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3769发布日期:2020-12-22 1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部,其包括通过1个以上底部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底板;

前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前面连接;

后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后面连接;

左侧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左侧面连接,并包括通过1个以上左侧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左侧侧板;以及

右侧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右侧面连接,并包括通过1个以上右侧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右侧侧板,

所述左侧侧面部具备:相邻的1对左侧辅助板,其下侧通过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底板的左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左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左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

所述右侧侧面部具备:相邻的1对右侧辅助板,其下侧通过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底板的右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右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右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右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

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在所述底部、左侧侧面部和右侧侧面部折向内侧时,同时通过所述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和右侧辅助折叠手段折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和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柔性材料构成,以便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折向内侧时,不受所述底部上升并折向内侧的路径的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可以构成分别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的下侧延伸的第1防护罩,以便于覆盖所述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和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和右侧辅助折叠手段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柔性材料构成,以便于随着所述底部上升并折向内侧,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上升并折向内侧时,不受所述左侧侧板和右侧侧板折向内侧的路径的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可以形成分别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的左侧及右侧延伸的第2防护罩,以便于覆盖所述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和右侧辅助折叠手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1对左侧辅助板之间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柔性材料形成左侧连接折叠手段,以便于所述1对左侧辅助板在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时,包住所述1对底板的同时,折向内侧;所述1对右侧辅助板之间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柔性材料形成右侧连接折叠手段,以便于所述1对右侧辅助板在所述1对底板分别上升并折向内侧时,包住所述1对底板的同时,折向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可以形成分别从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朝着所述左侧连接折叠手段和右侧连接折叠手段的方向延伸的第3防护罩,以便于覆盖所述左侧连接折叠手段和右侧连接折叠手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可以包括:左侧导引部,其具有一定长度,并分别具备于所述1对左侧辅助板的内侧面;以及左侧滑动部,其与所述左侧导引部锁紧的状态下,以可滑动式分别具备于所述1对底板左侧面,沿着所述左侧导引部引导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的路径的同时,引导所述左侧辅助板折向内侧的路径;

所述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可以包括:右侧导引部,其具有一定长度,并分别具备于所述1对右侧辅助板的内侧面,以便于引导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的路径;以及右侧滑动部,其与所述右侧导引部锁紧的状态下,以可滑动式分别具备于所述1对底板的右侧面,沿着所述右侧导引部引导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的路径的同时,引导所述右侧辅助板折向内侧的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可以包括:左侧第1锁紧部,其分别形成于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左侧侧板,并相互啮合而锁紧,以便于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时,所述左侧辅助板和左侧侧板也同时折向内侧;以及

左侧第2锁紧部,

所述右侧辅助折叠手段可以包括:右侧第1锁紧部,其分别形成于所述右侧辅助板和右侧侧板,并相互啮合而锁紧,以便于所述1对底板上升并折向内侧时,所述右侧辅助板和右侧侧板也同时折向内侧;

以及右侧第2锁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折叠手段和右侧折叠手段可以分别具备左侧铰链磁铁和右侧铰链磁铁,以便于在展开所述左侧侧面部和右侧侧面部的状态下,增强其固定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可以具备弹性体,其在所述1对底板折向内侧时,向所述底部折叠手段和1对底板提供弹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箱盖,其用于盖住或打开所述折叠箱的开放的上面。

13.一种折叠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部,其包括通过1个以上底部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底板;

上面部,其位于所述底部的上面,并包括通过1个以上上侧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上板;

左侧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左侧面连接,并包括通过1个以上左侧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左侧侧板;以及

右侧侧面部,其与所述底部的右侧面连接,并包括通过1个以上右侧折叠手段折向内侧的1对右侧侧板,

所述左侧侧面部具备:相邻的1对第1左侧辅助板,其下侧通过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底板的左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左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左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以及相邻的1对第2左侧辅助板,其上侧通过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上板的左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左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左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

所述右侧侧面部具备:相邻的1对第1右侧辅助板,其下侧通过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底板的右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右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右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右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以及相邻的1对第2右侧辅助板,其上侧通过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上板的右侧面连接,左侧和右侧通过1对右侧辅助折叠手段分别与所述1对右侧侧板连接,从而在所述右侧侧板折向内侧时,同时折向内侧,

所述第1左侧辅助板、第1右侧辅助板、第2左侧辅助板和第2右侧辅助板在所述底部、上面部、左侧侧面部和右侧侧面部折向内侧时,同时通过所述左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右侧可变式折叠手段、左侧辅助折叠手段和右侧辅助折叠手段折向内侧,

分别位于所述底部的前面及后面的前面部或后面部被局部开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开放式盖子,其用于盖住或打开所述前面部或后面部的部分开放之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部的下侧可以具备用于移动所述折叠箱的1个以上后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部的下侧可以具备用于移动所述折叠箱的1个以上前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手柄部,其位于所述后面部,供用户搬运所述折叠箱。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箱,具体涉及一种左侧侧面部和右侧侧面部具备左侧辅助板和右侧辅助板,大部分侧面由硬质材料构成,保护收纳于内部的物品免受外部冲击的同时,易于折叠或展开,最大限度提升了存放及使用便利性的折叠箱。

技术研发人员:宋栽豪;宋原硕;宋保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栽豪;宋原硕;宋保炅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