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及其装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4984发布日期:2021-02-20 11:4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及其装包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是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及其装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交叉带式分拣系统,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转动皮带,完成把商品分拣送出的任务。因为主驱动带式输送机与“小车”上的带式输送机呈交叉状。
[0003]
常规的交叉分拣系统,如申请号为201810494195.8所揭示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有效地满足分拣需要,但是传统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物品进入到分拣格口后,虽然物品的目的地为同一区域,但是它们都是单个的小件,在后续进行装车时,不便于进行码垛,不利于合理利用车厢内空间,同时装车的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及其装包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包括交叉带分拣环线,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分拣格口,所述分拣格口的出料口具有自动开闭门,所述分拣格口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料口下方设置有包装袋载台。
[0006]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每个所述分拣格口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0007]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自动开闭门为对开门且向下打开。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两侧具有延伸到输送面上方的挡板。
[0008]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送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自动开闭门的宽度,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自动开闭门的两侧外。
[0009]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包装袋载台为输送线。
[0010]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包装袋载台旁设置有用于对包装袋载台上与下料斗衔接的包装袋进行封口的自动封口机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包装袋载台旁设置有贴标装置。
[0011]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交叉分拣环线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出料口具有自动开闭门的所述分拣格口,每一侧的所述分拣格口下方均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
[0012]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两个所述下料斗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相同端,且两个所述下料斗共用一台包装袋载台且所述包装袋载台为输送线,所述包装袋载台侧部设置有位于下料斗后方的贴标装置。
[0013]
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中,所述包装袋载台至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两个所述下料斗下方,所述第二段位于两个所述下料斗的外侧,所述贴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侧部。
[0014]
交叉带自动装包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 物品由交叉带环线分拣至对应的分拣格口中;s2,当一个分拣格口中的物品数量和/或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分拣格口的自动开闭门打开,物品落入到第一输送机上,s3,所述第一输送机将落入的物品向下料斗方向输送至物品进入到下料斗中,物品从下料斗落入到包装袋载台上与下料斗衔接的包装袋内;s4,自动封口机将装入物品的包装袋封口。
[001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通过设置具有自动开闭门的分拣格口,可以在存储一定货物后再批量输送到第一输送线上进行批量装袋,批量装袋后通过自动封口机进行封口,能够有效地使多个小物品被包装为一个大物件,同时包装后的大物件的尺寸相当,即便于运输,也便于进行码垛,有助于提高装车时车厢空间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减少码垛次数,提高效率。
[0016]
本方案在每个分拣格口处设置光电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每个格口的包裹数量,从而方便进行每个分拣格口的开闭门的控制,有利于保证准确性,降低控制难度。
[0017]
本方案的自动开闭门采用对开门结构,能够减小开门时所需的避让空间,从而降低物品落料时的落差,有利于柔性分拣。
[0018]
本方案的挡板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落料时,物品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掉落,提高安全性。
[0019]
两个料斗位于两条输送线的同一侧,可以共用一个输送线及一个贴标装置,有利于简化设备整体结构,降低设备运行能耗,提高设备的工作节拍。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22]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揭示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3所示,其包括交叉带分拣环线100,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可以是已知的各种交叉带分拣系统,例如申请号为201810494195.8、201821732552.1等所揭示的结构,此处不作赘述。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设置在一平台1000上。
[0024]
下面以交叉带分拣环线100的一段为例进行说明,如附图1-附图3所示,在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分拣格口200,优选,在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分拣格口200,所述格口200固定在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的支架上。
[0025]
如附图2所示,所述格口200包括滑槽210及位于滑槽210下端的储存箱220,所述储存箱220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自动开闭门230,当所述自动开闭门230关闭时,所述储存箱220具有一定的存储空间,从而可以存储数个物品,当所述储存箱220内的物品数量或重量达到一定要求时,所述自动开闭门230打开卸料。所述自动开闭门230的结构为已知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0026]
进一步,为了避免物体落格时造成损坏,在所述自动开闭门230的门体的顶面上还可以设置缓冲垫,例如海绵垫、硅胶垫等。
[0027]
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设定进入到储存箱220内的物品的数量和/或重量来确定所述自动开闭门的打开时机。当采用重量来控制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记录到同一个格口的物品的重量来确定,也可以在自动开闭门处设置称重传感器来确定储存箱220内物品的重量。当采用进入储存箱内物品数量的方式来控制时,可以在每个分拣格口200的入出口设置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被触发时,物品计数增加1次。
[0028]
如附图1-附图3所示,由所述储存箱220落下的物品落入到所述分拣格口200下方的第一输送线300上,所述第一输送线300同样设置于所述平台1000上,并且位于所述交叉带分拣环线100同一侧的分拣格口200中落下的物品均掉落至同一条所述第一输送线300,所述第一输送线300可以是各种可行的输送线,例如是皮带输送线或滚筒输送线等,优选为皮带输送线。
[0029]
同时,由于所述分拣格口的自动开闭门230需要朝下打开以方便落料,因此,所述第一输送线300与所述分拣格口200的底部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差以使自动开闭门可以充分打开,为了降低落差,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闭门230采用自动对开门的形式,例如申请号为201520259478.6所揭示的结构。或者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使自动开闭门230的两个门体的外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储存箱220的底部,从而两个门体可分别绕各自的铰接端转动。同时,每个所述门体的侧部枢轴连接一直线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的伸缩杆的外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等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门体的上方且其尾端枢轴连接在所述储存箱220侧部的支座上,当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伸缩杆伸出时,所述门体打开,当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缩回时,所述门体闭合。采用对开门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开门时所需的避让空间,从而可以降低后续的第一输送线300与所述分拣格口200之间的落差,有利于柔性分拣。
[0030]
并且,为了防止落料时,物品掉落到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外侧,更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1、附图3所示,使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输送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自动开闭门230的宽度,同时,在所述第一输送机300上还设置有延伸到其输送面上方且位于输送面两侧的挡板310。所述挡板310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优选的,可以与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输送
面到所述分拣格口200的底部的距离相当,此时可以充分杜绝物品从所述第一输送线300上掉落。
[0031]
落入到所述第一输送机300上的物品随所述第一输送机300向其出一端输送,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下料斗400,所述下料斗400的下料口下方设置有包装袋载台500及位于包装袋载台500旁的用于对包装袋载台500上与下料斗400衔接的包装袋进行封口的自动封口机600。
[0032]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两端可以都设置有下料斗400、包装袋载台500及自动封口机600,从而在运行时,可以根据分拣格口与两端的下料斗400之间的距离选择向较近的一个下料斗400输送,可以缩短输送距离,有利于提高效率。
[0033]
进一步,当多个物品同时进入到所述下料斗400中时,则容易出现在下料斗400中堵塞的问题,因此在所述下料斗400的外侧壁设置有振动器(图中未示出),从而在堵塞时可以通过振动器使下料斗400振动从而辅助下料。振动器与下料斗400构成类似于振动料斗的结构。
[0034]
在物料输送到所述下料斗400之前,可以通过人工在所述包装袋载台500上放置以上端开口与所述下料斗400的出料端对接的包装袋800,同时,所述自动封口机600的封装部件610围设在所述包装袋800的上端区域的外周,此时,进入到所述下料斗400中的物品直接落入到所述包装袋800中,然后所述自动封口机600将包装袋800进行封口得到模块化包装大件900,从而实现小物品的模块化包装及输送。
[0035]
所述自动封口机600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可行的具有热封功能的结构,通常其可以包括两个相对的加热板,至少一个所述加热板可以相对另一个水平移动以调整它们之间的间距,当两个加热板打开时,可以将包装袋放置到两个加热板之间,装袋完成后,两个加热板闭合,将它们之间的包装袋塑封。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自动封口机600也不是必须的,可以由人工用封口设备进行手工封口。
[0036]
进一步,所述包装袋载台500可以仅具有支撑作用,此时,当包装袋包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化下料装置(如下料机器人)将包装袋从所述包装袋载台500上取下再进行搬运、运输。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袋载台500为输送线,从而可以在自动包装完成后,直接进行包装好的包装袋输送到末端装车区进行装车,同时由于包装后的包装袋为标准的模块化,便于进行在车厢内堆叠以及规整排布,可以有效地提高车厢内空间的利用率。
[0037]
并且,如附图1-附图3所示,在所述包装袋载台500旁还设置有贴标装置700,其用于在封口的包装袋800上贴装标签,所述贴标装置700的具体结构为已知技术,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做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贴标装置700也可以由人工手动贴标。
[0038]
进一步,两条所述第一输送机300可以分别与一个包装袋载台500及贴标装置700配合工作,更优的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如附图2、附图3所示,两条所述第一输送机300的相同端分别设置一所述下料斗400,同时,两个所述下料斗400与一个所述包装袋载台500配合工作,并且,所述包装袋载台500优选为一条输送线。所述包装袋载台500的侧部设置有一位于两个所述下料斗400外侧的贴标装置700。并且所述包装袋载台500包括至少两段,第一段510位于两个所述下料斗400的下方,所述贴标装置700位于第二段520的外侧,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贴标后包装袋输送与接料的干扰。同时,所述包装袋载台500延伸到末端装车
区,从而可以直接将包裹整袋装车,既便于码垛,同时省去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
[0039]
整个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自动运行,自动化设备的自动控制为已知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0040]
采用上述的交叉带自动装包系统进行分拣时,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0,物品由供包台输送至交叉带环形进行分拣。
[0041]
s1, 物品由交叉带环线分拣至对应的分拣格口中。
[0042]
s2,当一个分拣格口中的物品的数量和/或重量未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分拣格口的自动开闭门保持关闭状态;当一个分拣格口中的物品数量和/或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分拣格口的自动开闭门打开,分拣格口内的物品全部落入到第一输送机上。
[0043]
s3,所述第一输送机将落入其上的物品向下料斗方向输送至物品进入到下料斗中,物品从下料斗落入到包装袋载台上与下料斗衔接的包装袋内;实际使用时,第一输送机可以持续保持工作状态,在物品落入到下料斗之前,需要将包装袋先安装到位。
[0044]
s4,自动封口机对完成装料的包装袋封口。
[0045]
s5,所述包装袋载台将封口后的包装袋向所述贴标装置700方向输送。
[0046]
s6,由所述贴标装置700在包装袋的表面贴装记录有该包装袋内物品信息的二维码或条码或电子标签等。
[0047]
s7,包装袋载台将包裹输送至装车点处进行装车。
[0048]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