复合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均包括上料架以及储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两端部均滑移连接有能够趋向支撑柱长度方向滑移夹臂,同侧两夹臂之间均转动连接有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所述储料架包括两水平设置且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升降板,两所述升降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轴线方向垂直于标签纸或镭射膜输送方向的换向辊,所述储料架对应两升降板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常态下推动两升降板趋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的推簧;所述储料架靠近上料架的一端还水平设置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靠近储料架的一侧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架,所述压架与承接台之间设置有随压架上升能够便于物料通过出料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一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以及一标签纸卷的标签纸分别进入对应的储料架,经过各承接台的出料间隙并进入对应的升降板之间,此时镭射膜或标签纸将分别依次绕过各对应上下两升降板的支撑轴s形输出后进入分别进入复合组件,从而使镭射膜与标签纸在复合组件中进行复合,当标签纸或镭射膜用尽时,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压架向下运动压持住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此时,两升降板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将继续传送,传送时,由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被压持,因而随镭射膜或标签纸继续输送时,将会拉动两升降板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标签纸在两升降板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输送,此时即可通过转动支撑柱,使另一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再将对应的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与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对接,最后通过压架上升继续送膜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架远离储料架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能够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传送方向运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下侧固接有能够抵接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涂胶刷,所述滑板远离压架的一端还固接有切刀;所述上料架靠近储料架的一侧还水平设置有能够趋向储料架方向运动至一侧抵接于承接台的滑架,所述滑架上水平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能够向下运动至抵接于固定板的夹板,所述固定板与夹板之间形成能够便于镭射膜或标签纸送料的送料间隙,所述夹板靠近储料架的一侧还固接有压持板,所述压持板内开设有空腔二,所述压持板的下侧还开设有若干与空腔二连通的气孔二,所述压持板的一端还固接有能够对空腔抽气的抽风装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镭射膜或标签纸用尽后,通过压架向下运动至在承接台上压持住镭射膜或标签纸末端后,通过滑板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传送方向运动,能够带动涂胶刷对标签纸或镭射膜的末端进行涂胶并切断镭射膜与标签纸与对应原料卷的连接,此时,转动支撑柱即可将另一支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将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穿设过固定板与夹板之间的送料间隙至与压持板靠近储料架的一端平齐,然后,通过夹板向下运动将标签纸或镭射膜夹紧于固定板上侧,并同时通过抽风装置二抽风吸附标签纸或镭射膜使其保持抵接于压持板下侧,然后通过滑架滑移带动固定板运动至抵接于承接板靠近上料架的一端,然后通固定板向下运动带动压持板同步向下运动能够将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一端向下运动至镭射膜与标签纸与之前涂胶的镭射膜尽头或标签纸尽头上侧抵接压紧,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连接,连接完成后,固定架、夹板滑架以及压架分别复位即可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继续传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一,所述承接台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能够与空腔一连通的气孔一,所述承接台的一端还设有与空腔一连通的抽气装置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抽气装置一对空腔一抽风,能够透过各气孔一将镭射膜或标签纸平整的吸附于承接台的上侧,从而便于承接台上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贴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持板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向空腔一内输送热风的热风输送装置一;所述承接台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向空腔二内输送热风的热风输送装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当压持架带动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压设于涂胶的镭射膜或标签纸上侧后,分别停止抽风装置一与抽风装置二,并开启热风输送装置一与热风输送装置二,对空腔一与空腔二分别输送热风,即可对粘结的两镭射膜或标签纸加热烘干,进一步的提高两镭射膜或两标签纸之间胶液的凝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臂均沿支撑柱的轴线方向滑移连接于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对应两侧的两夹臂之间均固接有双向伸缩缸,各双向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分别固接于同侧的两夹臂,各夹臂的端部还均转动连接有顶柱,对应两所述顶柱能够顶紧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可以通过双向伸缩缸带动两夹臂趋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实现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的安装或拆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为双刃切刀,滑板对应切刀的运动方向前侧均转动连接有能够沿切刀运动方向转动的抵压辊,所述抵压辊的下侧能够抵接于承接台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板带动切刀运动时,首先将通过抵压辊抵压于标签纸或镭射膜,从而保证切刀的稳定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架的上侧固接有胶液槽,所述胶液槽与涂胶刷之间固接有滴胶管,所述涂胶刷的上侧还固接有能够关断滴胶管的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调节控制阀可以打开滴胶管,从而可以将胶液送至涂胶刷,进而随涂胶刷的运动能够将胶液涂至标签纸或镭射膜的上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架与夹板的下侧均固接有弹性压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弹性压垫能够在压架与夹板压紧镭射膜或标签纸时提高压架或夹板的压持力并防止压架与夹板压伤镭射膜或标签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架内转动连接有与滑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的往复螺杆,所述滑板滑移连接于压架且滑板螺纹连接于压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往复转动往复螺杆能够带动滑板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传送的方向往复运动,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切割。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工作时,一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以及一标签纸卷的标签纸分别进入对应的储料架,经过各承接台的出料间隙并进入对应的升降板之间,此时镭射膜或标签纸将分别依次绕过各对应上下两升降板的支撑轴s形输出后进入分别进入复合组件,从而使镭射膜与标签纸在复合组件中进行复合,当标签纸或镭射膜用尽时,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压架向下运动压持住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此时,两升降板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将继续传送,传送时,由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被压持,因而随镭射膜或标签纸继续输送时,将会拉动两升降板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标签纸在两升降板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输送,此时即可通过转动支撑柱,使另一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再将对应的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与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对接,最后通过压架上升继续送膜即可;

2.当镭射膜或标签纸用尽后,通过压架向下运动至在承接台上压持住镭射膜或标签纸末端后,通过滑板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传送方向运动,能够带动涂胶刷对标签纸或镭射膜的末端进行涂胶并切断镭射膜与标签纸与对应原料卷的连接,此时,转动支撑柱即可将另一支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将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穿设过固定板与夹板之间的送料间隙至与压持板靠近储料架的一端平齐,然后,通过夹板向下运动将标签纸或镭射膜夹紧于固定板上侧,并同时通过抽风装置二抽风吸附标签纸或镭射膜使其保持抵接于压持板下侧,然后通过滑架滑移带动固定板运动至抵接于承接板靠近上料架的一端,然后通固定板向下运动带动压持板同步向下运动能够将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一端向下运动至镭射膜与标签纸与之前涂胶的镭射膜尽头或标签纸尽头上侧抵接压紧,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连接,连接完成后,固定架、夹板滑架以及压架分别复位即可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继续传送;

3.工作时,当压持架带动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压设于涂胶的镭射膜或标签纸上侧后,分别停止抽风装置一与抽风装置二,并开启热风输送装置一与热风输送装置二,对空腔一与空腔二分别输送热风,即可对粘结的两镭射膜或标签纸加热烘干,进一步的提高两镭射膜或两标签纸之间胶液的凝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料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腔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储料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往复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架;11、支撑柱;111、滑槽;112、夹臂;113、双向伸缩缸;114、顶柱;115、齿轮;116、驱动缸;117、齿条;12、滑架;121、往复缸;122、升降缸二;13、固定板;131、升降缸三;14、夹板;141、压持板;142、空腔二;143、气孔二;144、抽风装置二;145、热风输送装置二;2、储料架;21、升降板;211、换向辊;22、支撑板;221、推簧;23、承接台;231、压架;232、升降缸;233、滑板;234、往复螺杆;235、涂胶刷;236、切刀;2361、抵压辊;237、空腔一;2371、气孔一;238、抽风装置一;239、热风输送装置一;24、胶液槽;241、滴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标签印刷的镭射转移印刷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两上料单元、印刷单元、复合单元、uv固化单元、撕膜单元以及收卷单元。工作时,两上料单元能够分别用于标签纸和镭射膜的上料,印刷单元用于镭射膜印刷以及标签纸涂覆uv光油,复合单元用于将镭射膜以及标签纸复合,uv固化单元用于复合后对uv光油进行固化,使镭射全息效果转移到标签纸上,撕膜单元用于将复合在标签纸与镭射膜剥离,收卷单元用于对剥离后的带有镭射效果的标签纸和剥离后的镭射膜分别进行收卷。(印刷单元、复合单元、uv固化单元、撕膜单元以及收卷单元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上料单元均包括上料架1以及储料架2,上料架1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两侧均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111,各滑槽111的两端均滑移连接有轴线方向垂直于支撑柱11轴线方向的夹臂112,支撑柱11的两侧中部还均固接有长度方向与支撑柱11长度方向相同的双向伸缩缸113,各双向伸缩缸113的两伸缩杆分别固接于同侧两夹臂112的相互靠近一侧,同侧两夹臂112的外端相滑靠近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处于同一轴线的顶柱114,双向伸缩缸113带动两夹臂112相互靠近能够带动两顶柱114插设于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两端,从而实现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固定。支撑柱11的一端还延伸出上料架1的一端并固接有齿轮115,上料架1对应齿轮115的一侧还固接有驱动缸116,驱动缸116伸缩杆固接有齿条117,齿条117啮合于齿轮115,且随驱动缸116带动伸缩杆伸缩能够带动齿条117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带动齿轮115往复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轴往复转动,进行通过两夹臂112带动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往复转动,从而实现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循环上料。

槽参照图4储料架2包括两水平设置且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升降板21,两升降板21上均转动连接有多根换向辊211,各换向辊211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标签纸或镭射膜输送方向,储料架2对应两升降板21之间的位置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2,支撑杆的上侧与上侧的升降板21之间固接有多个常态下推动上侧升降板21向上运动的推簧221,支撑杆的下侧与下侧的升降板21之间固接有多个常态下推动下侧的升降板21向下运动的推簧221。工作时,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将依次绕过上侧升降板21的一个上侧支撑柱11以及下侧升降板21的一个下侧支撑柱11,再送至上侧升降板21的一个上侧支撑柱11,往复循环,使镭射膜或标签纸呈s形传送出。

参照图4和图5,储料架2靠近上料架1的一端还水平固接有承接台23,承接台23靠近储料架2的一侧设置有压架231,压架231的下侧固接有弹性压垫,压架2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输送方向,压架231与承接台23之间还设置有能够便于镭射膜或标签纸输送的出料间隙,储料架2的上侧还固接有升降缸232一,升降缸232的伸缩杆朝上设置并固接于压架231的下侧。升降缸232一带动压架231向下运动能够使弹性压垫的下侧抵接于承接台23上侧。工作时,一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以及一标签纸卷的标签纸分别进入对应的储料架2,经过各承接台23的出料间隙并进入对应的升降板21之间,此时镭射膜或标签纸将分别依次绕过各对应上下两升降板21的支撑轴s形输出后进入分别进入复合组件,从而使镭射膜与标签纸在复合组件中进行复合,当标签纸或镭射膜用尽时,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压架231向下运动压持住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此时,两升降板21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将继续传送,传送时,由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被压持,因而随镭射膜或标签纸继续输送时,将会拉动两升降板21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标签纸在两升降板21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输送,此时即可通过转动支撑柱11,使另一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再将对应的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与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对接,最后通过压架231上升继续送膜即可。

参图5和图6,压架231远离储料架2的一侧水平设置有滑板233,滑板23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压架231的长度方向,滑板233沿压架23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压架231,压架231内还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压架231长度方向相同的往复螺杆234,滑板233的一端还螺纹连接于压架231,往复螺杆234的一端延伸出压架231的一端并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于往复螺杆234的一端。滑板233的下侧固接有下侧能够抵接于承接台23上镭射膜或标签纸的涂胶刷235,压架231的上侧还固接有胶液槽24,胶液槽24与涂胶刷235之间固接有柔性的滴胶管241,涂胶刷235的上侧还固接有能够关断滴胶管241的控制阀。滑板233远离压架231的一端还固接有切刀236,切刀236为双向切刀236,且切刀236的切刃分别朝向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输送方向,滑板233对应切刀236的运动方向前侧均转动连接有能够沿切刀236运动方向转动的抵压辊2361,抵压辊2361的下侧能够抵接于承接台23上侧。当镭射膜或标签纸用尽后,通过压架231向下运动至在承接台23上压持住镭射膜或标签纸末端后,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往复螺杆234转动,从而带动滑板233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传送方向运动,能够带动涂胶刷235对标签纸或镭射膜的末端进行涂胶,与此同时,滑板233也将带动切刀236沿垂直于镭射膜与标签纸的传送方向切断镭射膜与标签纸。

回看图4,承接台2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一237,承接台23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能够与空腔一237连通的气孔一2371,承接台23的一端还设有与空腔一237连通的抽风装置一238。工作时,抽风装置一238对空腔一237抽风,能够透过各气孔一2371将镭射膜或标签纸平整的吸附于承接台23的上侧,从而便于承接台23上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切割与涂胶。

回看图2和图3,上料架1靠近储料架2的一侧还水平滑移连接有能够趋向储料架2方向运动的滑架12,上料架1对应滑架12的一端还固接有往复缸121,往复缸121的伸缩杆固接于滑架12的一端,往复缸121带动伸缩杆延伸能够带动滑架12趋向承接台23的方向运动至一侧抵接于承接台23,滑架12上水平设置有长度方向垂直于镭射膜与标签纸的传送方向的固定板13,滑架12的两端均竖直固接有升降缸232二122,升降缸232二122的伸缩杆均固接于固定板13并能够驱动固定板13沿竖直方向运动,固定板13上设置有长度方向与固定板13长度方向相同的夹板14,夹板14的下侧固接有弹性压垫,固定板13与夹板14之间形成能够便于镭射膜或标签纸送料的送料间隙。固定板13的两端还均固接有竖直设置的升降缸232三131,两升降缸232三131的伸缩杆固接于夹板14两端,且升降缸232三131带动夹板14向下运动能够驱动弹性压垫抵接于固定板13上侧,固定板13与夹板14之间形成能够便于镭射膜或标签纸送料的送料间隙,夹板14靠近储料架2的一侧还固接有压持板141,压持板141内开设有空腔二142,压持板141的下侧还开设有若干与空腔二142连通的气孔二143,压持板141的一端还固接有能够对空腔抽气的抽风装置二144。当需要更换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时,转动支撑柱11即可将另一支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将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穿设过固定板13与夹板14之间的送料间隙至与压持板141靠近储料架2的一端平齐,然后,通过夹板14向下运动将标签纸或镭射膜夹紧于固定板13上侧,并同时通过抽风装置二144抽风吸附标签纸或镭射膜使其保持抵接于压持板141下侧,然后通过滑架12滑移带动固定板13运动至抵接于承接板靠近上料架1的一端,然后通固定板13向下运动带动压持板141同步向下运动能够将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一端向下运动至镭射膜与标签纸与之前涂胶的镭射膜尽头或标签纸尽头上侧抵接压紧,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连接,连接完成后,固定架、夹板14滑架12以及压架231分别复位即可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继续传送。

压持板141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向空腔一237内输送热风的热风输送装置一239;所述承接台23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向空腔二142内输送热风的热风输送装置二145。工作时,当压持架带动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压设于涂胶的镭射膜或标签纸上侧后,分别停止抽风装置一238与抽风装置二144,并开启热风输送装置一239与热风输送装置二145,对空腔一237与空腔二142分别输送热风,即可对粘结的两镭射膜或标签纸加热烘干,进一步的提高两镭射膜或两标签纸之间胶液的凝结。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一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以及一标签纸卷的标签纸分别进入对应的储料架2,经过各承接台23的出料间隙并进入对应的升降板21之间,此时镭射膜或标签纸将分别依次绕过各对应上下两升降板21的支撑轴s形输出后进入分别进入复合组件,从而使镭射膜与标签纸在复合组件中进行复合,当标签纸或镭射膜用尽时,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压架231向下运动压持住对应的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此时,两升降板21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将继续传送,传送时,由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尽头被压持,因而随镭射膜或标签纸继续输送时,将会拉动两升降板21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将标签纸在两升降板21之间存储的镭射膜或标签纸输送。通过压架231向下运动至在承接台23上压持住镭射膜或标签纸末端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往复螺杆234转动,从而带动滑板233沿垂直于镭射膜或标签纸的传送方向运动,能够带动涂胶刷235对标签纸或镭射膜的末端进行涂胶,与此同时,滑板233也将带动切刀236沿垂直于镭射膜与标签纸的传送方向切断镭射膜与标签纸。

需要更换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时,转动支撑柱11即可将另一支标签纸卷或镭射膜卷转动至上料位置,然后,将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穿设过固定板13与夹板14之间的送料间隙至与压持板141靠近储料架2的一端平齐,然后,通过夹板14向下运动将标签纸或镭射膜夹紧于固定板13上侧,并同时通过抽风装置二144抽风吸附标签纸或镭射膜使其保持抵接于压持板141下侧,然后通过滑架12滑移带动固定板13运动至抵接于承接板靠近上料架1的一端,然后通固定板13向下运动带动压持板141同步向下运动能够将镭射膜卷或标签纸卷的一端向下运动至镭射膜与标签纸与之前涂胶的镭射膜尽头或标签纸尽头上侧抵接压紧。当压持架带动镭射膜卷的镭射膜一端或标签纸卷的标签纸一端压设于涂胶的镭射膜或标签纸上侧后,分别停止抽风装置一238与抽风装置二144,并开启热风输送装置一239与热风输送装置二145,对空腔一237与空腔二142分别输送热风,即可对粘结的两镭射膜或标签纸加热烘干,进一步的提高两镭射膜或两标签纸之间胶液的凝结,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连接,连接完成后,固定架、夹板14滑架12以及压架231分别复位即可实现镭射膜或标签纸的继续传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