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8200发布日期:2020-08-05 01: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卷线组件、排线组件、送线组件、主动力源以及控制组件,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主动送线轮、被动送线轮以及用于在通电时带动所述被动送线轮朝靠近主动送线轮方向移动的电磁结构,所述主动送线轮与所述主动力源连接,所述主动送线轮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被动送线轮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磁结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线组件以及所述卷线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磁结构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排线组件与所述卷线组件连接,所述卷线组件与所述主动力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送线轮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被动送线轮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被动送线轮的两端还连接有拉力架,所述拉力架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外端,且所述拉力架靠近所述电磁结构的一侧连接有磁铁,所述主动送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组件包括排线支架、上排线轮以及下排线轮,所述上排线轮以及下排线轮分别与所述排线支架连接,所述上排线轮位于所述下排线轮的上方,且所述上排线轮以及下排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线缆穿过的排线空隙;所述排线支架通过排线滑动组件与所述卷线组件连接,所述排线滑动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滑动组件包括排线丝杠以及排线传动轮,所述排线丝杠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排线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线传动轮连接,所述排线传动轮与所述卷线组件通过排线皮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组件包括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力源连接,所述卷线筒与所述主动力源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光电滑环,所述卷线筒的另一端连接有排线主动轮,所述排线主动轮与所述排线传动轮通过所述排线皮带连接,所述卷线筒通过卷线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与所述排线主动轮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张力调节件,所述张力调节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卷线组件上的线缆温度的传感器组件以及用于供线缆穿过的过线组件,所述过线组件位于所述排线组件的一侧,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组件包括过线架、过线框以及过线导轮,所述过线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过线架远离所述排线组件的一侧连接有过线丝杆,所述过线框滑动连接于所述过线丝杆上,所述过线导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线架连接,所述过线导轮位于所述过线丝杆的外侧,所述过线架上连接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组件包括立架、导线轮组以及激光位置传感器,所述导线轮组连接于所述立架上,所述导线轮组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导向空隙,所述激光位置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立架上,所述立架上还连接有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与所述激光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件包括磁阻尼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收放线装置,包括机架、卷线组件、排线组件、送线组件、主动力源以及控制组件,送线组件包括主动送线轮、被动送线轮以及用于在通电时带动被动送线轮朝靠近主动送线轮方向移动的电磁结构,主动送线轮与主动力源连接,主动送线轮连接于机架上,被动送线轮滑动连接于机架上,电磁结构连接于机架上,排线组件以及卷线组件分别连接于机架上;电磁结构与控制组件连接,排线组件与卷线组件连接,卷线组件与主动力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控制线缆的收放,以提高整个线缆收放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雷乾勇;陈萍萍;王秋阳;汪涛;牛璐莹;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