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0899发布日期:2020-09-23 01:2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为了解决电网“卡脖子”、“低电压”问题,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全面启动了各项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电能的传输,它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前者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后者主要用电缆,敷设在地下(或水下)。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电缆放线收线设备。

电缆放线收线设备,一般用于各种线缆的生产和施工,通过放线可将线盘上的线匀直地输送到绕线机构上以供加工使用,传统的放线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线盘转动进行放线,由于线盘的大小不一样,在线盘不断的放线过程中,随着线圈直径的逐渐变小,线盘转动一圈放出的线长不等,无法保证放线机的匀速放线,而且在放线过程中,由于线盘驱动装置的转速快慢和绕线机构的驱动装置的转速快慢的变化,线的张力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放线过多线束堆积或是线束过少卡机的现象发生,影响后期线束的剪切。

同样的在收线过程中也存在类似问题。

另外。在电力施工架线过程中,普遍使用人力或大型设备放线,有时候施工地段环境狭窄,人多或大型设备施展不开,或者在紧线、送线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申请号:201310240669.3申请日:2013-06-18名称为“电力放线车”的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灵活,使用方便的电力放线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放线车,包括:汽车车架、三角支撑架、线轮、液压千斤顶和液压驱动装置,三角形支架通过撑杆中的一个铰接在汽车车架的末端,液压千斤顶有两个,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端头分别铰接在支撑轴所在三角形支架顶点对面的边上,液压千斤顶的缸体端头均铰接在汽车车架上;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电力、通讯部门。

申请号:201410651085.x申请日:2014-11-17,名称为“一种电力放线导向装置”的发明,包括圆盘,在圆盘的中心处固设挂杆,挂杆的另一端设挂环,在圆盘上沿径向方向设置多个圆盘滑轮支架,每个圆盘滑轮支架端部上设与其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螺母,在每个调节螺杆外端部分别设与其螺纹连接的滑轮支架,每个滑轮支架上设滑轮,在每个滑轮的轮槽面上敷设光滑层。在放线施工时,本发明能够方便、及时地减小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的弯曲度,确保其不受损伤。

申请号201210439497.8申请日:2012-10-30。名称为“电力电缆装载放线盘”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装载放线盘,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电力电缆装载放线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电缆装载放线盘,它包括线轴,线轴上设有三角架。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效果较好,可以方便对电力电缆进行快速铺装,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现有公开专利从不同角度对电缆施工过程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但是都没有涉及在作业空间狭窄条件如何高效收线放线的难题。

亟需一种新的、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电力施工用收线紧线方法,提高作业效率。

近几年,为了解决电网“卡脖子”、“低电压”问题,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全面启动了各项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在电力施工架线过程中,普遍使用人力或大型设备放线,有时候施工地段环境狭窄,人多或大型设备施展不开,或者在紧线、送线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急需一种新的、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电力施工用收线紧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填补市场空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所述紧线装置包括有安装在紧线装置上部的高透明的紧线装置防水盖,所述紧线装置的下部侧壁面上安装有防水盖支撑件,所述紧线装置防水盖的下端不设置有永久磁铁块,所述防水盖支撑件与永久磁铁块配对磁力吸引连接;使用永久磁体块将紧线装置防水盖牢牢固定在紧线装置上。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装置的内部下端安装有紧线步进电机,紧线装置的内部上端安装有紧线滚筒,所述紧线步进电机通过设置在紧线步进电机上端的紧线步进电机齿轮咬合设置在紧线滚筒下端的紧线滚筒齿轮而连接紧线滚筒;所述紧线装置内部的隔板的上部设置有两个紧线滚筒,所述两个紧线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步进电机带动步进电机齿轮转动,步进电机齿轮带动紧线滚筒齿轮转动,紧线滚筒齿轮带动紧线滚筒转动,实现紧线的目的。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装置的侧壁面上端设置有进线孔和出线,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的前端设置有角度/弧度测量仪,所述电线从进线孔进入紧线装置再从出线孔引出紧线装置;所述电线从紧线装置上端的进线孔进入紧线装置内部顺时针缠绕在左侧紧线滚筒上;再在下端连接并逆时针缠绕在右侧紧线滚筒上,最后从紧线装置上端的出线孔引出紧线装置;通过角度/弧度测量仪测量电线的偏离水平的角度和弧度,进而启动步进电机进行紧线。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装置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部安装有紧线滚筒,下部安装有紧线步进电机。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装置的侧壁面下部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上游连接角度/弧度测量仪,下游连接紧线步进电机;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内部集成有太阳能电池,并采用plc智能控制;通过plc智能控制,调节电线的偏离水平位置的角度和弧度,使其恢复至正常值或设定值。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步进电机的下部安装有散热安装架;所述紧线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散热网孔,所述散热网孔对准散热安装架。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线装置防水盖对应角度/弧度测量仪的位置设置有电线摆动窗口;所述安装在紧线装置防水盖上的电线摆动窗口上设置有电线摆动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角度/弧度测量仪来测定电线偏离水平位置的角度和弧度,并通过与正常值或设定值进行plc对比而实现控制,并通过步进电机对紧线滚筒进行步进紧线,从而达到紧线的目的;通过磁力连接防水盖和紧线装置,并在防水盖上设置有电线摆动窗口和缓冲垫,使得电线能够随意调节摆动角度,而且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自给自足;本装置能够安装在任何需要监测电线是否收紧的设备上,通过测量角度/弧度而自动调节电线松紧,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刹车片钢背全自动数控钻床及其使用的动力头总成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的紧线装置防水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紧线装置;2、紧线装置防水盖;3、紧线步进电机;4、紧线滚筒;5、紧线滚筒齿轮;6、紧线步进电机齿轮;7、隔板;8、电线;9、智能控制系统;10、角度/弧度测量仪;11、散热网孔;12、散热安装架;13、防水盖支撑件;14、电线摆动窗口;15、电线摆动缓冲垫;16、永久磁体块;17、进线孔;18、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所述紧线装置1包括有安装在紧线装置1上部的高透明的紧线装置防水盖2,所述紧线装置1的下部侧壁面上安装有防水盖支撑件13,所述紧线装置防水盖2的下端不设置有永久磁铁块16,所述防水盖支撑件13与永久磁铁块16配对磁力吸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紧线步进电机3,紧线装置1的内部上端安装有紧线滚筒4,所述紧线步进电机3通过设置在紧线步进电机3上端的紧线步进电机齿轮6咬合设置在紧线滚筒4下端的紧线滚筒齿轮5而连接紧线滚筒4。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的侧壁面上端设置有进线孔17和出线孔18,所述进线孔17和出线孔18的前端设置有角度/弧度测量仪10,所述电线8从进线孔17进入紧线装置1再从出线孔18引出紧线装置1。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内部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上部安装有紧线滚筒4,下部安装有紧线步进电机3。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的侧壁面下部设置有智能控制系统9。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9的上游连接角度/弧度测量仪10,下游连接紧线步进电机3。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步进电机3的下部安装有散热安装架12。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散热网孔11,所述散热网孔11对准散热安装架12。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防水盖2对应角度/弧度测量仪10的位置设置有电线摆动窗口14。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在紧线装置防水盖2上的电线摆动窗口14上设置有电线摆动缓冲垫15。

进一步地,所述紧线装置1内部的隔板7的上部设置有两个紧线滚筒4,所述两个紧线滚筒4的转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8从紧线装置1上端的进线孔17进入紧线装置1内部顺时针缠绕在左侧紧线滚筒4上;再在下端连接并逆时针缠绕在右侧紧线滚筒4上,最后从紧线装置1上端的出线孔18引出紧线装置1。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9内部集成有太阳能电池,并采用plc智能控制。

工作原理:将电线8穿过紧线装置1上的进线孔17,进入到紧线装置1内部,通过顺时针缠绕在左侧的紧线滚筒4上,并在下端连接至右侧的紧线滚筒4并逆时针缠绕在右侧的紧线滚筒4上,最后从出线孔18引出紧线装置1;

设置在紧线装置1电线8两端的角度/弧度测量仪10对电线偏离水平位置的角度/弧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智能控制系统9,智能控制系统9通过对比正常值或设定值,控制紧线步进电机3转动;

紧线步进电机3带动紧线步进电机齿轮6转动,紧线步进电机齿轮6带动紧线滚筒齿轮5转动,紧线滚筒齿轮5带动紧线滚筒4转动,调节电线8的松紧,使之符合正常的电线偏离角度/弧度;

紧线装置防水盖2通过永久磁铁块16紧紧与紧线装置1的防水盖支撑件13连接,使得紧线装置1避免风吹雨打,并在紧线装置防水盖2上设置有电线摆动窗口14和电线摆动缓冲垫15,实现电线8的小角度摆动;

设置在紧线装置1底部的散热安装架12将紧线步进电机3产生的热量从散热网孔11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角度/弧度测量仪来测定电线偏离水平位置的角度和弧度,并通过与正常值或设定值进行plc对比而实现控制,并通过步进电机对紧线滚筒进行步进紧线,从而达到紧线的目的;通过磁力连接防水盖和紧线装置,并在防水盖上设置有电线摆动窗口和缓冲垫,使得电线能够随意调节摆动角度,而且智能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自给自足;本装置能够安装在任何需要监测电线是否收紧的设备上,通过测量角度/弧度而自动调节电线松紧,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