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3108发布日期:2021-04-13 20:2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特指一种可提供新的附加功能,以利使用过后可以再利用的塑料瓶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塑料瓶具有轻巧且便于携带之特征,因此用以盛装饮料、水等液态饮用物的塑料瓶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然而,虽然一方面这为人类的文明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也对环境的保育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
3.现有技术中,如宝特瓶等等之盛装液体饮用物的塑料瓶多半在设计时即定位为一次性使用,因此往往在使用过后即成为废弃物,而塑料又具有无法被自然分解的特性,这类型的废弃物仅能够透过有限度的资源回收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生产的速度与可以资源回收的速度仍然不成比例,所以在长期以来皆为现代化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4.而此类型的包装塑料瓶会被大量的丢弃之主因,与其一开始即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一事有绝大的关联,倘若可为该类型的塑料瓶注入具有收藏价值之特性,或者是具有再利用价值之特性的话,将可期可以减缓其成为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速度。
5.故综观前所述,实用新型之创作人思索并设计一种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以期针对现有技术之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之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前述之现有技术的不足点,实用新型系设计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之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以期克服现有技术之难点。
7.为达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其包含:一塑料瓶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盛空间,且于该塑料瓶本体之上端具有一瓶开口,且该塑料瓶本体之下端具有一底壁,该底壁系可藉由使用者切割而卸除;一第一接合部,其系对应设于邻近于该塑料瓶本体之上端的该瓶开口处;及一第二接合部,其系对应设于邻近该塑料瓶本体之下端处,其可于该底壁被卸除后对应与该第一接合部做接合。
8.且其进一步具有一裁切线,该裁切线系对应设于该塑料瓶本体上,对应位于该第二接合部之下方。
9.其中,该第一接合部及该第二接合部为螺纹接合结构或卡扣接合结构。
10.其中,第一接合部上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凹凸定位扣接点;且该第二接合部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二凹凸定位扣接点,该第二凹凸定位扣接点可于该第二接合部与该第一接合部做接合后,对应与该第一凹凸定位扣接点相互卡扣。
11.而实用新型透过于塑料瓶本体上形成有可以串接之构造,进而当使用者将塑料瓶内之饮料或水饮用完毕之后,可以透过简单的动作将复数个塑料瓶做串接,而串接后形成一长型之管状结构,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可利用性。
12.对比于习知之普通塑料瓶而言,可于不提升太多成本之前提下,降低使用者使用
后即做为废弃品丢弃之速率,以有效减少塑料瓶对环境生态的污染,达到环保之功效,可见其增益性之所在,系为现有技术所不能及者。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14.图2为实用新型之应用实施示意图;
15.图3为实用新型之应用实施示意图;
16.图中:10、塑料瓶本体;11、瓶开口;12、瓶盖;13、底壁;20、第一接合部;21、第一凹凸定位扣接点;30、第二接合部;31、第二凹凸定位扣接点;40、裁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利于贵审查员了解实用新型之创作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之功效,兹将实用新型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之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实用新型实施后之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之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18.实用新型之优点、特征以及达到之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实用新型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实用新型的范畴,且实用新型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19.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与专有名词,于实质上系与实用新型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之意思相同,而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合先叙明。
20.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3所示,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其包含:一塑料瓶本体10、一第一接合部20、一第二接合部30及一裁切线40。
21.前述之塑料瓶本体10,其内部具有一容盛空间,且于该塑料瓶本体10之上端具有一瓶开口11,该瓶开口11系可透过一瓶盖12而选择性将其封闭,且该塑料瓶本体10之下端具有一底壁13,该底壁13系可藉由使用者切割而卸除。
22.前述之第一接合部20系对应设于邻近于该塑料瓶本体10之上端的该瓶开口11处,其或可为螺纹接合结构或卡扣接合结构,于本说明书中系利用螺纹结构之图式进行相关之示意及说明,该螺纹结构系于射出成形时透过往壁外隆起形成,进而于内壁面亦会生成有对应的凹陷螺纹,此外该第一接合部20上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凹凸定位扣接点21。
23.前述之第二接合部30系对应设于邻近该塑料瓶本体10之下端处,其可于该底壁13被卸除后对应与该第一接合部20做接合,如此之设计进而可令复数个塑料瓶本体10做相互串接之动作,而该第二接合部30或可为螺纹接合结构或卡扣接合结构,该螺纹结构系于射出成形时透过往壁外隆起形成,进而于内壁面亦会生成有对应的凹陷螺纹,此外该第二接合部30上进一步设有至少一第二凹凸定位扣接点31,其可于该第二接合部30与该第一接合部20做接合后,对应与该第一凹凸定位扣接点21相互卡扣,进而起到固定之功能。
24.前述之裁切线40系对应设于该塑料瓶本体10上,对应位于该第二接合部30之下方,进而提示使用者为可裁切之部分,进而透过对准裁切线做裁切可精准卸除该底壁13。
25.而实用新型之可串接之环保塑料瓶结构主要系透过于塑料瓶本体上形成有可以串接之构造,进而当使用者将塑料瓶内之饮料或水饮用完毕之后,可以透过简单的动作将复数个塑料瓶做串接,而串接后形成一长型之管状结构,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可利用性。
26.例如于串接后系可以透过于管壁戳孔做为园艺洒水之用途;抑或可于内部加装多层过滤之结构,进而做为空气过滤器或者水过滤器等等;又抑或可以加装有复数之彩色发亮灯件,进而形成一环境装饰品。而透过如此附加之功用对比于习知之普通塑料瓶而言,可于不提升太多成本之前提下,降低使用者使用后即做为废弃品丢弃之速率,以有效减少塑料瓶对环境生态的污染,达到环保之功效,可见其增益性之所在,系为现有技术所不能及者。
2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系为说明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能够了解实用新型之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即大凡依实用新型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28.综观上述,可见实用新型在突破先前之技术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该项技艺者所易于思及,其所具之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专利之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创作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