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5335发布日期:2020-12-18 18:5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梯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目前大部分电梯主要通过钢丝绳提升实现轿厢的安全升降。

消防电梯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因此,消防电梯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其防火设计十分重要,但目前大部分消防电梯只用于消防人员的营救使用,一旦发生火灾,那么受灾人群将无法及时逃离现场,普通电梯由于不具备消防安全功能,一旦发生重大火灾,那么乘坐电梯的人员将会非常危险,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消防电梯非常少见,现在见到的消防电梯虽然较普通电梯容量增大,但是如果受灾人群较多,将会导致大多数人无法及时逃离,并且万一电梯出现故障,那么被困人员将会十分危险。

为此,提出一种消防安全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安全电梯,该装置,增设了升降装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受灾人群可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电梯分层,这样就使得电梯的容纳量增至原来的两倍,以实现在发生火灾时使更多人能够成功逃生,通过连接装置与升降装置配合使用,使人们能够往返于两层底板,实现人群在两层底板之间的合理分配,更有利于逃离,通过逃生结构,在电梯发生故障或者受灾人群较多远超电梯可承载人数时,且火势尚未蔓延至电梯通道时,人们可通过逃生结构及时逃离,通过逃生结构与升降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使处于两层底板的人员都可以通过逃生结构及时逃离,大大提升了逃离的速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安全电梯,包括轿厢、电梯按钮、排气扇、升降按钮、氧气仓和面罩仓,所述消防安全电梯还包括升降装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护栏,所述第一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两根螺杆,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通过机械臂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底板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螺纹块与螺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的内侧壁,另一端通过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通过活动螺母活动连接,所述螺杆靠近螺纹块的一侧贯穿第二底板的侧壁并与电机相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梯,所述伸缩梯由多个结构相同,尺寸渐变的梯单元组成,且任一相邻的梯单元之中,包括上子梯、下子梯和横撑,所述上子梯与下子梯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套,平行两子梯之间通过横撑固定连接,所述上子梯与下子梯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所述逃生结构包括逃生窗口,所述逃生窗口位于轿厢与电梯按钮相对的一侧内壁,所述轿厢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梯轨,所述梯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逃生梯,且所述逃生梯与轿厢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可使人通过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了升降装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受灾人群可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电梯分层,这样就使得电梯的容纳量增至原来的两倍,以实现在发生火灾时使更多人能够成功逃生,通过连接装置与升降装置配合使用,使人们能够往返于两层底板,实现人群在两层底板之间的合理分配,更有利于逃离,通过逃生结构,当电梯到达底层时,逃生梯通向地下安全通道,在底层楼层着火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客可通过逃生梯到达安全通道进行撤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的侧壁与轿厢的内表面侧壁无缝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容纳仓,所述第一底板正常状态下置于容纳仓内,所述第一底板靠近伸缩梯的一侧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护栏相对应于轿厢入口以及伸缩梯攀入口均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螺纹块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相接的螺纹,所述升降按钮固定安装于轿厢靠近电梯按钮的一侧内壁,且设有上下两组,两组升降按钮均可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在正常状态下,由于第一底板处于第二底板上端外表面的容纳仓内,第一底板可与水平面齐平,提升乘客在进出电梯时的安全性,当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分层后,伸缩梯伸展,乘客可通过抓住把手更轻易地到达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设防滑条纹可避免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拥挤而导致滑到,栏杆在电梯入口处设为开口,可避免电梯在正常状态下栏杆会妨碍乘客出入电梯口,当升降装置启动时,螺杆转动时可通过螺纹带动螺纹块的移动,从而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升降按钮设置为上下两组,当电梯分层后,上下两层乘客都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改变升降装置的状态,当第一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的红外感应器探测到第二底板上载有乘客时,即使按压按钮也不能使升降装置降下,防止人员误触按钮升降装置降下而使第二底板上的乘客受伤。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嵌入式结构,包括固定板、转杆和翻把,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翻把腔,所述转杆活动连接于翻把腔的两侧内壁,所述转杆贯穿翻把一侧中间位置的内部,所述翻把通过转杆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在未使用时由于嵌入第一底板的内部,既不占用任何空间,也可避免把手凸起而绊倒乘客。

优选的,所述逃生窗口共四个,分为上下两组,每组各两个,且每组中两个逃生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逃生窗口包括翻板、撑板和撑杆,所述翻板可翻转铰接于轿厢的内壁,所述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轿厢的外壁,所述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撑板远离轿厢一侧的底端外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轿厢的外壁,所述翻板翻开后与逃生梯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翻板为可外翻结构,即使在电梯满载时也可以顺利打开,逃离时推开翻板,乘客可通过被翻板安全过渡到逃生梯上,将逃生窗口设置为上下两组,且每组两个,可使上下两层乘客同时通过逃生梯逃离火灾现场,大大提升逃离速率。

优选的,所述面罩仓的内部放置有多组呼吸面罩,所述面罩仓的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滑盖,所述滑盖的外表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滑盖的两侧设置有多组滑轮,所述滑盖与面罩仓的侧壁之间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所述滑盖的上端开设有滑盖槽,所述面罩仓设置有上下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客可通过提手滑动滑盖,打开面罩仓,以备烟雾侵袭导致窒息,滑盖不占用任何空间,即使在电梯内满载乘客的情况下也可打开。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氧气仓设置在轿厢与面罩仓相对的一侧内壁,所述轿厢内部的顶端外表面以及第一底板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一层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缩梯张开时在卡块与固定套之间起到一个缓冲保护的作用,氧气仓内压缩有液态氧,当轿厢内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时可打开氧气仓供氧,由于轿厢内分成两层,空间比较紧张,在轿厢内部顶端外表面与第一底板下端外表面设置橡胶层可防止个子高的乘客发生碰撞而受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轿厢中添加升降装置,乘客进入到轿厢内,站立在第一底板上端,按下升降按钮后,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螺杆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块向远离电机一侧移动,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立起,从而使第一底板上升,实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分层,从而在紧急情况下使轿厢内可容纳人数增至两倍;

2.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可与升降装置配合使用,当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实现分层后,可带动伸缩梯张开,如果第一底板还未站满人便已分层,第二底板上的乘客便可通过伸缩梯以及第一底板上端设置的把手到达第二底板,使轿厢内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通过逃生结构,当电梯到达底层时,逃生梯通向地下安全通道,在底层楼层着火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客可通过逃生梯到达安全通道进行撤离,向外推开翻板,翻板在撑板与撑杆的支撑力下,使逃生人员可以通过站立在翻板上顺利攀爬至逃生梯,从而通过逃生梯到达地下安全通道进行撤离,如果第二底板人数过多,可通过伸缩梯到达第一底板,再通过设立在轿厢侧壁靠近上端位置的逃生窗口逃生,提升了逃跑的速率,另外设立在轿厢侧壁的面罩仓与氧气仓,可通过推动提手打开面罩仓,戴上放置在面罩仓内的呼吸面罩,可有效防止吸入烟雾导致窒息,氧气仓内压缩有液态氧,当轿厢内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时可打开氧气仓供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伸缩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轿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逃生梯与梯轨的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伸缩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面罩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把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翻板、撑杆及撑板的结合视图。

图中:

1、第一底板;2、滑杆;3、第一支臂;4、活动螺母;5、第二支臂;6、第二底板;7、螺纹块;8、电机;9、螺杆;10、护栏;11、滑块;12、卡块;13、横撑;14、固定套;15、下子梯;16、弹簧;17、上子梯;18、逃生窗口;19、梯轨;20、逃生梯;21、把手;22、伸缩梯;23、容纳仓;24、转杆;25、翻把;26、翻把腔;27、翻板;28、面罩仓;29、撑板;30、撑杆;31、滑盖;32、滑轮;33、提手;34、滑盖槽;35、固定板;36、氧气仓;401、轿厢;402、电梯按钮;403、排气扇;404、升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安全电梯,一种消防安全电梯,包括轿厢401、电梯按钮402、排气扇403、升降按钮404、氧气仓36和面罩仓28,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安全电梯还包括升降装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所述第一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护栏10,所述第一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板6,所述第二底板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两根螺杆9,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6之间通过机械臂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的底端设置有滑杆2,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支臂3和第二支臂5,所述第一支臂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底板1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螺纹块7与螺杆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6的内侧壁,另一端通过滑块11与滑杆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臂3与第二支臂5之间通过活动螺母4活动连接,所述螺杆9靠近螺纹块7的一侧贯穿第二底板6的侧壁并与电机8相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梯22,所述伸缩梯22由多个结构相同,尺寸渐变的梯单元组成,且任一相邻的梯单元之中,包括上子梯17、下子梯15和横撑13,所述上子梯17与下子梯15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套14,平行两子梯之间通过横撑13固定连接,所述上子梯17与下子梯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2;

所述逃生结构包括逃生窗口18,所述逃生窗口18位于轿厢401与电梯按钮402相对的一侧内壁,所述轿厢(401)的一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梯轨(19),所述梯轨(1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结构尺寸均相同的逃生梯(20),且所述逃生梯(19)与轿厢(40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可使人通过的空间,通过增设升降装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在发生火灾时,受灾人群可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电梯分层,这样就使得电梯的容纳量增至原来的两倍,以实现在发生火灾时使更多人能够成功逃生,通过连接装置与升降装置配合使用,使人们能够往返于两层底板,实现人群在两层底板之间的合理分配,更有利于逃离,通过逃生结构,通过逃生结构,当电梯到达底层时,逃生梯通向地下安全通道,在底层楼层着火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客可通过逃生梯到达安全通道进行撤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底板6的侧壁与轿厢401的内表面侧壁无缝连接,所述第二底板6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容纳仓23,所述第一底板1正常状态下置于容纳仓23内,所述第一底板1靠近伸缩梯22的一侧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21,所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6的上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护栏10相对应于轿厢401入口以及所述伸缩梯22攀入口均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螺纹块7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9相接的螺纹,所述升降按钮404固定安装于轿厢401靠近电梯按钮402的一侧内壁,且设有上下两组,两组升降按钮404均可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所述第一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电梯在正常状态下,由于第一底板1处于第二底板6上端外表面的容纳仓23内,第一底板1可与水平面齐平,提升乘客在进出电梯时的安全性,当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6分层后,伸缩梯22伸展,乘客可通过抓住把手21更轻易地到达第一底板1,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6的上端外表面所设防滑条纹可避免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拥挤而导致滑到,栏杆在电梯入口处设为开口,可避免电梯在正常状态下栏杆会妨碍乘客出入电梯口,当升降装置启动时,螺杆9转动时可通过螺纹带动螺纹块7的移动,从而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升降按钮404设置为上下两组,当电梯分层后,上下两层乘客都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改变升降装置的状态,当第一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的红外感应器探测到第二底板6上载有乘客时,即使按压按钮也不能使升降装置降下,防止人员误触按钮升降装置降下而使第二底板6上的乘客受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把手21为嵌入式结构,包括固定板35、转杆24和翻把25,所述固定板35的内部开设有翻把腔26,所述转杆24活动连接于翻把腔26的两侧内壁,所述转杆24贯穿翻把25一侧中间位置的内部,所述翻把25通过转杆24与固定板35相连接,所述固定板35与第一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把手21在未使用时由于嵌入第一底板1的内部,既不占用任何空间,也可避免把手21凸起而绊倒乘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逃生窗口18共四个,分为上下两组,每组各两个,且每组中两个逃生窗口18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逃生窗口18包括翻板27、撑板29和撑杆30,所述翻板27可翻转铰接于轿厢401的内壁,所述撑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轿厢401的外壁,所述撑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撑板29远离轿厢401一侧的底端外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轿厢401的外壁,所述翻板27翻开后与逃生梯20对接,由于翻板27为可外翻结构,即使在电梯满载时也可以顺利打开,逃离时推开翻板27,乘客可通过被翻板27安全过渡到逃生梯20上,将逃生窗口18设置为上下两组,且每组两个,可使上下两层乘客同时通过逃生梯20逃离火灾现场,大大提升逃离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面罩仓28的内部放置有多组呼吸面罩,所述面罩仓28的开口处活动安装有滑盖31,所述滑盖31的外表面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提手33,所述滑盖31的两侧设置有多组滑轮32,所述滑盖31与面罩仓28的侧壁之间通过所述滑轮32滑动连接,所述滑盖31的上端开设有滑盖槽34,所述面罩仓28设置有上下两个,乘客可通过提手33滑动滑盖31,打开面罩仓28,以备烟雾侵袭导致窒息,滑盖31不占用任何空间,即使在电梯内满载乘客的情况下也可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固定套14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氧气仓36设置在轿厢401与面罩仓28相对的一侧内壁,所述轿厢401内部的顶端外表面以及第一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均设置一层橡胶层,在伸缩梯22张开时在卡块12与固定套14之间起到一个缓冲保护的作用,氧气仓36内压缩有液态氧,当轿厢401内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时可打开氧气仓36供氧,由于轿厢401内分成两层,空间比较紧张,在轿厢401内部顶端外表面与第一底板1下端外表面设置橡胶层可防止个子高的乘客发生碰撞而受伤。

工作原理:通过在轿厢401中添加升降装置,乘客进入到轿厢401内,站立在第一底板1上端,按下升降按钮404后,电机8顺时针转动,带动螺杆9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块7向远离电机8一侧移动,第一支臂3与第二支臂5立起,从而使第一底板1上升,实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6的分层,从而在紧急情况下使轿厢401内可容纳人数增至两倍;

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和逃生结构,可与升降装置配合使用,当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6实现分层后,可带动伸缩梯22张开,如果第一底板1还未站满人便已分层,第二底板6上的乘客便可通过伸缩梯22以及第一底板1上端设置的把手21到达第二底板6,使轿厢401内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通过逃生结构,当电梯到达底层时,逃生梯通向地下安全通道,在底层楼层着火的情况下,轿厢内的乘客可通过逃生梯到达安全通道进行撤离,向外推开翻板27,翻板27在撑板29与撑杆30的支撑力下,使逃生人员可以通过站立在翻板27上顺利攀爬至逃生梯20,从而通过逃生梯20到达安全通道进行撤离,如果第二底板6人数过多,可通过伸缩梯22到达第一底板1,再通过设立在轿厢401侧壁靠近上端位置的逃生窗口18逃生,提升了逃跑的速率,另外设立在轿厢401侧壁的面罩仓与氧气仓36,可通过推动提手33打开面罩仓,戴上放置在面罩仓内的呼吸面罩,可有效防止吸入烟雾导致窒息,氧气仓36内压缩有液态氧,当轿厢401内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时可打开氧气仓36供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