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173发布日期:2019-10-15 20:13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智能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加工智能产线中,如果需要无人值守的时间越长,在无人值守时需要加工的零件越多,则需要在产线中加入可存放待加工件和已加工完零件的存储站。

在实际使用中,为使用立体货柜(一种具有多个存储托盘,有单一的零件放入、取出口的,托盘可根据实际存储的零件高低自动调整存储位置的货柜)作为存储站。在SMT(Smart Manufacture Technology)柔性机加工自动化产线中,加工工件放置在矩形载板(一个载板上有20个工件放置位)上由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小车根据生产调度软件的调度命令自动进行运输,此矩形载板是SMT自动化产线中的运输单元。

而当要求的无人值守的时长越来越长时,立体货柜加入机加工的自动化产线成为必然,而工件如何在无人干预的前提下被搬入立体货柜中存储,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入机械手臂将零件单个搬运进立体货柜,但由于载板加上上面的工件总重量大,且需要伸入立体货柜的距离长,此办法成本高,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扩大机加工智能产线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可将整载板零件从AGV上卸下,搬运进立体货柜储存,提高工作效率,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包括伸缩架,所述伸缩架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同步伸缩部件。

每一侧的所述同步伸缩部件均包括固定板、中间伸缩板和末端伸缩板;

所述末端伸缩板设置于所述中间伸缩板上,并与所述中间伸缩板呈滑动副连接;

所述中间伸缩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固定板呈滑动副连接;

所述中间伸缩板与设置在所述进出场交换机内的驱动装置连接,并由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沿所述固定板做往复运动;

所述中间伸缩板上设有变速装置;

所述变速装置与所述末端伸缩板连接,且驱动所述末端伸缩板以大于或者小于所述中间伸缩板的运动速度沿所述中间伸缩板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相配呈螺纹连接的螺母座;

所述电动机和所述螺杆均设置于所述进出场交换机内,且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间伸缩板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螺母座与所述中间伸缩板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固定齿条、两级联动齿轮和从动齿条;

所述固定齿条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从动齿条设置于所述末端伸缩板上;

所述固定齿条和从动齿条互相平行,且与所述中间伸缩板和所述末端伸缩板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两级联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中间伸缩板,且与所述中间伸缩板之间呈回转副连接;

所述两级联动齿轮的两端分别设有齿数和大小均不相同的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

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条啮合;

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条啮合。

更优选的,所述两级联动齿轮的中间设有轴承,并籍由所述轴承与所述中间伸缩板形成回转副。

更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的齿数比为1:3。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最少2个固定滑块与设置在所述中间伸缩板的二号线性滑轨形成滑动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伸缩板上设有最少2个移动滑块与设置在所述末端伸缩板的三号线性滑轨形成滑动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最大伸出长度1480mm,伸到最长时的承重超过100kg,完全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同步伸缩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去除末端伸缩板和中间伸缩板后同步伸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同步伸缩部件的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自动大型载板进出场交换机,包括伸缩架,伸缩架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同步伸缩部件5。

每一侧的同步伸缩部件5均包括固定板1、中间伸缩板2和末端伸缩板3;

末端伸缩板3设置于中间伸缩板2上,并与中间伸缩板2呈滑动副连接;

中间伸缩板2设置于固定板1上,并与固定板1呈滑动副连接;

中间伸缩板2与设置在进出场交换机内的驱动装置连接,并由驱动装置控制沿固定板1做往复运动;

中间伸缩板2上设有变速装置;

变速装置与末端伸缩板3连接,且驱动末端伸缩板3以大于或者小于中间伸缩板2的运动速度沿中间伸缩板2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末端伸缩板3和中间伸缩板2,中间伸缩板2和固定板1之间分别形成两级滑动副,且在末端伸缩板3和中间伸缩板2设置变速装置,提高末端伸缩板3相对于中间伸缩板2的移动速度,能够实现末端伸缩板3的快速伸缩。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4、螺杆41,以及与螺杆41相配呈螺纹连接的螺母座21;

电动机4和螺杆41均设置于进出场交换机内,且螺杆41的长度方向与中间伸缩板2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螺母座21与中间伸缩板2之间呈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变速装置包括固定齿条12、两级联动齿轮23和从动齿条32;

固定齿条12设置于固定板1上;

从动齿条32设置于末端伸缩板3上;

固定齿条12和从动齿条32互相平行,且与中间伸缩板2和末端伸缩板3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

两级联动齿轮23设置于中间伸缩板2,且与中间伸缩板2之间呈回转副连接;

两级联动齿轮23的两端分别设有齿数和大小均不相同的从动齿轮231和驱动齿轮233;

从动齿轮231与固定齿条12啮合;

驱动齿轮233与从动齿条32啮合。

采用两级联动齿轮分别与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齿条12和设置在末端伸缩板3的从动齿条啮合,形成类似行星轮的变速结构。

当电机推动中间伸缩板2延螺杆41长度方向伸出时,带动中间的两级联动齿轮23沿中间伸缩板2运动,同时两级联动齿轮23的从动齿轮231与固定齿条12啮合发生转动,而位于两级联动齿轮23另一端的驱动齿轮233推动从动齿条32滑动。

由于从动齿轮231和驱动齿轮233的齿数和大小均不相同,使从动齿条32的滑动速度与中间伸缩板2的滑动速度发生差异,产生高速的伸缩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两级联动齿轮23的中间设有轴承232,并籍由轴承232与中间伸缩板2形成回转副。

在某些实施例中,从动齿轮231和驱动齿轮233的齿数比为1:3。

在某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上设有最少2个固定滑块11与设置在中间伸缩板2的二号线性滑轨22形成滑动副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中间伸缩板2上设有最少2个移动滑块24与设置在末端伸缩板3的三号线性滑轨31形成滑动副连接。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