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4458发布日期:2020-04-24 21:1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是大部分印刷厂都需要用到的常见印刷设备,用于印制不同大小的纸制材料,在印刷机的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上料机构将成摞的纸张分摊开,整理成相互部分叠放的状态并将纸张通过传送带传送到印刷机的进料口,实现对印刷机的上料。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88134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对开印刷机,涉及印刷领域。该节能型对开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运输板,所述运输板内腔的中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且两个拉伸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滑杆,且两个滑杆的一端分别与运输板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印刷机每次只能允许一张纸进入进料口,对于目前的两张纸叠放的情况,印刷厂多采用侧面吹风的方法将两张纸吹开,但这种方法因为没有足够的对纸张的限位机构,再将两张纸分开的同时容易出现将纸张吹歪而影响纸张输送的稳定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能够实现简单高效的将上下叠放的两张纸分离并输送至上料口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印刷机本体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印刷机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能够将纸张叠放并推送至支撑板上的上料机构,所述支撑板一端开设有圆心位于所述支撑板内部的支撑弧面,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送轴,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板顶面开设有沿所述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主传送槽,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主传送槽的位置处以及所述传送轴上共同套接有沿所述主传送槽长度方向设置的主履带;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印刷机本体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抽气槽,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抽气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与所述第一抽气槽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板内部靠近所述第一抽气槽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拉气缸的缸体,所述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所述支撑板的遮挡板,所述推拉气缸能够推动所述遮挡板覆盖所述第一抽气槽的横截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上料机构会将叠放的纸张整理成前一张一部分压在后一张上的叠放状态并将纸张推送到支撑板上,此时,纸张会顺着主履带的传送向靠近进料口的方向移动,此时,启动推拉气缸和第一抽风机,第一抽风机带动空气流动会在前一张纸沿主履带前进的同时将其下方的后一张纸吸在支撑板顶面一小段时间,直至推拉气缸带动遮挡板挡住第一抽气槽的横截面,第二张纸能够继续滑动,以此类推,从而将叠放的纸张依次推送至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履带的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板内部靠近所述上料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抽气槽,所述第二抽气槽位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主履带下方的位置处,所述支撑板顶面靠近所述第二抽气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端盖,所述第二抽气端盖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二抽气槽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机与所述第二抽气槽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纸张经过第一抽气槽后,第二抽气槽中的第二抽风机的抽风效果会促进主履带表面的空气通过通孔向下流动,从而将纸张吸附在主履带上,进而保障纸张随主履带的速度向前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主传送槽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所述主传送槽平行设置的辅助传送槽,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辅助传送槽的位置处均与所述传送轴外侧共同套接有辅助履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印刷较大纸张时,可以通过辅助传送带拖住纸张两侧,防止纸张两侧摩擦力较大而导致在纸张仅随主履带滑动的时候纸张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顶面上方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能够在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所述横梁对应每条所述辅助履带上方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限高轮。所述限高轮均能够与对应的所述辅助履带的顶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辅助履带传送纸张的过程中,限高轮会随辅助履带转动,保障纸张能够通过横梁的位置,同时,将纸张压在限高轮下方,起到防止纸张翘起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高轮外侧套接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橡胶层的弹性能够有效降低限高轮对纸张的磨损,从而提高纸张的平整程度,从而实现提高印刷机印刷的稳定性的效果,保障了设备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横梁两端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均滑动连接有梁滑块,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梁滑块上,所述梁滑块上连接有用于固定横梁位置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移动横梁时,可通过梁滑块在滑杆上的滑动来实现横梁位置的移动,在需要对横梁进行固定的时候,可通过固定机构将横梁固定在指定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上均开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梁滑块上的固定块,所述梁滑块对应所述插接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固定块向下滑动时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中,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插接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梁滑块设置的固定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移动横梁时,提起固定手柄,将固定块从插接孔中拔出,便能够实现移动横梁的效果,当需要固定的时候,向下推动固定手柄,将固定块插接于合适的插接孔中便能够实现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固定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梁滑块靠近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处,所述弹簧给所述固定块向所述插接孔方向移动的力。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固定横梁的时候,只需要松开固定手柄,固定块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插接于合适的插接孔中,实现高效的固定横梁的效果,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套接有轮滑块,所述限高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滑块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轮滑块远离所述限高轮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所在平面设置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适应不同大小的纸张时,可通过轮滑块将限高轮在横梁上滑动,对于较小的纸张,可以把限高轮滑到主履带上方对纸张进行限高,在需要固定限高轮位置时,拧紧螺栓便能够将限高轮的位置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印刷机本体靠近所述进料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块上挡板,每块所述上挡板均由靠近所述印刷机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印刷机本体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上挡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有供纸张通过的纸张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挡板能够在纸张即将进入进料口的时候保障纸张能够从进料口进入,降低纸张在进入进料口的时候翘起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实现简单高效的将有重叠部分的纸张分离开并依次输送至印刷机本体的进料口中的效果;

2.能够有效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

3.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纸张的损坏,从而保障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传送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第二抽气槽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第一抽气槽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横梁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印刷机本体;11、进料口;12、上挡板;121、纸张空隙;13、上料机构;2、底座;21、支撑板;211、支撑弧面;22、传送轴;221、传送电机;222、主传送槽;223、主履带;2231、通孔;224、辅助传送槽;225、辅助履带;23、第一抽气槽;231、第一抽风机;232、第一抽风管;233、第一分管;234、第一抽气端盖;235、抽气孔;236、推拉气缸;237、遮挡板;24、第二抽气槽;241、第二抽气端盖;242、通风孔;243、第二抽风机;244、第二抽风管;3、限高机构;31、横梁;311、滑杆;312、梁滑块;313、插接孔;32、限高轮;321、橡胶层;322、螺栓;323、轮滑块;33、固定机构;331、固定块;332、固定孔;333、固定手柄;3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便于上料的印刷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印刷机本体1,印刷机本体1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1,印刷机本体1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由靠近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向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的用于传输纸张的支撑板21,底座2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将纸张叠放并推送至支撑板21上的上料机构13。使用时,上料机构13会将成摞的纸张整理成前后叠放的状态并传输到支撑板21上,支撑板21能够将纸张运输到印刷机本体1的进料口11中进行印刷。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板21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圆心位于支撑板21内部的支撑弧面211。支撑板21靠近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沿支撑板21宽度方向设置的传送轴22。支撑板21对应传送轴22一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221,传送轴22固定连接于传送电机221的输出轴上。支撑板21顶面开设有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主传送槽222,支撑板21靠近主传送槽222的位置处以及传送轴22上共同套接有沿主传送槽222长度方向设置的主履带223。支撑板21对应主传送槽222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主传送槽222平行设置的辅助传送槽224,支撑板21靠近辅助传送槽224的位置处均与传送轴22外侧共同套接有辅助履带225。当纸张从上料机构13被传送到支撑板21上,主履带223和辅助履带225会在传送轴22的带动下将纸张向印刷机本体1的进料口11输送。

如图3所示,主履带223的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231。通孔2231能够让主履带223上下的空气流通。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板21内部靠近上料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抽气槽24,第二抽气槽24位于支撑板21对应主履带223下方的位置处,支撑板21顶面靠近第二抽气槽24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端盖241,第二抽气端盖241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242,支撑板21对应第二抽气槽24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抽风机243,支撑板21内部靠近第二抽风机24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抽风管244,第二抽风管244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抽风机24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1靠近第二抽气槽24的位置处。纸张位于主履带223上时,第二抽风机243形成的空气流动会使主履带223表面的空气向下流动,将纸吸附在主履带223表面,从而实现让纸张能够随主履带223的速度推进。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板21靠近印刷机本体1一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第一抽气槽23,第一抽气槽23分别位于支撑板21对应主传送槽222两侧的位置处。支撑板21侧面对应第一抽气槽23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机231,支撑板21内部靠近第一抽风机23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管232,第一抽风管2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抽风机231上,第一抽风管232靠近两第一抽气槽23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分管233,第一分管233远离第一抽风管23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1靠近两第一抽气槽23的位置处,第一分管233均连通对应的第一抽气槽23和第一抽气管。支撑板21顶面靠近第一抽气槽2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气端盖234,第一抽气端盖234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孔235。支撑板21内部靠近第一抽气端盖234一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推拉气缸236的缸体,推拉气缸236的活塞杆沿支撑板21的宽度方向设置。推拉气缸236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支撑板21的遮挡板237。推拉气缸236能够推动遮挡板237覆盖第一抽气槽23的横截面。当纸张通过第一抽气槽23上方位置时,推拉气缸236带动遮挡板237滑开,使纸张能够被抽气孔235向下的气流方向吸住,当前后两张纸拉开一点距离,推拉气缸236带动遮挡板237挡住抽气孔235,让纸张能够摆脱吸力继续向前滑动,往复进行,实现将每两张纸叠在一起的部分分开,从而实现让纸单张进入进料口11的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板21上连接有能够供纸张通过并防止纸张翘起的限高机构3。限高机构3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板21顶面上方的横梁31,横梁31沿底座2的宽度方向设置,横梁31能够在支撑板21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横梁31对应每条辅助履带225上方的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限高轮32。限高轮32外侧套接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层321。限高轮32均能够与对应的辅助履带225的顶面抵接。横梁31上套接有轮滑块323,限高轮32转动连接于轮滑块323靠近支撑板21的一端,轮滑块323远离限高轮3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垂直于支撑板21所在平面设置的螺栓322。在辅助履带225传送纸张的过程中,限高轮32会随辅助履带225转动,保障纸张能够通过横梁31的位置,同时,将纸张压在限高轮32下方,起到防止纸张翘起的效果,在进行不同大小纸张的印刷过程中,可根据纸张大小调节限高轮32的位置,以适应纸张的位置。

如图6和图8所示,支撑板21对应横梁31两端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沿支撑板2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杆311,滑杆311上均滑动连接有梁滑块312。滑杆311上均开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插接孔313,插接孔313沿滑杆31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横梁3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梁滑块312上。梁滑块312上连接有固定机构33。固定机构33包括滑动连接于梁滑块312上的固定块331,梁滑块312对应插接孔313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固定孔332。固定块331滑动连接于固定孔332中,固定块331向下滑动时能够插接于插接孔313中。固定块331远离插接孔3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梁滑块312设置的固定手柄333。固定块331靠近固定手柄3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34,弹簧334远离固定块3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梁滑块312靠近固定孔332的位置处,弹簧334给固定块331向插接孔313方向移动的力。根据纸的厚度,可以拉出固定手柄333,将横梁31移动到距离进料口11合适的位置,从而保障限高轮32对纸张限位的有效性,在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固定块331会在弹簧334的作用下插接于插接孔313中,从而实现固定横梁31位置的效果。

回看图4,印刷机本体1靠近进料口11上方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块上挡板12,每块上挡板12均由靠近印刷机本体1的一端向远离印刷机本体1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上挡板12与支撑板21之间形成有供纸张通过的纸张空隙121。

使用方式:使用时,纸张从上料机构13被整理成前后两张叠放的状态输送到支撑板21上,被主履带223向下的气流吸在主履带223上向进料口11滑动,当纸张滑动到第一抽气槽23的位置处时,第二抽气槽24的空气流动速度较慢,对纸张的吸力小于第一抽气槽23,导致纸张会被第一抽气槽23吸在原地一会,直到遮挡板237在推拉气缸236的带动下挡住第一抽气槽23表面,纸张才会继续滑动,通过这停顿的时长,将前一张纸和后一张纸分离开,使纸张能够一张一张进入进料口11在纸张进入进料口11前,限高轮32能够将纸张压在支撑板21上,避免纸张翘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