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3037发布日期:2020-10-30 21:2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轿厢门开门方式一般有中分式,旁开式。中分式的门扇是从中间向两边开启,反之则关闭;旁开式则是两层或多层门页重叠并以向一个方向收纳或者伸展的方式进行开启或关闭。

上述两中轿厢门的结构中,电梯门的顶端及底端需要安装相应的收纳滑轨,这使得安装调试繁琐,且旁开式的收纳方式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这样的结构导致在较小的井道中只能安装厢体较小的电梯,进而影响空间利用率。此外,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控制厢门开闭的装置,一种是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机构进行开关门操作,另一种是电动机带动同步带进行开关门操作。这些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导致安装和调试较为繁琐、故障率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一侧开口处的左、右两扇厢门,以及安装于电梯轿厢开口处上方用于驱动左、右厢门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两个,分别位于左厢门和右厢门的上方,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连设于驱动电机一侧并由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轴、以及连接驱动轴与左厢门或右厢门的连杆,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左厢门或右厢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则与驱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左厢门和右厢门的外侧均设有容纳所述连杆一端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纵向的轴孔并配有销轴,所述连杆连接左厢门或右厢门的一端也设有轴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左厢门或右厢门凹槽内的轴孔以及连杆一端的轴孔,从而将连杆与左厢门或右厢门可转动连接;

所述左厢门和右厢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滑杆,所述电梯轿厢开口处的上、下两端设有相应的滑槽,以允许滑杆在相应滑槽中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两扇厢门的顶部均向后水平延伸进而形成顶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两扇厢门的上端的滑杆设于其顶板的一侧内缘处,两扇厢门下端的滑杆则设于其底部的一侧内缘处,所述滑杆均竖直向下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厢门的外侧所设的用于容纳所述连杆一端的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按上下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自所述凹槽的上侧壁或者下侧壁竖直通向厢门的顶侧或者底侧,并且通过在所述轴孔的开口处设置加固螺母或者对插入所述轴孔的插销与厢门进行焊接,防止轴孔内设置的插销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下侧设有底部固定板,该底部固定板的后端焊接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该底部固定板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轴的底端相匹配的圆形槽口,所述驱动轴的底端插入该槽口后可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对应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处设有顶部固定板,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顶部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一辅助固定板,其后端向上延伸与所述顶部固定板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穿过辅助固定板以及所述顶部固定板上对应的通孔且在该通孔内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之间设有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则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间接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以使该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插销的轴孔,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驱动轴的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同时穿透所述连杆以及驱动轴以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左厢门和右厢门向两旁转动进行收纳,可节约收纳空间,这样可以将电梯开口的整体宽度设置得更宽,便于乘客进出。特别是在井道较小时,可避免电梯门的开口过于狭窄而带来不便。

2、所述连杆、驱动轴以及驱动装置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其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便于安装和调试,可有效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省略中部的左、右厢门,以及与左右厢门连接的连杆、驱动轴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连杆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厢门,11.顶板,12.凹槽,120.凹槽内的轴孔,13.滑杆。

20.驱动装置,21.驱动电机,22.驱动轴,23.连杆,230.连杆的轴孔,231.通孔,24.减速器,25.联轴器。

30.电梯轿厢,300.电梯轿厢的开口,31.底部固定板,32.顶部固定板,320.辅助固定板,3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曲柄滑块的电梯轿厢门,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30一侧开口300处的左、右两扇厢门10,以及安装于电梯轿厢开口300处上方用于驱动左、右厢门10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装置20;

所述驱动装置20为两个,分别位于左厢门10和右厢门10的上方,该驱动装置20包括驱动电机21、连设于驱动电机21一侧并由驱动电机21驱动的驱动轴22、以及连接驱动轴22与左厢门10或右厢门10的连杆23,其中,所述连杆23的一端与左厢门10或右厢门1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则与驱动轴22固定连接;

所述左厢门10和右厢门10的外侧均设有容纳所述连杆23一端的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设有纵向的轴孔120并配有销轴(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杆23连接左厢门10或右厢门10的一端也设有轴孔230,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左厢门或右厢门10的凹槽12内的轴孔120以及连杆23一端的轴孔230(见图4),从而将连杆23与左厢门10或右厢门10可转动连接;

所述左厢门10和右厢门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滑杆13,所述电梯轿厢开口300处的上、下两端设有相应的滑槽33,以允许厢门10的滑杆13在相应滑槽33中滑动。

所述驱动装置20驱动所述驱动轴22转动。所述连杆23同与之相连接的驱动轴2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左厢门10绕其右端转动或所述右厢门10是绕其左端转动,同时,设有滑杆13的这一侧沿所述滑槽滑动,以此实现厢门10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两扇厢门10的顶部均向后水平延伸进而形成顶板11。

再进一步的,所述厢门10的上端的滑杆13设于其顶板11的一侧内缘处,厢门10下端的滑杆13则设于其底部的一侧内缘处,所述滑杆13均竖直向下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厢门10的外侧所设的用于容纳所述连杆23一端的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按上下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120自所述凹槽12的上侧壁或者下侧壁竖直通向厢门10的顶侧或者底侧,以将插销从厢门10的顶侧或者底侧插入所述轴孔120,并且通过在所述轴孔120的开口处设置加固螺母(图中未示出)或者对插入所述轴孔120的插销与厢门10进行焊接,防止轴孔120内设置的插销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22的下侧设有底部固定板31,该底部固定板31的后端焊接于所述电梯轿厢30的底部,该底部固定板31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轴22的底端相匹配的圆形槽口(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轴22的底端插入该槽口后可以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梯轿厢30的顶部对应所述驱动轴22的顶端处设有顶部固定板32,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21;所述顶部固定板32的下方设有一辅助固定板320,其后端向上延伸与所述顶部固定板32连接,所述驱动轴22的上端穿过辅助固定板320以及所述顶部固定板32上对应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且在该通孔内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21与所述驱动轴22的顶端之间设有减速器24,所述驱动电机21的转轴与所述减速器24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轴22的顶端则与所述减速器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减速器24间接驱动所述驱动轴22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24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22的顶端之间通过联轴器25连接,以使该处连接更加稳定。所述联轴器25用以提高转动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理解所述驱动电机21,所述减速器24,所述联轴器25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市售获得,故本实用新型不对其技术细节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连杆23的一端设有所述用于穿设插销的轴孔230,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驱动轴22的通孔231,并通过紧固螺栓(图中未示出)同时穿透所述连杆23以及驱动轴22以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门的开启时,通过左、右厢门10向两旁转动进行收纳,可节约收纳空间,这样可以将电梯开口300的整体宽度设置得更宽,便于乘客进出。特别是在井道较小的时,可避免电梯门开口过于狭窄而带来不便。同时,所述电梯轿厢门的驱动机构简单,便于安装和调试,可有效降低故障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