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965发布日期:2020-07-29 02:2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盒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



背景技术:

茶叶盒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用品,结构单一,普通的茶叶盒一般通过倾倒取茶,由于开口较大,经常出现倒多倒少的问题,捏取的多少不方便掌控;若将手伸进茶叶罐内捏取,当茶叶盒内茶叶较少时,手指又无法钻入茶叶盒内捏取。

其次散茶经常会有些小叶颗粒,用于泡茶不仅观感不好,口感也不好,但现有的茶叶盒一般都会直接将其随同上层较好的茶叶倒入杯中,饮用上带来不便。

此外,茶叶都有茶香,讲究鲜香味,但是传统茶叶盒经常将茶叶来回的倒出会造成茶叶的香味散失或者发潮,给茶叶的饮用带来麻烦。

所以急需设计一款便于捏取茶叶的茶叶盒。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其特征是:以茶叶罐为本体;所述茶叶罐中间设有与底部固定连接的定位柱,且茶叶罐上端设有固定盖和捏取口;所述茶叶罐底部中间设有柱塞,且柱塞中间设有固定板和锁紧板,柱塞可从茶叶罐底部中间塞封进定位柱内,从而便于锁紧板安装在定位柱下端的通口处,从而便于零件安装;所述定位柱内外圈分别设有从动滑柱和主动滑柱,且从动滑柱和主动滑柱之间设有压缩槽和一号弹簧;所述主动滑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盖和托板,且活动盖呈半圆状可卡压在捏取口上;所述锁紧板弯曲弧度呈渐开线形状,便于触碰从动滑柱后贴合锁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凸柱,锁紧板套在凸柱上,且固定板与锁紧板之间设有弹性杆,弹性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板与锁紧板固定连接,在弹性杆的弹力作用下,锁紧板始终向外张开,且锁紧板可克服弹性杆弹力绕凸柱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底部侧面设有通口,便于锁紧板在弹性杆的作用下从定位柱内伸出。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高度为茶叶罐高度的三分之二,便于托板运动到茶叶罐底部时,主动滑柱上端可与固定盖平齐。

优选的,所述捏取口呈半圆形,且捏取口周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密封垫,便于活动盖与捏取口配合压紧在密封垫上,便于茶叶保存。

优选的,所述主动滑柱内边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托环,且一号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托环和从动滑柱上端,且定位柱可在压缩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托板与茶叶罐内边缘贴合,且托板可在茶叶罐内上下滑动,且托板和茶叶罐上分别设有限位块和限位槽相配合,从而便于限制托板在茶叶罐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与茶叶罐之间的位置关系。

优选的,所述从动滑柱与柱塞之间设有二号弹簧,通过二号弹簧将从动滑柱向上推出,从而让从动滑柱通过一号弹簧拉动主动滑柱下端的托板向上运动,当托板上的茶叶抵压在固定盖上时,主动滑柱停止滑动。

优选的,所述从动滑柱上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按槽,便于通过按压按槽来使从动滑柱克服一号弹簧的弹力后底部触碰锁紧板,从而使锁紧板与主动滑柱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动滑柱和从动滑柱的配合实现茶叶的下降和上升,操作简单,取用茶叶便捷;且茶叶罐底部的锁紧板与主动滑柱的配合可让活动盖与捏取口处的密封条压紧贴合,且锁死简单,从而便于茶叶保存,设计巧妙;同时柱塞带动锁紧板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c-c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c-c处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d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e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f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茶叶罐,12、捏取口,13、密封垫14、限位槽,15、固定盖;2、托板,21、限位块,22、主动滑柱,23、活动盖;3、从动滑柱,31、托环,32、按槽;4、一号弹簧;5、压缩槽;6、定位柱,61、通口;7、柱塞,71、固定板,72、弹性杆,73、凸柱;8、二号弹簧;9、锁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捏取时自适应茶叶高度的茶叶盒,其特征是:以茶叶罐1为本体;所述茶叶罐1中间设有与底部固定连接的定位柱6,且茶叶罐1上端设有固定盖15和捏取口12;所述茶叶罐1底部中间设有柱塞7,且柱塞7中间设有固定板71和锁紧板9,柱塞7可从茶叶罐1底部中间塞封进定位柱6内,从而便于锁紧板9安装在定位柱6下端的通口61处,从而便于零件安装;所述定位柱6内外圈分别设有从动滑柱3和主动滑柱22,且从动滑柱3和主动滑柱22之间设有压缩槽5和一号弹簧4;所述主动滑柱2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盖23和托板2,且活动盖23呈半圆状可卡压在捏取口12上;所述锁紧板9弯曲弧度呈渐开线形状,便于触碰从动滑柱3后贴合锁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71上端设有凸柱73,锁紧板9套在凸柱73上,且固定板71与锁紧板9之间设有弹性杆72,弹性杆72两端分别与固定板71与锁紧板9固定连接,在弹性杆72的弹力作用下,锁紧板9始终向外张开,且锁紧板9可克服弹性杆72弹力绕凸柱7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6底部侧面设有通口61,便于锁紧板9在弹性杆72的作用下从定位柱6内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6高度为茶叶罐1高度的三分之二,便于托板2运动到茶叶罐1底部时,主动滑柱22上端可与固定盖15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捏取口12呈半圆形,且捏取口12周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密封垫13,便于活动盖23与捏取口12配合压紧在密封垫13上,便于茶叶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滑柱22内边缘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托环31,且一号弹簧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托环31和从动滑柱3上端,且定位柱6可在压缩槽5内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板2与茶叶罐1内边缘贴合,且托板2可在茶叶罐1内上下滑动,且托板2和茶叶罐1上分别设有限位块21和限位槽14相配合,从而便于限制托板2在茶叶罐1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与茶叶罐1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滑柱3与柱塞7之间设有二号弹簧8,通过二号弹簧8将从动滑柱3向上推出,从而让从动滑柱3通过一号弹簧4拉动主动滑柱22下端的托板2向上运动,当托板2上的茶叶抵压在固定盖15上时,主动滑柱22停止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滑柱3上端设有向内凹陷的按槽32,便于通过按压按槽32来使从动滑柱3克服一号弹簧4的弹力后底部触碰锁紧板9,从而使锁紧板9与主动滑柱22分离。

使用时,按压按槽32,此刻从动滑柱3克服一号弹簧4的弹力向下运动,同时从动滑柱3在定位柱6内向下滑动,当从动滑柱3底部触碰锁紧板9后,此刻锁紧板9克服弹性杆72弹力与定位柱6外的主动滑柱22分离,接下来主动滑柱22和从动滑动在二号弹簧8的弹力下从定位柱6上向上滑动,此刻主动滑柱22上端的活动盖23与捏取口12分离,此刻主动滑柱22底部的托板2带动茶叶向上运动,当托板2上的茶叶抵压在固定盖15上时,托板2上的茶叶此刻到达捏取口12处,便于人们从捏取口12处捏取茶叶。

进一步,茶叶取用完毕后,向下按压活动盖23,此刻定位柱6伸进从动滑柱3与主动滑柱22之间的压缩槽5内,同时托板2带动茶叶在茶叶罐1内向下运动,当托板2按压到茶叶罐1底部时,主动滑柱22底部与锁紧板9贴合,此刻活动盖23抵压在密封垫13上,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