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1890发布日期:2020-01-21 23:0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电源线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方式中,电源线线缆的收纳方式,都是先把线缆在一定宽度(约80毫米)的模板上缠绕数圈,然后脱出使用一定长度扎线带捆绑固定线缆。用户在拆开使用这种收纳方式的电源线线缆时,一般都会丢掉用于捆绑固定线缆的扎线带。用户再次使用电源线的时,线缆已经散开成凌乱的长条状,并且线缆容易打结,影响使用。特别是在用户出差旅行中电源线与其它物品放在一起的时候,凌乱的线缆会缠绕物品,使得线缆更容易打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电源线的线缆,避免电源线的线缆凌乱打结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电源线收纳装置包括底壁及位于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底壁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收容所述电源线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均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中的相邻两个凹槽彼此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凹槽用于固定电源线的线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相对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包括相背设置的正面及背面,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在1毫米至4毫米的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为自所述正面贯穿至所述背面的通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的壁面设有凸起,所述电源线的端部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时,所述凸起抵持所述电源线的端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凹槽的槽壁的形状相同,且均呈圆弧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凹槽中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设有间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弧长大于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凹槽的槽壁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源线的线缆的直径,且所述各所述凹槽的槽壁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源线的线缆的直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设有多个收容槽,所述多个收容槽中相邻的两个收容槽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收容槽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侧壁的凹槽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凹槽,所述多个收容槽用于收容部分所述电源线的线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用户将电源线的一端固定于定位部,再将电源线的线缆沿凹槽缠绕于底壁的周缘,通过定位部固定电源线的端部,及多个凹槽固定电源线的线缆,从而固定电源线。电源线的收纳装置能够收纳电源线的端部及电源线的线缆,避免电源线的线缆凌乱打结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再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源线收纳装置与图4所示电源线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沿a-a线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再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的俯视图。

电源线收纳装置用于收纳电源线。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源线为电源适配器为例来进行描写。电源线收纳装置100包括底壁101及位于底壁101两侧的第一侧壁102及第二侧壁103。底壁101设有定位部104。定位部104用于收容电源线的一个端部。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及5,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电源线收纳装置100与图4所示电源线在一种使用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电源线200包括第一端部201、第二端部202及位于第一端部201与第二端部202之间的线缆203。第一端部201与第二端部202为电源线200与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电连接的接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定位部104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定位部104收容电源线200的一端部时,使得电源线200相对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位置固定,从而定位电源线200相对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位置。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200,定位部104还能够用于固定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其中,定位部104的形状与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定位部104的侧壁抵持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从而固定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定位部104能够为槽的形状或通孔的形状,使得电源线200的端部与定位部104以卡合的方式固定。

第一侧壁102及第二侧壁103均设有多个凹槽105。多个凹槽105中的相邻两个凹槽105彼此间隔设置。多个凹槽105用于固定电源线的线缆203。其中,凹槽105开口的大小小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直径,使得电源线的线缆203能够卡合于凹槽105内,从而固定电源线的线缆203。多个凹槽105中的相邻两个凹槽105彼此间隔设置,表示相邻两个凹槽105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或者,相邻两个凹槽105之间相切。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相邻两个凹槽105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为例来进行描写。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凹槽105之间也能够相切。

其中,定位部104的形状与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的形状相适配,使得电源线200的一个端部能够收容于定位部104。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定位部104的形状与第一端点相适配为例进行描写。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200用于收容第一端部2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用户将电源线200的一端固定于定位部104,再将电源线的线缆203沿凹槽105缠绕于底壁101的周缘,通过定位部104固定电源线200的端部及多个凹槽105固定电源线的线缆203,从而固定电源线200。电源线收纳装置100能够收纳电源线200的端部及电源线的线缆203,避免电源线的线缆203凌乱打结的现象。

进一步地,定位部104相对第一侧壁102靠近第二侧壁103。电源线200的一端部收容于定位部104后,电源线的线缆203自定位部104朝向第一侧壁102固定于第一侧壁102的凹槽105后,再折回固定于第二侧壁103的凹槽105。

如图5所示,电源线200收纳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时,第二侧壁103与定位部104之间的位置没有收纳电源线的线缆203。因此,定位部104靠近第一侧壁102,缩短第二侧壁103与定位部104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了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收纳电源线200。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底壁101包括相背设置的正面106及背面107。正面106与背面107之间的距离在1毫米至4毫米范围内。也即,底壁101的厚度在1毫米至4毫米范围内。

其中,在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数值在a至b范围内时,数值包括a与b之间的任意值,也包括端点值a及b。例如,底壁101的厚度在1毫米至4毫米范围内,厚度能够为1毫米,也能够为4毫米,也能够为1毫米至4毫米之间的任意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厚度为2毫米为例来进行描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厚度比较薄,使得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

其中,电源线收纳装置100能够采用有机树脂材料,使得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重量较小,方便携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线收纳装置100的材料以聚碳酸酯(pc)为例进行描写。

进一步地,定位部104为自正面106贯穿至背面107的通孔。也即,定位部104为通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底壁101较薄,因此定位部104贯穿底壁101,使得电源线200的端部更加稳固地固定于底壁101。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6是图5所示结构沿a-a线处的截面示意图,定位部104的壁面设有凸起1041。电源线200的端部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时,凸起1041抵持电源线200的端部。凸起1041用于保证电源线200的端部相对电源线收纳装置100保持稳固,防止电源线200的端部意外脱离定位部104。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200设有相对设置的凹陷区204。当电源线200的端部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时,凸起1041抵持电源线200的凹陷区204。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源线200没有相对设置的凹陷区204时,凸起1041能够抵持电源线200的端部的外侧,以稳固电源线200的端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7,图7是图1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多个凹槽105中各凹槽105的槽壁的形状相同,且均呈圆弧形。电源线的线缆203一般为圆形,多个凹槽105的槽壁的形状呈圆弧形,使得凹槽105的形状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更稳固地卡合凹槽105与电源线的线缆203。

进一步地,圆弧的弧长大于π。如图7所示,图中虚线标示凹槽105的槽壁的圆弧形的一条直径,凹槽105的槽壁的圆弧形大于半圆,且小于整个圆。电源线的线缆203收容于凹槽105时,凹槽105的槽壁能够包裹线缆203,从而避免线缆203意外从凹槽105中脱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凹槽105的槽壁的圆弧形状大于半圆,使得凹槽105包裹电源线200线缆203的面积更大,从而使得电源线200线缆203更加稳固地卡合于凹槽105。

进一步,多个凹槽105中相邻的两个凹槽105之间设有间隙。此间隙能够保证线缆203缠绕电源线收纳装置100时,线缆203之间不会重叠相互干扰,影响线缆203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

进一步地,多个凹槽105中各凹槽105的槽壁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且凹槽105的槽壁开口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凹槽105开口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电源线的线缆203收容于凹槽105时,凹槽105的壁面能够抵持电源线的线缆203,从而使得线缆203稳固地收容于凹槽105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凹槽105的槽壁的直径大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0.05毫米至0.15毫米范围内。凹槽105的槽壁开口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0.1毫米至0.3毫米范围内。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凹槽105的槽壁的直径大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0.1毫米范围,凹槽105的槽壁开口的宽度小于电源线的线缆203的直径0.2毫米为例来进行描写。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大部分技术方案内容不再赘述,此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是:

底壁101设有多个收容槽108。多个收容槽108中相邻的两个收容槽108间隔设置,且各收容槽108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侧壁102的凹槽105和第二侧壁103的凹槽105。多个收容槽108用于收容部分电源线的线缆203。其中,收容槽108的槽深小于底壁101的厚度。

如图5所示,当电源线200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时,底壁101的收容槽108收容部分线缆203,更改更好地固定线缆203。收容槽108也能够使得第一侧壁102的凹槽105与第二侧壁103的凹槽105相适配,使得线缆203更加稳固地收容于电源线收纳装置10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