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4892发布日期:2021-02-09 14:3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垃圾回收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是一种集垃圾收集、分类及再处理的装置。露天的垃圾桶、多分类垃圾回收箱体及垃圾综合处理站均是不同体量的垃圾回收系统,随着科技进步与人文发展,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功能性和运转效率亦在不断提高。
[0003]
公布号为cn2062979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分箱体,主箱体顶壁且位于每一分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投放口,每一分箱体内腔且位于第一投放口下方设置有母垃圾箱。主箱体外侧壁可转动设置有倾倒箱门,倾倒箱门的设置数量等同于分箱体的数量,且一一对应。每一分箱体内设置有子垃圾箱,倾倒箱门外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投放口。成年人可通过第一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母垃圾箱内,未成年人可通过第二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子垃圾箱内。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工作人员清运垃圾时需频繁将每一分箱体从主箱体内取出倾倒,此过程极为繁琐并耗时耗力,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清运垃圾时的工作效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改善工作人员清运分类垃圾箱的工作效率偏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主箱体和若干分箱体,所有所述分箱体均位于主箱体内腔,所述主箱体外侧壁贯穿设置有清运口,所述主箱体于清运口处可转动设置有两块用于闭合清运口的闭合板;所述主箱体于清运口内底壁处设置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内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至主箱体外部,所有所述分箱体可拆卸设置于承接板顶壁;所述承接板与主箱体之间共同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抵接板;所述驱动件位于主箱体外侧壁,所述抵接板位于承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抵接板固定连接。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箱体内的垃圾需要清运时,工作人员可打开闭合板以洞开清运口,之后启动驱动件,以使驱动件的活塞杆外伸;在此过程中,驱动件的活塞杆推动抵接板朝远离主箱体的一端移动,进而使得承接板滑移至主箱体宽度方向的一侧;此时,所有分箱体均被拉离主箱体内腔,工作人员可快速拉动分箱体以倾倒垃圾;此过程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主箱体内将分箱体一个一个拉出再清运的繁琐,并便于工作人员一次性将所有清空的分箱体送入主箱体内腔,进而有效缩短了工作人员清运垃圾时的耗时,并提高了工作人员清运垃圾时的工作效率。
[0008]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抵接板之间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所述卡固组件包括贴合板和卡固件;所述贴合板位于驱动件的活塞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抵接板朝向驱动件的侧壁设置有便于贴合板抵入的限位槽,所述卡固件用于固定连接贴合板与抵接板。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抵入限位槽内腔后,有效减少了驱动件的活塞杆相对抵接板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卡固件可固定连接贴合板与抵接板,进而有效保障了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抵接板的连接强度,并保障了驱动件对承接板的推动稳定性。
[0010]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底壁转动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主箱体于沉降槽内底壁处设置有若干便于导向轮抵入的滑移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使承接板在沉降槽内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此过程有效减少了承接板在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静摩擦系数,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承接板与分箱体滑移至主箱体外的速度及效率。
[0011]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与主箱体之间共同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侧翼板和若干定向杆;所有所述定向杆位于侧翼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侧翼板固定设置于主箱体内侧壁,所述承接板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便于定向杆抵入的通连孔。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杆抵入通连孔内腔后,可有效限定承接板在滑移过程中的位置,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承接板承载分箱体滑移时的稳定性,并减少了分箱体在随承接板滑移时出现侧翻的现象。
[0013]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外侧壁且位于清运口处转动设置有若干限位环板,所述承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限位环板抵入的卡合槽,每一所述限位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达到其最大行程时,卡合槽恰好位于主箱体外部,工作人员可转动限位环板以使其抵入卡合槽内腔,进而以限定承接板在沉降槽内的相对滑动,保障了工作人员在承接板顶壁移动分箱体时的稳定性。
[0015]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顶壁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向板;所述承接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侧边槽,所述支撑杆转动设置于侧边槽内,所述导向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杆外缘。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分箱体拉离承接板时,工作人员可翻转导向板,以使导向板倾斜着地,此时,导向板在地面与承接板之间形成稳定过渡板,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快捷且省力地将分箱体移运至地面上以清空垃圾。
[0017]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与承接板之间共同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卡接套、卡接杆、端部块和磁性块;所述卡接套位于导向板外侧壁,所述端部块位于卡接杆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承接板顶壁设置有便于端部块抵入的锁止槽;所述磁性块位于导向板外侧壁,所述可端部块与磁性块磁性相吸。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闭合板闭合于清运口内腔时,导向板可转动至与承接板顶壁垂直,之后工作人员可将卡接杆远离端部块方向的一端抵入锁止槽内腔,以使导向板垂直于承接板顶壁;当卡接杆脱离锁止槽内腔时,磁性块与端部块磁性相吸,进而以有效减少卡接杆脱离卡接套的现象。
[0019]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顶壁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定分箱体位置的预设槽,所述承接板
顶部设置有纵向板,所述纵向板与每一分箱体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扣件和两根连接系带,每根所述连接系带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纵向板外侧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系带通过卡扣件固定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箱体底壁的辊轮可抵入预设槽内腔,进而可使分箱体较为稳定地定位于承接板顶壁;连接系带通过拉伸以张紧于分箱体外侧壁,卡扣件的公扣与母扣相互扣合,可使相邻的两根连接系带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分箱体稳定固定于承接板顶壁,以进一步减少分箱体在承接板移运过程中出现侧翻的现象。
[0021]
优选的,所述闭合板与主箱体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抵接条、过盈套和顶接块;所述抵接条转动设置于闭合板外侧壁,所述过盈套套设于抵接条外缘,所述顶接块位于主箱体外侧壁,每一所述顶接块其中一端设置有便于抵接条抵入的导向槽。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条通过转动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抵入导向槽内腔,过盈套通过自身的压缩形变以使抵接条抵紧于导向槽内腔而不易松动,进而使得抵接条长度方向的两端稳定连接主箱体与闭合板,并使得闭合板稳定固定于清运口内腔。
[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承接板同时承载主箱体内的所有分箱体,驱动件通过做工可使承接板滑移至主箱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进而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清运分箱体内的垃圾时的工作强度,并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清运垃圾时的工作效率;2.导向组件可在承接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稳定地过渡板体,进而以便工作人员稳定地将分箱体从承接板拉至地面上以清运。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闭合板、导向板和主箱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使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分箱体与承接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承接板和主箱体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承接板和主箱体连接关系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驱动件和抵接板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8是限位环板、承接板和主箱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9是导向板和承接板连接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1、主箱体;11、分箱体;12、清运口;13、闭合板;14、沉降槽;15、滑移槽;16、限位环板;161、让位平面;2、承接板;21、预设槽;22、纵向板;23、导向轮;24、通连孔;25、卡合槽;26、锁止槽;27、侧边槽;3、驱动组件;31、驱动件;32、抵接板;321、限位槽;4、定位组件;41、抵接条;411、过盈套;42、顶接块;421、导向槽;5、连接组件;51、连接系带;52、卡扣件;6、卡固组件;61、贴合板;62、卡固件;7、稳定组件;71、侧翼板;72、定向杆;8、导向组件;81、支撑杆;82、导向板;9、锁止组件;91、卡接套;92、卡接杆;921、端部块;93、磁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参照图1,包括主箱体1和若干分箱体11。分箱体11为若干独立的垃圾收集箱,所有分箱体11均位于主箱体1内腔。在本实施例中,分箱体1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主箱体1内可滑动设置有承接板2,所有分箱体11均卡拆卸固定于承接板2顶壁。承接板2与主箱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可使承接板2自动滑移出主箱体1内腔,进而以便工作人员快速清运分箱体11内腔的垃圾。
[0028]
参照图1、2,主箱体1外侧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清运口12,在本实施例中,分箱体1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清运口12便于四个分箱体11同时穿过。清运口12内通过合页转动设置有两块闭合板13,闭合板13用于封盖清运口12的上部。
[0029]
参照图3,闭合板13与主箱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用于限定闭合板13在清运口12内的位置。定位组件4包括抵接条41、过盈套411和顶接块42,抵接条41通过销钉转动设置于闭合板13外侧壁,过盈套411可以为质地柔韧且外表面静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套,其套接于抵接条41外部。顶接块42焊接于主箱体1外侧壁,且所有顶接块42均位于清运口12上方。每块顶接块42其中一端设置有导向槽421,抵接条41通过转动可使其带有过盈套411的一端抵入导向槽421,进而以使闭合板13稳定固定于清运口12内。
[0030]
参照图4、5,主箱体1于清运口12内底壁处设置有沉降槽14,承接板2位于沉降槽14内,且承接板2宽度方向的一端可延伸至主箱体1外部。承接板2顶壁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预设槽21,两两预设槽21为一组,以便分箱体11底壁的滚轮抵入,进而以便分箱体11初步定位于承接板2顶壁。
[0031]
参照图4,承接板2顶壁垂直焊接有纵向板22,纵向板22沿承接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纵向板22与每个分箱体11之间共同设置有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卡扣件52和连接系带51,在本实施例中,卡扣件52可以为塑料卡扣,其包括公扣和母扣。连接系带51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连接系带51,每根连接系带51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铆钉固定于纵向板22外侧壁,每根连接系带51远离纵向板22方向的一端分别与卡扣件52的公扣或母扣粘固。
[0032]
参照图4,当分箱体11坐设于承接板2顶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伸连接系带51以将卡扣件52的公扣与母扣扣合,以使纵向板22和两根连接系带51共同围绕分箱体11,进而有效提高分箱体11在承接板2上的位置稳定性。
[0033]
参照图6,承接板2底壁通过支架固定有若干导向轮23,导向轮23为滚轮,主箱体1于沉降槽14内底壁设置有若干滑移槽15,滑移槽15沿主箱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导向轮23可抵入滑移槽15内腔,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承接板2拉出主箱体1内腔。
[0034]
参照图7,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抵接板3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为电动缸,其通过螺栓固定于主箱体1底壁。抵接板32垂直焊接于承接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驱动件31的活塞杆与抵接板32之间均共同设置有卡固组件6,卡固组件6使驱动件31的活塞杆与抵接板32固定连接。
[0035]
参照图7,卡固组件6包括贴合板61和卡固件62,在本实施例中,卡固件62可以为六角螺栓。贴合板61垂直焊接于驱动件31的活塞杆长度方向的一端,抵接板32朝向驱动件31的侧壁设置有便于贴合板61抵入的限位槽321。卡固件62的杆体可贯穿贴合板61并螺纹拧紧于抵接板32外侧壁预设的螺纹槽内,进而以使贴合板61固定于限位槽321内。
[0036]
参照图7,当分箱体11内的垃圾需要清运时,工作人员可启动所有驱动件31,驱动件31通过做工使其活塞杆外伸,进而使抵接板32带动承接板2朝远离主箱体1方向的一端运动,以便承接板2将所有分箱体11同时带离主箱体1内腔。
[0037]
参照图5、6,承接板2与主箱体1之间共同设置有稳定组件7,稳定组件7用于保障承接板2滑移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稳定组件7包括侧翼板71和若干定向杆72,所有定向杆72均垂直焊接于侧翼板71外侧壁,侧翼板71通过螺栓固定于主箱体1内侧壁,同时,所有定向杆72均位于沉降槽14内腔。承接板2外侧壁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等同于定向杆72数量的通连孔24,定向杆72可抵入通连孔24内腔,以减少承接板2滑移时的偏晃现象。
[0038]
参照图6、8,主箱体1外侧壁且位于清运口12处通过销钉转动设置有若干限位环板16,每块限位环板16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161。承接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合槽25,当承接板2滑至主箱体1宽度方向一侧的一定距离处时,工作人员可转动限位环板16以使其抵入卡合槽25内腔,进而以减少承接板2完全脱离沉降槽14内腔的现象。
[0039]
参照图5、6,承接板2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组件8,导向组件8包括支撑杆81和导向板82。导向板82焊接于支撑杆81外部,承接板2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侧边槽27,支撑杆8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侧边槽27内腔。当承接板2滑移至主箱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时,支撑杆81通过转动使导向板82倾斜着地,进而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将分箱体11从承接板2顶壁拉至地面,以清运。
[0040]
参照图9,导向板82与承接板2之间共同设置有锁止组件9,锁止组件9包括卡接套91、卡接杆92、端部块921和磁性块93。在本实施例中,端部块921为实心铁块,其垂直焊接于卡接杆92长度方向的一端。磁性块93为磁铁块,其粘固于承接板2朝向主箱体1的侧壁,且可与铁质的端部块921磁性相吸。
[0041]
参照图9,卡合套沿纵向设置,其通过螺钉固定于导向板82朝向主箱体1的侧壁,卡合套位于磁性块93下方,卡接杆92套接于卡合套内腔。承接板2顶壁且位于每一卡合套下方设置有锁止槽26,锁止槽26为螺纹槽。当承接板2完全抵入主箱体1内腔时,卡接杆92远离端部块921方向的一端抵入锁止槽26内腔,以使导向板82垂直固定于承接板2顶壁,以配合闭合板13共同封堵清运口12。当承接板2滑移至主箱体1宽度方向一侧一定距离时,工作人员可使端部块921与磁性块93磁性相吸,进而以便导向板82倾斜着地。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提高清运效率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分箱体11内的垃圾需要清运时,工作人员可转动抵接条41以使其带有过盈套411的一端脱离导向槽421,以打开闭合板13。之后,启动驱动件31以使驱动件31的活塞杆外伸,抵接板32受驱动件31的推动力,使承接板2朝远离主箱体1方向的一端滑移。
[0043]
当卡合槽25外露时,工作人员可转动限位环板16以使其抵入卡合槽25内腔。之后,上提卡接杆92以使端部块921与磁性块93磁性相吸,进而以使导向板82倾斜着地。工作人员可将卡扣件52的公扣与母扣分开,之后拉动分箱体11沿承接板2及导向板82移动,以便清运分箱体11内腔的垃圾。
[004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