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4673发布日期:2020-06-09 19:1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方便快捷的要求。现如今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比如饮茶代替饮酒,而随身携带一罐茶叶着实不方便,因而小袋包装的袋装茶因其便捷性得到人们的喜爱,一次一包,方便快捷且卫生。然而,袋装茶的生产过程涉及定量放入茶叶、内袋封装、外带封装以及外包装等步骤,比较繁杂,并且,在现有技术中,这些生产步骤相互独立地采用各自独立的生产设备进行制备工作,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袋装茶生产过程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包括:机架;料斗,料斗设置于机架;称重机构,称重机构包括称重部、入料管道和出料管道,称重部通过入料管道与料斗相连通;内袋包装机构,内袋包装机构包括顺序安装于机架的内膜输送装置、第一整形装置和第一封装装置,内膜从内膜输送装置经过第一整形装置延伸至第一封装装置处,出料管道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整形装置的正上方,经过整形后的内膜接住由出料管道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内膜通过第一封装装置进行封装操作后形成单独的内袋成品;外袋包装机构,外袋包装机构包括顺序安装于机架的外膜输送装置、第二整形装置和第二封装装置,第二整形装置位于第一封装装置的正下方,外膜从外膜输送装置经过第二整形装置延伸至第二封装装置处,单独的内袋成品落入经过整形后的外膜中并通过第二封装装置进行封装操作而形成袋装成品;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安装于机架,输出机构位于第二封装装置的正下方,袋装成品掉落至输出机构并被输出;控制器,控制器与称重机构、第一封装装置、第二封装装置和输出机构分别电连接。

进一步地,称重部包括电子计量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电子计量称的入料口与入料管道相连通,电子计量称的出料口与出料管道相连通,第一开关阀设置于入料管道,第二开关阀设置于出料管道,电子计量称、第一开关阀以及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封装装置包括第一纵边封装组件、第一横边封装组件、第一驱动器和第一传动组件,第一横边封装组件位于第一纵边封装组件的正下方,第一驱动器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纵边封装组件和第一横边封装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纵边封装组件包括两个纵边转轴、两个纵边滚轮和两个纵边齿轮,两个纵边转轴平行设置,两个纵边滚轮分别安装于两个纵边转轴,两个纵边滚轮的轮面相抵,且两个纵边齿轮分别安装于两个纵边转轴,两个纵边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纵边齿轮转动;第一横边封装组件包括两个横边转轴、四个横边热压辊和两个横边齿轮,两个横边转轴平行设置,每个横边转轴上均布两个横边热压辊,两个横边齿轮分别安装于两个横边转轴,两个横边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横边齿轮转动,转动时,其中一个横边转轴上的两个横边热压辊与另一个横边转轴上的两个横边热压辊分别交替抵接,其中,相互抵接的两个横边热压辊中,其中一个横边热压辊上设有切刃,另一个横边热压辊上设有与切刃配合的切槽。

进一步地,第二封装装置包括第二纵边封装组件、第二横边封装组件、第二驱动器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二横边封装组件位于第二纵边封装组件的正下方,第二驱动器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二纵边封装组件和第二横边封装组件,其中,第二纵边封装组件和第一纵边封装组件结构相同,第二横边封装组件和第一横边封装组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整形装置包括第一椭圆内筒和第一u形外筒,第一u形外筒的u形自由端连接于第一椭圆内筒的外壁,第一椭圆内筒与第一u形外筒之间形成供内膜通过的第一u形通道,内膜从内膜输送装置竖直延伸进第一u形通道,出料管道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椭圆内筒的正上方,第一纵边封装组件的两个纵边滚轮位于第一u形通道的u形开口的正下方,第一横边封装组件位于第一u形通道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第二整形装置包括第二椭圆内筒和第二u形外筒,第二u形外筒的u形自由端连接于第二椭圆内筒的外壁,第二椭圆内筒与第二u形外筒之间形成供内膜通过的第二u形通道,第二u形外筒的上端设有圆滑过渡的翻边,外膜从外膜输送装置水平地绕过翻边后延伸进第二u形通道,第二纵边封装组件的两个纵边滚轮位于第二u形通道的u形开口的正下方,第二横边封装组件位于第二u形通道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中转输送组件,中转输送组件设置于第一横边封装组件与第二整形装置之间,中转输送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转盘、驱动连杆、连接摆杆和y形夹,第三驱动器安装于机架,第三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转盘连接于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驱动连杆的第一端偏心地连接于转盘,连接摆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机架,驱动连杆的第二端与连接摆杆的第二端连接,y形夹连接于连接摆杆的第二端,y形夹由控制器控制,y形夹将单独的内袋成品夹住并输送至第二椭圆内筒的上端口放开。

进一步地,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棉线装配装置,棉线装配装置包括棉线座、棉线机架、送线驱动盘、导线组件、贴标机构和剪线机构,棉线座和棉线机架均固定在机架上,送线驱动盘、导线组件、贴标机构以及剪线机构均安装于棉线机架,控制器控制送线驱动盘抽取棉线,导线组件的运动部将棉线的端头推送至两个纵边滚轮的上方被内膜包夹,棉线的端头越过两个纵边滚轮后运动部回退至贴标机构处,控制器控制贴标机构对棉线进行贴标,贴标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剪线机构剪切棉线与标签。

进一步地,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于料斗中,搅拌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搅拌装置用于搅拌料斗中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应用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对茶叶进行包装,只需工作人员定期地检查茶叶原料并及时补充添加原料,在控制器自动化控制下,称重机构便自动地将茶叶原料称重完毕并输送至内袋包装机构进行内袋包装,然后传输至外袋包装机构进行外袋包装,最终袋装成品被输出机构输出,自动化地完成一整套加工流程,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生产,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内膜输送装置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第一横边封装组件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第一纵边封装组件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的中转输送组件的工作过程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棉线装配装置的示意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棉线装配装置的棉线走线示意简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机架;20、料斗;30、称重机构;31、称重部;32、入料管道;33、出料管道;40、内袋包装机构;41、内膜输送装置;411、内膜座;412、内膜导膜组件;42、第一整形装置;421、第一椭圆内筒;422、第一u形外筒;43、第一封装装置;431、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1、纵边转轴;4312、纵边滚轮;432、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1、横边转轴;4322、横边热压辊;43221、切刃;43222、切槽;4323、横边齿轮;4324、齿轮罩;433、第一驱动器;50、外袋包装机构;51、外膜输送装置;511、外膜座;512、外膜导膜组件;52、第二整形装置;521、第二椭圆内筒;522、第二u形外筒;5221、翻边;53、第二封装装置;531、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2、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3、第二驱动器;534、第二传动组件;60、输出机构;70、控制器;80、中转输送组件;82、转盘;83、驱动连杆;831、中转大齿轮;832、中转小齿轮;84、连接摆杆;85、y形夹;90、棉线装配装置;91、棉线座;92、棉线机架;93、送线驱动盘;931、接近开关;94、导线组件;941、运动部;942、捋线夹;943、导线环;95、贴标机构;96、剪线机构;100、内袋成品;101、内膜;200、袋装成品;201、外膜;301、棉线;401、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可以用于生产包装茶叶、药茶、保健茶、咖啡、冲剂颗粒等小颗粒的内外袋一次性包装,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下均以生产包装茶叶从而将茶叶包装成为袋装茶成品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包括机架10、料斗20、称重机构30、内袋包装机构40、外袋包装机构50、输出机构60和控制器70。其中,称重机构30包括称重部31、入料管道32和出料管道33,内袋包装机构40包括顺序安装于机架10的内膜输送装置41、第一整形装置42和第一封装装置43,外袋包装机构50包括顺序安装于机架10的外膜输送装置51、第二整形装置52和第二封装装置53。在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料斗20设置于机架10,称重部31通过入料管道32与料斗20相连通,内膜从内膜输送装置41经过第一整形装置42延伸至第一封装装置43处,出料管道33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整形装置42的正上方,经过整形后的内膜接住由出料管道33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内膜通过第一封装装置43进行封装操作后形成单独的内袋成品100,第二整形装置52位于第一封装装置43的正下方,外膜从外膜输送装置51经过第二整形装置52延伸至第二封装装置53处,单独的内袋成品100落入经过整形后的外膜中并通过第二封装装置53进行封装操作而形成袋装成品200,输出机构60安装于机架10,输出机构60位于第二封装装置53的正下方,袋装成品200掉落至输出机构60并被输出,并且,控制器70与称重机构30、第一封装装置43、第二封装装置53和输出机构60分别电连接。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茶叶原料倒入料斗20中,接着开启控制器70从而控制称重机构30、第一封装装置43和第二封装装置53等同时进行工作。茶叶原料由入料管道32进入到称重部31进行称重操作以称重获得定量的茶叶原料,然后称重完成的茶叶原料由出料管道33输出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中,此时,内膜101经内膜输送装置41输送至第一整形装置42中,并且茶叶原料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后落入整形完成的内膜101中,然后内膜101的纵边和横边由第一封装装置43进行封装,从而完成内袋成品100,内袋成品100同时被第一封装装置43裁切下来而落入第二整形装置52中,此时,外膜201已由外膜输送装置51输送至第二整形装置52中进行整形,内袋成品100落入第二整形装置52后则进入外膜201包装,然后外膜201经第二封装装置53封装完成外膜201的纵边和横边并同时裁切下袋装成品200直接落入输出机构60被输出。

应用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对茶叶进行包装,只需工作人员定期地检查茶叶原料并及时补充添加原料,在控制器70自动化控制下,称重机构30便自动地将茶叶原料称重完毕并输送至内袋包装机构40进行内袋包装,然后传输至外袋包装机构50进行外袋包装,最终袋装成品被输出机构60输出,自动化地完成一整套加工流程,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生产,生产效率高。

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中装配的控制器70采用现有技术中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的cp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或者plc工业控制模块进行装配,优选地使用plc工业控制模块进行装配,因而在此不再赘述。在控制器70预先写入控制程序,即可运行控制程序来控制称重机构30、第一封装装置43、第二封装装置53和输出机构60进行协同生产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称重部31包括电子计量称(未图示)、第一开关阀(未图示)和第二开关阀(未图示)。电子计量称的入料口与入料管道32相连通,电子计量称的出料口与出料管道33相连通,第一开关阀设置于入料管道32,第二开关阀设置于出料管道33,电子计量称、第一开关阀以及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控制器70电连接。当工作人员将茶叶原料装入料斗20并启动控制器70之后,控制器70首先控制第一开关阀打开,使茶叶原料由入料管道32进入电子计量称中进行称重,当电子计量称称取了预定重量的茶叶原料之后,控制器70控制第一开关阀关闭并同时控制第二开关阀打开,使得称重完毕的茶叶原料由电子计量称顺着出料管道33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中。

如图1所示,第一封装装置43包括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第一驱动器433和第一传动组件,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位于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的正下方,第一驱动器433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和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结合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包括两个纵边转轴4311、两个纵边滚轮4312和两个纵边齿轮,两个纵边转轴4311平行设置,两个纵边滚轮4312分别安装于两个纵边转轴4311,两个纵边滚轮4312的轮面相抵,且两个纵边齿轮分别安装于两个纵边转轴4311,两个纵边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两个纵边齿轮转动;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包括两个横边转轴4321、四个横边热压辊4322和两个横边齿轮4323,两个横边转轴4321平行设置,每个横边转轴4321上均布两个横边热压辊4322,两个横边齿轮4323分别安装于两个横边转轴4321,两个横边齿轮4323相互啮合,然后通过齿轮罩4324将两个横边齿轮4323罩盖保护起来。第一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横边齿轮4323转动,转动时,其中一个横边转轴4321上的两个横边热压辊4322与另一个横边转轴4321上的两个横边热压辊4322分别交替抵接,其中,相互抵接的两个横边热压辊4322中,其中一个横边热压辊4322上设有切刃43221,另一个横边热压辊4322上设有与切刃43221配合的切槽43222。

更具体地,第二封装装置53包括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第二驱动器533和第二传动组件534,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位于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正下方,第二驱动器533通过第二传动组件534同时驱动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和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其中,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和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结构相同,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和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结构相同。

在将内膜101、外膜201分别放置在内膜输送装置41和外膜输送装置51上之后(即:内膜101被成卷地放置在内膜座411上,然后将内膜101的端部抽出,并将内膜101的端部经过内膜导膜组件412进行导膜后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对内膜101进行整形;外膜201被成卷放置在外膜座511上,然后将外膜201的端部抽出,并将外膜201的端部经过外膜导膜组件512进行导膜后进入第二整形装置52对外膜201进行整形),工作人员便启动控制器70,但是并未在料斗20中放入茶叶原料,而是将内膜101先经过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进行空包装,以及将外膜201经过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进行空包装,从而确认各个运行部分工作正常。然后,工作人员再将茶叶原料装入料斗20中,此时便开始进行实际包装生产工作。

在包装过程中,茶叶原料从出料管道33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时,此时内膜101的下端由横边热压辊4322辊压热合而封边,并且内膜101的纵边也被两个纵边滚轮4312热压而封边,使得内膜101形成口袋,茶叶原料从出料管道33进入第一整形装置42则直接落入该口袋中,然后随着两个纵边滚轮4312继续滚压,口袋和其中的茶叶原料经过横边热压辊4322再次进行横边热压封边,此时茶叶被包装成为内袋成品100,并同时由切刃43221与切槽43222配合而将内袋成品100裁切下来。内袋成品100被裁切下来之后,内膜101的下端也同时被横边热压辊4322辊压热合而封边,并且内膜101的纵边也被两个纵边滚轮4312热压而封边,从而再次形成口袋。

被裁切下来的内袋成品100则掉入第二整形装置52中,此时外膜201的下端由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的横边热压辊4322辊压热合而封边,并且外膜201的纵边也被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热压而封边,使得外膜201形成口袋,内袋成品100被裁切下来后掉入第二整形装置52则直接落入外膜201形成的口袋中,然后外膜201的纵边继续被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热压封边,外膜201的口袋及其中的内袋成品100经过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之后再次进行横边热压封边,从而形成袋装成品200,并且袋装成品200被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的横边热压辊4322上的切刃43221和切槽43222配合而裁切下来,被裁切下来的袋装成品200落入输出机构60被输出,并且同时外膜201的下端也被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的横边热压辊4322辊压热合封边,且外膜201的纵边继续被两个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热压封边,从而使外膜201再次形成口袋。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整形装置42包括第一椭圆内筒421和第一u形外筒422,第一u形外筒422的u形自由端连接于第一椭圆内筒421的外壁,第一椭圆内筒421与第一u形外筒422之间形成供内膜通过的第一u形通道,内膜从内膜输送装置41竖直延伸进第一u形通道,出料管道33的出料口位于第一椭圆内筒421的正上方,第一纵边封装组件4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位于第一u形通道的u形开口的正下方,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位于第一u形通道的正下方。

在工作人员将内膜101放置于内膜输送装置41上之后,便将内膜101穿过第一u形通道,并且内膜101的两侧纵边重叠地通过两个纵边滚轮4312,从而对重叠的两侧纵边进行热压封边,并且继续通过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的横边热压辊4322对内膜101的下端进行热压封边,则此时内膜形成三边封闭的口袋,而茶叶原料由出料管道33进入第一椭圆内筒421后被直接导入该口袋中。

如图1所示,第二整形装置52包括第二椭圆内筒521和第二u形外筒522,第二u形外筒522的u形自由端连接于第二椭圆内筒521的外壁,第二椭圆内筒521与第二u形外筒522之间形成供内膜通过的第二u形通道,第二u形外筒522的上端设有圆滑过渡的翻边5221,外膜从外膜输送装置51水平地绕过翻边5221后延伸进第二u形通道,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位于第二u形通道的u形开口的正下方,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位于第二u形通道的正下方。

在工作人员将外膜201放置于外膜输送装置51上之后,然后使外膜201绕过翻边5221,使得水平传动至第二整形装置52的外膜201平滑过渡地穿过第二u形通道,并且外膜201的两则纵边重叠地通过第二纵边封装组件531的两个纵边滚轮4312,从而对重叠的两侧纵边进行热压封边,并且通过第二横边封装组件532的横边热压辊4322对外膜201的下端进行热压封边,则此时外膜201形成三边封闭的口袋,内袋成品100被裁切下来后掉入第二椭圆内筒521中,并由于第二椭圆内筒521直接导入该外膜201形成的口袋中。

为了使被裁切下来的内袋成品100能够更加准确地落入第二椭圆内筒521中,结合参见图1和图5所示,因此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中转输送组件80,在内袋成品100被裁切下来的同时中转输送组件80将内袋成品100承接住,并转送到第二椭圆内筒521的正上方,然后中转输送组件80将内袋成品100脱开而掉落入第二椭圆内筒521中。具体地,中转输送组件80设置于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与第二整形装置52之间,中转输送组件80包括第三驱动器(未图示)、转盘82、驱动连杆83、连接摆杆84和y形夹85,第三驱动器安装于机架10,第三驱动器与控制器70电连接,转盘82连接于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驱动连杆83的第一端偏心地连接于转盘82,连接摆杆84的第一端连接于机架10,驱动连杆83的第二端与连接摆杆84的第二端连接,y形夹85连接于连接摆杆84的第二端,y形夹85由控制器70控制,y形夹85将单独的内袋成品100夹住并输送至第二椭圆内筒521的上端口放开。

第三驱动器带动转盘8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连杆83进行偏摆,由于驱动连杆83的原料转盘82的端部被连接摆杆84限制了运动轨迹,从而使得偏摆过程中驱动连杆83该端部能够带动y形夹85在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的下方(上限位置)与第二椭圆内筒521上方(下限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y形夹85移动至靠近第一横边封装组件432的下方,即上限位置,此时控制器70控制y形夹85夹紧,从而将内袋成品100夹住,然后驱动连杆83带动y形夹85夹住内袋成品100移动至第二椭圆内筒521上方,即下限位置,此时控制器70控制y形夹85张开,使得内袋成品100被松开而掉落入第二椭圆内筒521中。

结合参见图1、图6和图7所示,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棉线装配装置90,棉线装配装置90包括棉线座91、棉线机架92、送线驱动盘93、导线组件94、贴标机构95和剪线机构96,棉线座91和棉线机架92均固定在机架10上,送线驱动盘93、导线组件94、贴标机构95以及剪线机构96均安装于棉线机架92,控制器70控制送线驱动盘93抽取棉线,导线组件94的运动部941将棉线的端头推送至两个纵边滚轮4312的上方被内膜包夹,棉线的端头越过两个纵边滚轮4312后运动部941回退至贴标机构95处,控制器70控制贴标机构95对棉线进行贴标,贴标完成后控制器70控制剪线机构96剪切棉线与标签。

棉线301被放置于棉线座91上,然后棉线穿过导线组件94,其中导线组件94包括运动部941、捋线夹942和六个导线环943,并且捋线夹942设置于靠近运动部941的两个导线环943之间,棉线依次穿过导线环943和捋线夹942之后由运动部941穿出。在进行包装生产的过程中,运动部941的送线运动轨迹被设计确定,送线驱动盘93将棉线301从棉线座91中抽出,送线驱动盘93有接近开关931进行感应从而控制抽线长度(该接近开关931与控制器70电连接),在茶叶原料输入第一椭圆内筒421的过程中,并且此时内膜101的纵边在热压封边的过程中,此时控制器70控制运动部941带动棉线的端头移动至内膜101的两侧纵边之间,然后运动部941在设计确定的运动轨迹导向下跟随内膜101下移,当运动部941移动经过两个纵边滚轮4312之后,控制器70控制运动部941沿运动轨迹复位(此时内膜101形成的口袋以及其中的茶叶原料并未经过横边热压辊4322而封边),这样,棉线的端头即被热压在两则纵边之间,当运动部941复位后,控制器70立即控制贴标机构95将标签401输出至棉线处并夹住棉线,此时控制器70在控制剪线机构96将棉线和标签同时剪断,这样就完成了棉线连接内袋成品100的过程。其中,当剪线机构96剪断棉线和标签之后,棉线在运动部941处仍露出棉线端头,并且该棉线端头与标签是分离的。

为了确保连接在内袋成品100上的棉线段能够完全地被放入外膜201形成的口袋内,因此,在连接摆杆84上连接有中转大齿轮831,在y形夹85上连接有中转小齿轮832,中转大齿轮831与中转小齿轮832相互啮合,在连接摆杆84随驱动连杆83而进行摆动的过程,连接摆杆84带动中转大齿轮831摆动,而此时机架10上设有对应的齿牙与中转大齿轮831相啮合,如此,在连接摆杆84带动中转大齿轮831摆动过程中,中转大齿轮831带动中转小齿轮832转动,继而中转小齿轮832带动y形夹85在水平状态与竖直状态之间转动变换,即:当y形夹85位于上限位置时,中转小齿轮832带动y形夹85转动变换至竖直状态以对内袋成品100进行夹持,此时棉线位于内袋成品100的左侧或右侧;当y形夹85位于下限位置时,中转小齿轮832带动y形夹85转动变换至水平状态,此时棉线位于内袋成品100的底侧(即棉线下垂并首先全部进入外膜201形成的口袋后内袋成品100才接着进入口袋)。

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外袋自动包装机还包括搅拌装置(未图示),搅拌装置设置于料斗20中,搅拌装置与控制器70电连接,搅拌装置用于搅拌料斗20中的物料。利用搅拌装置在料斗20中不停地对茶叶原料进行搅拌,从而防止茶叶原料形成结块而无法有入料管道32进入称重部31进行称重,保证了茶叶原料能够持续有效被输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