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8776发布日期:2020-01-15 00: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液压系统可分为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则要使液压系统输出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动态性能),通常所说的液压系统主要指液压传动系统。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

液压管接头是液压系统中,连接高压油管与高压油管之间的部件。液压管接头又可分为液压软管、高压球阀、快速接头、卡套式管接头、焊接式管接头、高压软管、过渡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三通式管接头、非标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直角式管接头、旋转式管接头、快速接头、不锈钢管接头、铜接头。车间中对液压管接头进行逐一加工时,需要将所有的管接头零件逐一码放在传送带上进行输送,使所有管接头零件一一被送入加工工序进行加工,在进入加工工序之前,需要将零件一个一个的输送至加工工序进行加工,而传统的传送带只能进行批量输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逐一送入管接头的高效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台,传送带、上料机构、推送机构和止料机构,传送带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支撑台的顶部,上料机构位于传送带的始端一侧,推送机构位于传送带的末端,止料机构位于传送带的末端上方并且靠近推送机构设置,止料机构位于推送机构和上料机构之间,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l型推料板、l型挡板、移料道和第二气缸,移料道平行且贴合设置于传送带的末端一侧,第一气缸水平设置与传送带末端远离移料道的一侧,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垂直朝向传送带设置,l型推料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相连,l型挡板固定设置与l型推料板靠近移料道的一侧,第二气缸水平设置于移料道的外侧,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平行于传送带并且朝向上料机构设置,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水平的推杆,推杆位于移料道内,传动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支撑架和侧支撑板,侧支撑板位于移料道和上料机构之间,止料机构设置于侧支撑板靠近移料道的一端顶部。

作为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优选方案,第一气缸通过一个侧支撑座设置于传送带的末端一侧,侧支撑座呈水平与传送带的侧壁固定连接,侧支撑座的上端面与传送带的上端面齐平,第一气缸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与侧支撑座的顶部,l型推料板和l型挡板均由一个长板和一个短板组成,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l型推料板的长板固定连接,l型挡板位于l型推料板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并且l型挡板的长边与l型推料板的长边固定连接,l型挡板的短板位于自身长边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并且该短板延伸至传动带的顶部,侧支撑架与侧支撑板二者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齐平,l型挡板与侧支撑架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单个管接头的长度。

作为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优选方案,移料道的顶部设有一个向下凹陷的料槽,料槽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气缸与移料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推杆呈水平状态设置于料槽内,推杆与第二气缸平行并且二者通过一个连接板固定连接,移料道靠近上料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竖直的限位板,推杆滑动贯穿限位板的上半部,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一个用于推动料槽内管接头的推环。

作为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优选方案,l型挡板的长板上设有一个水平的条形孔,l型挡板通过两个螺栓穿过条形孔并与l型推料板的长板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料槽的槽底设有若干个圆形漏孔,移料道的底部设有一个矩形漏孔,所有圆形漏孔均位于矩形漏孔的正下方,移料道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接料盆,接料盆位于矩形漏孔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的优选方案,侧支撑架的中段顶部设有一个计数传感器,计数传感器检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传送带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传送带末端的l型挡板将管接头截停,并通过第一气缸将该管接头推入移料道中,最后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推杆将料槽中的管接头推入末端的加工工序中,此过程中通过止料板将下一个管接头截停在传送带上,当前一个管接头被推入移料道时,止料板接着释放下一个管接头通过并来到传送带最末端继续推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能够将传送带上的管接头零件逐一送入后续加工工序中,省时省力,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推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一;

图5为止料机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一;

图6为止料机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二;

图7为推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二;

图8为推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三;

图9为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上料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支撑台1,传送带2,上料机构3,第一气缸4,l型推料板5,l型挡板6,移料道7,第二气缸8,推杆9,侧支撑架10,侧支撑板11,侧支撑座12,料槽13,连接板14,限位板15,推环16,条形孔17,圆形漏孔18,矩形漏孔19,接料盆20,计数传感器21,抵触杆22,止料板23,拉簧24,条形翘板25,连接轴26,压紧板27,铰接轴28,卡箍29,圆柱壳30,卡座31,卡块32,锁紧螺母33,料箱34,箱架35,第一顶料板36,第二顶料板37,举升板38,第三气缸39,下隔板40,上隔板41,进料仓42,第一斜板43,第二斜板44,第三斜板45,第四斜板46,第五斜板47,回料滑道48,矩形安装框49,防卡死上滑板50,防卡死下滑板51,储料仓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液压管接头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台1,传送带2、上料机构3、推送机构和止料机构,传送带2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支撑台1的顶部,上料机构3位于传送带2的始端一侧,推送机构位于传送带2的末端,止料机构位于传送带2的末端上方并且靠近推送机构设置,止料机构位于推送机构和上料机构3之间,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4、l型推料板5、l型挡板6、移料道7和第二气缸8,移料道7平行且贴合设置于传送带2的末端一侧,第一气缸4水平设置与传送带2末端远离移料道7的一侧,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垂直朝向传送带2设置,l型推料板5与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相连,l型挡板6固定设置与l型推料板5靠近移料道7的一侧,第二气缸8水平设置于移料道7的外侧,第二气缸8的输出轴平行于传送带2并且朝向上料机构3设置,第二气缸8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水平的推杆9,推杆9位于移料道7内,传动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支撑架10和侧支撑板11,侧支撑板11位于移料道7和上料机构3之间,止料机构设置于侧支撑板11靠近移料道7的一端顶部。

第一气缸4通过一个侧支撑座12设置于传送带2的末端一侧,侧支撑座12呈水平与传送带2的侧壁固定连接,侧支撑座12的上端面与传送带2的上端面齐平,第一气缸4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与侧支撑座12的顶部,l型推料板5和l型挡板6均由一个长板和一个短板组成,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与l型推料板5的长板固定连接,l型挡板6位于l型推料板5远离第一气缸4的一侧,并且l型挡板6的长边与l型推料板5的长边固定连接,l型挡板6的短板位于自身长边远离第一气缸4的一侧并且该短板延伸至传动带的顶部,侧支撑架10与侧支撑板11二者远离上料机构3的一端齐平,l型挡板6与侧支撑架10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单个管接头的长度。管接头零件经过传送带2运送至末端时,被l型挡板6的短板挡住而停止前进,接着第一气缸4动作,带动l型推料板5朝着垂直于传送带2的方向推动,进而将被l型挡板6截停的管接头推向移料道7中。

移料道7的顶部设有一个向下凹陷的料槽13,料槽13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气缸8与移料道7的外侧固定连接,推杆9呈水平状态设置于料槽13内,推杆9与第二气缸8平行并且二者通过一个连接板14固定连接,移料道7靠近上料机构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竖直的限位板15,推杆9滑动贯穿限位板15的上半部,推杆9远离连接板14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一个用于推动料槽13内管接头的推环16。管接头落入移料道7顶部的料槽13之后,第二气缸8动作带动推杆9平移,从而推杆9将料槽13内的管接头推向移料道7的末端进入后续加工工艺中。

l型挡板6的长板上设有一个水平的条形孔17,l型挡板6通过两个螺栓穿过条形孔17并与l型推料板5的长板固定连接。条形孔17配合螺栓用于调节l型挡板6在l型推料板5上安装位置,进而调节l型挡板6的短板与侧支撑板11末端之间的距离。

料槽13的槽底设有若干个圆形漏孔18,移料道7的底部设有一个矩形漏孔19,所有圆形漏孔18均位于矩形漏孔19的正下方,移料道7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接料盆20,接料盆20位于矩形漏孔19的正下方。料槽13底部的圆形漏孔18用于供零件上的废屑等易脱落的杂质落下,并经过矩形通孔落入下方的接料盆20中进行收集。

侧支撑架10的中段顶部设有一个计数传感器21,计数传感器21检测端倾斜向下延伸至传送带2的正上方。计数传感器21用于对传送带2上经过的管接头零件进行计数。

止料机构包括抵触杆22、止料板23和拉簧24,抵触杆22设置于l型推料板5的短板顶部,并且抵触杆2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带2的长度方向,止料板23远离抵触杆22的一端与侧支撑板11的内壁铰接,拉簧24的一端固定设置与侧支撑板11上,拉簧24的另一端与止料板23远离抵触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止料板23由条形翘板25、连接轴26和压紧板27组成,条形翘板25与压紧板27互相平行并且均与连接轴26垂直,连接轴26位于压紧板27与条形翘板25之间,连接轴26的两端分别与压紧板27的顶部和条形翘板25的端部固定连接,压紧板27的下半部向下延伸至传送带2的正上方并且位于传送带2内管接头的一侧,条形翘板25位于侧支撑板11的上方,侧支撑板11的内侧顶部设有一个竖直向上的铰接轴28,连接轴26转动套设于铰接轴28上,铰接轴28通过一个卡箍29与侧支撑板11的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4将截停的管接头推入移料道7内之前,由于拉簧24将止料板23靠近传送带2始端的一端拉住,从而止料板23的另一端在铰接轴28的作用下向传送带2内侧撬动,进而将后方的管接头拦截在传送带2上阻止其继续前进,通过在l型推料板5的顶部设置抵触杆22,而后在第一气缸4伸出的同时,带动抵触杆22前进并抵触止料板23,从而后方被拦截的管接头得以继续前进,进而实现每推送一个管接头进入移料道7内时,则有一个后方的管接头继续前进,最终当l型挡板6随着第一气缸4归位时,后方的管接头刚好前进一段距离直至被l型挡板6拦截,以此往复逐一将传送带2上的管接头一一推送至移料道7内再被推杆9送走。

侧支撑板11的外侧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拉簧24的圆柱壳30,拉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圆柱壳30内,拉簧24的另一端从圆柱壳30内延伸至传送带2上方并与压紧板27的下半部固定连接,压紧板27的下半部设有用于供拉簧24卡接的卡座31,抵触杆22通过一个卡块32与l型推料板5的短板顶部连接,卡块32固定卡设于l型推料板5的短板顶部,抵触杆22呈水平贯穿卡块32的上半部并且通过两个锁紧螺母33与卡块32固定连接。弹簧用于拉紧压紧板27的一端,使其另一端翘向传送带2的内侧,用于对传送带2上的管接头进行截停,抵触杆22通过锁紧螺母33与卡块32固定,卡块32卡设在l型推料板5的顶部并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节在短边上的位置。

上料机构3包括料箱34、箱架35、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料箱34呈竖直设置于箱架35的顶部,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均呈竖直状态且二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自下而上从料箱34底部伸入料箱34内侧,料箱34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一个举升板38,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间隔设置在举升板38的顶部,举升板38的正下方设有一个用于带动举升板38进行升降的第三气缸39,料箱34内侧呈竖直设置有一个用于隔开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的下隔板40,下隔板40的顶部、第一顶料板36的顶部、第二顶料板37的顶部和料箱34的顶部一侧外延均为斜度相同的斜面结构,料箱34顶部与下隔板40顶部之间的高度差、第一顶料板36与第二顶料板37的顶部高度差均等于第三气缸39的行程。管接头零件通过传送带2始端的上料机构3输送至传送带2上进行传送。

料箱34的上半部口径大于下半部口径,并且料箱34的上半部通过一个上隔板41分为储料仓52和进料仓42,进料仓42的底部设有一个延伸至料仓内侧中部的第一斜板43,隔板的顶部设有一个第二斜板44,料箱34顶部远离进料仓42的一端外延设有一个第三斜板45,第一顶料板36的顶部设有第四斜板46,第二顶料板37的顶部设有第五斜板47,第一斜板43、第二斜板44、第三斜板45、第四斜板46和第五斜板47的斜度均相同并且五者的下端均倾斜朝向远离进料仓42的方向设置,第一斜板43与第二斜板44之间的高度差、第二斜板44与第三斜板45之间的高度差、第四斜板46与第五斜板47之间的高度均等于第三气缸39的行程,上隔板41的底部与进料仓42仓底之间的距离大于管接头的直径,第三斜板45的下端与传送带2的顶端齐平。人工将管接头零件倒入进料仓42中,进料仓42最底部的管接头通过第一斜板43滑落至第五斜板47上,之后第三气缸39动作带动举升板38上升,从而带动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同时上升,从而位于第五斜板47上的管接头被抬升至最高点时,滑落至第二斜板44上,并进一步滑落至第四斜板46上,随着第三气缸39的下一次动作,位于第四斜板46上的管接头在最高点时进一步滑落至第三斜板45上,并最终滑落至传送带2上进行输送。

料箱34的顶部一侧设有一个呈倾斜状态的回料滑道48,回料滑道48的上端与传动带的顶端连接,回料滑道48的下端与进料仓42连通,回料滑道48位于料箱34靠近传送带2末端的一侧,回料滑道48的上端与侧支撑架1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二分之一管接头的长度。当管接头在传送带2上进行输送并经过回料滑道48时,如遇到有垂直于传送带2的管接头经过时,由于回料滑道48的上端与侧支撑架1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二分之一管接头的长度,因此该姿态错误的管接头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回料滑道48,并回到进料仓42中重新上料,以此保证输送至传送带2末端的管接头的姿态均平行于传送带2。

箱架3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安装框49,矩形安装框49固定套设于料箱34的下半部外侧,第三气缸39呈竖直状态设置于箱架35的下半部,并且第三气缸3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与举升板38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气缸39用于推动举升板38进行升降。

上隔板4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贴合设置,第一斜板43、第二斜板44、第三斜板45、第四斜板46和第五斜板47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管接头的直径。保证了管接头能够被逐一向上输送而不掉落。

料箱34的底部间隔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且用于供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穿过的条形避让孔,第一斜板43、第二斜板44、第三斜板45、第四斜板46和第五斜板47的下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防卡死上滑板50,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的底部一侧均一体成型设置有竖直向上的防卡死下滑板51。防卡死上滑板50和防卡死下滑板51保证了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能够顺畅的在料箱34内进行上下滑动。

工作原理:人工将管接头零件倒入进料仓42中,进料仓42最底部的管接头通过第一斜板43滑落至第五斜板47上,之后第三气缸39动作带动举升板38上升,从而带动第一顶料板36和第二顶料板37同时上升,从而位于第五斜板47上的管接头被抬升至最高点时,滑落至第二斜板44上,并进一步滑落至第四斜板46上,随着第三气缸39的下一次动作,位于第四斜板46上的管接头在最高点时进一步滑落至第三斜板45上,并最终滑落至传送带2上进行输送,当管接头在传送带2上进行输送并经过回料滑道48时,如遇到有垂直于传送带2的管接头经过时,由于回料滑道48的上端与侧支撑架1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二分之一管接头的长度,因此该姿态错误的管接头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回料滑道48,并回到进料仓42中重新上料,以此保证输送至传送带2末端的管接头的姿态均平行于传送带2,管接头零件经过传送带2运送至末端时,被l型挡板6的短板挡住而停止前进,接着第一气缸4动作,带动l型推料板5朝着垂直于传送带2的方向推动,进而将被l型挡板6截停的管接头推向移料道7中,第二气缸8动作带动推杆9平移,从而推杆9将料槽13内的管接头推向移料道7的末端进入后续加工工艺中,料槽13底部的圆形漏孔18用于供零件上的废屑等易脱落的杂质落下,并经过矩形通孔落入下方的接料盆20中进行收集。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