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0613发布日期:2020-02-08 00:1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它与现有的饲料制粒方式相同,即原料从环模内部加入,经由压辊碾压挤出环模而成粒状,据调查,中国农村自制土灶的热效率最高为20%~25%,即使经过改造,节柴灶的热效率也仅为38%~40%,经测算,ets制粒过程仅消耗其本身所含能量的1%左右,生物质能颗粒燃烧器(包括炉、灶等)的热效率为87%~89%,因此按保守的估计,使用专用燃烧器燃用生物质颗粒产品可提高热效率47%左右。

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在保存运输的时候,往往使用密封箱进行保存,但是密封箱往往只用于保存和运输,在日常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包括储存箱和把手,所述储存箱两侧均铰接有所述把手,所述储存箱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储存箱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板,所述密封筋板上端面与所述上盖底面接触,所述储存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将所述储存箱内腔分隔成四个收纳腔,所述储存箱侧面开设有四个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排料槽内部均设有限位部件,所述排料槽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的限位板和所述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储存箱通过所述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排料部件外壁与所述限位板内壁相贴合,所述排料部件通过连接销铰接所述排料槽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底面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排料槽外壁位于所述卡合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带,所述排料槽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密封筋板上方,所述密封带内壁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弹簧一端外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铰接有拉板,所述拉板通过弹性销与所述限位板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板与所述收纳槽之间具有三厘米的余量,所述拉板靠近所述排料部件一端内壁具有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腔内部底面均具有导向坡面,所述导向坡面的导向位置为所述排料槽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排料部件一端具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储存生物质颗粒的收纳腔,并且开设有排料槽,在不使用时,由限位部件对排料部件进行限位,使收纳腔处于密封状态,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推动限位板,使限位板与排料部件脱离接触,此时排料部件受生物颗粒的重力影响后打开,生物颗粒从排料部件上滑出至外部,获取完成后,将排料部件抬起,使用限位板进行限位即可,此时在不开箱的情况下即可取出生物质颗粒,使整个箱体起到了保存运输和使用的三种功能,并且单个箱体多次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密封箱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设有亚力克材质的上盖,由于亚克力具有高透性,操作人员可以清晰的从上盖观察内部收纳腔的生物质颗粒余量,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采购,装填时,只需要将上盖直接取出即可,上盖与储存箱的卡合结构主要通过密封带和凸起部的弹性形变与凹槽之间的配合,使操作人员装填方便并且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的上盖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的限位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中的收纳腔截面示意图。

图中:1、储存箱;101、收纳腔;102、导向坡面;11、排料槽;12、密封筋板;13、凹槽;14、分隔筋;2、上盖;21、卡合槽;22、密封带;221、凸起部;3、限位部件;301、滑槽;31、限位板;32、弹簧;33、收纳槽;34、拉板;35、限位块;4、排料部件;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保存运输装置,包括储存箱1和把手5,储存箱1两侧均铰接有把手5,储存箱1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上盖2,储存箱1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板12,密封筋板12上端面与上盖2底面接触,储存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筋14,分隔筋14将储存箱1内腔分隔成四个收纳腔101,储存箱1侧面开设有四个排料槽11,排料槽11内部均设有限位部件3,排料槽11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301,限位部件3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01内的限位板31和滑槽301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32,限位板31与储存箱1通过弹簧32弹性连接,排料槽11内壁远离限位板31一端铰接有排料部件4,排料部件4外壁与限位板31内壁相贴合,排料部件4通过连接销铰接排料槽11的内壁。

在图1中:包括储存箱1和把手5,储存箱1两侧均铰接有把手5,把手5可以使操作人员便于搬运,储存箱1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上盖2,上盖2起到了保护和封闭的效果,储存箱1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筋板12,密封筋板12上端面与上盖2底面接触,密封筋板12与上盖2接触可以防止外部力造成密封上盖2脱落,受到密封筋板12的保护,储存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筋14,分隔筋14将储存箱1内腔分隔成四个收纳腔101,储存箱1侧面开设有四个排料槽11,生物质颗粒放置在收纳腔101内,通过四个排料槽11对四个收纳腔101内的生物质颗粒进行排放。

在图2中:上盖2底面开设有卡合槽21,排料槽11外壁位于卡合槽21内部,卡合槽21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带22,排料槽11外壁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位于密封筋板12上方,密封带22内壁具有与凹槽13相配合的凸起部221,此时储存箱1与上盖2外壁之间通过密封带22密封连接,密封带22材质采用橡胶,当储存箱1与上盖2之间接触时,通过橡胶的弹性形变,使储存箱1与上盖2之间连接紧密,并且通过凸起部221与凹槽13之间的卡合,可以有效的防止上盖2与储存箱1脱离。

在图3中:排料槽11内部均设有限位部件3,排料槽11上端内壁开设有滑槽301,滑槽301为限位板31起到了滑动限位的效果,限位部件3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01内的限位板31和滑槽301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32,弹簧32可以在静置状态下,通过弹力将限位板31向下方推动,从而限制排料部件4转动,限位板31与储存箱1通过弹簧32弹性连接,排料槽11内壁远离限位板31一端铰接有排料部件4,排料槽11内具有固定块,防止对排料部件4起到限位效果,使排料部件4只能向外部转动,排料部件4外壁与限位板31内壁相贴合,限位板31对排料部件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排料部件4向外转动,从而导致生物质颗粒洒落,排料部件4通过连接销铰接排料槽11的内壁,限位板31远离弹簧32一端外壁开设有收纳槽33,收纳槽33内壁铰接有拉板34,拉板34通过弹性销与限位板31铰接,拉板34与收纳槽33之间具有三厘米的余量,拉板34靠近排料部件4一端内壁具有倒角,三厘米的余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手指插入收纳槽33从而将拉板34转出,通过拉板34将限位板31抬升,限位板3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滑槽301靠近排料部件4一端具有与限位块35配合的凸块,通过限位块35与凸块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限位板31受到弹簧32的弹性作用,从滑槽301内滑出。

在图4中:收纳腔101内部底面均具有导向坡面102,导向坡面102的导向位置为排料槽11的位置,通过导向坡面102可以使储存箱1在水平状态下,位于底部的生物质颗粒依然可以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填时,将上盖2打开,生物质颗粒防止在储存箱1内的四个收纳腔101内,装满后,将上盖2盖在储存箱1上,密封带22受到挤压后形变,凸起部221与凹槽13相互卡合,从而防止上盖2脱离,上盖2底部与密封筋板12相互接触,防止上盖2受到外力脱离,此时操作人员可以使用两个把手5进行搬运,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手放入收纳槽33内,将拉板34取出,向上方拉动,从而使限位板31向滑槽301内部滑动,此时弹簧32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当排料部件4脱离限制时,向外侧转动,从而将排料槽11开启,此时生物质颗粒从排料槽11内通过排料部件4排出,完成后,将排料部件4转入排料槽11内松手,弹簧32通过弹力将限位板31向下方推动,从而对排料部件4进行限位,此时通过限位块35与滑槽301内凸块的配合,可以防止限位板31从滑槽301内滑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