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摆渡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965发布日期:2020-04-10 16:1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卷摆渡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卷摆渡轨道车,尤其适合于集装箱装卸时的搬运。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201721704379.x,公开一种卷钢抱移器及装有该抱移器的集装箱装载卷钢系统,抱移器包括:龙门架机构、抱具机构、轨道机构及配套的电源、电机、液压千斤顶、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的系统;配套系统包括箱外可移动装卸平台、箱内装载卷钢平台及定位加固设施、导轨、平台平衡保障器等。因受集装箱宽高度的约束,传统的吊具无法施展,该技术中采用千斤顶驱动的抱具机构动作,该抱具机构为圆环状中空结构,包括上部相联的套环和下方开口处的两侧机构,两侧机构由千斤顶驱动绕与套环铰接处摆动,实现对钢卷的合抱或放下。由于千斤顶为直上直下驱动,向上支撑两侧机构向内摆动开合动作,受力点摩擦力大且易磨损;其二,两侧机构抱合钢卷时,也因为摆动方式,易与钢卷产生触碰,易伤及钢卷外的保护层;再则,该机构只能一个方向吊装钢卷,无法满足垂直方向吊装之需。

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由龙门架中悬挂在升降架两侧的起重链条,在千斤顶驱动下直接将钢卷和托盘一同吊装的钢卷摆渡轨道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卷摆渡轨道车,包括龙门架和升降架,所述龙门架为矩形体结构,包括两侧的横梁、竖立在横梁两端部的立柱、以及顶部关联四根立柱的矩形顶框;所述横梁底部安装有轨道轮、上部各设置有一对同步动作的油缸,在动力驱动下龙门架能行走于一对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成冂形结构,包括滑动抠设在龙门架两侧的侧梁和关联两侧梁的顶梁,一对侧梁由同侧的一对油缸支撑着,并能沿着立柱上下升降移动;所述顶梁两端接近与侧梁固定处,各悬挂有起重链条,起重链条下端部设有挂钩,借助两侧的起重链条,将托盘和钢卷一同起吊。

所述龙门架同侧的两立柱间,相向设置有导槽,升降架两侧梁两端活动嵌入所述导槽中,形成位置的约束。

所述升降架两侧梁为如下之择一结构:一、单梁结构,成倒t字结构,中央立柱的上端部连接和支撑顶梁;二、三角梁结构,顶角连接和支撑顶梁;三、双梁结构,上下双梁组成口字形、侧卧日字形或侧卧目字形;在所述侧梁两端部设置有导轮,借助导轮与立柱上的导槽接触。

所述升降架两侧梁的前后方各固定有一顶梁,两根顶梁共悬挂有四根起重链条;同根顶梁上的两根起重链条配合,能起吊纵向摆放的钢卷和托盘;两根顶梁之间的两起重链条配合,能起吊横向摆放的钢卷和托盘。

所述升降架两侧梁中央之间只固定有一顶梁,该顶梁两端各悬挂有两条起重链条,同端两条起重链条分开勾住托盘上起吊。

所述起重链条起吊有如下择一结构:一、起重链条下端部的挂钩,直接勾住托盘两侧焊固的吊圈上;二、起重链条两两组对,穿过托盘底部并借助挂钩相互勾住,形成对托盘的合抱起吊;三、配置辅助链条或起重杆,助链条或起重杆穿过托盘底部,两起重链条上的挂钩对应勾住辅助链条或起重杆的两端,形成对托盘的合抱起吊。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吊装驱动直接、与钢卷无接触的特点;采用四根起重链条,配合同步油缸直上直下驱动,受力方向一致少磨耗;再则利用起重链条吊装,可将钢卷与托盘一同吊起,转移至集装箱中,一步到位无需考虑安放托盘和重新打包作业的麻烦,而且能实现钢卷横竖方向的的起吊,灵活性更强,满足集装箱运输钢卷的装卸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钢卷摆渡车示意图

图2为钢卷摆渡车分解示意图

图3为钢卷摆渡车正面示意图

图4为升降架吊装一示意图

图5为升降架吊装二示意图

图6为单顶梁升降架吊装示意图

其中

1—龙门架11—横梁12—立柱121—导槽

13—矩形顶框14—轨道轮2—升降架21—侧梁

22—顶梁23—导轮3—起重链条31—挂钩

32—辅助链条33—起重杆4—油缸5—轨道

6—钢卷7—托盘71—吊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钢卷摆渡轨道车,包括龙门架1、升降架2和起重链条3;其中:

龙门架1,为矩形体结构,包括两侧的横梁11、竖立在横梁两端部的立柱12、以及顶部关联四根立柱的矩形顶框13;横梁11底部安装有轨道轮14、上部各设置有一对同步动作的油缸4,在动力驱动下龙门架1能行走于一对轨道5上,实现集装箱与仓储之间的摆渡转运之需。龙门架1可根据集装箱宽、高度尺寸来设计,允许龙门架1进入集装箱内,实现一步到位转运之需。

升降架2,成冂形结构,包括滑动抠设在龙门架两侧的侧梁21和关联两侧梁的顶梁22,一对侧梁21由同侧的一对油缸4支撑着,在油缸4驱动下能沿着立柱12上下升降移动;在顶梁22两端接近与侧梁21固定处,各悬挂有起重链条3,起重链条3下端部设有挂钩31,借助两侧的起重链条,将托盘7和钢卷6一同起吊,简化钢卷打包等麻烦。

进一步,龙门架1同侧的两立柱12间,相向设置有导槽121,升降架两侧梁21两端活动嵌入导槽121中,形成位置的约束,保证在油缸4驱动下做直上直下运动。立柱12可直接采用槽钢加工而成,取材方便加工简单。

而升降架2的两侧梁21为如下之择一结构:一、单梁结构,成倒t字结构,中央立柱的上端部连接和支撑顶梁22;二、三角梁结构,顶角连接和支撑顶梁22,也能形成三角稳定支撑结构;三、如本实例中,为双梁结构,上下双梁组成口字形;侧卧日字形或侧卧目字形,如图例中,受力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在侧梁21两端部设置有导轮23,借助导轮23与立柱上的导槽121接触,减少硬摩擦。

起重链条3设计四条,针对单顶梁22和双顶梁22,具有两种悬挂方式:

一、升降架两侧梁21的前后方各固定有一顶梁22,两根顶梁22共悬挂有四根起重链条3;同根顶梁22上的两根起重链条配合,能起吊纵向摆放的钢卷6和托盘7;两根顶梁22之间的两起重链条配合,能起吊横向摆放的钢卷和托盘。

二、如图6,升降架两侧梁21中央之间只固定有一顶梁22,该顶梁22两端各悬挂有两条起重链条3,同端两条起重链条3分开勾住托盘7上起吊,同样可吊装横向摆放和纵向摆放的钢卷6。

起重链条3具体吊装,有如下三种结构:

一、如图2和图3,起重链条3下端部的挂钩31,直接勾住托盘7两侧焊固的吊圈71上。此结构作业时最为方便,但需对托盘加焊吊圈71,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托盘7的结构,利用挂钩31勾住托盘其它受力部来吊装,如托盘两支撑钢卷托杆的底部。

二、起重链条3两两组对,穿过托盘7底部并借助挂钩71相互勾住,形成对托盘7合抱起吊。本方案即需较长的起重链条3,当卸下负载后,需人工将起重链条的挂钩31部挂起。另外,若穿过托盘7底部的起重链条3会碰到钢卷6表面时,即需要附加垫设保护垫。或者组对的起重链条3为一长一短结构,利用较长的一起重链条3穿过托盘7底部,操作人员可站在短较起重链条一侧,将两挂钩71相互勾住,避免两挂钩处于托盘底部不便于操作。

三、如图4和图5,配置辅助链条32或起重杆33,助链条32或起重杆33穿过托盘7底部,两起重链条3上的挂钩31对应勾住辅助链条32或起重杆33的两端,形成对托盘7的合抱起吊。同样,起吊时若会碰到钢卷6表面,即需附加垫设保护垫,以免损伤钢卷。

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根起重链条3来吊装钢卷6,尤其连同放置钢卷的托盘7一同吊装转移,在龙门架1宽度允许条件下,四根起重链条3以最宽的间距设计,既能向下兼容较小直径的钢卷,而且对轴向长度与直径相当的钢卷,还能做到横竖方向不调节的吊装,这也是目前采用圆钢吊具所不能满足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