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子板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307发布日期:2020-07-29 02:2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翼子板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料架。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相应的料架,对于翼子板9(参见图10,该翼子板具有第一侧边90、第二侧边91、曲线侧边92,第一侧边90和第二侧边91相交位置为翼子板的第一转角位93,翼子板具有第一转折部94、第二转折部95,第一转折部94具有与曲线侧边92和第二侧边相邻的第三侧边96,所述第二转折部具有与曲线侧边92和第一侧边相邻的第四侧边97)生产厂商而言,如何方便存放和运输翼子板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翼子板存放和运输的翼子板料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料架,其结构简洁,存放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翼子板料架,其包括:

框架体,其包括方形底架,所述方形底架的左端部设置有左立架,所述方形底架右端部设置有右立架,所述左立架、右立架的后部设置有后部立架;

设置于方形底架的下层倾斜承载部,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所述框架体设置有对存储于下层倾斜承载部的翼子板第一转角位进行限位的止挡梁,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的上方设置有对存放于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的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的夹持槽数量和位置与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相互匹配,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固定于左立架左中纵梁、右立架右中纵梁之间;

设置于左立架左中纵梁、右立架右中纵梁之间的上层倾斜承载部,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延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翼子板第二侧边承载槽,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的上方设置有对存放于翼子板第二侧边承载槽的翼子板第二转折部夹持装置。

进一步,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包括:

设置于方形底架前部的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其横向部沿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下层前承载槽;

设置于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后部的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其横向部沿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数量和位置与下层前承载槽配对的下层后承载槽,所述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高于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止挡梁设置有翼子板第一转角处止挡斜面,所述翼子板第一转角处止挡斜面设置有翼子板第一转角保护垫。

进一步,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包括:

靠近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的上层倒u型承载架,其横向部沿上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上层后承载槽;

设置于上层倒u型承载架后部的上层承载梁,其横向部沿上层承载梁宽度方式设置有多个数量和位置与上次后承载槽配对的上层前承载槽,所述上层承载梁的高度低于上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横梁;

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横梁的若干组第一夹持杆组件,单组第一夹持杆组件入口处的夹持杆呈八字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翼子板第二转折部夹持装置包括:

第二夹持横梁;

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横梁的第二夹持杆组件,单组第二夹持杆组件入口处的夹持杆呈八字形分布。

进一步,所述后部立架包括:连接于左立架、右立架之间的后部横梁、安装于后部横梁与方向底架后边缘的两根后部竖向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翼子板料架结构简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翼子板料架俯视图。

图2为翼子板料架仰视图。

图3为翼子板料架主视图。

图4为翼子板料架后视图。

图5为翼子板料架左视图。

图6为翼子板料架右视图。

图7为翼子板料架立体图。

图8为翼子板料架布置有翼子板的效果图。

图9为下层横梁止挡斜面局部放大图。

图10为背景技术提到的翼子板的立体图一。

图11为背景技术提到的翼子板的立体图二。

图12为止挡梁对翼子板的阻挡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料架,其包括:框架体、下层倾斜承载部5、上层倾斜承载部4。

参见图7,框架体,其包括方形底架1,该方形底架为长方形结构并且在方形底架的表面铺设有金属网,方形底架具有围绕方形底架边缘的方形钢管骨架以及若干根设置于方形钢管骨架内的方形底架纵梁以及纵梁,这里的方形底架横梁布置有一根,方形底架纵梁布置有四根(图2有示出),铺设于由方形钢管骨架以及方形底架纵梁、横梁构成的底架框架上铺设金属网,所述方形底架的左端部设置有左立架2,所述方形底架右端部设置有右立架3,左立架2包括两根焊接于方形底架左端部的竖向方钢,右立架包括两根焊接于方形底架右端部的竖向方钢,左立架和右立架的下端部均延伸到方形底架的下方并安装有脚垫,从而可以将整个框架体支撑于地面,为提高框架体的结构强度,左立架、右立架的后部设置有后部立架6,该后部立架包括:连接于左立架、右立架之间的后部横梁600、安装于后部横梁与方向底架后边缘的两根后部竖向钢管601。

参见图7,设置于方形底架的下层倾斜承载部5,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5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八个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呈v字型),所述框架体设置有对存储于下层倾斜承载部的翼子板第一转角位进行限位的止挡梁500,具体地讲,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包括:设置于方形底架前部的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501,其横向部沿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8个下层前承载槽5010。设置于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后部的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502,其横向部沿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八个数量和位置与下层前承载槽配对的下层后承载槽5020,所述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高于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这里前后相对的下层前承载槽5010、下层后承载槽5020构成了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8个翼子板则分别放置于八个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中。参见图12,当翼子板9放置于下层倾斜承载部5的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翼子板的第一转角位则抵靠在止挡梁500上,这样可以避免翼子板向前滑移。为避免存放于料架下层的翼子板发生左右倾倒,所述下层倾斜承载部的上方设置有对存放于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的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的夹持槽数量和位置与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相互匹配,这里的夹持装置503同样设置有与翼子板第一侧边承载槽数量相同的8个,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固定于左立架左中纵梁200、右立架右中纵梁300之间,结合图7,所述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包括:第一夹持横梁5030,该第一夹持横梁5030为方形钢管,该第一夹持横梁503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502、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501之间,这样可以让翼子板布置于下层倾斜承载部5后正好利用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对翼子板进行夹持,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横梁的8组第一夹持杆组件5031,单组第一夹持杆组件入口处的夹持杆呈八字形分布,这样方便翼子板的第一转折部进入到由两根夹持杆组成的第一夹持杆组件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起到对翼子板的左右限位效果。

参见图7,设置于左立架左中纵梁200、右立架右中纵梁300之间的上层倾斜承载部4,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4延其宽度方向设置有8个翼子板第二侧边承载槽,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的上方设置有对存放于翼子板第二侧边承载槽的翼子板第二转折部夹持装置402。所述上层倾斜承载部4包括:靠近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的上层倒u型承载架400,其横向部沿上层倒u型承载架宽度方向设置有8个上层后承载槽4000,设置于上层倒u型承载架后部的上层承载梁401,其横向部沿上层承载梁宽度方式设置有8个数量和位置与上次后承载槽配对的上层前承载槽4010,所述上层承载梁的高度低于上层倒u型承载架的高度,这里前后相对的上层后承载槽4000、上层前承载槽4010构成了一个用于放置翼子板的翼子板第二侧边承载槽。所述翼子板第二转折部夹持装置402包括:第二夹持横梁4020,该第二夹持横梁4020位于左立架顶部纵梁201、右立架顶部纵梁301之间且靠近后部横梁600,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横梁的第二夹持杆组件4021则用于夹持翼子板,单组第二夹持杆组件入口处的夹持杆呈八字形分布,这里的第二夹持杆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杆组件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参见图9,止挡梁设置有翼子板第一转角处止挡斜面,所述翼子板第一转角处止挡斜面设置有翼子板第一转角保护垫504,该翼子板第一转角保护垫504可以采用橡胶条。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下层倒u型承载架501、第二下层倒u型承载架502以及翼子板第一转折部夹持装置503构成了料架的下层存料单元,通过上层倒u型承载架400、上层承载梁401、翼子板第二转折部夹持装置402构成了料架的下层存料单元,让整个料架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