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调饮料瓶盖、饮料瓶及现调饮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24983539发布日期:2021-05-07 23: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调饮料瓶盖、饮料瓶及现调饮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饮料包装领域,具体一种现调饮料瓶盖、饮料瓶及现调饮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饮料等不方便调配好长时间存放,比较适宜现冲调现饮用。大多需要单独容器存放,需要饮用冲调饮料时,从容器中取适量兑水冲调然后引用。市场目前存在了几种独立包装的现冲调的饮品,在瓶盖设置独立小容器容纳溶质,饮用前通过用手挤压储液囊顶通过内部的刺穿柱将独立小容器与饮料瓶腔体之间的薄膜击破,溶质由于重力作用滴入瓶内或反复倒置使瓶内的水灌入储液囊使其充分混合,实现现调饮品的便携化。

然而这种挤压结构在冲调时比较费力,需要大力才能按压击穿瓶盖中的阻隔膜片,对手掌也有一定的隐患存在。且无法将溶质最大程度利用并且难于控制溶质调和量。挤压结构的小容器内部设置刺穿柱并且因为小容器过于柔软增加了运输成本,为此专门为小容器生产罩盖防止磕碰,罩盖与内盖之间还需要再次设计导向纹。存在结构不完善并且运输成本高、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浪费和难以控制溶质调和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调饮料瓶盖、饮料瓶及现调饮料的方法,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使用较为方便,并且减少浪费和可控溶质调和量,对运输没有特殊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现调饮料瓶盖,包括储液囊、刺穿柱、盖筒、锁紧瓶盖和导气管,储液囊设置在盖筒的上端,盖筒的下端能够与饮料瓶瓶身的螺纹瓶口配合连接,刺穿柱设置于储液囊内,刺穿柱的上端与储液囊上端连接,刺穿柱上设有导液孔,盖筒在刺穿柱下端正对的部位设为薄膜,导气管设置于储液囊,导气管的下端与盖筒连接,盖筒上端在导气管下端的部位开设通孔,储液囊的上端在导气管上端正对的部位设有密封口,密封口与储液囊内腔连通,锁紧瓶盖与密封口螺纹连接,导气管的上端穿过密封口并与锁紧瓶盖相抵。

优选的,储液囊整体为圆柱状,储液囊的侧壁为段折叠管状。

优选的,盖筒的内侧壁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薄膜采用锡纸薄膜,所述刺穿柱采用中空塑料管,所述导气管采用中空塑料管。

优选的,刺穿柱的下端为斜口状。

优选的,刺穿柱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上端与储液囊上端连接,第一段的下端与第二段的上端连接,导液孔设置于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处。

优选的,储液囊、导气管和环形盖筒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料瓶,包括瓶身和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现调饮料瓶盖,瓶身的螺纹瓶口与盖筒螺纹配合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调饮料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所述的饮料瓶进行,包括如下过程:

取下锁紧瓶盖;

向下挤压储液囊,使刺穿柱向下运动并刺穿薄膜,同时导气管排出瓶身中的气体并从密封口伸出;

储液囊内的溶质从导液孔进入刺穿柱并被挤入瓶身中;

挤出所需量的溶质后,停止挤压储液囊,储液囊回复至初始状态,拧回螺纹瓶盖6,摇晃,使溶质与瓶身中的溶剂混合均匀。

优选的,在挤压储液囊时,通过控制储液囊压缩的高度,控制挤入瓶身中溶质的量。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通过设置盖筒可与螺纹瓶口的瓶身相适配,因此适用性广;在储液囊上端设置锁紧瓶盖以及导气管上端与锁紧瓶盖相抵,因此利用导气管的支撑作用,能够保证在未使用时,储液囊不易被挤压变形而,在搬运时不易被损坏。通过导气管、刺穿柱上的导液孔能够平衡瓶身内外压差,保证储液囊的顺利挤压。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在使用时,溶质的量和通过按压储液囊的压缩高度来控制,按需量取,能够灵活控制饮料的调配比例,并且操作方便,不浪费溶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的纵剖图;

图3为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中,1-储液囊,1-1-密封口,2-刺穿柱,3-导液孔,4-薄膜,5-盖筒,5-1-通孔,6-锁紧瓶盖,7-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发明现调饮料瓶盖,包括储液囊1、刺穿柱2、盖筒5、锁紧瓶盖6和导气管7,储液囊1设置在盖筒5的上端,盖筒5的下端能够与饮料瓶瓶身的螺纹瓶口配合连接,刺穿柱2设置于储液囊1内,刺穿柱2的上端与储液囊1上端连接,刺穿柱2上设有导液孔3,盖筒5在刺穿柱2下端正对的部位设为薄膜4,导气管7设置于储液囊1,导气管7的下端与盖筒5连接,盖筒5上端在导气管7下端的部位开设通孔5-1,储液囊1的上端在导气管7上端正对的部位设有密封口1-1,密封口1-1与储液囊1内腔连通,锁紧瓶盖6与密封口1-1螺纹连接,导气管7的上端穿过密封口1-1并与锁紧瓶盖6相抵,密封口1-1与导气管7之间为紧配合,防止溶质从密封口漏出,储液囊1可伸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1-图3,储液囊1整体为圆柱状,储液囊1的侧壁为段折叠管状,使得储液囊1具有可伸缩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2,盖筒5的内侧壁设有与饮料瓶瓶口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薄膜4采用锡纸薄膜,所述刺穿柱2采用中空塑料管,所述导气管7采用中空塑料管。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2、刺穿柱2的下端为斜口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2,刺穿柱2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上端与储液囊1上端连接,第一段的下端与第二段的上端连接,导液孔3设置于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储液囊1、导气管7和环形盖筒5为一体结构,三者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储液囊1与刺穿柱2之间设为可装配式的,在储液囊1顶端设有刺穿柱2插入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料瓶,包括瓶身和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现调饮料瓶盖,瓶身的螺纹瓶口与盖筒5螺纹配合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调饮料的方法,利用本发明如上所述的所述的饮料瓶进行,包括如下过程:

取下锁紧瓶盖6;

向下挤压储液囊1,使刺穿柱2向下运动并刺穿薄膜4,同时导气管7排出瓶身中的气体并从密封口1-1伸出;

储液囊1内的溶质从导液孔3进入刺穿柱2并被挤入瓶身中;

挤出所需量的溶质后,停止挤压储液囊1,使储液囊1回复至初始状态,拧回螺纹瓶盖6,摇晃,使溶质与瓶身中的溶剂混合均匀即可饮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挤压储液囊1时,通过控制储液囊1压缩的高度,控制挤入瓶身中溶质的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势在于挤压过程更加轻松且隐患小,一体化的环形盖筒5和储液囊1,利用气压和一体结构的加持,将成本降低的同时增加了运输受压强度,不再需要额外的罩盖保护储液囊1。拧开螺纹瓶盖6后导气管7可在刺穿柱2将溶质从导液孔3压出时将瓶体内的气流排出或者吸入,储液囊1设计为折叠弹簧状,让挤压溶质更加方便的同时可以利用压强和储液囊1壁,更大程度的挤出溶质减少浪费,当停止挤压后,导气管7会因为压强吸入空气,使刺穿柱2上升的同时导液孔上升,做到可控溶质调和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成本和制作成本较低、使用较为方便、减少浪费和可控溶质调和量的现调饮料瓶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