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00844发布日期:2021-07-23 21:1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过设置于电梯的轿厢上部和对重上部来进行升降的悬吊滑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即,在绳索分别卷绕在悬吊滑轮的状态下,可根据各个绳索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得各个绳索按照拉伸变化量自由移动。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为如下的运输手段,即,通过使得在建筑物内部的升降通道所设置的轿厢借助绕绳机的驱动进行垂直升降,来快速、顺畅地实现乘客们的层间移动。

因此,为使电梯的轿厢进行升降,以作为驱动单元的绕绳机为基准,采用多种方式来连接多个绳索,从而实现升降,在本申请中,采用与适用2:1绳索连接方法相关的实施例。

如图7所示,电梯的2:1绳索连接方法是指如下的技术结构,即,结构包括:驱动滑轮110,通过绕绳机100进行旋转;以及多个绳索r,为了实现升降而卷绕在上述驱动滑轮110,以上述驱动滑轮110为基准,上述绳索的一端与公知的张力调节单元120相连接并卷绕在位于轿厢132上部的轿厢滑轮130,上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公知的张力调节单元120a相连接并卷绕在位于对重142上部的对重滑轮140。

在上述驱动滑轮、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中,用于卷绕多个绳索的滑轮槽分别以一体的方式形成。

上述轿厢滑轮130和对重滑轮140在电梯术语中被定义为“悬吊滑轮”1。

在上述轿厢的升降方面,随着通过驱动滑轮的驱动来使得对重上升或下降,由此使得轿厢下降或上升,作为悬吊滑轮的轿厢滑轮和对重滑轮也进行上升或下降。

其中,连接在上述张力调节单元与轿厢滑轮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a区间”)、连接在对重滑轮与张力调节单元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b区间”)可确保可通过各个张力调节单元来对绳索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区间。

但是,轿厢滑轮与驱动滑轮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c区间”)、驱动滑轮与对重滑轮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d区间”)为无法调节张力的区间。

换句话讲,随着使得驱动滑轮、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分别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用于卷绕多个绳索的各个滑轮槽,将无法调节位于c区间以及d区间的绳索的张力。

这会在减少或增加各个绳索中的一个绳索的情况下或在驱动滑轮的各个滑轮槽中的一个产生单侧磨损的情况下,导致只有从卷绕有绳索的滑轮槽脱离(slip)才可使得卷绕有各个绳索的作为悬吊滑轮的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形成一个整体,由此会造成无法使绳索沿着所要工作的方向独立进行工作。

因此,不仅会成为2:1绳索连接方法中的绳索断裂的原因,实际也频繁发生断裂的情况。

与如上所述的电梯的驱动滑轮、轿厢滑轮或对重滑轮相关的现有技术有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00-0017773号(以下称作“现有技术文献1”),其中公开与电梯的绕绳滑轮相关的技术,即,其结构包括:多个滑轮部分体,可按照绳索的数量及种类采用多种方式;以及固定单元,用于固定上述多个滑轮部分体。

并且,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7-0039054号(以下称作“现有技术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下的电梯装置,即,包括张力调节装置,与驱动绳索相连接,以便减少因驱动装置而向轿厢传递的振动。

并且,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865653号(以下称作“现有技术文献3”)中还公开了如下的升降机以及升降机用滑轮组装体,即,作为用于使电梯的升降机实现升降的滚筒结构体,不仅适合与没有引擎室的升降机系统一同使用,还可使得设置空间最小化。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00-0017773号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7-0039054号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865653号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在背景技术中所记述的内容,现有技术文献1以及现有技术文献2中仍存在因在卷绕有多个绳索的悬吊滑轮所形成的各个滑轮槽以一体的方式形成而引起的问题。

虽然在现有技术文献3中通过配置皮带来代替绳索,但这也存在无法单独控制滚筒结构体的张力的缺点。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的诸多问题的本发明的具体目的为提供如下的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即,在绳索分别卷绕在悬吊滑轮的状态下,可根据各个绳索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得各个绳索按照拉伸变化量自由移动。

本发明的其他具体目的为提供可根据用途来使得悬吊滑轮的各个绳索自由移动的多种实施例。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具体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为使电梯的轿厢升降而采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各个绳索卷绕在悬吊滑轮,上述悬吊滑轮包括:安装轴;以及多个单一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安装轴上,形成有卷绕各个绳索的各个滑轮槽,根据所卷绕的各个绳索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各个绳索自由移动。

在上述安装轴上的各个单一滑轮的旋转方面包括:旋转本体,在一面形成连接凸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安装轴上;一个单一滑轮,连接固定于上述连接凸缘,与旋转本体一同旋转;多个单一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旋转本体上;以及固定凸缘,在形成有上述连接凸缘的旋转本体的另一端,为了防止上述单一滑轮脱离而连接固定于旋转本体。

在上述各个单一滑轮之间还分别设置用于防止单一滑轮之间发生干扰的轴衬(bushing)。

在上述安装轴上的各个单一滑轮的旋转方面包括:多个单一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安装轴上;以及各个单一滑轮,固定于各个固定板,在上述多个单一滑轮的两侧,上述各个固定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安装轴上。

在固定于上述各个固定板的单一滑轮向在固定板形成的轴部插入之后,通过多个连接件固定于固定板。

在上述安装轴上的各个单一滑轮的旋转方面包括:滚筒型外罩,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安装轴上;一个单一滑轮,连接固定于上述滚筒型外罩的安装凸缘;多个单一滑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滚筒型外罩上;以及防脱离板,在形成有上述安装凸缘的滚筒型外罩的另一端,为了防止上述单一滑轮脱离而固定于滚筒型外罩。

上述滚筒型外罩包括:插入管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形成于安装轴上;侧面,以一体的方式与上述插入管部的一面相连接;以及安装管部,以一体的方式与上述侧面相连接,来与上述单一滑轮相结合。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绳索分别卷绕在悬吊滑轮的状态下,可根据各个绳索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得各个绳索按照拉伸变化量自由移动,由此,在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中,不仅可防止绳索断裂,还可使轿厢稳定地升降,也可确保长时间使用。

并且,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的附属效果,即,通过明显减少因绳索的断裂而产生的更换费用来实现优秀的经济性。

而且,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的附属效果,即,可通过根据用途来使得悬吊滑轮的各个绳索自由移动,由此可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悬吊滑轮。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图7为用于对采用普通2:1绳索连接方法的电梯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如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受到实施例的限制或限定。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如图7所示,电梯的2:1绳索连接方法通常是指如下的技术结构,即,结构包括:驱动滑轮110,通过绕绳机100进行旋转;以及多个绳索r,为了实现升降而卷绕在上述驱动滑轮110,以上述驱动滑轮110为基准,上述绳索的一端与公知的张力调节单元120相连接并卷绕在位于轿厢132上部的轿厢滑轮130,上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公知的张力调节单元120a相连接并卷绕在位于对重142上部的对重滑轮140。

在上述驱动滑轮、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中,用于卷绕多个绳索的滑轮槽分别以一体的方式形成。

其中,上述轿厢滑轮130和对重滑轮140在电梯术语中被定义为“悬吊滑轮”1。

但是,如在上述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所记述的内容,轿厢滑轮与驱动滑轮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c区间”)、驱动滑轮与对重滑轮之间的绳索区间(以下称作“d区间”)为无法调节张力的区间。

换句话讲,随着使得驱动滑轮、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分别以一体的方式形成用于卷绕多个绳索的各个滑轮槽,将无法调节位于c区间以及d区间的绳索的张力。

这会在减少或增加各个绳索中的一个绳索的情况下或在驱动滑轮的各个滑轮槽中的一个产生单侧磨损的情况下,导致只有从卷绕有绳索的滑轮槽脱离(slip)才可使得卷绕有各个绳索的作为悬吊滑轮的轿厢滑轮以及对重滑轮形成一个整体,由此会造成无法使绳索沿着所要工作的方向独立进行工作。

因此,不仅会成为2:1绳索连接方法中的绳索断裂的原因,实际也频繁发生断裂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绳索分别卷绕在悬吊滑轮的状态下,可根据各个绳索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得各个绳索按照拉伸变化量自由移动。

本发明的为使电梯的轿厢132升降而采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卷绕各个绳索r的悬吊滑轮1包括:安装轴10;以及多个单一滑轮1a,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安装轴10上,形成有卷绕各个绳索r的各个滑轮槽1a,根据所卷绕的各个绳索r的拉伸变化量来使得各个绳索r自由移动。

安装轴10通过普通的支架或框架来安装于轿厢132或对重142的上部。

多个单一滑轮1a形成普通的滑轮形状,可根据绳索的数量来进行适当的选择并使用。

而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述安装轴10上的各个单一滑轮1a的旋转方面包括:旋转本体20,在一面形成连接凸缘22,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上述安装轴10上;一个单一滑轮1a,通过普通螺栓等来连接固定于上述连接凸缘22,与旋转本体20一同旋转;多个单一滑轮1a,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上述旋转本体20上;以及固定凸缘24,在形成有上述连接凸缘22的旋转本体20的另一端,为了防止上述单一滑轮1a脱离而通过螺丝或螺栓来连接固定于旋转本体20。

并且,在上述各个单一滑轮1a之间还分别设置用于防止单一滑轮1a之间发生干扰的普通的圆盘形状的轴衬26(bushing)。

而且,在上述单一滑轮1a的两侧安装轴10结合固定有用于防止产生移动的普通卡环12。

根据上述内容,使得固定凸缘固定于旋转本体的状态为普通的圆形线轴形状。

因此,在安装轴上的旋转本体以及在与旋转本体相连接的一个单一滑轮所卷绕的绳索或在以可使得旋转本体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单一滑轮所卷绕的绳索有所减少或增加的情况下,或在驱动滑轮的各个滑轮槽中的一个以上产生单侧磨损而产生拉伸变化量的情况下,也通过具备可使得卷绕有各个绳索的单一滑轮单独旋转的条件,来可使得绳索沿着所要工作的方向独立进行工作。

因此,具备可从源头上防止位于驱动滑轮的两侧的c区间的绳索或d区间的绳索断裂的条件。

这不仅可减少因绳索的断裂而产生的更换费用等,还可减少相关的附属费用,而且,尤其可使得轿厢更稳定地实现升降,从而可确保乘客们的安全,还可确保长时间使用。

尤其,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并不复杂,而是可通过简单的技术结构来实现本发明,因而还可轻松应用于已设置的电梯。

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3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在如图所示的技术结构中,对安装轴上的多个单一滑轮进行旋转的其他技术结构进行说明。这具备适合高负荷的技术结构。

在安装轴10上的各个单一滑轮1a的旋转方面包括:多个单一滑轮1a,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安装轴10上;以及各个单一滑轮1a,固定于各个固定板30,在上述多个单一滑轮1a的两侧,上述各个固定板30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安装轴10上。

在上述内容中,在固定于各个固定板30的单一滑轮1a插入于在固定板30所形成的轴部32之后,通过多个螺栓或螺丝等的连接件34来固定于固定板30。

如上所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的组装性更优秀,不仅如此,具备适合高负荷的条件。

即,在多个单一滑轮位于安装轴上的中间并以可旋转的方式相结合后,以可旋转的方式使得用于固定各个单一滑轮的各个固定板在两侧结合在安装轴上,从而可在短时间内简单完成组装。

尤其,可通过在安装轴的中间配置多个单一滑轮来在高负荷情况下也可具备高应对能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作用也与第一实施例的作用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图5的分解剖视图以及结合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对安装轴上的多个单一滑轮进行旋转的再一技术结构进行说明。

这将形成适合进行高速旋转的技术结构。

在安装轴10上的各个单一滑轮1a的旋转方面包括:滚筒型外罩40,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安装轴10上,通过普通成型方式或冲压加工等来制成;一个单一滑轮1a,通过普通螺丝或螺栓等来连接固定于上述滚筒型外罩40的安装凸缘42;多个单一滑轮1a,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普通轴承等来设置于上述滚筒型外罩40上;以及防脱离板44,在形成有上述安装凸缘42的滚筒型外罩40的另一端,为了防止上述单一滑轮1a脱离而通过普通螺丝或螺栓等来固定于滚筒型外罩40。

上述滚筒型外罩40包括:插入管部40a,以可旋转的方式形成于安装轴10上;侧面40b,以一体的方式与上述插入管部40a的一面相连接;以及安装管部40c,以一体的方式与上述侧面40b相连接,来与上述单一滑轮1a相结合。

在上述内容中,单一滑轮1a形成可在滚筒型外罩40的安装管部40c实现安装的普通环状。

并且,通过在插入管部与安装管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来具备可实现轻量化的条件。

由此实现轻量化的滚筒型外罩可通过绳索来实现高速旋转,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滚筒型外罩的单一滑轮可在产生绳索的移送差距时分别独立工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用也与第一实施例的作用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