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棒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3769发布日期:2020-07-10 17:3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棒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棒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辊棒结构件,例如圆柱形或者空心圆柱形结构件需要进行倒角,现有倒角机对于辊棒弯曲的情况,会出现两端倒角不均匀的问题,精度较差。

如何提供一种辊棒加工系统,提高辊棒两端倒角精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棒加工系统,以解决现有倒角机对辊棒两端倒角不均匀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辊棒加工系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一种辊棒加工系统,包括:进料口、出料口、传输线、磨头组件、夹持组件和移动总成;其中,

进料口,存放待加工辊棒;

出料口,存放加工完毕辊棒;

传输线,驱动辊棒沿辊棒轴向移动,所述传输线的数量为两条,两条传输线的传送方向相反;

磨头组件,其数量为两个,每个磨头组件对应一条传输线,磨头组件设置在对应传输线传送方向的末端;

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磨头组件前方,夹持组件对辊棒进行夹持,拖动辊棒沿辊棒轴向移动;

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辊棒待加工一侧边缘位置,输出位置信号,所述夹持组件根据所述位置信号拖动辊棒向磨头组件移动对应距离;

移动总成,驱动辊棒从进料口依次向两条传输线和出料口移动。

可选地,所述辊棒加工系统还包括:

挡板,挡板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磨头组件之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挡板阻挡或者离开辊棒传送路径。

可选地,所述移动总成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移动单元,每个移动单元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承载臂,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动辊棒从一条传输线传送到另一条传输线。

可选地,所述承载臂上设置有辊棒座,辊棒座用于承托辊棒。

可选地,所述承载臂上设置有三个辊棒座,靠近进料口的外侧辊棒座承托待加工辊棒,中间辊棒座承托第一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一端的辊棒,靠近出料口的内侧辊棒座承托第二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两端的辊棒。

可选地,所述承载臂的三个辊棒座中,至少靠近进料口的外侧辊棒座包括v形槽,v形槽的边缘为锐角形状。

可选地,所述承载臂上设置有辊棒夹爪,辊棒夹爪用于抓取辊棒。

可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承载臂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与辊棒轴向垂直,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承载臂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输线包括设置在辊棒传送路径底部的传动轮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传动轮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可选地,所述传输线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轮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输线还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定心轮组,每个定心轮组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定心轮,定心轮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每个定心轮组的定心轮交错设置在辊棒传输路径两侧,定心轮组由第六驱动装置驱动对辊棒进行夹持;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臂、第七驱动装置和第八驱动装置,第七驱动装置驱动夹臂对辊棒进行夹持,第八驱动装置驱动夹臂沿辊棒轴向移动;

夹臂夹持辊棒前半部分,至少一个定心轮组夹持辊棒后半部分。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夹臂,所述第七驱动装置驱动夹臂从两侧对辊棒进行夹持。

可选地,所述夹臂为v形结构,所述定心轮的侧壁开设有与夹臂v形结构夹角相同的v形槽口。

可选地,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储料台,储料台上存放待加工辊棒;

所述储料台的台面向靠近传输线一侧倾斜,储料台台面较低一侧设置挡台。

可选地,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储料台,储料台上存放加工完辊棒;

所述储料台的台面为斜面向远离传输线一侧倾斜,储料台台面较低一侧设置挡台。

可选地,还包括取料装置,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两侧的辊棒夹板,辊棒夹板整体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底板两侧设置有挡止部;

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九驱动装置、第十驱动装置和第十一驱动装置;

第九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辊棒轴线方向移动;

第十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十一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与辊棒轴线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辊棒夹板底板两侧的挡止部之间的距离可调。

可选地,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运输设备上叠放的辊棒高度,输出的位置信号控制所述第十驱动装置,第十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辊棒加工系统,分别对辊棒两端进行倒角,两端的倒角精度都可以满足要求,而且,对于辊棒弯曲的情况,也可以达到均匀的倒角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辊棒加工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辊棒加工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单元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输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动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输线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心轮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心轮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心轮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夹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储料台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辊棒夹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辊棒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辊棒;100、传输线;101、传动轮;102、传动轮;103、第四驱动装置;106、定心轮组;1061、定心轮;200、磨头组件;300、夹持组件;301、夹臂;302、第七驱动装置;303、第八驱动装置;400、移动总成;401、移动单元;402、承载臂;4031、内侧辊棒座;4032、中间辊棒座;4033、外侧辊棒座;405、第二驱动装置;406、第三驱动装置;500、挡板;600、储料台;601、台面;602、挡台;700、储料台;800、辊棒夹板;801、底板;802、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图1a示出了本发明的辊棒加工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辊棒加工系统包括:进料口、出料口、传输线100、磨头组件200、夹持组件300和移动总成400。

其中,进料口,存放待加工辊棒;出料口,存放加工完毕辊棒。可选地,进料口设置有储料台600,储料台600上存放待加工辊棒。可选地,出料口设置有储料台700,储料台700上存放加工完辊棒。

传输线100驱动辊棒1沿辊棒轴向移动,传输线10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传输线的传送方向相反(传送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传输线100用于驱动辊棒1沿辊棒轴向移动,将传送到传输线上的待加工辊棒传送到磨头组件200。

磨头组件200,其数量为两个,每个磨头组件200对应一条传输线100,磨头组件200设置在对应传输线100传送方向的末端。磨头组件200用于对待加工辊棒的边缘进行打磨,磨头组件200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实现,例如驱动电机驱动砂轮对辊棒边缘进行打磨。

夹持组件300设置在磨头组件200前方,夹持组件300对辊棒1进行夹持,拖动辊棒1沿辊棒轴向移动。传输线上传送的辊棒1速度不稳定,而且传输线传送速度的精度也无法满足要求,夹持组件300对辊棒进行夹持,辊棒被夹持后,夹持组件300可以精确驱动辊棒移动距离,进而提高倒角过程的精度。当然,当辊棒1待加工一端加工完成后,夹持组件300还拖动辊棒1朝远离磨头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使辊棒1与磨头组件200分离。

第一位置传感器(图1中未示出)用于检测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位置,输出位置信号,夹持组件300根据该位置信号拖动辊棒1向磨头组件200移动设定的给进距离。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在磨头组件前方,夹持组件夹持辊棒并驱动辊棒轴向移动,辊棒1边缘到达第一位置传感器处,第一位置传感器输出位置信号,夹持组件300根据该位置信号驱动辊棒向磨头组件200移动,该移动距离可以精确控制,进而实现辊棒待加工一端精确倒角。例如,根据倒角型号可以计算出辊棒倒角量(倒角量为辊棒在磨头组件的打磨头中的进给量),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磨头组件之间的距离固定,因此,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输出的位置信号,夹持组件300拖动辊棒1向磨头组件200移动设定的进给距离,实现辊棒精确倒角。上述根据辊棒边缘位置信号和给进量设定夹持组件进给距离的过程,并不涉及对现有控制程序的改进,采用现有的已知程序实现上述控制过程。可选地,夹持组件300夹持辊棒1,拖动辊棒1朝靠近磨头组件200方向移动,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到达第一位置传感器。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对于夹持组件300夹持辊棒1后,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相比于第一位置传感器更远离磨头组件200的情况,夹持组件300需拖动辊棒1朝靠近磨头组件200方向移动,以使得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被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可选地,夹持组件300夹持辊棒1,拖动辊棒1朝远离磨头组件200方向移动,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到达第一位置传感器。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对于夹持组件300夹持辊棒1后,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相比于第一位置传感器更靠近磨头组件200的情况,夹持组件300需拖动辊棒1朝远离磨头组件200方向移动,以使得辊棒1待加工一端边缘被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方案实现辊棒待加工一端边缘检测的目的,例如在辊棒上做标识,对标识进行检测,或者对辊棒另一端边缘进行检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辊棒待加工一端边缘检测。可选地,上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可以是测距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电对射开关,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确定目标物位置的传感器。

移动总成400,其用于驱动辊棒1水平移动,水平移动的方向与辊棒轴向垂直。移动总成400用于驱动辊棒在进料口、两条传输线、出料口之间移动,将待加工辊棒从进料口传送到第一条传输线,将加工完一端的辊棒从第一条传输线传送到第二条传输线,将两端都加工完成的辊棒从第二条传输线传送到出料口。

图1b示出了辊棒加工系统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辊棒加工系统还包括:挡板500,挡板500设置在夹持组件300和磨头组件200之间,由第一驱动装置(图1b中未示出)驱动挡板500阻挡或者离开辊棒1传送路径。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对于传输线传送速度较快的情况,夹持组件300无法保证可靠夹持辊棒,为防止辊棒突破夹持组件300夹持,对磨头组件200造成损伤或者造成辊棒自身损毁,在夹持组件300和磨头组件200之间设置挡板500,可以可靠阻止辊棒,夹持组件300夹持辊棒后,进行后续倒角操作过程。当挡板500阻止辊棒1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辊棒离开辊棒1传送路径。可选地,挡板500还设置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应到挡板500被撞击,传感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传输线停止运行。可选地,上述传感器可以是振动传感器、或者位置传感器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移动总成400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移动单元401,每个移动单元4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承载臂,移动总成400用于驱动辊棒从一条传输线传送到另一条传输线。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单元40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移动单元401包括一个承载臂。对于辊棒较长的情况,两个单承载臂的移动单元401即可完成辊棒在传输线之间的传送,当然也可以采用更多数量的移动单元,每个移动单元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承载臂,以实现更稳定的传送效果。可选地,对于辊棒较短的情况,可以采用两个或者多个单承载臂的移动单元,移动单元之间的间隔根据辊棒长度设置,当然,每个移动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承载臂,使得一个辊棒由至少两个承载臂进行传送,并保证传送的稳定性。

图2示出了移动单元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移动单元401包括一个承载臂402,承载臂402上设置有三个辊棒座用于承托辊棒,分别为内侧辊棒座4031、中间辊棒座4032和外侧辊棒座4033。图2所示实施例中,辊棒座包括v形槽,辊棒轴向放置在v形槽中,一个承载臂402可以承托三个辊棒。当然,辊棒座也可以开设其他形状的槽以实现承托辊棒的目的。可选地,承载臂402的三个辊棒座中,至少靠近进料口的外侧辊棒座4033包括v形槽,v形槽的边缘为锐角形状。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靠近进料口的外侧辊棒座4033用于从进料口承托辊棒,对于辊棒紧密贴靠存放的情况,外侧辊棒座4033的v形槽的边缘为锐角形状,可以使相邻两个辊棒的分离更加容易。图2所示实施例中,三个辊棒座都包括v形槽,v形槽的边缘为锐角形状,当然,只要外侧辊棒座4033的v形槽的边缘为锐角形状即可实现相邻两个辊棒的分离。可选地,移动单元401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05和第三驱动装置406,第二驱动装置405驱动承载臂40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与辊棒轴向垂直,第三驱动装置406驱动承载臂402沿竖直方向移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05为气缸,当然,第二驱动装置405也可以采用驱动电机、电缸等驱动装置。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406为气缸,当然,第三驱动装置406也可以采用电缸、驱动电机等驱动装置。可选地,承载臂402的外侧辊棒座4033承托待加工辊棒,中间辊棒座4032承托第一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一端的辊棒,内侧辊棒座4031承托第二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两端的辊棒。结合图1所示实施例,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右侧传输线为第一条传输线,左侧传输线为第二条传输线,待加工辊棒从右侧传输线进行第一端倒角加工,然后从左侧传输线进行第二端倒角加工,图2所示实施例中,靠近进料口的外侧辊棒座4033承托待加工辊棒,中间辊棒座4032承托第一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一端的辊棒,内侧辊棒座4031承托第二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两端的辊棒,一个承载臂单次最多可以传送三个辊棒,实现三个辊棒的横向传送。当然,一个承载臂单次也可以传送一个或者两个辊棒。

图2所示实施例,移动单元401采用辊棒座的结构,第三驱动装置406驱动辊棒座从辊棒底部对辊棒进行托举,然后承载臂402在传输线之间进行横向移动,最后第三驱动装置406驱动承载臂高度降低,将辊棒放置到传输线或者相应位置。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移动单元401的承载臂上设置有辊棒夹爪,辊棒夹爪从辊棒顶部抓取辊棒,然后承载臂在传输线之间进行横向移动,最后降低承载臂高度,将辊棒放置到传输线或者相应位置。可选地,移动单元401的承载臂上设置有三个辊棒夹爪,靠近进料口的辊棒夹爪抓取待加工辊棒,中间辊棒夹爪抓取第一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一端的辊棒,内侧辊棒夹爪抓取第二条传输线上已加工完两端的辊棒。

图3示出了传输线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上述传输线100包括设置在辊棒传送路径底部的传动轮和第四驱动装置103,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传动轮由第四驱动装置103驱动旋转。图3所示实施例中,传动轮101为主动轮,传动轮101由第四驱动装置103驱动旋转,传动轮102为被动轮,传动轮101驱动辊棒沿轴向移动,辊棒带动传动轮102旋转。传动轮的数量,以及传动轮中主动轮、被动轮的数量,根据辊棒长度进行设置,保证传动轮能够有效承载辊棒,并驱动辊棒沿其轴向移动。可选地,传输线100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轮在竖直方向移动。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由于不同型号辊棒的直径会有差异,通过第五驱动装置调节传动轮的高度,可以使传输线适配不同型号辊棒,加工同一批型号的辊棒前,通过第五驱动装置调试好传输线的高度,以使得辊棒轴线与磨头组件200打磨轴心对齐。可选地,如图4所示,传动轮101上设置有上开口的v形槽,辊棒被放置于传动轮的v形槽中进行传送。

移动单元横向设置在辊棒传输路径上,移动单元的承载臂与辊棒轴线垂直,对辊棒进行横向移动。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移动单元401设置在传动轮之间,当需要将辊棒进行横向移动时,第三驱动装置406驱动辊棒座从辊棒底部对辊棒进行托举,然后承载臂402在传输线之间进行横向移动,最后第三驱动装置406驱动承载臂高度降低,将辊棒放置到传输线或者相应位置。可选地,传动轮和夹持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移动单元。

图5a、图5b、图5c和图5d示出了传输线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上述传输线100还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定心轮组106,每个定心轮组106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定心轮1061,定心轮1061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每个定心轮组106的定心轮交错设置在辊棒传输路径两侧,定心轮组由第六驱动装置107驱动对辊棒进行夹持,辊棒被两侧的定心轮夹持固定。该可选实施例中,一个定心轮组106中定心轮1061的数量为3个,3个定心轮交错设置在辊棒传输路径两侧,其中一侧设置2个定心轮,另一侧设置1个定心轮。该可选实施例中,定心轮组106与夹持组件300相配合,共同实现对辊棒夹持,以实现夹持组件更精准地控制辊棒的进给距离,达到更好的倒角效果。

可选地,夹持组件包括夹臂、第七驱动装置和第八驱动装置,第七驱动装置驱动夹臂对辊棒进行夹持,第八驱动装置驱动夹臂沿辊棒轴向移动。夹臂夹持辊棒前半部分,至少一个定心轮组夹持辊棒后半部分。

可选地,如图6所示,夹持组件30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夹臂301、第七驱动装置302和第八驱动装置303,第七驱动装置302驱动夹臂301从两侧对辊棒进行夹持,第八驱动装置303驱动夹臂301沿辊棒轴向移动。该可选实施例中,第七驱动装置302为气缸,第八驱动装置303为驱动电机,气缸和驱动电机仅为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装置对夹臂进行驱动。夹臂301夹持辊棒前半部分,至少一个定心轮组106夹持辊棒后半部分。夹臂301和定心轮组106对辊棒形成夹持后,辊棒轴线与磨头组件400的打磨轴心对齐。夹臂301可以从左右两侧、上下两侧或者其他方位的两侧对辊棒进行夹持。

可选地,夹臂为v形结构,定心轮1061的侧壁开设有与夹臂v形结构夹角相同的v形槽口。两侧夹臂夹持辊棒后,夹口形成左右对称的类似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当夹臂301和定心轮组106对辊棒形成夹持后,辊棒轴线高度被抬升,辊棒与传输线的传动轮101相脱离,可以实现辊棒轴线与磨头组件400打磨轴心更精准地对齐,避免辊棒弯曲造成倒角不均。

图7示出了储料台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储料台的台面601为斜面,储料台台面较低一侧设置挡台602。上述储料台可以用于进料口存放待加工辊棒,也可以用于出料口存放加工完成的辊棒。当上述储料台用于进料口存放待加工辊棒时,储料台的台面向靠近传输线一侧倾斜。当上述储料台用于出料口存放待加工辊棒时,储料台的台面向远离传输线一侧倾斜。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辊棒加工系统还包括取料装置,取料装置用于将出料口储料台上的加工完成的辊棒运送到运输车或者其他运输设备上,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两侧的辊棒夹板,还包括第九驱动装置、第十驱动装置和第十一驱动装置;第九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辊棒的轴线方向移动;第十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第十一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与辊棒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地,上述取料装置还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运输设备上叠放的辊棒高度,输出的位置信号控制第十驱动装置,第十驱动装置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例如,第二位置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辊棒夹板底部,当辊棒夹板下降到运输设备上方,当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叠放的辊棒上表面时,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位置信号,第十驱动装置根据该位置信号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则辊棒夹板中夹持的辊棒可以稳妥放置在下一层辊棒表面。当然,对于不同型号的辊棒,其直径可能存在不同,因此,第十驱动装置根据位置信号驱动辊棒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预设距离需要在系统运行前进行设置。第二位置传感器还可以设置在取料装置其他部位,只要能检测到叠放的辊棒并输出位置信号控制辊棒夹板下降预设距离即可。可选地,上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可以是测距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电对射开关,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确定目标物位置的传感器。

图8a和图8b示出了辊棒夹板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辊棒夹板800整体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底板801两侧设置有挡止部802。可选地,辊棒夹板底板两侧的挡止部802之间的距离可调。可选地,辊棒夹板底板两侧的挡止部802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可调。可选地,挡止部802的位置通过气缸或者驱动电机或者电缸调节。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当辊棒夹板800夹取并排放置的辊棒1后,可以通过调节挡止部802之间的距离,使得辊棒夹板中夹持的辊棒更紧密,防止辊棒之间碰撞。

本发明的辊棒加工系统,分别对辊棒两端进行倒角,避免了两端同时倒角会出现倒角不均的问题,而且,解决了辊棒弯曲对倒角精度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