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18422发布日期:2020-12-08 14:5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纸张了,为了提高纸张的装饰性、多样性,纸张一般都需要进行印刷,现有技术中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一些自动喷墨打印或者平网印刷设备均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其自动化工艺已经较为完善,一般的硬质印刷工艺基本都能够全自动上料,但是由于纸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一些柔性面幅较大的纸张,现有的设备不能进行自动上料。

现有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大多通过传送带实现对柔性纸张的上料,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缺陷:柔性纸张在上料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同时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脱离传送带,影响后续的印刷机的印刷作业,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其柔性纸张的表面容易吸附大量的灰尘,导致在上料后通过印刷机印刷时的质量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架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均固定设置有u形架,左侧所述u形架前后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承接架,右侧所述u形架前后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前后侧所述连接架的左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横向架,前后侧所述横向架底部右侧设置有平整装置;

传送组件,包括通过转轴一活动设置在u形架内顶部的下辊,左右侧下辊之间通过主传送带传动连接,左侧转轴一的后端贯穿左侧u形架的后侧并与驱动设备输出端固定,且驱动设备固定设置在左侧u形架的后侧外壁顶部,前后侧所述承接架之间顶部和前后侧横向架之间左侧均通过转轴二活动设置有上辊,且两组上辊之间通过随动传送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等距开设在主传送带外壁和随动传送带外壁的多组凹槽,且主传送带外壁的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软性磁条一,所述随动传送带外壁的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与软性磁条一配合的软性磁条二,所述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相对应,所述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为同极。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架组件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左侧转轴一前端的链轮一,左侧转轴一的前端贯穿左侧u形架和前侧承接架的前侧,所述链轮一处于前侧承接架的前方,左侧转轴二的前端贯穿前侧承接架并固定套设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一与链轮二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右侧转轴二的前端贯穿前侧横向架并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往复驱动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前侧承接架和前侧横向架前方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处于随动传送带前方,所述转动杆外壁左右侧均活动套设有轴承座,左右侧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前侧承接架前侧右端和前侧横向架前侧左端,所述转动杆右侧固定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转动杆外壁固定套设有转动柱,且转动柱外壁开设有首尾闭合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底部右侧嵌入设置有相匹配的短销,前侧承接架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横向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主传送带和随动传送带之间的前方,所述导向块上前后贯穿开设有横向的活动口,且活动口内左侧滑动设置相匹配的限位活动块,短销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前侧底部与限位活动块的前侧外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活动块的后侧还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轴外壁还固定套设有与主传送带顶部贴合的除污组件,所述除污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活动轴外壁的滚筒,所述滚筒外壁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外壁包裹有除尘膜,所述滚筒内顶部开设有装配腔,所述滚筒的一侧开设有与装配腔相连通的通口,且通口处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除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装配腔内的自动更换组件,所述自动更换组件包括承接座,所述装配腔左侧内壁前后端和右侧内壁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承接座,前后侧所述承接座之间活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除尘膜的左端贯穿滚筒顶部左侧并缠绕设置在左侧转动轴外壁,所述除尘膜的另一端贯穿滚筒顶部右侧并与右侧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左右侧所述转动轴均贯穿前侧承接座,所述自动更换组件还包括固定套设在左侧转动轴外壁的主动齿轮,右侧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前侧承接座的前方,所述装配腔底部内壁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左侧所述转动轴外壁且位于主动齿轮前方的位置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且驱动马达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装配腔底部内壁右侧固定设置有蓄电池,且驱动马达电性连接蓄电池。

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前,将该机构放置在对应印刷机的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在主传送带顶部的软性磁条一(每三组软性磁条一上放置一张柔性纸张)上放置待上料的柔性纸张,再打开驱动设备进行上料,驱动设备带动左侧的转轴一转动,进而带动左侧的下辊转动,从而使主传送带带动柔性纸张向右侧传动,而左侧的转轴一转动带动链轮一转动,链轮一转动通过传动链条带动链轮二转动,从而使左侧的转轴二转动,进而使左侧的上辊转动,从而使随动传送带传动,由于随动传送带和主传送带同步传动,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一一对应,在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的同极相斥力的作用下,使位于主传送带顶部的柔性纸张稳固的贴合在主传送带顶部,使其在传动时,不会出现偏移或脱离主传送带的情况;

s2:在传动时,由于随动传送带传动,从而使右侧的上辊带动右侧的转轴二转动,右侧的转轴二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从动锥齿轮的配合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转动柱转动,转动柱转动进而通过螺旋槽带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使限位活动块在导向块内的活动口内左右往复移动,在限位活动块左右往复移动时,滚筒与主传送带顶部接触发生自转,从而通过其外壁的除尘膜将残留在柔性纸张表面的灰尘去除;

s3:在长期使用后,去除的灰尘残留在缠绕在滚筒外壁的除尘膜外壁,此时,打开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使左侧的转动轴转动,进而使左侧的转动轴转动放卷在其外壁的除尘膜,而在左侧的转动轴转动时,其外壁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配合带动右侧的转动轴往左侧的转动轴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右侧的转动轴开始收卷除尘膜,直至除尘膜外壁未带有灰尘的一部分处于滚筒外壁即可关闭驱动马达,随着主传送带传动的柔性纸张经过除尘后,再通过平整装置平整后运送至印刷机处进行印刷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传送组件,待上料的柔性纸张放置在软性磁条一上,在传送带带动柔性纸张向右侧传动,而随动传送带和主传送带同步传动,并且由于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一一对应,在软性磁条一和软性磁条二的同极相斥力的作用下,使位于主传送带顶部的柔性纸张稳固的贴合在主传送带顶部,一方面使其在传动时不会出现偏移或脱离主传送带的情况,另一方面降低其在传送上料时出现的褶皱情况,进而提高后续的印刷质量,同时使用成本低;

2)本发明设置有往复驱动组件和除污组件,由于随动传送带传动,从而转动杆转动,从而使转动柱转动,转动柱转动进而通过螺旋槽带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使限位活动块在导向块内的活动口内左右往复移动,在限位活动块左右往复移动时,滚筒与主传送带顶部接触发生自转,从而通过其外壁的除尘膜将残留在柔性纸张表面的灰尘去除,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柔性纸张在传送上料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灰尘对柔性纸张后续对印刷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设置有自动更换组件,当位于滚筒外壁的除尘膜无法进行有效去除灰尘时,无需人工更换,通过打开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使左侧的转动轴转动,进而放卷除尘膜,而在左侧的转动轴转动时,其外壁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配合带动右侧的转动轴往左侧的转动轴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右侧的转动轴开始收卷除尘膜,使除尘膜的新的部分缠绕于滚筒外壁即可继续进行除尘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负担;

3)本发明设置有联动组件,驱动设备带动左侧的转轴一转动,进而带动左侧的下辊转动,从而使主传送带带动柔性纸张向右侧传动,而左侧的转轴一转动带动链轮一转动,链轮一转动通过传动链条带动链轮二转动,从而使左侧的转轴二转动,进而使左侧的上辊转动,从而使随动传送带传动,由于随动传送带和主传送带同步传动,同时在随动传送带传动时带动右侧的转轴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锥齿轮带动往复驱动组件作业,无需采用多组单独的驱动设备驱动,使该上料机构整体使用成本更低,使用稳定性更高,也方便长期使用后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除污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更换组件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上料架组件;11、底座;12、u形架;13、承接架;14、横向架;15、连接架;16、联动组件;161、链轮一;162、传动链条;163、主动锥齿轮;2、平整装置;3、传送组件;31、下辊;32、主传送带;33、上辊;34、随动传送带;35、软性磁条一;36、软性磁条二;37、往复驱动组件;371、转动杆;372、螺旋槽;373、转动柱;374、从动锥齿轮;375、导向块;376、限位活动块;377、连接杆;38、除污组件;381、滚筒;382、橡胶层;383、除尘膜;384、装配腔;385、自动更换组件;3851、承接座;3852、转动轴;3853、主动齿轮;3854、从动齿轮;3855、驱动马达;3856、蓄电池;3857、链条。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组件1,包括底座11,底座11起到承接结构的作用,底座11顶部左右侧均固定设置有u形架12,u形架12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左侧u形架12前后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承接架13,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的固定方式,右侧u形架12前后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15,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的固定方式,前后侧连接架15的左侧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横向架14,横向架14处于主传送带32上方,前后侧横向架14底部右侧设置有平整装置2,平整装置2用于对纸张进行平整作业,平整装置2在本领域应用广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选用,在此不另作详述;

请参阅图1,传送组件3,包括通过转轴一活动设置在u形架12内顶部的下辊31,两组u形架12内顶部均通过转轴一活动设置下辊31,左右侧下辊31之间通过主传送带32传动连接,主传送带32用于传动纸张上料,左侧转轴一的后端贯穿左侧u形架12的后侧并与驱动设备(图中未示出)输出端固定,驱动设备在本领域应用广泛,例如步进电机,其结构和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驱动设备采用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且驱动设备固定设置在左侧u形架12的后侧外壁顶部,前后侧承接架13之间顶部和前后侧横向架14之间左侧均通过转轴二活动设置有上辊33,且两组上辊33之间通过随动传送带34传动连接,随动传送带34随主传送带32同步运动;

请参阅图1,传送组件3还包括等距开设在主传送带32外壁和随动传送带34外壁的多组凹槽,凹槽用于装配结构,具体的,如附图1,三个凹槽为一组,每组等距设置,且主传送带32外壁的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软性磁条一35,软性磁条一35外侧与主传送带32外壁处于同一平面,随动传送带34外壁的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与软性磁条一35配合的软性磁条二36,软性磁条二36和软性磁条一35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在此不另做详述,软性磁条二36与随动传送带34外壁处于同一平面,软性磁条一35和软性磁条二36相对应,软性磁条一35和软性磁条二36为同极,通过同极相斥的原理,使纸张紧密的贴合在主传送带32上;

请参阅图1,上料架组件1还包括联动组件16,联动组件16包括固定套设在左侧转轴一前端的链轮一161,左侧转轴一的前端贯穿左侧u形架12和前侧承接架13的前侧,链轮一161处于前侧承接架13的前方,左侧转轴二的前端贯穿前侧承接架13并固定套设有链轮二,链轮一161与链轮二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62传动连接,右侧转轴二的前端贯穿前侧横向架14并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163,在左侧转轴一转动时通过链轮一161、链轮二和传动链条162的配合使左侧转轴二转动;

请参阅1和图2,传送组件3还包括往复驱动组件37,往复驱动组件37包括横向设置在前侧承接架13和前侧横向架14前方的转动杆371,转动杆371起到支撑和转动力传导的作用,转动杆371处于随动传送带34前方,转动杆371外壁左右侧均活动套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保证转动杆371转动的同时使其不会左右移动,左右侧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前侧承接架13前侧右端和前侧横向架14前侧左端,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的方式固定,转动杆371右侧固定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16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74,在随动传送带34传动时,进而使转动杆371转动,转动杆371外壁固定套设有转动柱373,且转动柱373外壁开设有首尾闭合的螺旋槽372,螺旋槽372的设置在转动柱373转动时能带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螺旋槽372底部右侧嵌入设置有相匹配的短销,短销的顶部处于螺旋槽372内,前侧承接架13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横向的导向块375,导向块375对限位活动块376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导向块375位于主传送带32和随动传送带34之间的前方,导向块375上前后贯穿开设有横向的活动口,且活动口内左侧滑动设置相匹配的限位活动块376,短销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77,且连接杆377的前侧底部与限位活动块376的前侧外壁固定,限位活动块376的顶部和底部均可设置滑块,活动口的顶部和底部内壁均横向开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使其不会前后移动;

请参阅图3,限位活动块376的后侧还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活动轴,活动轴使滚筒381在主传送带32传动时进行自转,且活动轴外壁还固定套设有与主传送带32顶部贴合的除污组件38,除污组件38用于去除主传送带32上的纸张的灰尘,除污组件38包括固定套设在活动轴外壁的滚筒381,滚筒381的前后长度等于主传送带32的前后长度,滚筒381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滚筒381外壁设置有橡胶层382,橡胶层382避免对柔性纸张产生压痕或损伤,橡胶层382外壁包裹有除尘膜383,除尘膜383可采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的静电除尘膜,在此不另做详述,滚筒381内顶部开设有装配腔384,方便装配结构,滚筒381的一侧开设有与装配腔384相连通的通口,且通口处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盖体(图中未示出),方便打开维护装配腔384内部的结构;

请参阅图3,除污组件38还包括设置在装配腔384内的自动更换组件385,自动更换组件385实现除尘膜383的自动放卷更换,自动更换组件385包括承接座3851,承接座3851呈t形,起到支撑和安装结构的作用,装配腔384左侧内壁前后端和右侧内壁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承接座3851,承接座3851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前后侧承接座3851之间活动设置有转动轴3852,转动轴3852的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前后侧承接座3851活动连接,除尘膜383的左端贯穿滚筒381顶部左侧并缠绕设置在左侧转动轴3852外壁,左侧转动轴3852外壁卷绕有多层除尘膜383,除尘膜383的另一端贯穿滚筒381顶部右侧并与右侧转动轴3852固定连接,右侧转动轴3852用于收卷除尘膜383;

请参阅图3和图4,左右侧转动轴3852均贯穿前侧承接座3851,转动轴3852与承接座3851之间设置轴承,自动更换组件385还包括固定套设在左侧转动轴3852外壁的主动齿轮3853,右侧转动轴3852外壁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齿轮3853啮合的从动齿轮3854,使左右侧的转动轴3852转动方向互为相反,主动齿轮3853和从动齿轮3854均位于前侧承接座3851的前方,避免其转动干涉承接座3851,装配腔384底部内壁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马达3855,驱动马达3855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其结构和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另作详述,左侧转动轴3852外壁且位于主动齿轮3853前方的位置固定套设有从动链轮,且驱动马达3855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3857传动连接,装配腔384底部内壁右侧固定设置有蓄电池3856,且驱动马达3855电性连接蓄电池3856,蓄电池3856为驱动马达3855提供电源,同时不会受到滚筒381转动的影响。

一种用于柔性纸张的印刷机的连续上料机构及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前,将该机构放置在对应印刷机的指定位置进行使用,在主传送带32顶部的软性磁条一35(每三组软性磁条一35上放置一张柔性纸张)上放置待上料的柔性纸张,再打开驱动设备进行上料,驱动设备带动左侧的转轴一转动,进而带动左侧的下辊31转动,从而使主传送带32带动柔性纸张向右侧传动,而左侧的转轴一转动带动链轮一161转动,链轮一161转动通过传动链条162带动链轮二转动,从而使左侧的转轴二转动,进而使左侧的上辊33转动,从而使随动传送带34传动,由于随动传送带34和主传送带32同步传动,软性磁条一35和软性磁条二36一一对应,在软性磁条一35和软性磁条二36的同极相斥力的作用下,使位于主传送带32顶部的柔性纸张稳固的贴合在主传送带32顶部,使其在传动时,不会出现偏移或脱离主传送带32的情况;

s2:在传动时,由于随动传送带34传动,从而使右侧的上辊33带动右侧的转轴二转动,右侧的转轴二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163和从动从动锥齿轮374的配合带动转动杆371转动,从而使转动柱373转动,转动柱373转动进而通过螺旋槽372带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短销左右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377使限位活动块376在导向块375内的活动口内左右往复移动,在限位活动块376左右往复移动时,滚筒381与主传送带32顶部接触发生自转,从而通过其外壁的除尘膜383将残留在柔性纸张表面的灰尘去除;

s3:在长期使用后,去除的灰尘残留在缠绕在滚筒381外壁的除尘膜383外壁,此时,打开驱动马达3855,驱动马达3855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3857的配合使左侧的转动轴3852转动,进而使左侧的转动轴3852转动放卷在其外壁的除尘膜383,而在左侧的转动轴3852转动时,其外壁的主动齿轮3853和从动齿轮3854配合带动右侧的转动轴3852往左侧的转动轴3852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右侧的转动轴3852开始收卷除尘膜383,直至除尘膜383外壁未带有灰尘的一部分处于滚筒381外壁即可关闭驱动马达3855,随着主传送带32传动的柔性纸张经过除尘后,再通过平整装置2平整后运送至印刷机处进行印刷作业。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