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337发布日期:2020-04-10 16: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罩(1),所述电梯罩(1)的内顶部设有隔板(2),所述电梯罩(1)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2)下方的电梯本体(3),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4),所述电梯本体(3)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电梯本体(3)的内底端设有踏板(6),所述踏板(6)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3)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7),所述隔板(2)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8),其中一个所述基座(8)与电机(9)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10)和位于所述齿轮一(10)一侧的收卷轮一(11),其中另一个所述基座(8)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10)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卷轮一(11)平齐设置的收卷轮二(13),所述隔板(2)的两侧分别均设有位于所述开孔(4)上方的限位轮一(14)和限位轮二(15),所述电梯本体(3)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有衔接轮一(16)和衔接轮二(17),所述衔接轮一(16)位于所述限位轮一(14)下方,所述衔接轮二(17)位于所述限位轮二(15)下方,所述收卷轮一(11)与所述衔接轮一(16)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一(14)的收卷绳一(19)连接,所述收卷轮二(13)与所述衔接轮二(17)之间通过环绕所述限位轮二(15)的收卷绳二(18)连接,所述电梯本体(3)的两侧底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滑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罩(1)的两侧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轮(20)相适配的滑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固定盒(31),所述固定盒(31)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开口与所述电梯本体(3)相适配,所述电梯本体(3)的底端和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一卡座(22),所述第一卡座(22)的两侧对称设有摆动杆一(23)和摆动杆二(24),所述固定盒(31)的内底端设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摆动杆一(23)和所述摆动杆二(24)连接的第二卡座(26),且所述滑杆(25)上套设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卡座(26)相远离侧面的弹簧一(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5)为阶梯形结构,所述滑杆(25)的中间位置套设有与所述固定盒(31)内底端连接的支撑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5)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固定盒(31)内壁连接的固定栓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与所述踏板(6)底端连接的子管(28),所述子管(28)的外部套设有母管(29),所述母管(29)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子管(28)下方的弹簧二(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减小冲击力的电梯,包括电梯罩,所述电梯罩的内顶部设有隔板,所述电梯罩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电梯本体,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开孔,所述电梯本体外部底端和顶端对称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底端设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梯本体底端连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隔板的顶端中部对称设有基座,其中一个所述基座与电机连接。有益效果:有效的缓解了踏板对电梯本体底部的挤压以及电梯本体分别对电梯罩和隔板产生的挤压,进而有效的缓解了电梯本体在急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电梯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为使用者提高了安全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年;吴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凯帝斯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