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067发布日期:2019-09-29 15:1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常用于生产制备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塑料加工过程中,通常以塑料颗粒作为主要原料,再添加一些辅助原料,将塑料颗粒与其它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经过生产加工,制成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塑料颗粒大多存放于尿素包装袋中,使用时通常将塑料颗粒由包装袋倒入上料斗内,再由料斗将塑料颗粒转移至混料罐,以便于与其它原料进行混合。

料斗通常为开口朝上的槽体,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灰尘将由开口处落入料斗内,导致使用前需要工人擦拭料斗的内壁,从而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带有开口的料斗,料斗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绞龙,绞龙连接有动力件,绞龙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连通有输料管,料斗的开口处设置有翻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塑料颗粒转移至混料罐时,首先打开翻板,然后打开盛有塑料颗粒的包装袋,并将塑料颗粒倒入料斗内,塑料颗粒由出料口处出料,动力件带动绞龙的转轴转动,使得塑料颗粒经过出料管被输送至输料管内,再由输料管到达混料罐内,最终在混料罐内与其它原料进行混合;使用完毕后可将翻板盖住料口的开口处,防止灰尘落入料斗内,避免工人在下次使用前需要擦拭料斗内的灰尘,从而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包括第一翻板与第二翻板,翻板与料斗的顶端铰接连接,翻板与料斗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可将翻板向上转动,再通过支撑件将翻板支撑起,则翻板与料斗的开口之间形成夹角,工人将塑料颗粒倒入料斗内时,翻板可起到遮挡作用,减少塑料颗粒由料斗内溅出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与翻板铰接连接的转动杆,料斗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嵌转动杆端头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后,可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端头刚好卡嵌于卡槽内,从而将翻板固定于料斗的顶端,支撑杆与卡槽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端头与卡槽内均设置有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端头卡嵌于卡槽内时,两个磁铁间的相互吸引使得支撑杆与卡槽的结合更稳固,从而提高支撑翻板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翻板与第二翻板上均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握住把手并将上拉动把手,从而将第一翻板与第二翻板打开,把手的设置便于增加人手与对应翻板之间的着力点,便于打开第一翻板与第二翻板,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地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设置可增大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连接杆倾倒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连接杆支撑料斗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与输料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的设置可提高出料管与输料管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减小塑料颗粒漏出的可能性,提高输送塑料颗粒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缠绕在出料管与输料管拼接处的棉布,棉布外套设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具有柔软性,缠绕在出料管与输料管之间时内壁将与出料管及输料管的外壁贴合,同时,卡箍固定在棉布的外侧,使得棉布与出料管及输料管之间的贴合更为紧密,棉布制造成本低,便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件为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即可带动绞龙的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塑料颗粒的输送,电机的结构及远离简单,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料斗在非工作状态下时,翻板可遮盖住料斗的开口,防止灰尘落入料斗内,避免工人在下次使用前需要擦拭料斗内的灰尘,从而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2.料斗在工作状态下时,翻板由支撑件支撑在料斗的顶端,可减小工人将塑料颗粒倒入料斗内时塑料颗粒溅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现料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体现料斗非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11、连接杆;2、料斗;21、出料口;22、绞龙;221、电机;23、卡槽;231、磁铁;31、出料管;32、输料管;33、棉布;331、卡箍;4、翻板;41、第一翻板;42、第二翻板;421、转动杆;4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性能塑料制品的上料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杆1,支撑杆1的顶端设置有料斗2,料斗2的顶端设置有翻板4,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绞龙22,绞龙22连接有出料管31,出料管31与输料管32连通。

支撑杆1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杆状结构,四个支撑杆1围成一个长方体空间,每相邻两个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为长安方体杆状结构,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每个连接杆11的两端与对应支撑杆1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11的底端与地面抵接,增大支撑杆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支撑杆1倾倒的可能性,提高支撑杆1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四个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料斗2。料斗2为开口朝上设置的的四棱锥状槽体,顶端开口呈长方形状,顶端开口的四角处分别与对应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参照图2,底端呈缺口状,缺口即为出料口21。

出料口21处设置有绞龙22,绞龙22的壳体的顶端与出料口21的底端固定连接,绞龙22由电机221带动转动,电机221固定于蛟龙的壳体的外侧,电机221的输出轴与绞龙22的转轴固定连接,回看图1,绞龙22远离电机221的一端处设置有出料管31。

出料管31的轴线与地面平行,靠近绞龙22壳体的一端与绞龙22的壳体连通,出料管31远离绞龙22的一端设置有输料管32。输料管32的轴线与出料管31的轴线一致,靠近出料管31的一端与出料管31抵接。

参照图1,输料管32与出料管31的拼接处设置有棉布33。棉布33缠绕在出料管31与输料管32拼接处的外壁,棉布33外套设有多个卡箍331,卡箍331将棉布33固定于出料管31与输料管32的拼接处,从而提高出料管31与输料管32之间的密封性,减小塑料颗粒由拼接处漏出的可能性。

需要输送塑料颗粒时,首先打开盛有塑料颗粒的尿素包装袋,然后将塑料颗粒倒入料斗2内,在电机221的带动下,绞龙22的转轴转动,带动料斗2内的塑料颗粒由出料口21处移动至出料管31内,再由出料管31被输送至输料管32内,最后由输料管32到达混料罐内。

参照图3,料斗2的顶端设置有翻板4,翻板4包括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均为长方体板状结构,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覆盖在料斗2的顶端,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相靠近的一侧相互抵接,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料斗2顶端开口的对应侧边铰接连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使得第一翻板41及第二翻板42均可以铰接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参照图3,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421。转动杆421为圆柱形杆状结构,轴线与翻板4的宽度边平行,一端与对应翻板4的侧边铰接连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使得支撑杆1可以铰接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翻板41及第二翻板42的顶端均设置有把手422。

料斗2的顶端设置有四个用于卡嵌支撑杆1端头的卡槽23,卡槽23分别位于翻板4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卡槽23内及支撑杆1的端头均设置有磁铁23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工人将塑料倒入料斗2内前,可转动翻板4,使得第一翻板41与第二翻板42相靠近的一侧向上翻转,然后将转动杆421的端头插入对应的卡槽23内,在磁铁231的作用下,转动杆421与卡槽23的连接更为紧固,此时,翻板4与料斗2的顶端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工人将塑料颗粒倒入料斗2内时,翻板4可起到遮挡的作用,尽可能的减小塑料颗粒由料斗2溅出的可能性。料斗2在非工作状态时,可将翻板4恢复原位,使得翻板4重新覆盖在料斗2的顶端开口,减小灰尘进入料斗2内的可能性,避免工人在下次使用前需要擦拭料斗2内的灰尘,从而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