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8601发布日期:2021-06-22 17:1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形零件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零件就是可以装配成机器、仪表以及各种设备的基本制件。轴承套圈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环形零件,形状也是有小有大。而零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输送过程,良好的输送过程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以及降低意外的发生概率,因此现在的输送装置也随着机械技术发展而出现得越来越多,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的输送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针对不同工件开发出相对应的工作,比如目前部分输送装置上以及具备计数功能,这样可以使得输送带在进行零件输送时可以确定输送零件的数量以及满足工作人员对工件定量的需求。适用于输送带上的技术装置大致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但是输送带在输送轴承套圈这一类环形零件时,因为环形零件自身存在或大或小的孔洞,所以很容易导致在环形零件一起落入到输送带上发生叠加的现象,且因零件一端容易插入到另一个零件的孔洞中导致在输送的过程中很难自动分离,进而导致机械式或者电子式进行技术时将两者计为一个单位,最终使得装置的计数出现误差以及计数器的实用性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环形零件输输送时,因为零件之间的空洞容易引发两个零件之间相互叠合,进而导致后续计数装置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一端开设有异形槽,所述异形槽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接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箱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且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侧第一转动轴相连,所述安装架一侧的输送箱上设有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在输送箱上,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开设有传动槽,所述固定条内部开设的空槽中插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在传动槽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条远离传动槽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棘轮环,且棘轮环的一面连接在传动杆上,所述棘轮环的内壁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棘轮转子,且棘轮转子的一面延伸至棘轮环外,所述棘轮环外侧的棘轮转子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条,所述传动槽内部的传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面的传动杆上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架一面的固定条一端固定安装有稳定条,且稳定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定条上开设的空槽中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计数轴,所述第一计数轴上套接有稳定条,且稳定条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计数轴远离第三齿轮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方形块,两个稳定条上远离第一计数轴开设的空槽中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计数轴,所述第二计数轴上套接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远离第四齿轮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稳定条一面的固定架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中插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面的调节槽中插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靠近第一方形块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显数轮,且第一显数轮靠近第一方形块的一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第二拉杆靠近第二方形块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显数轮,且第二显数轮靠近第二方形块的一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均匀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块,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嵌入安装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一端设有卡位筒,所述输送箱的一侧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连接在输送箱上,所述调节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调节箱的内表面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数量两个,所述调节箱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缓速电机,且缓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左侧第二转动轴上,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套接有第二输送带,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限高杆,所述调节箱的两面皆固定安装有调节条,两个所述调节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两个所述调节条相互靠近的一面皆开设有一组安装仓,且每组安装仓的数量为四个,两组所述安装仓的内壁上皆嵌入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调节条的一侧皆设有卡停机构,所述卡停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调节条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转轴套接有卡停条,所述卡停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调节条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槽两端的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条,两个所述安装条上皆通过阻尼转轴套接有卡位块。

优选的,所述摆动条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强磁板,所述卡位筒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强磁板。

优选的,所述稳定块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所述卡位筒的一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伸缩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弹簧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卡位筒一端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面皆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限高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押杆,且抵押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抵押杆两侧的限高杆上皆固定安装有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卡停条的一面开设有滚槽,所述滚槽的内壁上通过转轴套接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防护板、限高杆、调节条、红外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这样利用防护板和限高杆来使得轴承套圈在进行定量输送之前可避免轴承套圈发生堆叠进料现象,使得轴承套圈在进行计数时不会出现漏记的现象,从而使得本装置的精准度得到提升了,让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同时利用红外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相互之间进行信号传递,使得本装置在对轴承套圈进行排列时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进而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降低了本装置需要停工检修的概率,间接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装置的输送效率,使得本装置更加具有人性化。

2、通过设置有抵押杆和导向块,这样使得限高杆在对轴承套圈进行击倒时,可以使得环形零件不会一起堆积到限高杆处,使得轴承套圈在接触到限高杆时仍具有一定的水平移动空间,从而使得零件可以发生水平位置的倾倒,进而让站立的环形零件可以更好地被击倒,防止站立的环形零件一起卡在限高杆处影响其正常工作。

3、通过设置有滚槽和滚轮,这样使得轴承套圈在脱离卡停条的限位时,使得卡停条和轴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小,脱离的过程更加柔滑,进而降低轴承套圈在脱离之后受到惯性的大小,使得轴承套圈在从第二输送带到第一输送带上时发生的晃动更小,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在输送时的稳定性,以及本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更加便于进行推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送箱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套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计数机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稳定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调节条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110、支撑腿;111、输送箱;112、异形槽;113、第一转动轴;114、安装架;115、输送电机;116、第一输送带;2、计数机构;210、固定架;211、固定条;212、传动杆;213、固定套;214、棘轮环;215、棘轮转子;216、摆动条;217、第一齿轮;218、第二齿轮;219、传动槽;220、稳定条;221、第一计数轴;222、第三齿轮;223、第二计数轴;224、第四齿轮;225、第一方形块;226、第二方形块;227、调节槽;228、第一拉杆;229、第二拉杆;230、第一显数轮;231、第二显数轮;232、安装条;233、卡位块;3、稳定机构;310、稳定块;311、卡位筒;312、伸缩槽;313、弹簧槽;314、压缩弹簧;315、第一强磁板;316、第二强磁板;4、调整机构;410、调节箱;411、支撑底座;412、第二转动轴;413、第二输送带;414、防护板;415、限高杆;416、调节条;417、红外传感器;418、安装仓;419、电动伸缩杆;420、橡胶垫;421、抵押杆;422、导向块;423、缓速电机;5、卡停机构;510、固定座;511、卡停条;512、复位弹簧;513、滚槽;5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定量输送的环形零件输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本申请中使用的输送电机115、缓速电机423、红外传感器417和电动伸缩杆419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装置本体1包括支撑腿110,支撑腿1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送箱111,输送箱111的一端开设有异形槽112,异形槽112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转动轴113,且第一转动轴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轴113上套接有第一输送带116,输送箱11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14,且安装架1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架1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115,且输送电机115的输出端与左侧第一转动轴113相连,安装架114一侧的输送箱111上设有计数机构2,计数机构2包括固定架210,固定架210连接在输送箱111上,固定架2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条211,固定条211的一端开设有传动槽219,固定条211内部开设的空槽中插入有传动杆212,且传动杆212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在传动槽219的内壁上,固定条211远离传动槽219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213,固定套213的内部设有棘轮环214,且棘轮环214的一面连接在传动杆212上,棘轮环214的内壁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棘轮转子215,且棘轮转子215的一面延伸至棘轮环214外,棘轮环214外侧的棘轮转子215一端固定安装有摆动条216,传动槽219内部的传动杆212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17,第一齿轮217一面的传动杆212上套接有第二齿轮218,固定架210一面的固定条211一端固定安装有稳定条220,且稳定条2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稳定条220上开设的空槽中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计数轴221,第一计数轴221上套接有稳定条220,且稳定条220和第一齿轮217相互啮合,第一计数轴221远离第三齿轮222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方形块225,两个稳定条220上远离第一计数轴221开设的空槽中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计数轴223,第二计数轴223上套接有第四齿轮224,且第四齿轮224和第二齿轮218相互啮合,第三齿轮222远离第四齿轮224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方形块226,稳定条220一面的固定架210上开设有调节槽227,调节槽227中插入有第一拉杆228,第一拉杆228一面的调节槽227中插入有第二拉杆229,第一拉杆228靠近第一方形块225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一显数轮230,且第一显数轮230靠近第一方形块225的一面开设有方形槽,第二拉杆229靠近第二方形块226的一面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显数轮231,且第二显数轮231靠近第二方形块226的一面开设有方形槽,第一输送带116的表面均匀设有稳定机构3,稳定机构3包括稳定块310,第一输送带116的表面嵌入安装有稳定块310,稳定块310的一端设有卡位筒311,输送箱111的一侧设有调整机构4,调整机构4包括调节箱410,调节箱410连接在输送箱111上,调节箱4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411,调节箱410的内表面上通过轴承套接有第二转动轴412,且第二转动轴412的数量两个,调节箱410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缓速电机423,且缓速电机423的输出端连接在左侧第二转动轴412上,两个第二转动轴412上套接有第二输送带413,调节箱4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414,防护板414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限高杆415,调节箱410的两面皆固定安装有调节条416,两个调节条4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417,两个调节条416相互靠近的一面皆开设有一组安装仓418,且每组安装仓418的数量为四个,两组安装仓418的内壁上皆嵌入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19,两个调节条416的一侧皆设有卡停机构5,卡停机构5包括固定座510,固定座510连接在调节条416上,固定座510的一侧通过转轴套接有卡停条511,卡停条5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12,且复位弹簧512的另一侧连接在调节条416上,这样利用防护板414和限高杆415来使得轴承套圈在进行定量输送之前可避免轴承套圈发生堆叠进料现象,使得轴承套圈在进行计数时不会出现漏记的现象,从而使得本装置的精准度得到提升了,让本装置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同时利用红外传感器417和电动伸缩杆419相互之间进行信号传递,使得本装置在对轴承套圈进行排列时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进而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降低了本装置需要停工检修的概率,间接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装置的输送效率,使得本装置更加具有人性化。

进一步的,调节槽227两端的固定架210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条232,两个安装条232上皆通过阻尼转轴套接有卡位块233,这样使得第一拉杆228和第二拉杆229的位置进行更加良好地进行固定,这样使得第一显数轮230和第二显数轮231更加不容易因为晃动而脱落,从而使得第一显数轮230和第二显数轮231在进行计数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摆动条21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二强磁板316,卡位筒31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强磁板315,这样利用第二强磁板316和第一强磁板315同极相斥的原理使得卡位筒311和摆动条216不会发生接触,进而使得摆动条216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稳定块310的一端开设有伸缩槽312,卡位筒311的一端开设有弹簧槽313,伸缩槽31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314,且压缩弹簧314的另一端连接在弹簧槽313的内壁上,这样使得卡位筒311在和轴承套圈进行脱离的时候更加方便,避免卡位筒311和轴承套圈在脱离时对轴承套圈的内壁过度挤压,从而使得本装置输送的轴承套圈内壁更加不容易产生划痕,进而使得本装置对轴承套圈的保护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卡位筒311一端的形状为弧形,从而使得轴承套圈内壁和卡位筒311脱离时相互之间受到的摩擦力更小。

进一步的,两组电动伸缩杆419相互靠近的一面皆固定安装有橡胶垫420这样使得电动伸缩杆419的输出端伸出碰撞到轴承套圈时的撞击力度可以被橡胶垫420抵消一部分,加强了本装置对轴承套圈外层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的,限高杆4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抵押杆421,且抵押杆4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抵押杆421两侧的限高杆415上皆固定安装有导向块422,这样使得限高杆415在对轴承套圈进行击倒时,可以使得环形零件不会一起堆积到限高杆415处,使得轴承套圈在接触到限高杆415时仍具有一定的水平移动空间,从而使得零件可以发生水平位置的倾倒,进而让站立的环形零件可以更好地被击倒,防止站立的环形零件一起卡在限高杆415处影响其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卡停条511的一面开设有滚槽513,滚槽513的内壁上通过转轴套接有滚轮514,这样使得轴承套圈在脱离卡停条511的限位时,使得卡停条511和轴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小,脱离的过程更加柔滑,进而降低轴承套圈在脱离之后受到惯性的大小,使得轴承套圈在从第二输送带413到第一输送带116上时发生的晃动更小,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在输送时的稳定性,以及本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更加便于进行推广生产。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本装置外接电源,随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缓速电机423以及使得红外传感器417和电动伸缩杆419处于通电状态。在缓速电机423启动时会带动第二转动轴412进行转动,以及第二转动轴412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输送带413进行转动。

当准备工作完成,开启外部装置的输出口,使得加工完成的轴承套圈逐渐进入到防护板414的内部,在多个轴承套圈进入到防护板414就会接触到持续转动的第二输送带413,随后第二输送带413就会带动轴承套圈向前移动,之后轴承套圈就会移动到限高杆415处,这时限高杆415的高度就会对轴承套圈的穿过高度进行限位,此时站立的轴承套圈在持续运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倾倒以及两个叠加的轴承套圈运行时其上层的轴承套圈会被击落,最终使得各个轴承套圈平躺并从限高杆415下面穿过。

在轴承套圈从限高杆415下面穿过后会继续随着第二输送带413移动,这时调节条416的斜面和轴承套圈之间的距离就会不断接近,随后在两者发生接触时轴承套圈就会沿着调节条416的斜面逐渐往第二输送带413的中间位置移动,最终形成统一直线前进,并在调节箱410的一侧受到两个卡停条511的阻挡让轴承套圈全部停止移动。同时在本过程中,如果在轴承套圈沿着调节条416斜面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卡位现象,就会使得轴承套圈无法再继续向前移动,此时就会造成在两秒内没有任何一个零件穿过红外传感器417底端,随后红外传感器417就会将电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中,经过单片机的处理之后再将电信号输送给电动伸缩杆419,在电动伸缩杆419接收到电信号后会将其输出端伸出。这时正常工作的电动伸缩杆419就会将发生卡位的轴承套圈进行打乱,使其重新进行排序运动。

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定量输送时,先将第一显数轮230和第二显数轮231分别和第一拉杆228和第二拉杆229平行的数值记下,随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输送电机115,在输送电机115启动时会带动第一转动轴113进行转动,以及第一转动轴113的转动会带动第一输送带116发生旋转。而在轴承套圈被卡停条511阻挡时,第一输送带116会带动着卡位筒311持续移动,最终使得卡位筒311的一端插入到轴承套圈上的通孔中,此时轴承套圈就会随着第一输送带116一起移动,最后随着卡位筒311的持续移动就会使得轴承套圈不断挤压卡停条511并使得复位弹簧512发生弹性形变,之后在复位弹簧512持续形变以及卡停条511倾斜到临界点时,此时复位弹簧512弹性势能的释放会使得卡停条511迅速回归原位并继续对后续的轴承套圈进行阻挡,同时在卡停条511快速复位时会使得滚轮514沿着轴承套圈的外侧滚动。

第一输送带116的持续转动最终会带动卡位筒311以及轴承套圈继续移动至摆动条216处,这时卡位筒311上的第一强磁板315会和摆动条216上的第二强磁板316发生同极相斥的现象,从而使得摆动条216发生转动,在摆动条216的转动就会带动棘轮转子215转动,而当棘轮转子215发生顺时针旋转的时候会使得其上通过转轴套接的卡和条和棘轮环214内壁上的凹槽进行卡和,从而棘轮环214随着棘轮转子215一同发生旋转,棘轮环214的转动就会带动就会带动传动杆212发生转动,传动杆212的转动会导致其上的第一齿轮217和第二齿轮218发生转动,同时因为第三齿轮222和第四齿轮224与第一齿轮217和第二齿轮218相互啮合的情况即可让第三齿轮222和第四齿轮224一起发生转动,最终第三齿轮222会带动第一计数轴221转动以及通过第一方形块225和第一显数轮230上的方形孔进行限位来带动第一显数轮230发生旋转,同时第四齿轮224会带动第二计数轴223转动以及通过第二方形块226和第二显数轮231上的方形孔进行限位来带动第二显数轮231进行转动,最终使得第一显数轮230和第二显数轮231所相对应的数值发生改变。其中第二齿轮218配合第四齿轮224带动第二显数轮231转动的行程和第一齿轮217配合着第三齿轮222带动第一显数轮230的转动行程比为1:10。之后随着卡位筒311的继续移动会使得第一强磁板315和第二强磁板316之间的相斥现象解除,此时摆动条216就会因为第一强磁板315重力进行复位,且棘轮转子215发生逆时针旋转时卡位条上的弧面就使其不会卡在棘轮环214内壁上的凹槽上,即在棘轮转子215发生逆时针旋转时不会带动棘轮环214发生旋转。

之后随着卡位筒311和轴承套圈继续移动时就会使得卡位筒311逐渐向着异形槽112的内部移动,而轴承套圈会受到输送箱111的阻挡,从而停留在输送箱111上。在此过程中就会使得卡位筒311的一端挤压到轴承套圈内壁且压缩弹簧314受到反作用力而发生形变,最终停留在输送箱111上的轴承套圈会被后续的轴承套圈所推出而完成出料过程,同时在统计数量时因注意开始数值以及开始空轮数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