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3169发布日期:2020-09-04 15:17阅读:1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盒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人大多数都是上班族,其生活差不多都是快节奏,所以花在烹饪上的时间也不够多,一般都是一次性从市场上购置一段时间需要食用的蔬菜鱼肉等食品,然后把食品预先清洗和切成方便烧熟的形状,放在碗等容器内,用保鲜膜封住容器口,放在冰箱内进行保鲜,而现在的保鲜膜为了方便包装和使用都是卷状形式的,在售卖过程中外面都是用尼龙袋包住的,防止被弄脏,当用户需要时候,把尼龙袋拿掉,放在一种专门盛放保鲜膜的盒子里,这种盒子的盒盖上安装有刀片,在需要使用之前预先将保鲜膜抽拉出盒体,然后合上盒盖,使得刀片和盒体能共同夹紧保鲜膜,然后手动把露出在盒体外的保鲜膜沿着刀片长度的延伸方向撕断,非常方便使用,但是这个常规的盒子由于刀片是裸露在盒盖外的,在换取新的保鲜膜卷或者抽拉出保鲜膜纸的时候,都需要翻动盒盖,这样很容易割伤到手,具备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保鲜膜切割盒的刀片裸露在盒盖的下边缘,在翻动盒盖进行换取新的保鲜膜卷或者抽拉出保鲜膜纸的时候容易割伤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包括盒盖、盒体,盒盖一侧可转动连接在盒体的一侧上,所述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后侧壁的高度,所述盒盖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包括横向的顶板和竖直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底端与所述前侧壁顶端接合,

所述顶板的前侧边缘超出所述盒体的底部前侧边缘,且当所述盒盖盖合时,所述前挡板的自由端延伸到所述前侧壁的顶端之下,所述前挡板的内侧面抵在所述前侧壁的外侧面上,所述前挡板底端之上的内侧面设有一个锯齿形的刀片,所述刀片包括刀刃部,所述前挡板的底端超出所述刀刃部,所述前侧壁的顶端设有一个切槽,所述刀片在所述切槽上方,所述刀刃部可卡入所述切槽内,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留有用于通过保鲜膜纸的第一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壁包括伸缩板和外壳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外壳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壳板的两个竖直侧边上各设有一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伸缩板上的两条竖直边底部各设有一个拨动柱,分为第一拨动柱和第二拨动柱,所述第一拨动柱延伸在所述第一通道外,所述第二拨动柱延伸在所述第二通道外,所述伸缩板顶部设有弹性的卡凸,所述外壳板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拨动柱和所述第二拨动柱之间连有一个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中部设有一个水平的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的顶面和底面均间隔设有若干凸纹。

进一步的,所述切槽设置在所述伸缩板的顶端,所述切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v”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切槽包括后斜面和前斜面,所述前斜面与所述前挡板背离,所述前斜面顶部设有一个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上压辊、定位辊,所述上压辊与所述定位辊之间设有通过保鲜膜纸的第二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主体和抽板,所述抽板与所述前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抽板两条侧边各设有一个滑轨,所述主体两侧各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轨可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上边缘铰接一个外翻式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形状为“└”,所述开口的高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挂钩两端的直线距离,所述第一挂钩的材质为硅胶,所述右侧壁内侧面上连接一个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的形状为“┘”。

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的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

s1,掀开盒盖;

s2,拉拔第一挂钩,使其到达左侧壁外,

其中s1和s2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

s3,将一个保鲜膜卷的一端套入到第二挂钩上,然后将第一挂钩塞入到开口内,将保鲜膜卷的另一端套入到第一挂钩上;

s4,先将底板的抽板向外拉出,然后再把保鲜膜的自由端穿入到第二缝隙中,再从第二缝隙出来,穿进第一缝隙中,最后穿出盒体;

s5,把抽板推进底板的主体中;

s6,把盒盖盖上;

s7,把保鲜膜纸伸出盒体的一截从一侧用手撕扯下来;

s8,下次再用保鲜膜的时候,将推板向下按,直到卡凸插入到卡槽内,此时,伸缩板下降,再用手拉扯出一截保鲜膜纸,同样地,用手从一侧撕扯下来;

s9,当保鲜膜纸全部使用完毕后,需要先掀开盒盖,然后拉拔出第一挂钩(或者先拉拔出第一挂钩,然后掀开盒盖),接着把靠近第一挂钩的纸芯的一端拿起来,再把纸芯的另外一端从第二挂钩上拿下来,同时,把纸芯从盒体中拿出来。

s10,换上保鲜膜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盒盖的前挡板底端延伸到盒体前侧壁的底端以下,且将刀片设置在前挡板的内侧面,前挡板的底部超出刀片的刀刃部刀片与前侧壁的顶端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将保鲜膜纸撕断使用,因为刀片设置在盒盖前挡板的内侧面,且刀刃部缩在前挡板底部之上,所以在在翻动盒盖的时候,使得手不容易碰触到刀片的刀刃部,保证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前侧壁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推板安装在横杆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盒体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7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挂钩的立体图;

其中,100、盒盖;200、盒体;300、刀片;400、保鲜膜纸;210、前侧壁;220、后侧壁;110、顶板;120、前挡板;310、刀刃部;211、伸缩板;212、外壳板;211a、切槽;500、第一缝隙;213、弹性组件;212a、第一通道;212b、第二通道;211b、第一拨动柱;211c、第二拨动柱;211d、卡凸;212c、卡槽;600、横杆;700、推板;710、凸纹;211ab、前斜面;211ac、后斜面;810、上压辊;820、定位辊;830、第二缝隙;910、第一挂钩;911、销轴;920、第二挂钩;230、左侧壁;240、右侧壁;231、开口;231a、容纳槽;250、底板;251、主体;252、抽板;252a、滑轨;251a、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1-9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包括盒盖100、盒体200,盒体200用来收纳保鲜膜卷,因为盒盖100上安装有刀片300,所以盒盖100在合上后,就可以手动撕扯断露出在盒体200外的保鲜膜纸400,盒盖100一侧可转动连接在盒体200的一侧上,以便方便地打开盒盖100,进行保鲜膜纸400卷的替换,保鲜膜卷可在盒体200内转动以便连续拉出保鲜膜卷,一般盒体200的宽度与保鲜膜纸400卷的直径一致,在拉动保鲜膜纸400卷的时候,保鲜膜纸400卷不至于前后滚动,使得拉出保鲜膜卷的动作是连续的,不至于滚动时阻断拉出的进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盒体20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壁210和后侧壁220,前侧壁210的高度低于后侧壁220的高度,盒盖100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包括横向的顶板110和竖直的前挡板120,前挡板120底端与前侧壁210顶端接合,顶板110的前侧边缘超出盒体200的底部前侧边缘,且当盒盖100盖合时,前挡板120的自由端延伸到前侧壁210的顶端之下,前挡板120的内侧面抵在前侧壁210的外侧面上,前挡板120底端之上的内侧面设有一个锯齿形的刀片300,刀片300包括刀刃部310,前挡板120的底端超出刀刃部,前侧壁210的顶端设有一个切槽211a,刀片300在切槽211a上方,刀刃部可卡入切槽211a内,盒盖100与盒体200之间留有用于通过保鲜膜纸400的第一缝隙500,当盒盖100合上时,刀片300的刀刃部310嵌入到切槽211a内,而保鲜膜纸400从两者之间通过,且被两者夹紧,当手动撕扯断露出在盒体200外的保鲜膜纸400时,刀片300的刀刃部会将保鲜膜纸400从其上表面切断。

如图2所示,一般在拉动所要用的保鲜膜纸400之前,会把盒盖100打开,防止在拉动的过程中就切破保鲜膜纸400,但是每次拉动保鲜膜纸400前都要打开盒盖100,然后再合上盒盖100进行切断,不仅麻烦,而且盒盖100上的刀片300很容易划伤手部,所以将切槽211a设置为可以升降的结构,当需要拉动的保鲜膜纸400的时候,可以将切槽211a下降,当拉好保鲜膜纸400后,切槽211a上升,以便切断保鲜膜纸400。

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的,前侧壁210包括伸缩板211和外壳板212,切槽211a设置在伸缩板211的顶端,伸缩板211的底部通过弹性组件213与外壳板212的底部连接,优选的,弹性组件213为若干根间隔排布的弹簧,外壳板212的两个竖直侧边上各设有一条沿竖直侧边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分为第一通道212a和第二通道212b,伸缩板211上的两条竖直边各设有一个拨动柱,分为第一拨动柱211b和第二拨动柱211c,第一拨动柱211b延伸在第一通道212a外,第二拨动柱211c延伸在第二通道212b外,伸缩板211底部设有弹性的卡凸211d,外壳板212底部设有卡槽212c,卡凸211d与卡槽212c相互配合,将第一拨动柱211b和第二拨动柱211c一起往下拨动,使得伸缩板211下降,直到卡凸211d卡入到卡槽212c内,使得刀片300与切槽211a的缝隙变大,这样就能轻松拉出保鲜膜纸400,当拉好保鲜膜纸400后,再往上拨动第一拨动柱211b和第二拨动柱211c,使得卡凸211d从卡槽212c中解除,弹性组件213因为解除了束缚,且由于自身具备的弹性作用,其顶端自动上升,使得伸缩板211上升,刀片300与切槽211a的缝隙又变小,这样又可以切断保鲜膜纸400了。

如图4所示,优选的,为了同时拨动第一211b和第二拨动柱211c,它们之间连有一个横杆600,为了方便单个手指推动横杆600,在横杆600中部设有一个水平的推板700,需要降低伸缩板211的时候,就用食指或者大拇指向下拨动推板700,需要升高伸缩板211的时候,就用大拇指向上拨动推板700。

如图5所示,在推板700的顶面和底面均间隔设有若干凸纹710,可以增加推板700表面的粗糙程度,防止手指在用力拨动推板700的时候出现打滑的情况。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刀片300切断保鲜膜纸400的切口更加精细,切槽211a的纵向截面形状为“v”字型,保鲜膜纸400在被切断时是在切槽211a的最底部,而切槽211a的最底部是最狭窄的,使得切口只能被限定在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又有利于快速切断及精细切断保鲜膜纸400。

如图3所述,切槽211a包括后斜面211ac和前斜面211ab,前斜面211ab与前挡板120背离,为了使得保鲜膜纸400能够贴合在切槽211a的顶端,在前斜面211ab顶部一体成型一块竖直的基板,基板上设有上压辊810、定位辊820,上压辊810和下压辊820的轴线与基板垂直,上压辊810和下压辊820包括均包括一个固定轴和套在固定轴上的辊身,辊身能够绕着固定轴转动,上压辊810与定位辊820之间设有通过保鲜膜纸400的第二缝隙830,保鲜膜纸400穿梭在第二缝隙830中。

如图2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将保鲜膜纸400卷的自由端手动穿入到第二缝隙830中,将盒体200的底板设置成抽拉结构,具体的,盒体200包括底板250,底板250包括主体251和抽板252,抽板252两条侧边各设有一个滑轨252a,主体251两侧各设有一个滑槽251a,滑轨252a可在滑槽251a内移动,当抽板252抽出主体251外时,因为保鲜膜纸400卷是放在主体251的底部的,所以此时,保鲜膜纸400卷与前侧壁210的距离变大,可以方便将手伸入两者之间,将保鲜膜纸400自由端端穿入到第二缝隙830中,然后再把抽板252推到主体251内。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为了防止保鲜膜纸400卷因为直接与盒体200底部接触而在被拉动的时候不顺畅,盒体200设有一个挂架,挂架包括第一挂钩910和第二挂钩920,盒体200的左侧壁230设有一个开口231,第一挂钩910铰接在开口231上边缘,具体的,第一挂钩910上半段顶部贯穿一根销轴911,销轴911两端分别固定在开口231的两边缘,第一挂钩910能够绕着销轴911翻转。

第一挂钩910的形状为“└”,开口231的高度大小小于第一挂钩910两端的直线距离,使得第一挂钩欧910不轻易从开口231出来,对第一挂钩91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影响对保鲜膜纸400的悬挂,第一挂钩910的材质为弹性塑料,在需要换取保鲜膜纸400之前,需要把第一挂钩910翻转到开口231之外,所以依靠材质的弹性形变,把它拽出来,需要翻转到开口231之内时,也是依靠材质的弹性形变。与左侧壁230相对的右侧壁240内侧面上连接一个第二挂钩920,第二挂钩920的形状为“┘”。

一种防伤手保鲜膜切割盒的使用方法,按照以下步骤:

s1,掀开盒盖100;

s2,拉拔第一挂钩910,使其到达左侧壁230外,

其中s1和s2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

s3,将一个保鲜膜卷的一端套入到第二挂钩920上,然后将第一挂钩910塞入到开口231内,将保鲜膜卷的另一端套入到第一挂钩910上;

s4,先将底板的抽板向外拉出,然后再把保鲜膜的自由端穿入到第二缝隙830中,再从第二缝隙830出来,穿进第一缝隙500中,最后穿出盒体200;

s5,把抽板252推进底板250的主体251中;

s6,把盒盖100盖上;

s7,把保鲜膜纸400伸出盒体200的一截从一侧用手撕扯下来;

s8,下次再用保鲜膜的时候,将推板700向下按,直到卡凸211d插入到卡槽内,此时,伸缩板下降,再用手拉扯出一截保鲜膜纸400,同样地,用手从一侧撕扯下来;

s9,当保鲜膜纸全部使用完毕后,需要先掀开盒盖,然后拉拔出第一挂钩(或者先拉拔出第一挂钩,然后掀开盒盖),接着把靠近第一挂钩的纸芯的一端拿起来,再把纸芯的另外一端从第二挂钩上拿下来,同时,把纸芯从盒体中拿出来;

s10,换上保鲜膜纸。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