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511发布日期:2020-04-03 13:02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



背景技术:

在化工、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的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都会使用粉状物料。在粉状物料的投递过程中,极易造成粉尘飞扬,因此,通常需要先将粉状物料投入投料机,在投料机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再将其输送至其他单元。现有的投料机通常包括储料仓、抽真空单元和过滤部,过滤部设置于储料仓内并与抽真空单元连接,因而在抽真空单元工作的情况下,过滤部能够将在向投料机中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有效去除。但是,现有的投料机存在如下问题:过滤部很容易被堵塞而影响对灰尘的吸附效果,但是由于过滤部在储料仓内,更换困难,因而对投料机的维护较为困难;过滤部不能将投料机的储料仓中的灰尘全部去除,因而不可避免的将部分灰尘带入抽真空单元中,影响抽真空单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其包括储料罐、顶盖、过滤部、真空室和真空泵,所述过滤部包括在所述顶盖的靠近所述储料罐一侧设置的第一过滤部,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真空室连接的抽气口,所述真空室设置于所述储料罐的外部并通过气管与所述顶盖上的抽气口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连接,在连接所述真空室与所述储料罐的气管上设置有气控阀。本实用新型的无尘人工投料机的第一过滤部设置在顶盖上,因而在将顶盖打开后就可对第一过滤部进行清洗或更换,使得本投料机易于维护,并能有效延长投料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部包括第一过滤网层和连接部,所述第一过滤网层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顶盖的靠近所述储料罐一侧,所述第一过滤网层的面积不超过所述储料罐在罐口处的横截面积。因而,可以很方便的将第一过滤网层取下进行清洗或替换,操作便捷。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顶盖上的固定架、固定螺栓和套接于所述固定螺栓外部的固定环,所述固定螺栓的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防脱落挡块,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螺栓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防脱落挡块的外径尺寸,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防脱落挡块的外径尺寸,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可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安装孔。因而在投料机工作状态时,第一过滤网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环能够增加连接部与第一过滤网层的接触面积;在第一过滤网层中的灰尘吸附饱和时,拧松固定螺栓将其取下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在所述真空室的入口和出口均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过滤部,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膜状的柔性连接部和第二过滤网层,所述柔性连接部可覆盖于所述真空室的入口和出口的与所述气管连接的部位,所述第二过滤网层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真空室的入口和出口的横截面积。因而通过第二过滤部能够对进入真空泵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使得空气中的灰尘被有效吸除,因而能够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第二过滤部的柔性连接部能够将气管与真空室的入口和出口处的缝隙填满,进一步起到管路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在所述储料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投料口,在所述投料口的上边缘处铰接有投料门,所述投料门的下边缘的位置低于所述投料口的下边缘的位置且所述投料门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储料罐内部。因而投料门可以在向储料罐内部方向的推动力的作用下打开,且会在投料完毕后自动盖合至贴近储料罐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在沿着所述投料门的下边缘处的靠近所述储料罐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呈条状的第一磁性吸附部,在所述储料罐的侧壁上与所述投料门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下边缘所对应的位置相应的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部。因而在投料完毕后,投料门被牢牢闭合,防止储料罐中的灰尘逸出。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的所述投料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尖刺部,所述尖刺部的尖端朝上设置。因而尖刺部能够在投料的同时完成对即将投入投料机中的物料包装袋的破坏,无需单独的破袋操作,使得投料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过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投料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料罐、11-第二磁性吸附部、2-顶盖、21-抽气口、31-第一过滤部、311-第一过滤网层、312-连接部、3121-固定架、3122-固定螺栓、31221-防脱落挡块、3133-固定环、32-第二过滤部、321-柔性连接部、322-第二过滤网层、4-真空室、5-真空泵、6-气管、7-气控阀、8-投料门、81-尖刺部、82-第一磁性吸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易于维护的无尘人工投料机包括储料罐1、顶盖2、过滤部、真空室4、真空泵5和设置于储料罐1侧壁上的投料口。顶盖2卡接于储料罐1的上边缘处,顶盖2可完全从储料罐1上打开,顶盖2与储料罐1的上边缘处相对应的设置有贯串的螺纹孔,因而可通过螺栓将顶盖2与储料罐1牢牢固定,在顶盖2的靠近储料罐1的一侧还设置有硅胶密封圈,以确保顶盖2与储料罐1的紧密配合。投料口设置在储料罐1的侧壁上。

在顶盖2上表面设置有抽气口21,真空室4通过气管6与抽气口21连接,真空泵5与真空室4连接,在连接真空室4与储料罐的气管5上设置有气控阀7。本实用新型的无尘人工投料机的过滤部包括第一过滤部31和第二过滤部32,第一过滤部31设置在顶盖2的下表面,第一过滤部31包括第一过滤网层311和连接部312,连接部312包括固定于顶盖2下表面上的固定架3121、固定螺栓3122和套接于固定螺栓3122外部的固定环3133,固定螺栓3122的远离顶盖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落挡块31221,固定环3133与固定螺栓3122为间隙配合,固定环的外径尺寸大于防脱落挡块31221的外径尺寸,在固定架31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可与固定螺栓3122相匹配的安装孔,因而通过将固定螺栓3122穿过第一过滤网层311后与固定架3121连接,可以将第一过滤网层311可拆卸的固定于顶盖2上,便于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固定环3133可防止因第一过滤网层311变形等原因从固定螺栓3122中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网层311可以为多孔过滤网布或是其他具有阻截灰尘或颗粒物的结构。

再次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部32设置在真空室4的入口和出口处。如图2所示,第二过滤部32包括柔性连接部321和第二过滤网层322,柔性连接部321可覆盖于真空室4的入口和出口的与气管连接的部位。柔性连接部321为塑料软膜或其他易于形变且能够对真空室与气管6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的材料,第二过滤网层322为微孔滤膜,因此,通过在真空室4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第二过滤部32,既可以确保真空室4与气管6的密封效果,也可对进入真空泵5的气体进行充分的过滤除尘,减少对真空泵5的损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投料机的投料口的上边缘处还铰接有投料门8,投料门8的下边缘的位置低于投料口的下边缘的位置且投料门的下边缘位于储料罐1内部,投料门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尖刺部81,尖刺部81的尖端朝上设置,因而在进行包装好的料体的投料时,将其贴在投料门8上,利用其上的尖刺部81将包装袋划破,并顺利将包装袋内的料体投入到储料罐1内。在沿着投料门8的下边缘处的靠近储料罐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呈条状的第一磁性吸附部82,在储料罐1的侧壁上与投料门8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下边缘所对应的位置相应的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部11,因而在不需要投料时,投料门8可在第一磁性吸附部82和第二磁性吸附部11的作用下牢牢闭合,有效防止储料罐1内物料的粉尘飞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性吸附部82和第二磁性吸附部11为具有相互吸引力的磁条。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