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1530发布日期:2021-01-29 23: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众场合的电梯的操作按钮均是接触式的,即必须要人手触到按钮开关,才能实现楼层、上下、开关门等设定操作。接触式按钮多采用机械式的结构,接触式按钮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弹簧劳损,触点磨损等情况,从而造成按钮卡住无法弹回,按钮按下但控制器未接收到信号等问题。很多情况下用户两手拿着物品想要呼梯时显的 很不方便,同时,电梯主要使用在公共场合,接触式电梯按钮被不同的人频繁接触使用,容易传播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特别时在有流行性传染病时期或医院的特定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交叉传染,进而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0003]
中国专利cn03225941.7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接触式双功能电梯按钮开关,包括按钮开关面板、接触式按钮,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其特征是:在按钮开关面板上的内凹接触式按钮开关前部内凹部分周边设置一对或多对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组成的光电开关与接触式按钮开关的触点并联。该申请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接触按钮的问题,但是安装困难,而且还是会使得使用者很容易触碰到内凹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模块化隔墙结构,在幕墙和隔墙的连接处提供一定的结构形变空间。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包括一个电梯开关面板、多个按钮结构和一个电梯控制器,所述按钮结构均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梯开关面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指示牌,每个所述凹槽内均安装有一光电式接近传感器,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电梯控制器电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非手触式按钮还包括语音提醒器,所述语音提醒器与所述电梯控制器电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提醒器包括扬声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电梯控制器电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牌上设有显示各楼层数字的led贴片灯,所述led贴片灯与所述电梯控制器电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牌为l型,所述指示牌的竖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电梯开关面板上,所述led贴片灯设置在其横板朝向乘客的一侧的板面上。
[0010]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凹槽并列的排成两列,所述指示牌均并列的排成两列,一列所述指示牌设置在一列所述凹槽的左侧,另一列所述指示牌设置在一列所述凹槽的右侧,两列所述指示牌的横板背向延伸设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轴线和光电三极管的轴线的交点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指示牌的横板所在的平面之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有用以供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通过的通孔,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上设有螺接部,和螺接于所述螺接部并分设于所述凹槽内外两侧用以调节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伸入距离的二调节螺母。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靠近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一侧的保护区、用以感应触发物体的感应区,和远离所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感应范围的非触发区;所述凹槽在非触发区一侧设有一向下倾斜的挡板。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电梯按钮采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接触按钮,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劳损和传染病的传播;
[0016]
(2)还包括语音提醒器,播报所按楼层和所到楼层,为视觉有障碍的人提供帮助;
[0017]
(3)同时利用控制led贴片灯亮起、熄灭来吸引使用者注意力,起到可指示楼层的作用;
[0018]
(4)多个所述凹槽并列的排成两列,节约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19]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安装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凹槽内部侧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的指示牌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电梯开关面板、2-按钮结构、21-凹槽、211-保护区、212-感应区、213-非触发区、214-挡板、22-指示牌、221-竖板、222-横板、23-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1-螺接部、232-调节螺母、3-电梯控制器、31-信号传输器、32-分析模块、33-输出控制模块、4-语音提醒器、41-扬声器、42-信号接收器、5-led贴片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包括一个电梯开关面板1、多个按钮结构2和一个电梯控制器3,按钮结构2均包括设置在电梯开关面板1上的凹槽21,凹槽21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指示牌22,每个凹槽21内均安装有一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与电梯控制器3电连接。
[0027]
电梯按钮采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接触按钮,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劳损和传染病的传播。每个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代表一个特定的楼层,当使用者的手靠近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时,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产生电信号传输给电梯控制器3,电梯控制器3接受分析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信号,并根据信息控制电梯停靠在相应的楼层。
[0028]
其中,电梯控制器3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控制器,只需将光电传感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并将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直接与控制器的模块接口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梯控制器3可以包括:信号传输器31,用于接收并传输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信号;分析模块32,用于分析信号传输器31传输的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信号,并得出对应楼层控制信息;输出控制模块33,用于接收分析模块32输出的对应楼层控制信息;供电模块,用于提供信号传输器31、分析模块32、输出控制模块33的电源,并与电梯轿厢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上述信号传输器31、分析模块32、输出控制模块33以及供电模块可以均集成与pcb电路板上,pcb电路板与电梯开关面板1的背板固定连接。
[002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客电梯呼梯层站非手触式按钮还可以包括语音提醒器4,语音提醒器4与电梯控制器3电连接。电梯控制器3接受分析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信号,并根据信息播报所按楼层和所到楼层。
[0030]
当使用人想要去某一层时,只要将手放置于对应楼层的按钮结构2的凹槽21上方,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感应到物体,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信号传输器31传输至分析模块32中,其后传输至输出控制模块33中,语音提醒器4告知使用者已选中对应楼层。当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在电梯轿厢与楼层门之间的传感器会将楼层到达信息传输至电梯控制器3中,电梯控制器3控制语音提醒器4告知使用者,已到达对应楼层。
[0031]
语音提醒器4可以包括扬声器41和信号接收器42,信号接收器42与电梯控制器3电连接。电梯控制器3的输出控制模块33将信号输出给信号接收器42,信号接收器42驱动扬声器41读取并播相应楼层的语音,以此来提醒乘客。
[0032]
指示牌22上设有显示各楼层数字的led贴片灯5,led贴片灯5与电梯控制器3电连接。当使用人想要去某一层时,只要将手放置于对应楼层的按钮结构2的凹槽21上方,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感应到物体,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通过信号传输器31传输至分析模块32中,其后传输至输出控制模块33中,点亮对应楼层的led贴片灯5,告知使用者已选中对应楼层。当电梯到达对应楼层时,在电梯轿厢与楼层门之间的传感器会将楼层到达信息传输至电梯控制器3中,电梯控制器3熄灭对应楼层壁的led贴片灯5,告知使用者,已到达对应楼层。
[0033]
指示牌22可以为l型,指示牌22的竖板221垂直设置在电梯开关面板1上,led贴片灯5设置在其横板222朝向乘客的一侧的板面上。
[0034]
多个凹槽21可以并列的排成两列,指示牌22均并列的排成两列,一列指示牌22设置在一列凹槽21的左侧,另一列指示牌22设置在一列凹槽21的右侧,两列指示牌22的横板222背向延伸设置。节约安装空间。
[0035]
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轴线和光电三极管的轴线的交点位于凹槽21的槽口所在的平面和指示牌22的横板222所在的平面之间。当被检测物体表面接近交点时,发光二极管的反射光被光电三极管接收,产生电信号。当物体远离交点时,反射区不在光电三极管的视角内,检测电路没有输出。
[0036]
凹槽21设有用以供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通过的通孔,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上设有螺接部231,和螺接于螺接部231并分设于凹槽21内外两侧用以调节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伸入距离的二调节螺母232。
[0037]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的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优选为漫反射式光电接近开关,具体为电气基团的e3f-ds30c4型光电开关,或者台邦电子的e3jk-ds30m1型光电开关。因为其检测距离均在30cm以内可调,工作电压多种可选,带有滤波器,灵敏度高,响应时间 <2ms,指向角:≤15
°
,符合安装结构内部空间要求,同时为集发射与接收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
[0038]
凹槽21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靠近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一侧的保护区211、用以感应触发物体的感应区212,和远离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感应范围的非触发区213;凹槽21在非触发区213一侧设有一向下倾斜的挡板214。
[0039]
保护区211的作用是保护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时,触碰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探头部位,导致灰尘或者油脂粘附,影响传感器的感应效果;感应区212一是体现了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感应距离控制范围,再者就是也对被感应物体(手指)伸入的位置进行一个有效限定,在安装设计时,需要根据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的感应距离和手指长度(平均长度为6-10cm)来调节确定;而非触发区213即表示光电式接近传感器23无法感应的区域,此区域无论存在何种干扰物体均无法触发传感器;挡板214不仅可以遮挡顶板灯光的较强光线干扰,同时还可以阻挡一部分灰尘进入凹槽21内,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
[0040]
本申请的凹槽21的开口应尽量小,正常情况下保证一根或者两根手指可进入既可,由于凹槽21内采用单一点的传感器安装,尽量保证减小凹槽21内空间,可有效保证每次手指伸入的感应成功率,但是也要考虑其空间不能过小,避免手指伸入时容易碰壁。
[0041]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左侧”、“右侧”、“一侧”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