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机械-液压耦合后门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3994发布日期:2020-03-17 19:3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机械-液压耦合后门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卫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机械-液压耦合后门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是一种高效收集、转运垃圾的城市专用环卫车辆,其大容量污水储纳能力及后门高位密封功能使该车型特别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垃圾收运。由于此类车型在收运过程中污水储存量大,因此对其后门锁紧密封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通常将后门铰接机构设置在后门下端,通过油缸驱动后门机构进行关闭和开启,同时结合可调设计和胶条的补偿功能进行后门密封。但无泄漏垃圾车在装载过程中后门受到垃圾的挤压力,以及在转运时后门受到污水或湿垃圾的冲击力,都容易造成后门张开的现象从而引起污水滴漏问题,影响环境卫生,对整体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后门锁紧装置,目的在于解决无泄漏压缩车在收运过程中出现的污水滴漏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机械-液压耦合后门锁紧装置,所述垃圾车包括垃圾箱,垃圾箱的尾部铰接有后门,后门由后门油缸驱动开启和关闭,所述垃圾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将垃圾刮入垃圾箱内的刮板,刮板由刮板油缸驱动工作;所述后门锁紧装置包括锁钩、转动座、锁钩座和锁钩油缸,锁钩座固定在垃圾箱尾部,转动座固定在后门的外侧面上,锁钩的中部转动连接于转动座上,锁钩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锁钩座钩扣配合的钩扣部,锁钩的另一端与锁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锁钩油缸的底部铰接于后门的外侧面上;所述后门油缸、刮板油缸和锁钩油缸分别连接至一液压系统并分别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动作。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和多路阀,所述液压泵一端连接至油箱,液压泵另一端连接至多路阀,多路阀通过管路连接至油箱。

所述刮板油缸的大腔通过第一油路连接至多路阀,刮板油缸的小腔通过第二油路连接至多路阀,且刮板油缸的大腔进油驱动的是刮板压下的动作,对应垃圾车的负载作业工况。

所述锁钩油缸的大腔通过第三油路连接至多路阀,锁钩油缸的小腔通过第四油路连接至多路阀,且锁钩油缸的大腔进油对应的是锁钩锁紧状态。

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三油路之间连接有分流旁路,分流旁路上连接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进口端连接至第一油路,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三油路。

所述后门油缸的大腔通过第五油路连接至多路阀,后门油缸的小腔通过第六油路连接至多路阀。

所述后门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密封胶条。

所述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上连接有液压锁。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后门关闭到位后,通过锁紧油缸驱动绕转动座进行转动,将锁钩卡入锁钩座内,通过杠杆原理放大锁紧力矩,将后门可靠闭合,锁紧结构可靠性强;

2、采用分流压力补偿技术,有效平衡装载过程垃圾对后门的挤压力。压缩车在装载垃圾过程中,其刮板对垃圾具有挤压力,该力将不可避免的传递到后门上。随着垃圾装载量增多,该力也将逐渐增大,尤其是在箱体接近装满阶段,刮板对垃圾的挤压力大幅增大,此时后门将承受与此相当的挤压力,通过在刮板作用油路单向分流至后门锁钩油路,由此实现在整个装载过程中,始终存在与垃圾挤压力平衡的作用力,可保证锁紧机构在装载过程中始终保持锁紧状态,防滴漏能力突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收运过程中后门受到的冲击力和挤压力;

图2为锁紧装置锁钩锁紧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锁紧装置锁钩开启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锁紧装置的杠杆原理示意图;

图5为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之一所示,本发明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的机械-液压耦合后门2锁紧装置,所述垃圾车包括垃圾箱1,垃圾箱1的尾部铰接有后门2,后门2由后门油缸11驱动开启和关闭,所述垃圾箱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将垃圾刮入垃圾箱1内的刮板10,刮板10由刮板油缸9驱动工作;所述后门2锁紧装置包括锁钩4、转动座5、锁钩座3和锁钩油缸6,锁钩座3固定在垃圾箱1尾部,转动座5固定在后门2的外侧面上,锁钩4的中部转动连接于转动座5上,锁钩4的一端具有用于与锁钩座3钩扣配合的钩扣部,锁钩4的另一端与锁钩油缸6的活塞杆端部铰接,锁钩油缸6的底部铰接于后门2的外侧面上;所述后门油缸11、刮板油缸9和锁钩油缸6分别连接至一液压系统并分别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动作。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2、液压泵13和多路阀14,所述液压泵13一端连接至油箱12,液压泵13另一端连接至多路阀14,多路阀14通过管路连接至油箱12。

所述刮板油缸9的大腔通过第一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刮板油缸9的小腔通过第二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且刮板油缸9的大腔进油驱动的是刮板10压下的动作,对应垃圾车的负载作业工况。

所述锁钩油缸6的大腔通过第三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锁钩油缸6的小腔通过第四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且锁钩油缸6的大腔进油对应的是锁钩4锁紧状态。

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三油路之间连接有分流旁路,分流旁路上连接有单向阀15,且单向阀15的进口端连接至第一油路,单向阀15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三油路。

所述后门油缸11的大腔通过第五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后门油缸11的小腔通过第六油路连接至多路阀14。

所述后门2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密封胶条7。

所述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上连接有液压锁16。

如图2和图3所示,后门2关闭到位后,锁紧装置通过锁钩油缸6驱动锁钩4绕转动座5进行转动,将锁钩4前端卡入锁钩座3内,锁钩4锁紧。通过杠杆原理放大锁紧力矩,将后门2可靠闭合,保证密封胶条7的密封性;在开启后门2前,锁钩油缸6驱动锁钩4绕转动座5反向转动,将锁钩4前端从锁钩座5内退出后可开启后门2。

图1所示,f1为转运过程后门2受到垃圾箱1内垃圾8的冲击力,f2为装载过程垃圾8受到刮板10的挤压力,此挤压力进一步传递给后门2。转运过程,由于垃圾8的惯性,在车辆加速减速过程中将会形成震荡,会对后门2造成震荡冲击,后门2受到冲击力f1;装载过程,通过刮板油缸9驱动刮板10进行绕轨道及转轴进行运动,刮板10的后端对靠近后门的垃圾8进行挤压,垃圾8受到挤压的同时,对后门产生挤压力f2。

图4所示,o1为后门2与垃圾箱1的铰接点1,o2为锁钩4与转动座5的铰接点2,f3为收运过程后门2受到的合力,l1为铰接点o1与f3对应的力臂。f4为锁钩油缸6对锁钩4的推力,l2为铰接点o2与f4对应的力臂,f5为锁钩座3对锁钩4的反作用力,l3为铰接点o2与f5对应的力臂,l4为铰接点o1与f5对应的力臂。

后门锁紧装置锁紧状态时,根据力矩平衡原理(n为油缸数量,m为安全系数),

m·f3·l1=n·f5·l4;

f4·l2=f5·l3;

得f5=f4·l2/l3;

力臂l2〉力臂l3,则f5〉f4,f5通过力矩平衡原理放大。

f3=n·f5·l4/l1;

f3∝f5,即f5越大则可以平衡后门2受到的合力f3越大。

f3=n·f4·l2·l4/(l1·l3);

在垃圾箱1与后门2位置固定的前提下l1,n为定值,则f3∝f4·l2·l4/l3;

f4通过锁钩油缸6的缸径和液压系统压力进行设定。力臂l2、l3、l4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实现最大力矩放大效果。

如图5所示,刮板油缸9的大腔进油驱动的是刮板10压下的动作,对应的为垃圾车的负载作业工况。刮板油缸9大腔内行成的压力由负载决定,即垃圾8装得越多时,刮板油缸9大腔内的压力越大。该系统在刮板油缸9的大腔进油支路上旁路分流了一路压力油到锁钩油缸6大腔,而锁钩油缸6大腔进油则对应的是锁钩4锁紧状态。由此可见,刮板10在作业过程中,刮板油缸9大腔形成的系统压力值将始终同步作用在锁钩油缸6的大腔上,即垃圾8对后门2行成的挤压力得到有效的平衡。同时,在分流旁路上设置了单向阀15,实现了单向压力补偿的形式,即锁钩4油路的压力变化不会反馈到刮板10回油。而在装载即将完成时,由于负载最大则刮板油缸9内的压力值也最大,此时反馈给锁钩油缸6的压力值也最大,即可保证无泄漏压缩车转运前锁钩油缸6的锁紧压力,可有效克服在转运过程垃圾8对后门2的振荡冲击。

另外当液压锁116在长时间保压下出现内泄时,只需刮板油缸9一开始工作就可及时把压力值反馈给对锁钩油缸6,避免了使用者忘记锁钩造成后门2张开的风险。

以上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