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984发布日期:2020-08-07 17:4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运输领域,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子产品包装装置,其适于包装一平板电子产品,在平板电子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对其提供缓冲保护,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逐渐向更薄更轻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超薄液晶电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液晶电视为例,液晶电视包括两张玻璃和位于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液晶是具有规则的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加热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冷却后出现结晶颗粒的浑浊固体状态的物质。通过向位于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机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发射来形成画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液晶电视的自身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液晶电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由于碰撞而造成液晶电视的损坏,影响液晶电视的正常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购液晶电视,网购液晶电视往往需要长距离的运输,更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液晶电视的损坏。

为了防止液晶电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而发生损坏,通常的做法是在包装液晶电视的箱体内放置泡沫缓冲物,以在运输过程中为液晶电视提供缓冲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泡沫缓冲物是固体,在包装液晶电视的时候,为了使泡沫缓冲物与液晶电视更好地贴合,需要在泡沫缓冲物上开设槽体,以使得液晶电视能够更好地贴合于泡沫缓冲物,达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泡沫缓冲物上开设槽体需要专门的开模工具,增加包装的成本和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泡沫缓冲材料通常是固体,会占据大量的存储和运输空间,增加运输的成本。而且由于液晶电视的体积巨大,所需的泡沫缓冲材料的体积也相当巨大,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断裂,而失去缓冲保护的作用,甚至会对液晶电视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在未充气前为平整状态,便于存储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包括一充气缓冲体,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两端向所述充气缓冲体的同侧弯折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适于放置待包装的平板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具有一放置腔,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端反向弯折形成所述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用于放置待包装的平板电子产品的配件,以方便平板电子产品和配件共同储存和运输,并防止配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充气缓冲块、一第二充气缓冲块以及一第三充气缓冲块,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以及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围绕形成所述放置腔,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的另一侧是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是连续热封线,从而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内不能够被充入气体,从而能够增加所述放置腔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充气缓冲块和一第二充气缓冲块,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和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围绕形成所述放置腔,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的另一侧是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是连续热封线,从而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内不能够被充入气体,从而能够增加所述放置腔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缓冲体,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端弯折热封形成所述加强缓冲体,所述加强缓冲体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壁,所述加强缓冲体用于增加所述充气缓冲体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具有一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用于增加所述充气缓冲体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侧缓冲体,所述侧缓冲体位于所述充气缓冲体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侧缓冲体用于增加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侧面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应的,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其包括:

一充气缓冲体,其适于被沿着预设的位置弯折形成一安装腔,该平面电子产品的一端适于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内,其中所述充气缓冲体包括两层气体存储室膜,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两层气体存储室膜之间的一气体存储室,所述气体存储室内适于存储一定量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端向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侧反向弯折形成所述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前侧壁、一上侧壁以及一后侧壁,所述上侧壁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所述第一前侧壁、所述上侧壁以及所述后侧壁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具有一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和所述安装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的两侧,所述放置腔内适于放置该平板电子产品的配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放置腔侧壁,所述放置腔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远离所述上侧壁的一端,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前侧壁连接于所述上侧壁的一端弯折,所述放置腔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和所述第一前侧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腔侧壁与所述第一前侧壁一体成型,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阻隔热封线,所述阻隔热封线被沿着所述放置腔侧壁的气柱的宽度方向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用于阻断所述放置腔侧壁与所述第一前侧壁的气柱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热封线的长度小于所述放置腔侧壁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悬浮支撑体,所述悬浮支撑体被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所述悬浮支撑体的两端分别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悬浮支撑体和所述上侧壁之间的一缓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前侧壁的一侧弯折,与所述第一前侧壁和所述上侧壁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前侧壁和一下侧壁,所述下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所述第二前侧壁、所述下侧壁、所述后侧壁、所述第一前侧壁以及所述上侧壁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缓冲体,所述加强缓冲体被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外侧,用于提高所述下侧壁的缓冲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包括一第七气体缓冲块、一第八气体缓冲块以及一第九气体缓冲块,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以及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首尾相连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体,所述第七体缓冲块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分别被设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远离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远离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的一端一同被热封连接于下侧壁,且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进一步具有一加强缓冲空间,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以及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空间,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内适于放置配件或缓冲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包括一第七上缓冲块和一第七下缓冲块,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包括一第九上缓冲块和一第九下缓冲块,所述第七下缓冲块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分别被相互对应地设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的两侧,所述第七上缓冲块和所述第九上缓冲块分别对应倾斜地设于所述第七下缓冲块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相对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相互对称,所述第七上缓冲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九上缓冲块的长度相适应,所述第七下缓冲块与所述第九下缓冲块的长度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是非对称结构,所述第七上缓冲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九上缓冲块的长度不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空间进一步具有一加强缓冲空间开口,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开口与所述加强缓冲空间相连通,以便于配件或缓冲材料的取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上缓冲块和所述第七下缓冲块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七下缓冲块能够绕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的连接处转动,用以控制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开口的开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被朝向所述下侧壁的方向弯折,并在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远离所述下侧壁的一侧围绕形成开放式的所述加强缓冲空间,以便于零件和缓冲材料的取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下加强缓冲体和位于所述下加强缓冲体两侧的两侧缓冲体,两所述侧缓冲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外,用于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提供加强缓冲保护,所述下加强缓冲体位于所述下侧壁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外,用于在所述安装腔的下方提供加强缓冲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15至2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20至6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15至8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20至40毫米,适于包装0至10千克的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20至10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30至60毫米,适于包装10至19千克的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30至1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适于包装19至28千克的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30至20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适于包装28至45千克的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的缓冲距离是30至2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适于包装45至68千克的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悬浮支撑体,所述悬浮支撑体被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所述悬浮支撑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下侧壁与所述悬浮支撑体之间的一缓冲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侧缓冲体,所述侧缓冲体位于所述充气缓冲体的一侧,用于对被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该平板电子产品的侧面提供缓冲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立体塑封线和一第二立体塑封线,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用于将所述第一前侧壁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用于将所述第二前侧壁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所述第一前侧壁位于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外侧的部分、所述第二前侧壁位于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外侧的部分以及所述后侧壁位于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和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侧缓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缓冲体进一步包括一单向充气阀门,所述单向充气阀门包括被设于所述两层气体存储室膜之间的两阀膜,气体适于通过所述单向充气阀门被充入所述气体存储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充气缓冲体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所述充气缓冲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所述充气缓冲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充气缓冲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应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二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二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二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三变形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三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充气缓冲包装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8d,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被阐述,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适于包装一平板电子产品200,其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可以是电视或电脑显示器,以供在运输过程中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缓冲保护,防止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具体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包括一充气缓冲体10,所述充气缓冲体10在充气前为平整状态,能够方便存储和运输,在充气后凭借所存储的气体具有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能够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缓冲保护,防止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具有一安装腔20,所述安装腔2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端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端部能够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20内,所述充气缓冲体10在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与所述运输箱体之间提供缓冲保护。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数量是两个,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一端被放入到一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安装腔20内,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另一端被放入到另一个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安装腔20内,从而能够将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悬空放置于运输箱体内,防止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与运输箱体相接触,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与箱体和/或外界物体的碰撞而发生损坏。

参考说明书附图1,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具有一第一端部11和一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分别沿着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

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进一步具有一组弯折热封线13,所述弯折热封线13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所述充气缓冲体10能够被沿着所述弯折热封线13弯折,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弯折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优选的,所述弯折热封线13沿着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的宽度方向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

具体的,所述弯折热封线13包括一第一弯折热封线131、一第二弯折热封线132、一第三弯折热封线133、一第四弯折热封线134、一第五弯折热封线135、一第六弯折热封线136、一第七弯折热封线137、一第八弯折热封线138、一第九弯折热封线139以及一第十弯折热封线130,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以及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依次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之间。十条所述弯折热封线将所述充气缓冲体10分隔为十一小块,分别是一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一第二充气缓冲块152、一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一第四充气缓冲块154、一第五充气缓冲块155、一第六充气缓冲块156、一第七充气缓冲块157、一第八充气缓冲块158、一第九充气缓冲块159、一第十充气缓冲块150以及一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十一块所述充气缓冲块能够被沿着十条所述热封线弯折,以在所述充气缓冲块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0,以供安装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和所述第一端部11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位于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和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52,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线132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位于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和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四充气缓冲块154,位于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和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位于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和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六充气缓冲块156,位于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和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七充气缓冲块157,位于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和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八充气缓冲块158,位于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和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九充气缓冲块159,位于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和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十充气缓冲块150,位于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和所述第二端部12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首先能够被沿着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将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和所述第一端部11之间的部分向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一侧弯折,然后沿着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将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和所述第一端部11之间的部分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相对设置,并在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0的一部分。然后沿着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弯折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和所述第二端部12之间的部分,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位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然后沿着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弯折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和所述第二端部12之间的部分,以使得所述第十一小块1501与所述第五小块155相对应,并在所述第五小块155和所述第十一小块1501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0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上侧壁41、一下侧壁42、一第一前侧壁431、一第二前侧壁432以及一后侧壁44,所述上侧壁41、所述下侧壁42、所述第一前侧壁431、所述第二前侧壁432以及所述后侧壁44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具体的,所述上侧壁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和所述后侧壁44,并且所述第一前侧壁431与所述后侧壁44相对设置。所述下侧壁42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与所述后侧壁44,并且所述第二前侧壁432与所述后侧壁44相对设置。

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是所述第一前侧壁431,所述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是所述第二前侧壁432,所述第四充气缓冲块154是所述上侧壁41,所述第六充气缓冲块156和所述第十充气缓冲块150形成所述下侧壁42,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形成所述后侧壁44。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组立体塑封线14,所述立体塑封线14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在充气后能够维持预定的体积,能够被包装于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外侧,在运输过程中对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缓冲保护。

具体的,所述立体塑封线14包括一第一立体塑封线141、一第二立体塑封线142以及一第三立体塑封线143,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以及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边缘,以供将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和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的同侧边缘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边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热封形成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之前,需要弯折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以使得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与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以及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相叠合,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以及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边缘相叠合。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和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边缘,以供将所述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的边缘热封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边缘,其中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和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分别位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的同侧。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将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和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热封连接在一起,以使得所述第七充气缓冲块157、所述第八充气缓冲块158以及所述第九充气缓冲块159形成一加强缓冲体。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20具有一第一开口21和一第二开口22,所述第一开口21形成于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远离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和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22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二端部12和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52之间。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一端适于自所述第一开口2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内,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缓冲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2的所述第二端部12还能够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或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20只具有所述第一开口21,从而当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内时,所述第五充气缓冲块155和所述第十一充气缓冲块1501能够在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两侧对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缓冲保护。

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进一步具有一放置腔30,所述放置腔30位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52以及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之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52以及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围绕形成所述放置腔30,所述放置腔30和所述安装腔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充气缓冲块153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放置腔侧壁32,所述放置腔侧壁32被设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的外侧,并在所述放置腔侧壁32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之间形成所述放置腔30。具体的,所述放置腔侧壁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远离所述上侧壁41的一端,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前侧壁431连接于所述上侧壁41的一端弯折,并在所述放置腔侧壁32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的外侧之间形成所述放置腔30,并且所述安装腔20和所述放置腔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的两侧。

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和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52形成所述放置腔侧壁32。

参考说明书附图5和图6,所述放置腔30内适于放置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配件201,比如安装配件。当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内时,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所述配件201能够被放置于所述放置腔30内,从而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将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配件和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相分离,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平板电子产品200与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配件发生碰撞而造成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发生损坏。另一方面还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配件丢失。

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是连续的热封线,并且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的长度小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宽度。也就是说,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八个气柱,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的长度与中间六个气柱的宽度相适应,并且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被热封形成于中间六个气柱的边缘之间,也就是说,位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最外侧的两个气柱能够与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32最外侧的两个气柱相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中间的六个气柱不能够与所述第二充气缓冲块132中间的六个气柱相连通,也就是说,在向所述充气缓冲体10充气后,位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中间的六个气柱内不能够被充入气体,位于所述第一充气缓冲块151两侧的两个气柱内能够被充入气体,从而能够增加所述放置腔30的体积,减小所述充气缓冲体10充气后靠近所述第一端部11一端的厚度,便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被放置于运输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阻隔热封线46,所述阻隔热封线46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所述阻隔热封线46被沿着所述放置腔侧壁32的气柱的宽度方向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所述阻隔热封线46用于阻断所述阻隔热封线46与所述放置腔侧壁32远离所述第一前侧壁431的一端之间的气柱内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的气柱的连通。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热封线46是所述第一第一弯折热封线131。

参考说明书附图3,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缓冲体16,所述加强缓冲体16位于所述第六充气缓冲块156和所述第十充气缓冲块150的外侧,所述加强缓冲体16用于加强对被放置于所述安装腔20内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缓冲作用,以供在运输过程中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七充气缓冲块157、所述第八充气缓冲块158以及所述第九充气缓冲块159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体1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底部需要更加充足的缓冲保护,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时,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一端朝向运输箱体的底部,形成有所述放置腔30的一端朝向所述运输箱体的开口部,以供在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底部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的同时,方便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的配件的放置。

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被设于所述下侧壁42的外侧,用于提高所述下侧壁42的缓冲效果,对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20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提供更加充足的缓冲保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包装不同重量的待包装产品时,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和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高度能够被实施为不同的尺寸,也就是说,所述充气缓冲体10能够被实施为不同的规格,以供为被包装的物品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具体的,参考下表1,其显示有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和缓冲距离与被包装的物品的重量与相应的跌落高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缓冲距离指的是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高度,也就是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与所述第八充气缓冲块158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包装品重量的数据和跌落高度的数据以及对应关系选自ista1a系列非模拟整体性能试验标准。

参考下表1,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15至2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20至60毫米。当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15至8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20至40毫米时,适于包装0至10千克的物品。当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20至10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30至60毫米时,适于包装10至19千克的物品。当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30至1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时,适于包装19至28千克的物品。当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30至20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时,适于包装28至45千克的物品。当所述加强缓冲体16的所述缓冲距离的范围是30至250毫米,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气柱尺寸是40至60毫米时,适于包装45至68千克的物品。

表1

参考说明书附图8a,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一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的一气体存储室610,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适于被充入气体。在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未被充入气体之前,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相互贴合,所述充气缓冲体10为平整状态,便于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的存储和携带,在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被充入气体后,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相互分离,并且凭借存储于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所述充气缓冲体10具有缓冲保护的功能。

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组间隔热封线63,所述间隔热封线63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并且所述间隔热封线63将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分隔为多个子气体存储室6100。

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具有一连通通道620,所述连通通道620连通所述气体存储室610的每一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通过所述连通通道620能够向所述气体存储室610的每一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充入气体。所述连通通道620具有一开口6201,通过所述开口6201能够向所述连通通道620内充入气体。

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组单向充气阀门64,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被设于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并且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连通所述连通通道620和所述气体存储室610的每一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通过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所述连通通道620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气体存储室610的每一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优选的,每一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对应一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用于向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充入气体。

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阀膜641和一第二阀膜642,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相互叠合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一阀门通道643,所述阀门通道643连通所述连通通道620和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所述连通通道62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阀门通道643进入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

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3进一步包括一耐热节644,所述耐热节644被设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所述耐热节的宽度与所述阀门通道642的宽度相适应,所述耐热节644用于防止在热封过程中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热封连接在一起。

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进一步包括一组热封点65,所述热封点65用于将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远离所述连通通道620的一端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或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远离所述连通通道620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在向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充入气体的过程中,所述连通通道62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阀门通道643进入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当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的气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的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被紧密地压向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或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42,从而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所述阀门通道643闭合,防止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的气体经过所述阀门通道643离开,达到单向充气的目的。

参考附图8b,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充气阀门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进一步包括一止回膜644。所述止回膜644被设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所述止回膜644的上端部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所述止回膜644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阀膜641下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下端部之间,并且所述止回膜64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长度。

所述阀门通道643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止回膜644之间。所述连通通道620内的气体得以通过所述阀门通道643进入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当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膜641、所述第二阀膜642以及所述止回膜644的下端部均被紧密的压向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从而将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止回膜644之间的所述阀门通道643闭合,防止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发生泄漏。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泄漏的时候,当气体泄漏至所述止回膜644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时候,由于所述止回膜644的上端部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因此,气体不能够通过所述止回膜644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被泄漏至外界。当泄漏至所述止回膜644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气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所述止回膜644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止回膜644被紧密的压向所述第一阀膜641,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阀门通道643密封,达到越漏气越不漏气的效果。

参考附图8c,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单向充气阀门的第三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进一步包括一加强膜645。所述加强膜645被设于所述第二阀膜642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并且所述加强膜645的上端部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所述加强膜645的下端部可活动的位于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

当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被充入的气体含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膜641、所述第二阀膜642以及所述加强膜645的下端部均被紧密的压向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从而将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之间的所述阀门通道643密封,防止进入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泄漏。所述加强膜645位于所述第二阀膜642的外侧,并且所述止回膜305直接与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的气体接触,能够起到保护所述第二阀膜642和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

参考附图8d,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单向充气阀门的第四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的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所述上端部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的外侧。所述周边热封线3051的所述上周边热封线30511将所述第一阀膜641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热封连接,并且所述连通通道620形成于所述第一阀膜641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之间。

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阀膜641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的外侧,并且在所述第一阀膜641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连通通道620,能够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阀膜641和/或所述第二阀膜642的上端部发生折叠堵塞所述阀门通道64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还能够不具有所述单向充气阀门64,在热封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的过程中向所述第一气体存储室膜61和所述第二气体存储室膜62之间的所述气体存储室610内充入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以及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均为间断的热封线,均由一系列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子热封线1301组成。优选的,所述子间隔热封线1301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子热封线1301的长度小于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以及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不影响气体在所述子气体存储室6100内的流通。

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以及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均为连续的热封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以及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还能够是由一系列所述子热封线1301组成的间断热封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以及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的类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9至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的一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充气缓冲包装装置100包括一充气缓冲体10a,以及具有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一安装腔20a,所述安装腔20a内适于放置一平板电子产品200a,所述充气缓冲体10a适于对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20a内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提供缓冲保护,防止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进一步包括一组弯折热封线13a和一组立体塑封线14a,所述充气缓冲体10a适于被沿着所述弯折热封线13a弯折,所述立体塑封线14a用于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a维持立体的形状,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a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a。

参考说明书附图9,具体的,所述弯折热封线13a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一第三弯折热封线133a、一第四弯折热封线134a、一第五弯折热封线135a、一第十弯折热封线130a以及一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a、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a、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a、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a以及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将所述充气缓冲体10a分隔为一放置腔侧壁32a、一第一前侧壁431a、一上侧壁41a、一后侧壁44a、一下侧壁42a、一第二前侧壁432a以及一悬浮支撑体45a。所述充气缓冲体10a的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a和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上侧壁41a,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a和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后侧壁44a,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a和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下侧壁42a,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a和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悬浮支撑体45a。

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以及所述上侧壁41a能够被沿着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a向所述后侧壁44a侧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被沿着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a被弯折,并且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与所述后侧壁44a相互对应,在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和所述后侧壁44a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0a的一部分。所述下侧壁42a、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以及所述悬浮支撑体45a被沿着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a向所述后侧壁44a的一侧弯折,并且所述上侧壁41a和所述下侧壁42a被向所述后侧壁44a的同侧弯折,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被沿着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a弯折,并且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与所述后侧壁44a相互对应,并在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和所述后侧壁44a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0a的一部分。具体的,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所述上侧壁41a、所述后侧壁44a、所述下侧壁42a以及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之间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a。

参考说明书附图11,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之间的一放置腔30a,所述放置腔30a和所述安装腔20a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的两侧,所述放置腔30a用于放置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配件201a。

所述立体塑封线14a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和一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以及所述后侧壁44a的同侧,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以及所述后侧壁44a的一侧相热封连接。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后侧壁44a和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的同侧,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将所述后侧壁44a和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的一侧相热封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和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分别被热封于所述后侧壁44a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支撑体45a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远离所述下侧壁42a的一端,所述悬浮支撑体45a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后侧壁44a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塑封线14a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立体塑封线143a,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a将所述悬浮支撑体45a远离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的一端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44a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相对的一侧。所述安装腔20a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所述上侧壁41a、所述后侧壁44a以及所述悬浮支撑体45a之间,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所述上侧壁41a、所述后侧壁44a以及所述悬浮支撑体45a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a。

参考说明书附图9,其显示有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a由一系列相互间隔的子热封线组成,以使得所述悬浮支撑体45a远离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的一端被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44a时,不影响位于所述后侧壁44a的子气体存储室内气体的流动。优选的,所述第三立体塑封线143a的所述子热封线被沿着位于所述后侧壁44a的间隔热封线热封,以使得所述悬浮支撑体45a远离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的一端被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44a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相对的一侧时,不影响所述后侧壁44a内气体的流动。

所述立体塑封线14a进一步包括一第四立体塑封线144a,所述第四立体塑封线144a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远离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的一侧边缘,所述第四立体塑封线144a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2a远离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的一侧边缘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远离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的一侧边缘。

所述安装腔20a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开口21a和一第二开口22a,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后侧壁44a远离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和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的一侧,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一端适于被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1a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a内。所述第二开口22a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远离所述上侧壁41a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远离所述下侧壁42a的一端,用于使得所述安装腔20a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放置腔30a进一步具有一开口31a,所述开口31a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靠近所述上侧壁41a的一端,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配件能够被自所述开口31a放入所述放置腔30a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和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分别为连续的热封线,并且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2a与所述充气缓冲体10的宽度相适应。也就是说,在向所述充气缓冲体10a充气的过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a的所述放置腔侧壁32a和所述悬浮支撑体45a内不会被充入气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a的宽度还能够略小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a的宽度,以使得位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两侧的气柱内能够被充入气体,位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中间的气柱内不能够被充入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进一步包括一阻隔热封线46a,所述阻隔热封线46a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阻隔热封线46a被沿着所述放置腔侧壁32a的气柱的宽度方向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所述阻隔热封线46a用于阻断所述阻隔热封线46a与所述放置腔侧壁32a远离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的一端之间的气柱内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a的气柱的连通。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热封线46a是所述第一第一弯折热封线132a。参考说明书附图14,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进一步具有一缓冲腔16a,所述缓冲腔16a形成于所述后侧壁44a、所述下侧壁42a、所述第二前侧壁432a以及所述悬浮支撑体45a之间,所述缓冲腔16a和所述安装腔20a分别形成于所述悬浮支撑体45a的两侧。也就是说,在所述充气缓冲体10a充气后,所述悬浮支撑体45a与所述下侧壁42a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a内时,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端部与所述悬浮支撑体45a接触,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底部与所述下侧壁42a相分离,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端部被悬空放置,从而能够为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

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进一步具有一侧缓冲体17a,所述侧缓冲体17a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远离所述安装腔20a的所述第一开口21a的一侧,所述侧缓冲体17a用于在侧面对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提供缓冲保护。具体的,所述第一立体塑封线141a、所述第二立体塑封线142a与所述充气缓冲体10a远离所述安装腔20a的所述第一开口21a的一侧边缘之间具有至少一气柱的距离,所述气柱形成所述侧缓冲体17a。参考说明书附图,当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20a,并且一同被放入到运输箱体内时,所述侧缓冲体17a能够在所述平板电子产品200a的一侧和所述运输箱体之间提供缓冲保护。

参考说明书附图16至图19b,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面电子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被阐述,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包括一充气缓冲体10b,以及具有一安装腔20b,所述充气缓冲体10b适于被沿着预设的位置弯折形成所述安装腔20b,待包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适于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b内,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能够对该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

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的一端向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的一侧弯折形成所述安装腔20b。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包括一组弯折热封线13b和一组立体塑封线14b,所述充气缓冲体10b适于被沿着所述弯折热封线13b弯折,以供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b,所述立体塑封线14b用于对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行立体塑封,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b在充气后能够位置立体的形状。

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包括一上侧壁41b、一第一前侧壁431b以及一后侧壁44b,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上侧壁41b被弯折于所述后侧壁44b的的一侧,所述上侧壁41b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之间,所述上侧壁41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侧壁44b,所述上侧壁41b、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以及所述后侧壁44b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b。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相对设置,所述安装腔20b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之间。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的长度小于所述后侧壁44b的长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侧壁44b的长度还能够与所述后侧壁44b的长度相适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的长度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的,参考说明书附图16,其显示有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所述弯折热封线13b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b,并将所述充气缓冲体10b分割为所述上侧壁41b、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以及所述后侧壁44b。

所述弯折热封线13b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弯折热封线132b和一第三弯折热封线133b,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b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b被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b。所述充气缓冲体10b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b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位于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b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b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上侧壁41b,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b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后侧壁44b。所述充气缓冲体10b适于被沿着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b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b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具有一放置腔30b,所述放置腔30b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的外侧,换句话说,所述放置腔30b和所述安装腔20b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的两侧。所述放置腔30b内适于放置待包装物品的零配件,以便于待包装物品的运输。

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包括一放置腔侧壁31b,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远离所述上侧壁41b的一端,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靠近所述上侧壁41b的一侧弯折,以供在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放置腔侧壁31b之间形成所述放置腔30b。

所述弯折热封线13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弯折热封线131b,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b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一端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远离所述上侧壁41b的一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腔侧壁31b与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相互独立,通过所述第一弯折热封线131b热封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放置腔侧壁31b还能够一体成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所述放置腔侧壁31b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16和图17,所述立体塑封线14b进一步包括两侧边塑封线141b,所述两侧边塑封线141b分别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两侧,用于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以便于所述放置腔30b维持立体的形状,以便于所述放置腔30b内放入物品。优选的,两所述侧边塑封线141b沿着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长度延伸方向被热封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1b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侧边塑封线141b还能够同时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1b、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以及所述后侧壁44b的对应侧边热封连接在一起,以使得所述安装腔20b的两侧是封闭的,以便于对待包装的物品进行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侧边塑封线141b还能够与所述放置腔侧壁31b的两边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供在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的两侧形成两侧缓冲体,以供在待包装物品的侧面对待包装的物品提供缓冲保护。

所述放置腔30b进一步具有一放置腔开口310b,所述放置腔开口310b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1b靠近所述上侧壁41b的一端,并且所述放置腔开口310b与所述放置腔30b相连通,通过所述放置腔开口310b适于向所述放置腔30b内放入待包装物品的零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塑封线14b进一步包括一中间塑封线142b,所述中间塑封线142b被热封形成于两所述侧边塑封线141b之间,所述中间塑封线142b用于将所述放置腔侧壁31b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热封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放置腔30b分隔为一左一右两小放置腔30b。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塑封线142b的数量能够被实施为多条,以供将所述放置腔30b分隔为多个小放置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所述中间塑封线142b的数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包括一悬浮支撑体45b,所述悬浮支撑体45b被设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31b之间,所述悬浮支撑体45b的一端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另一端被热封连接于所述后侧壁31b,所述悬浮支撑体45b与所述上侧壁41b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当待包装的物品被放入到所述安装腔20b内时,所述悬浮支撑体45b用于对该待包装物品提供悬浮支撑,防止该待包装物品与所述上侧壁41b接触,以供达到更好的缓冲保护效果。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悬浮支撑体45b是一气体缓冲片,两端分别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放置腔侧壁31b。

具体的,所述立体塑封线14b进一步包括两连接热封线143b,两所述连接热封线143b用于将所述悬浮支撑体45b的两端分别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放置腔侧壁31b。进一步地,两所述连接热封线143b分别为间断的热封线,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热封点,并且多个相互间隔的热封点分别被对应热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的气柱之间的热封线,不影响气体在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的气柱之间的流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连接热封线143b的多个相互间隔的热封点还能够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的气柱,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内的气体的流动,所述悬浮支撑体45b的两端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b和所述后侧壁44b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充气缓冲体10b进一步具有一缓冲腔16b,所述缓冲腔16b位于所述悬浮支撑体45b和所述上侧壁41b之间,用于使得被包装的物品悬空,以供提高缓冲保护的效果。

参考说明书附图19a,其显示有本变形实施例所提供的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应用示意图,优选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包括两充气缓冲体10b,两充气缓冲体10b配套使用,以供对待包装的物品提供全面的缓冲保护。参考说明书附图,在一种应用方式中,两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的所述后侧壁44b能够被设于待包装物品的同侧,以包装具有较长长度的到包装物品。参考说明书附图19b,在另一种应用方式中,两所述充气缓冲体10b的所述后侧壁44b能够被设于待包装物品的相对两侧,以供为待包装的平板电子产品提供全面的缓冲保护。

参考说明书附图20至图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面电子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四优选实施例被阐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包括一充气缓冲体10c,以及具有一安装腔20c,所述充气缓冲体10c适于被沿着预设的位置弯折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c,待包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适于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0c内,所述充气缓冲体10c能够对该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包括一上侧壁41c、一下侧壁42c、一第一前侧壁431c、一第二前侧壁432c以及一后侧壁44c,所述上侧壁41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和所述后侧壁44c,所述下侧壁42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和所述后侧壁44c,所述上侧壁41c、所述下侧壁42c、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以及所述后侧壁44c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c。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和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分别位于所述后侧壁44c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和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远离所述上侧壁41c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远离所述下侧壁42c的一端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待包装物品被放入所述安装腔20c内,同时节省气体缓冲材料。

所述充气缓冲体10c进一步包括一放置腔侧壁32c,所述放置腔侧壁32c被设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的外侧,也就是说,所述放置腔侧壁32c被设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背离所述安装腔20的一侧。所述充气缓冲体10c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放置腔侧壁32c和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之间的一放置腔30c,用于放置待包装物品的配件。所述放置腔30c和所述安装腔20c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的前后两侧。

所述充气缓冲体10c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缓冲体16c,所述加强缓冲体16c被设于所述下侧壁42c的下方,也就是说,所述加强缓冲体16c被设于所述下侧壁42c背离所述安装腔20c的一侧,用于对被放入所述安装腔20c内的物品提供加强支撑的目的,提高对待包装物品的缓冲保护效果。

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加强缓冲体10c。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0c进一步包括一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一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以及一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以及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首尾相连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体10c,其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远离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侧壁42c。

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0c的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进一步包括一第七上缓冲块1571c和一第七下缓冲块1572c,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侧壁42c,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所述加强缓冲体10c的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进一步包括一第九上缓冲块1591c和一第九下缓冲块1592c,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下侧壁42c,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

参考说明书附图2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相互平行被设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分别垂直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和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分别倾斜一定的角度被设于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时,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能够与箱体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和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分别能够与箱体的侧壁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在箱体内运动,提高所述充气缓冲体10对待包装物品的缓冲保护效果。

参考说明书附图20,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c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所述气体缓冲体10c进一步包括一组弯折热封线13c,所述充气缓冲体10c适于被沿着所述弯折热封线13c弯折,以使得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弯折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c。

具体的,所述弯折热封线13c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弯折热封线132c、一第三弯折热封线133c、一第四弯折热封线134c、一第五弯折热封线135c、一第六弯折热封线136c、一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一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一第九弯折热封线139c、一第十弯折热封线130c、一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1c以及一第十二弯折热封线1302c,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c、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c、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c、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c、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c、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1c、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所述第十二弯折热封线1302c、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c以及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c依次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具体的,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c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放置腔侧壁32c,所述第二弯折热封线132c和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所述第三弯折热封线133c和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上侧壁41c,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4c和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后侧壁44c,所述第五弯折热分析按135c和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下侧壁42c的一部分,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c和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1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所述第十一弯折热封线1301c和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和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和所述第十二弯折热封线1302c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九下缓冲块1592c,所述第十二弯折热封线1302c和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c和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下侧壁42c的一部分。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c和所述第九弯折139c被热封连接在一起,以使得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以及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体16c。

参考说明书附图21,优选的,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的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的长度与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的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的长度相适应,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的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c的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的长度相适应,从而使得所述加强缓冲体16c能够维持左右两侧相互对应的状态。

参考说明书附图22,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和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的长度不相等,所述加强话重提16c的左右两侧不对称,以便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c能够对非对称的待包装物品提供有效的缓冲保护。

参考说明书附图21和图23,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c进一步具有一加强缓冲空间160c,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内适于放置待包装物品的配件,以供房子待包装物品的配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便于待包装物品的运输。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侧壁42c、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以及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首尾相连围绕形成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c的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内还能够放置一些传统缓冲材料,比如缓冲泡沫等,以供提高所述加强缓冲体16c的缓冲保护效果。

参考说明书附图24至图26,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c的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进一步具有一加强缓冲空间开口1601c,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开口1601c与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相连通,通过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开口1601c能够向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内放入或取出待包装物品的配件或传统缓冲材料,以便于待包装物品的配件或传统缓冲材料的取放。

具体的,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和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之间的连接断开,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能够绕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之间的连接处发生转动,以供控制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1c的开合。

参考说明书附图25,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包括两小块气体缓冲体,两小块气体缓冲体弯折热封形成所述充气缓冲体10c。参考说明书附图,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所述下侧壁42c、所述后侧壁44c、所述上侧壁41c、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以及所述放置腔侧壁32c组成一气体缓冲块,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以及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组成另一气体缓冲块,两块气体缓冲块弯折热封形成所述充气缓冲体10c。

参考说明书附图26,所述第二前侧壁432c、所述下侧壁42c的左侧部分、所述第九上缓冲块1591c、所述第九下缓冲块1592c、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以及所述第七下缓冲块1572c组成一气体缓冲块,所述第七上缓冲块1571c、所述下侧壁42c的右侧部分、所述后侧壁44c、所述上侧壁41c、所述第一前侧壁431c以及所述放置腔侧壁32c组成另一气体缓冲块,两块气体缓冲块弯折热封形成所述充气缓冲体10c。

参考说明书附图27和图28,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向上弯折,也就是向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c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8c的一侧弯折,以在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的下方形成开放式所述加强缓冲空间160c,以便于待包装物品配件或传统缓冲材料的放置。

具体的,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c进一步包括两第八下缓冲块1581c、两第八侧缓冲块1582c以及一第八上缓冲块1583c,两所述第八下缓冲块1581c、两所述第八侧缓冲块1582c以及所述第八上缓冲块1583c弯折围绕形成所述开放式加强缓冲空间160c。

参考说明书附图27,所述弯折热封线13c进一步包括一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c、一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c、一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c以及一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c,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c、所述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c、所述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c以及所述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c依次被热封形成于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和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之间。所述第七弯折热封线137c和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c之间的部分形成一所述第八下缓冲块1581c、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c和所述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c之间的部分形成一所述第八侧缓冲块1582c,所述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c和所述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c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八上缓冲块1583c,所述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c和所述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c之间的部分形成另一所述第八侧缓冲块1582c,所述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c和所述第八弯折热封线138c之间的部分形成另一所述第八下缓冲块1581c。

参考说明书附图29至图3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的一第五优选实施例被阐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板电子产品缓冲包装装置包括一充气缓冲体10d,所述充气缓冲体10d适于被沿着预设的位置弯折围绕形成一安装腔20d,待包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适于被设于所述安装腔20d内,以供对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作用。

所述充气缓冲体10d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前侧壁432d、一下侧壁42d、一后侧壁44d、一上侧壁(图中未示出)以及一第一前侧壁(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前侧壁432d、所述下侧壁42d、所述后侧壁44d、所述上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前侧壁围绕形成所述安装腔20d。

所述充气缓冲体10d进一步包括一加强缓冲体16d,所述加强缓冲体16d被设置用于提高所述充气缓冲体10d的缓冲保护效果。本优选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加强缓冲体16d。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d进一步包括两侧加强缓冲体161d和一下加强缓冲体162d,两所述侧加强缓冲体161d分别被设于所述下加强缓冲体162d的两端。两所述侧加强缓冲体161d分别被设于所述第二前侧壁432d和所述后侧壁44d的外侧,也就是所述第二前侧壁432d和所述后侧壁44d远离所述安装腔20d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安装腔20d的侧面对待包装的物品提供加强缓冲保护,所述下加强缓冲体162d被设于所述下侧壁42d的下方,用于在所述安装腔20d的下侧对待包装的物品提供加强缓冲保护。

参考说明书附图30,所述加强缓冲体16d的两所述侧加强缓冲体161d和所述下加强缓冲体162d围绕形成一加强缓冲空间,所述第二前侧壁432d和所述后侧壁44d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内,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20d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加强缓冲空间内,以供提高所述充气缓冲体10d的缓冲保护效果。

具体的,一所述侧加强缓冲体161d包括一第十一气体缓冲块1501d、一第十二气体缓冲块1502d以及一第十三气体缓冲块1503d,另一所述侧加强缓冲体161d进一步包括一第十四气体缓冲块1504d、一第十五气体缓冲块1505d以及一第十六气体缓冲块1506d,所述下加强缓冲体162d包括一第七气体缓冲块157d、一第八气体缓冲块158d以及一第九气体缓冲块159d,其中所述第十二气体缓冲块1502d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气体缓冲块1501d和所述第十三气体缓冲块1503d,所述第十三气体缓冲块1503d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d的一端,所述第十气体缓冲块1501d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d。其中所述第十五气体缓冲块1505d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十四气体缓冲块1504d和所述第十六气体缓冲块1506d,所述第十六气体缓冲块1506d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d,所述第十四气体缓冲块1504d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d的另一端,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d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d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侧壁42d。

参考说明书附图29,其显示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气缓冲体10d的平面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所述充气缓冲体10d进一步包括一组弯折热封线13d,所述充气缓冲体10d适于被沿着所述弯折热封线13d弯折。具体的,所述弯折热封线13d进一步包括一第五弯折热封线135d、一第六弯折热封线136d、一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d、一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d、一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d、一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d、一第十七弯折热封线1307d、一第十八弯折热封线1308d、一第十九弯折热封线1309d、一第二十弯折热封线1310d、一第九弯折热封线139d以及一第十弯折热封线130d,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d、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d、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d、所述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d、所述第十五弯折热封线1305d、所述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d、所述第十七弯折热封线1307d、所述第十八弯折热封线1308d、所述第十九弯折热封线1309d、所述第二十弯折热封线1310d、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d以及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d依次被热封形成于所述充气缓冲体10d。

具体的,所述充气缓冲体10d位于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d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后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5d和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下侧壁42d的一部分,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6d和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七气体缓冲块157d,所述第十三弯折热封线1303d和所述第四弯折热封线1304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十六气体缓冲块1506d,所述第十四弯折热封线1304d和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05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十五气体缓冲块1505d,所述第五弯折热封线1305d和所述第六弯折热封线1306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十四气体缓冲块1504d,所述第十六弯折热封线1306d和所述第十七弯折热封线1307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八气体缓冲块158d,所述第十七弯折热封线1307d和所述第十八弯折热封线1308d之间的部分形成第十一气体缓冲块1501d,所述第十八弯折热封线1308d和所述第十九弯折热封线1309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十二气体缓冲块1502d,所述第十九弯折热封线1309d和所述第二十弯折热封线1310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十三气体缓冲块1503d,所述第二十弯折热封线1310d和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九气体缓冲块159d,所述第九弯折热封线139d和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d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下侧壁42d的一部分,所述第十弯折热封线130d外侧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前侧壁432d。

参考说明书附图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缓冲体16d的所述侧缓冲体161d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以供在所述安装腔20d的一侧对待包装的物品提供加强缓冲保护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达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所述加强缓冲体16d的所述侧缓冲体161d的数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