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2933发布日期:2020-03-27 14:1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置物盒的结构是柔性布料构成的矩形盒体,该置物盒的结构不利于垒叠,操作不便,一些消费者还不喜欢这种柔性布料支撑的盒子。采用pp或pvc等塑料制成的置物盒,成为废弃物处理时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燃烧破坏了地球的大气臭氧层;堆埋因不能腐蚀而产生地质结构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解决了现有置物盒不利于垒叠,且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包括呈长方形结构的盒体和与盒体活动连接的抽屉;盒体1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方的顶板,顶板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上方置物盒的安置凹槽,安置凹槽呈长方形结构;底板的底面呈与安置凹槽配合的安置凸起,安置凸起的形状呈和安置凹槽的形状相配合的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安置凹槽的边缘设有梯形榫槽,梯形榫槽的内端开口宽度d1大于梯形榫槽的外端开口宽度d2;沿着所述安置凸起的边缘,在与梯形榫槽配合的位置,设有梯形凸榫;梯形凸榫的形状和梯形榫槽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盒体还包括设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背板,所述抽屉的正面设有第一通孔把手,所述背板设有与第一通孔把手相对配合的第二通孔把手。

进一步,所述盒体和抽屉采用纸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盒体和所述抽屉的外壁还覆盖有水溶性防水涂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纸质材料(例如废弃瓦楞纸板、报纸边等)或其他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制浆、模塑成型和干燥整型等工艺过程制成,利于环保节约,消除“白色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采用底板的梯形凸榫和顶板的梯形榫槽配合的结构、底板的安置凸起和顶板的安置凹槽配合的结构,利于本实用新型上下累加叠放,而且取用抽屉中的物品方便,防止置物盒在抽屉抽拉过程中偏移。抽屉设有第一通孔把手,背板设有第二通孔把手,相互配合,便于搬运置物盒,也便于观察内部的放置物品,利于使用者取放物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盒体1;背板11;底板12;顶板13;侧板14;安置凹槽15;梯形榫槽16;安置凸起17;梯形凸榫18;第二通孔把手19;抽屉2;第一通孔把手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实施例所示一种便于叠加的纸制置物盒,包括呈长方形结构的盒体1和与盒体1活动连接的抽屉2。盒体1和抽屉2采用纸质材料(例如废弃瓦楞纸板、报纸边等)或其他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制浆、模塑成型和干燥整型等工艺过程制成,利于环保。

盒体1包括背板11、底板12、设于底板12上方的顶板13和2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4,背板11设于底板12和顶板13之间,且设于2个侧板14之间。顶板13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上方置物盒的安置凹槽15,安置凹槽15呈长方形结构。安置凹槽15的边缘设有梯形榫槽16,梯形榫槽16的内端开口宽度d1大于梯形榫槽16的外端开口宽度d2。底板12的底面呈与安置凹槽15配合的安置凸起17,安置凸起17的形状呈和安置凹槽15的形状相配合的长方形结构。沿着安置凸起17的边缘,在与梯形榫槽16配合的位置,设有梯形凸榫18。梯形凸榫18的形状和梯形榫槽16的形状相配合。2个本实施例所示的置物盒叠加时,位于上方的置物盒的梯形凸榫18插入位于下方的置物盒的梯形榫槽16中,位于上方的置物盒的安置凸起17嵌入位于下方的置物盒的安置凹槽15中。

本实施例采用梯形凸榫18和梯形榫槽16配合的结构、安置凸起17和安置凹槽15配合的结构,防止叠加的置物盒在抽屉抽出时候上下方的置物盒偏移位置。抽屉2的正面设有第一通孔把手21,背板11设有与第一通孔把手相对配合的第二通孔把手19,便于搬运置物盒,也便于观察内部的放置物品,利于使用者取放物品。

盒体1和抽屉2的外壁还覆盖有一层水溶性防水涂料层,无毒无味,抗水的渗透性好,不易燃烧,稳定性好,冷热温差适应性好。具有使用安全、价格低廉、防水防潮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喷、涂、刷均可)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