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3864发布日期:2020-07-07 14:1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手套的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pvc手套是采用聚氯乙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由于pvc手套不含过敏原,无粉、发尘量低,离子含量少,不含塑化剂、酯、硅油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化学抗性,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穿戴方便舒适,故其应用量极大,需要工厂批量生产。pvc手套在生产过程中套在手模座上,而众多手模座要用链式传送装置带动,以此来通过多个工序完成手套的生产。

如附图1所示,链式传送装置2由一个链轮23驱动一条链条21移动。链条21上的部分链节211的销轴212的两端均设置有沿销轴212的轴线水平向外延伸设置的支撑杆22。支撑杆22限位于导轨25内并在链条21的带动下在导轨25内滑动。在支撑杆22远离链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模座4,支撑杆22带动手模座4沿着导轨25的轨迹移动。手套41套在手模座4上,从而实现了由链式传送装置2带动手套41经过不同加工工序的效果。

该链式传送装置2上的链轮23和链条21在长时间的啮合过程中,必须得到润滑。同时,支撑杆22在导轨25内滑动也需要在支撑杆22上涂抹一些润滑油。该链式传送装置2在链轮23和支撑杆22的上方设置有滴油管33,滴油管33将润滑油滴至需要润滑的部件上。在实际润滑过程中,由于链轮23的旋转和链条21的移动,会有部分润滑油沿着链轮23的切向方向从链轮23和支撑杆22上向下甩出来,弄脏车间地面且难以清理干净,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避免润滑油从链轮和支撑杆上甩下来落到车间地面上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包括润滑组件,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撑杆以及相互啮合的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与链条啮合的一侧向下转动,所述支撑杆穿过链条且垂直于链条的传送方向设置,所述润滑组件位于链轮和支撑杆的上方并向下滴落润滑油,还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链轮与链条啮合的一侧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组件在向链轮和支撑杆滴落润滑油后,链轮和支撑杆得到充分润滑的同时,从链轮和支撑杆上滴落的润滑油落至挡油板上,从而避免了润滑油从链轮和支撑杆上直接落到车间地面上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油板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到挡油板上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挡油板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避免了润滑油在挡油板上积聚过多导致润滑油在挡油板上蔓延并从挡油板的四周向下滴落造成大面积污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油板自身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挡油板的中线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引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到挡油板上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到引流槽内,并顺着引流槽向下流动,使得挡油板上的润滑油均从引流槽下端离开挡油板,便于收集从挡油板上流下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接油组件,所述接油组件包括收集桶,所述收集桶位于引流槽下端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挡油板上流下的润滑油均进入收集桶内,避免了润滑油滴落到底面上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槽的下端高于收集桶上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收集桶内装满润滑油时从引流槽的底端下将收集桶拿出,同时也方便将空的收集桶放置于引流槽底端下方,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油板的中线位置设置有汇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的润滑油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带动部分从挡油板上方的所有部件上掉落到挡油板上的碎屑和灰尘向下移动进入汇集槽内。灰尘和碎屑在经过润滑油的浸泡后易发生积聚结块现象,形成胶状的粘附性油污。而润滑油顺着汇集槽进一步将所形成的粘附性油污冲下进入收集桶内,减小了粘附性油污粘在挡油板表面上妨碍润滑油沿挡油板正常流下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清洁杆,所述清洁杆一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汇集槽的形状相适配并在汇集槽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汇集槽内积聚了过多的粘附性油污且润滑油无法将其冲入收集桶时,可利用清洁杆上的推块将汇集槽疏通并将油污推入收集桶内,防止汇集槽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杆还包括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汇集槽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推杆来驱动推块在汇集槽内滑动,且由于推杆的长度大于汇集槽的长度,确保工人推拉推杆来使推块在汇集槽内滑动时可彻底将汇集槽疏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杆与挡油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利用清洁杆将汇集槽疏通完毕后,可将清洁杆从挡油板上移除,避免清洁杆尤其是推块停留在汇集槽内,妨碍汇集槽功能的正常实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润滑组件在向链轮和支撑杆滴落润滑油后,链轮和支撑杆得到充分润滑的同时,从链轮和支撑杆上滴落的润滑油被甩落至挡油板上,避免了润滑油直接落到车间地面上造成污染;

2.挡油板倾斜向下设置且挡油板中线位置设有引流槽,使得落至挡油板上的润滑油均顺着引流槽流至收集桶内,避免了润滑油积聚在挡油板上进而滴落到底面上造成污染;

3.挡油板上汇集槽的设置有利于清理落到挡油板上的碎屑灰尘与润滑油混合所形成的粘附性油污,清洁杆的使用提高了清理汇集槽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链式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润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清洁杆与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横梁;12、上固定梁;13、下固定梁;14、挂钩;2、传送装置;21、链条;211、链节;212、销轴;22、支撑杆;23、链轮;24、转轴;25、导轨;251、内圈;252、外圈;3、润滑组件;31、输油管;32、阀门;33、滴油管;331、通孔;4、手模座;41、手套;5、挡油板;51、导流板;52、安装板;521、固定螺栓;53、引流槽;54、汇集槽;6、接油组件;61、接油盘、62、收集桶;7、清洁杆;71、推块;72、推杆;73、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2所示,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包括手模座4和传送装置2。手模座4上套有手套41,手模座4固定在传送装置2上并由传送装置2带动使手套41经过不同的工序,最终完成手套41的生产过程。

传送装置2包括链条21、驱动链条21移动的链轮23、支撑杆22和限位支撑杆22的导轨25。

链轮23为圆盘状,数量为一,竖直设置。链轮23的轴心处被一圆柱体状的转轴24贯穿,转轴24与链轮23之间的固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可为键连接。转轴24的转动将带动链轮23绕自身的轴线周向转动。

链条21由多个链节211通过销轴212相互连接构成,链条21数量为一,缠绕在链轮23外侧并与链轮23啮合。链轮23与链条21啮合的一侧向下转动。连接两个链节211的销轴212的轴线垂直于链条21的传送方向。

销轴212的两端均设置有沿销轴212的轴线水平向外延伸设置的支撑杆22。使得链条21的两侧分布有若干关于链条21对称的支撑杆22。

支撑杆22为圆柱体杆状,其远离销轴212的一端与手模座4固定连接,使得链条21的移动带动手模座4移动。

链条21上同一侧的两条相邻的支撑杆22之间所间隔的销轴21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使相邻的两条支撑杆22所连接的两个手模座4之间的距离合适为原则,此处两条相邻的支撑杆22之间所间隔的销轴212的数量为一。

导轨25的数量为二,关于链条21的传送方向对称设置。导轨25分为内圈251和外圈252。导轨25的内圈251与外圈25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支撑杆22的直径。

当支撑杆22随着链条21同步移动时,支撑杆22在导轨25的内圈251与外圈252之间滑动,导轨25限位且支撑支撑杆22。

本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还包括润滑组件3,润滑组件3用于向链轮23与链条21之间和支撑杆22与导轨25之间添加润滑油。

如附图3所示,润滑组件3包括输油管31、阀门32和滴油管33。

输油管31数量为一,竖直设置于链轮23轴线的正上方。

阀门32安装于输油管31上,用于控制输油管31内润滑油的流量。阀门32种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此处可为球阀。由于阀门32为现有技术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不再对阀门32的结构展开详细描述。

滴油管33数量为一,水平设置于输油管31的下方。滴油管33与输油管31连通,且滴油管3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331,便于滴油管33内的润滑油滴下。滴油管33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将润滑油均匀滴落到需要润滑的部件上为原则。

如附图2所示,本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还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11、位于横梁11上方的上固定梁12和位于横梁11下方的下固定梁13。

横梁11为长方体柱状,数量为一,其竖直高度与链轮23的轴线的高度相同。横梁11位于链条21的外围,同时,横梁11平行于链轮23的轴线且位于链轮23的一侧。

上固定梁12为长条板状,数量为二,两条上固定梁12相互平行。上固定梁12的一端与外圈252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固定于横梁11上。固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焊接。

下固定梁13为长条板状,数量为二,两条下固定梁13相互平行。下固定梁13的一端与外圈252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并固定于横梁11上。

如附图4所示,本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还包括挡油板5和接油组件6。挡油板5包括导流板51和安装板52。

导流板51为等腰梯形状,数量为二,两块导流板51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且两块导流板51关于挡油板5在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安装板52为长方形板状,数量为二,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导流板51的上底固定连接。安装板52上沿其长度方向上穿有若干固定螺栓521使安装板52紧贴并固定于下固定梁13的下方。

两块导流板51的下底对接固定并在两块导流板51的上表面形成一条引流槽53。引流槽53与下固定梁13平行设置。从而使得整个挡油板5在竖直方向上倾斜向下设置。

接油组件6包括位于引流槽53下方的收集桶62和放置收集桶62的接油盘61。

收集桶62数量为一,竖直设置且桶口对准引流槽53。同时,收集桶62的高度低于引流槽53的底端。

接油盘61为方形盘状,位于链轮23和挡油板5的下方,用于放置并限位收集桶62。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本链式传送装置2在工作时,润滑组件3每次对链轮23和支撑杆22滴油润滑后,链轮23的旋转和链条21的移动使部分润滑油沿着链轮23的切向方向从链轮23和支撑杆22上向下甩出,并落在挡油板5上;

由于挡油板5倾斜向下设置,落在挡油板5上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挡油板5的上表面向下流动,最终进入引流槽53并顺着引流槽53流到收集桶62内。从链轮23和支撑杆22上滴落的润滑油均流入收集桶62内,从而达到了避免润滑油从链轮23和支撑杆22上直接落到车间地面上造成污染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附图5所示,一种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挡油板5在竖直方向的中线位置设置有一个汇集槽54。

如附图4和附图6所示,汇集槽54在引流槽53的基础上向下凹陷,且其长度方向与下固定梁13平行。汇集槽54为长方体条状凹槽。

如附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清理汇集槽54的清洁杆7。清洁杆7包括推块71,与推块71固定连接的推杆72和吊环73。

推块71为长方体状,数量为一,其外形大小与汇集槽54相适配,使得推块71可在汇集槽54内滑动。

推杆72为长条形杆状,其一端与推块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吊环73固定连接。连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焊接。推杆72的长度大于汇集槽54的长度。

吊环73为环状,数量为一,固定于推杆72的末端,便于人手的握持同时方便悬挂清洁杆7。

如附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防滴油的链式传送装置的支架1上还设置有挂钩14。

挂钩14数量为一,焊接固定于横梁11的一端,用于悬挂清洁杆7(参见附图7)。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

由于挡油板5固定于链轮23和链条21的下方,在链式传送装置2工作时,一些部件上会有碎屑和灰尘掉落到挡油板5上。润滑组件3每次对链轮23和支撑杆22滴油润滑后,从链轮23和支撑杆22上滴落的润滑油在沿着挡油板5向下流动的同时将从挡油板5上方的所有部件上掉落到挡油板5上的碎屑灰尘冲入汇集槽54内。灰尘和碎屑在经过挡油板5上的润滑油的浸泡后易发生积聚结块现象,形成胶状的粘附性油污。润滑油顺着汇集槽54将所形成的粘附性油污冲下进入收集桶62内,减小了粘附性油污粘在挡油板5表面上妨碍润滑油沿挡油板5正常流下的可能性;

当汇集槽54内积聚了过多的粘附性油污且润滑油无法将其冲入收集桶62时,可利用清洁杆7将汇集槽54疏通并将粘附性油污推入收集桶62内,防止汇集槽54堵塞。操作方法是握持推杆72一端的吊环73,使推块71从挡油板5远离链轮23的一端进入汇集槽54并在汇集槽54内滑动,将汇集槽54疏通。当工人利用清洁杆7将汇集槽54疏通完毕后,可将清洁杆7从汇集槽54内抽出并悬挂于挂钩14上,避免清洁杆7尤其是推块71停留在汇集槽54内而妨碍汇集槽54功能的正常实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