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整理计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3459发布日期:2020-09-15 18:5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整理计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重棒状物料自动整理计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整理计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革新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人力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而在未来的几年内如何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将会成为生产行业的关键。

当前行业中对偏重棒状物料的整理计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将棒料进行整理计数,然后通过包装设备打包。偏重棒状物料具有物料整体呈棒状且两端有明显质量差异的特点,整理过程需将物料偏重的方向指向同侧。由于加工工序效率的提高,对人力强度要求也在提高。故需要对于这类产品进行自动化整理计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整理计数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偏重棒状物料自动整理设备具有高效自动整理、准确计数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限宽传送带、限高板、限宽板、视觉传感器、平衡杆;限宽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本体和限宽挡板,传送带本体上的两侧布置有限宽挡板,两侧的限宽挡板间距小于偏重棒状物料的总长度,使得偏重棒状物料与限宽传送带传送方向夹角为锐角;所述的限高板倾斜布置于限宽传送带入口侧的上方且与限宽传送带间留有间隙,两侧的限宽挡板之间的传送带本体上方两侧还设有限宽板,两侧的限宽板的间距从限宽传送带入口侧到限宽传送带出口侧逐渐减小,形成喇叭状收口;限宽传送带出口侧的正上方设有视觉传感器;限宽传送带出口处设有平衡杆,平衡杆沿垂直于限宽传送带传送方向布置,平衡杆和限宽传送带出口末端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的限高板朝限宽传送带传送方向倾斜。

所述的限高板与限宽传送带间留有的间隙大于单根偏重棒状物料的径向尺寸且小于两根偏重棒状物料的径向尺寸。

两侧的限宽板在位于限宽传送带入口侧的一端分别和两侧的限宽挡板紧贴连接,两侧的限宽板沿限宽传送带传送方向间距变小,使得两侧的限宽板在位于限宽传送带出口侧的一端的间距大于单根偏重棒状物料的径向尺寸且小于两根偏重棒状物料的径向尺寸。

所述的平衡杆和限宽传送带出口末端之间具有间距大于偏重棒状物料总长度的1/2且小于偏重棒状物料总长度。

所述的限宽传送带出口设有滑道,滑道上端和限宽传送带出口衔接,下端向下倾斜和收集设备衔接。

所述的偏重棒状物料为一端比另一端更重的棒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自动包装线等场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通过一系列限高、限宽的操作,使得在传送带末端仅能一次通过一个偏重棒状物料,通过设置平衡杆结构,有效实现了偏重棒状物料的自动整理,同时通过视觉传感器达到计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限宽传送带,101,限宽挡板,2、限高板,3、限宽板,4、视觉传感器,5、平衡杆,6、滑道,7、偏重棒状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包括限宽传送带1、限高板2、限宽板3、视觉传感器4、平衡杆5和滑道6;限宽传送带1包括传送带本体和限宽挡板101,传送带本体上的两侧布置有限宽挡板,使得限宽传送带1在传送带本体两侧加装限宽挡板101,两侧的限宽挡板101间距小于偏重棒状物料7的总长度,使得偏重棒状物料7与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夹角为锐角,并引导后续整理;限高板2倾斜布置于限宽传送带1入口侧的上方且与限宽传送带1间留有间隙,限高板2朝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倾斜向下,实现仅单层偏重棒状物料7顺利通过;两侧的限宽挡板101之间的传送带本体上方两侧还设有限宽板3,两侧的限宽板3的间距从限宽传送带1入口侧到限宽传送带1出口侧逐渐减小,形成喇叭状收口;限宽传送带1出口侧的正上方设有视觉传感器4,即视觉传感器4设置在限宽传送带1的末端物料出口处,用于偏重棒状物料7的计数;限宽传送带1出口处设有平衡杆5,平衡杆5沿垂直于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布置,平衡杆5和限宽传送带1出口末端之间具有间距。

限高板2与限宽传送带1间留有的间隙大于单根偏重棒状物料7的径向尺寸且小于两根偏重棒状物料7的径向尺寸,这样使得刚好一根偏重棒状物料7通过。

两侧的限宽板3在位于限宽传送带1入口侧的一端分别和两侧的限宽挡板101紧贴连接,两侧的限宽板3沿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间距变小,使得两侧的限宽板3在位于限宽传送带1出口侧的一端的间距大于单根偏重棒状物料7的径向尺寸且小于两根偏重棒状物料7的径向尺寸,这样使得刚好一根偏重棒状物料7通过,限宽板3末端仅单个偏重棒状物料7顺利通过。

平衡杆5和限宽传送带1出口末端之间具有间距大于偏重棒状物料7总长度的1/2且小于偏重棒状物料7总长度,这使限宽传送带1中出来的偏重棒状物料7均以“重头朝下”的形式下落。具体实施中,平衡杆5通过两侧的支臂连接到限宽传送带1的机架上。

限宽传送带1出口设有滑道6,滑道6上端和限宽传送带1出口衔接,下端向下倾斜和收集设备衔接,即滑道6设置在限宽传送带1的末端物料出口处,实现偏重棒状物料7平稳落入后续收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具体实施的偏重棒状物料为一端比另一端更重的棒状件,重心偏向位于中心的一侧。

如图1所示,偏重棒状物料7先从限宽传送带1入口侧进入,由于限宽挡板101的作用,使得偏重棒状物料7与水平倾斜于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运输,即偏重棒状物料7与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再进入限宽板3所在段时,如图2所示,被限宽板3的喇叭口引导,形成单根依次从两侧限宽板3末端的喇叭口运输出去,且偏重棒状物料7轴向平行于限宽传送带1传送方向。

在到达限宽传送带1出口侧时,通过视觉传感器4进行拍摄,并进一步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识别获得偏重棒状物料7的目标对象,并进行计数。计数后,偏重棒状物料7继续被限宽传送带1水平向前运输,使得偏重棒状物料7前端部接近平衡杆5,如图3所示,然后:若偏重棒状物料7前端部更重,则偏重棒状物料7在伸出限宽传送带1出口边缘1/2的总长度时,受1/2总长度的前半段重力影响,在未和平衡杆5接触情况下偏重棒状物料7前端部的偏重端先下落到滑道6。若偏重棒状物料7前端部更轻,则偏重棒状物料7在伸出限宽传送带1出口边缘1/2的总长度时,受1/2总长度的前半段重力影响,偏重棒状物料7并不能下落,直到偏重棒状物料7继续运输偏重棒状物料7到自身前端部移动到平衡杆5且偏重棒状物料7后端部脱离限宽传送带1出口边缘时,由于平衡杆5的间隙作用,偏重棒状物料7后端部的偏重端先下落到滑道6。从而实现了偏重棒状物料7方向引导和纠正。

最后由滑道6进入收集设备。

由此实施过程可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偏重棒状物料的自动包装线等场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通过一系列限高、限宽的操作,使得在传送带末端仅能一次通过一个偏重棒状物料,通过设置平衡杆结构,有效实现了偏重棒状物料的自动整理,同时通过视觉传感器达到计数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