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0979发布日期:2020-01-21 22:5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灭火器的功效,通常在出厂前向罐体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并通过试水机进行气密性检测。现有试水机大多为卧式结构,即在水池中设置带有卧式卡位槽的灭火器循环输送链。上述水池占地面积大,检测效率低;其在使用时,多采用人工将灭火器搬入或搬出输送链,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灭火器自动化生产的节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具体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包括水池,所述水池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格栅板升降机构,所述格栅板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位于水池顶部的上轨道和位于水池底部的下轨道,所述上轨道和水池一端的格栅板升降机构之间通过第一推送机构衔接,所述下轨道和水池另一端的格栅板升降机构之间通过第二推送机构衔接。

所述格栅板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池框架两侧的滚珠丝杠和位于水池内的承托板,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承托板两端向上延伸设置的提拉杆相连。

所述第一推送机构靠近水池出口端设置,包括由拖拽气缸驱动的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沿水池纵向滑动并设置在水池框架顶面上,移动框架上连接有一对用于将格栅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拖拽到上轨道上的l形拖臂。

所述第二推送机构靠近水池进口端设置,包括用于将格栅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推送到下轨道上的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靠近水池底部并设置在水池外侧,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密封件延伸设置到水池内。

所述活塞杆头部包覆有橡胶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水池两端的升降机构,以及位于水池底部和顶部的推送输送机构,使用于承托灭火器的格栅板能够在水池内向尾部运行,同时能够使空置的格栅板在水面上返回到水池进口处,实现了格栅板的循环利用,其与设置在水池进出口两端的简单推拉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灭火器查漏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试水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栅格板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器立式试水机用格栅板循环机构(注:“栅格板”用于承托灭火器),包括水池1,水池1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格栅板升降机构2,格栅板升降机构2之间设置有位于水池1顶部的上轨道3和位于水池1底部的下轨道4,上轨道3和水池1一端的格栅板升降机构2之间通过第一推送机构5衔接,下轨道4和水池1另一端的格栅板升降机构2之间通过第二推送机构6衔接。

第一推送机构5可以设置在水池1出口端,将栅格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2推送到上轨道3上,并通过上轨道3将栅格板向水池进口端输送,相应地,第二推送机构6设置在水池1进口端,将栅格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2推送到下轨道4上,并通过下轨道4将栅格板向水池出口端输送,并通过两端格栅板升降机构2的提升或下降作用,使栅格板在水池1内进行往复循环,达到将栅格板承托的灭火器从水池1进口端输送到出口端,并使空载栅格板从水池出口端返回进口端重复使用的目的。

除此之外,第一推送机构5还可以设置在水池1进口端,将栅格板从上轨道3推送到格栅板升降机构2上,相应地,第二推送机构6设置在水池1进口端,将栅格板从下轨道4推送到格栅板升降机构2上。

以下以第一种情况为例,说明各机构的具体形式。

如图3所示,格栅板升降机构2包括安装在水池1框架左右两侧的滚珠丝杠2.1和位于水池1内的承托板2.2,滚珠丝杠2.1的螺母2.3通过连接板2.4与承托板2.2左右两端向上延伸设置的提拉杆2.5相连。上述滚珠丝杠2.1由电机驱动,栅格板可通过滚珠丝杠2.1实现在水池1中的上升或下降。

如图4所示,第一推送机构5靠近水池1出口端设置,包括由拖拽气缸5.1驱动的移动框架5.2,移动框架5.2滑动安装在水池1框架左右侧壁顶面上的导轨5.3上,移动框架5.2上连接有一对用于将格栅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2拖拽到上轨道3上的l形拖臂5.4。

如图5所示,第二推送机构6靠近水池1进口端设置,包括用于将格栅板从格栅板升降机构2推送到下轨道4上的推送气缸6.1,推送气缸6.1靠近水池1底部并安装在水池1外侧,推送气缸6.1的活塞杆6.2通过密封件6.3延伸设置到水池1内。为了防止格栅板受损,在活塞杆6.2头部还包覆有橡胶缓冲层。

除上述形式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设计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