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04773发布日期:2020-11-27 13:3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铝塑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铝塑袋是一种集各种包装优点于一身的包装产品,成本较低,印刷精美;该产品具有:防静电,防紫外线,防潮隔氧遮光,耐寒耐油耐高温,保鲜隔氧易封性强等特点。但是现有的铝塑袋在不具备保温功能,同时防护性较差,容易因摩擦、磕碰造成损坏,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保温性能好的铝塑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塑袋,包括铝塑袋本体,所述铝塑袋本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其上设有可将上端开口密封的上封盖,所述铝塑袋本体包括外表层、保温层以及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设有所述保温层,所述外表层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下方设置有沥水阀,所述沥水阀的安装槽中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和所述沥水阀的一侧均位于所述内表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表层包括隔热层、耐磨层以及防腐层,所述耐磨层、所述防腐层以及所述隔热层从外至内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封盖上设有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上设有封条层,所述铝塑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胶水层匹配的第一粘贴层。

优选的,所述铝塑袋本体一侧面设有透明部。

优选的,所述上封盖上设有提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内表层内向外分别是抑菌层、第一胶粘剂层、铝箔层、第二胶粘剂层和表面层,所述抑菌层外表面与所述铝箔层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剂层粘合,所述铝箔层的外表面与表面层的内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剂层粘合。

一种铝塑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内表层套设在外表层内,内表层和外表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内表层和保温层之间、外表层和保温层之间用胶水粘贴;

s2、在铝塑袋本体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方形透明部罩设在通孔处,其四周用胶水粘贴在铝塑袋本体上;

s3、依次将压力表和沥水阀安装到铝塑袋本体上;

s4、在上封盖涂覆一层胶水层,然后用可揭开的封条覆盖住胶水层。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保温层,起到保温的效果,通过设置抑菌层,可以抑制、杀死铝塑袋复合袋内部的细菌和细菌繁殖体,提高食品安全性,通过设置压力表可以检测并显示铝塑袋内部的压力,方便对铝塑袋抽真空时观看,通过设置沥水阀,方便排出铝塑袋内部物料的水份;2、通过隔热层,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热量进入,避免影响食品的保质器,通过设置防腐层,可以防止腐蚀性物质腐蚀铝塑袋,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增强集装袋的耐磨性,提高铝塑袋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中铝塑袋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中外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装置中内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塑袋本体;11、外表层;111、隔热层;112、耐磨层;113、防腐层;12、保温层;13、内表层;131、抑菌层;132、第一胶粘剂层;133、铝箔层;134、第二胶粘剂层;135、表面层;2、压力表;3、沥水阀;4、第一胶水层;5、封条层;6、第一粘贴层;8、透明部;9、上封盖;10、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铝塑袋,包括铝塑袋本体1,所述铝塑袋本体1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其上设有可将上端开口密封的上封盖9,所述铝塑袋本体1包括外表层11、保温层12以及内表层13,所述外表层11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表层13,所述外表层11和所述内表层13之间设有所述保温层12,所述外表层11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压力表2,且所述压力表2下方设置有沥水阀3,所述沥水阀3的安装槽中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压力表2的检测端和所述沥水阀3的一侧均位于所述内表层13的内部。压力表2可以检测出铝塑袋内部的压力,沥水阀方便排除铝塑袋内部的水份。

外表层11包括隔热层111、耐磨层112以及防腐层113,所述耐磨层112、所述防腐层113以及所述隔热层111从外至内依次设置。防腐层113可以防止腐蚀性物质腐蚀铝塑袋,隔热层111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热量进入铝塑袋内部,耐磨层112可以增强铝塑袋的耐磨性。

上封盖9上设有第一胶水层4,所述第一胶水层4上设有封条层5,所述铝塑袋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胶水层4匹配的第一粘贴层6。揭开封条层5,将上封盖9往下弯折,让第一胶水层4和第一粘贴层6重合,从而上封盖9覆盖住。

其中,所述铝塑袋本体1一侧面设有透明部8,通过透明部8可以观察到铝塑袋内部物料的情况。所述上封盖9上设有提拉把手10,方便提拉。

内表层13内向外分别是抑菌层131、第一胶粘剂层132、铝箔层133、第二胶粘剂层134和表面层135,所述抑菌层131外表面与所述铝箔层133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剂层132粘合,所述铝箔层133的外表面与表面层135的内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剂层134粘合。抑菌层131为银离子材料制备而成,可以有效的杀死铝塑袋内部细菌和细菌繁殖体。

一种铝塑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内表层套设在外表层内,内表层和外表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内表层和保温层之间、外表层和保温层之间用胶水粘贴;

s2、在铝塑袋本体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方形透明部罩设在通孔处,其四周用胶水粘贴在铝塑袋本体上;

s3、依次将压力表和沥水阀安装到铝塑袋本体上;

s4、在上封盖涂覆一层胶水层,然后用可揭开的封条覆盖住胶水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塑袋,包括铝塑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袋本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其上设有可将上端开口密封的上封盖,所述铝塑袋本体包括外表层、保温层以及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设有所述保温层,所述外表层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下方设置有沥水阀,所述沥水阀的安装槽中安装有过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的检测端和所述沥水阀的一侧均位于所述内表层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包括隔热层、耐磨层以及防腐层,所述耐磨层、所述防腐层以及所述隔热层从外至内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有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上设有封条层,所述铝塑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胶水层匹配的第一粘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牢靠的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袋本体一侧面设有透明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牢靠的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上设有提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牢靠的铝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层内向外分别是抑菌层、第一胶粘剂层、铝箔层、第二胶粘剂层和表面层,所述抑菌层外表面与所述铝箔层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剂层粘合,所述铝箔层的外表面与表面层的内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剂层粘合。

8.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铝塑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内表层套设在外表层内,内表层和外表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内表层和保温层之间、外表层和保温层之间用胶水粘贴;

s2、在铝塑袋本体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方形透明部罩设在通孔处,其四周用胶水粘贴在铝塑袋本体上;

s3、依次将压力表和沥水阀安装到铝塑袋本体上;

s4、在上封盖涂覆一层胶水层,然后用可揭开的封条覆盖住胶水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铝塑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塑袋及生产方法,包括铝塑袋本体,所述铝塑袋本体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其上设有可将上端开口密封的上封盖,所述铝塑袋本体包括外表层、保温层以及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内部设置有所述内表层,所述外表层和所述内表层之间设有所述保温层,所述外表层一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下方设置有沥水阀,所述沥水阀的安装槽中安装有过滤网。通过设置保温层,起到保温的效果,通过设置抑菌层,可以抑制、杀死铝塑袋复合袋内部的细菌和细菌繁殖体,提高食品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大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