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0982发布日期:2021-01-30 05:5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板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包装制品,半个世纪以来,瓦楞纸箱以其良好的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瓦楞纸箱的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纸板生产线、印刷工序、后加工及成型工序,瓦楞纸箱在印刷之前需要将叠摞在一起的纸板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输送至印刷工位。在整摞纸板的输送过程中,可能因为最底层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存在的静摩擦力大于最底层纸板受到输送组件提供的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所以输送组件与最底层的纸板之间出现打滑或输送困难的现象,影响加工效率。
[0003]
实用新型专利cn203844405u公开了一种印刷纸板分离上料装置,包括印刷机进料台、设置于印刷机进料台一侧且装设有万向滚轮的底座、设置于印刷机进料台与底座之间的隔离柱、设置于隔离部中部位置的进料口、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支撑腔和设置于支撑腔上表面的辊轮。辊轮之间设置有滚轮皮带,支撑腔的上部侧面内壁设有驱动辊轮转动的电机。支撑腔底部设有风机,风机上连接有伸出支撑腔的弧形风管。隔离柱顶端铰接有压板连接杆,压板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板。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纸板由于自身的重力下移,辊轮接触纸板并输送纸板,风管产生的气流有助于纸板的分离,但是纸板受到压板的压力作用,则风管产生的气流难以将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的纸板分离,因此该技术方案并不能有效解决纸板打滑或输送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在最底层纸板受到该机构提供向前运动的摩擦力之前,该机构能够减小最底层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更容易将最底层纸板输送至印刷工位上,有效解决纸板打滑或输送困难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设置于输送组件输送方向上的入料口,输送组件包括转动轴、固定套接在转动轴上的转动轮、第一驱动电机和设于转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的传动结构,还包括吸气组件和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振动组件,转动轮的最高点位于振动组件的运动轨迹之间;吸气组件包括若干个环绕转动轮圆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开设于转动轴内且沿轴向设置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向进气通道内提供吸气动力的第一气泵,进气通道与第一通孔连通。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组件使叠摞在其上方的所有纸板发生上下振动,在下落的过程中,最底层的纸板受到转动轮的吸附作用,将加速下降,比其他纸板更快下降至最低点,并接触转动轮,然后在转动轮的传动下,向前运动一大截;上述纸板被转动轮传动
的过程中,纸板在转动轮的吸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下压力,从而增大其向前运动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的情况发生,纸板能更容易、更快地向前输送。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曲柄滑块结构。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曲柄滑块的机械结构,使振动组件具有便于润滑、易于加工和成本低等优点。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送料机构还包括设于输送组件上方的托料件,托料件的上表面高于转动轮的最高点,托料件的上表面与输送组件之间设有斜坡面,斜坡面的最低点靠近入料口且斜坡面的最高点远离入料口。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料件位于整摞纸板的下方且托举所有纸板,最底层的纸板向前输送时,纸板在摩擦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其远离入料口的一端从托料件上表面沿着光滑的坡面逐渐滑落至输送组件上,此时托料件托举位于最底层纸板上方的其余纸板,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减小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最底层的纸板具有更大的向前运动的加速度,提高纸板的输送效率。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送料机构还包括喷气组件,喷气组件包括喷气方向指向输送组件的气动喷嘴、第二气泵、设置于气动喷嘴与第二气泵之间的喷气管。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底层的纸板在输送过程中,气动喷嘴向纸板的上表面喷射高压气流,从而增大纸板向下的压力,增大纸板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提高输送效率。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喷嘴呈扁平扇形。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一般的圆孔状的气动喷嘴,扁平扇形的气动喷嘴喷出的气体对纸板的压强更小,在增大纸板压力的同时减小纸板上表面的损伤。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气管为定型金属软管。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由调节气动喷嘴的朝向,使得气流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喷射至最底层纸板的上表面。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轮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条状通槽。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转动轮周面上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转动轮提供给最底层纸板向前输送的摩擦力,从而防止纸板出现打滑的现象,提高纸板的输送效率。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滑动设置有两个侧面限位组件和前挡板,两个侧面限位组件分别相对地设置于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前挡板固定设置于入料口的正上方。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纸板向前输送的过程中,操作者能够人为地滑动限位组件对整摞纸板进行限位,避免纸板因摆放不齐导致堵塞入料口的情况,也能避免位于最底层上方的纸板接触输送组件引起输送困难的情况。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限位组件包括矩形限位板和驱动矩形限位板往复运动的气缸。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气动装置驱动限位板往复滑动,提高送料机构的自动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操作出错的可能性。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
1.本方案中,振动组件使叠摞在其上方的所有纸板发生上下振动,在下落的过程中,最底层的纸板受到转动轮的吸附作用,将加速下降,比其他纸板更快下降至最低点,并
接触转动轮,然后在转动轮的传动下,向前运动一大截;上述纸板被转动轮传动的过程中,纸板在转动轮的吸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下压力,从而增大其向前运动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的情况发生,纸板能更容易、更快地向前输送;
[0027]
2.本方案中,托料件位于整摞纸板的下方且托举所有纸板,最底层的纸板向前输送时,纸板在摩擦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其远离入料口的一端从托料件上表面沿着光滑的坡面逐渐滑落至输送组件上,此时托料件托举位于最底层纸板上方的其余纸板,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减小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最底层的纸板具有更大的向前运动的加速度,提高纸板的输送效率;
[0028]
3.本方案中,最底层的纸板在输送过程中,气动喷嘴向纸板的上表面喷射高压气流,从而增大纸板向下的压力,增大纸板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提高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图1中输送组件的某一位置的剖视图,示出了转动轮、转动轴以及两者的位置关系;
[0031]
图3是图1中输送组件的另一位置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驱动电机和转动轴之间的传动关系;
[0032]
图4是图2中位于吸气组转动装置上的吸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是图4中某一转动轮的轴线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通孔以及第一通孔与转动轮的位置关系;
[0034]
图6是图4中吸气组件的整体剖视图,示出了第一通孔和进气通道的连接关系;
[0035]
图7是图2中转动轮上的条状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是图1中振动组件的断裂示意图;
[0037]
图9是图1中侧面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0038]
图中,1、输送组件;11、输送台体;111、矩形口;12、安装腔;13、转动轮;131、条状通槽;14、转动轴;141、普通组转动装置;142、吸气组转动装置;15、第一齿轮;16、传动齿轮;17、电机支架;18、第一驱动电机;19、主动齿轮;2、振动组件;21、曲柄滑块结构;211、振动平板;2111、方形孔;212、吊耳;213、中间杆;214、第一连接杆;215、第二连接杆;22、第二驱动电机;3、托料件;31、斜坡面;41、侧面限位组件;411、矩形限位板;412、气缸;413、支撑架;42、前挡板;5、入料口;6、吸气组件;61、第一通孔;63、进气通道;64、第一气泵;65、吸气管;7、喷气组件;71、气动喷嘴;72、喷气管;73、第二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
实施例一: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瓦楞纸印刷机送料机构,包括将纸板输送至印刷工位的输送组件1、设置于输送组件1输送方向上的入料口5、使纸板发生上下振动的振动组件2、设置于输送组件1上的托料件3、侧面限位组件41、用于增大最下层纸板下压力的吸气组件6和喷气组件7。
[0041]
参考图2和图3,输送组件1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输送台体11和位于输送台体11内
部的安装腔12,呈矩形的入料口5设置于输送台体11的上方,入料口5的高度大于一个纸板厚度且小于两个纸板厚度。输送台体1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外界与安装腔12的矩形口111,矩形口111内安装有四组沿输送方向等间距排布的转动轮13,每组包括十一个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等间距排布的转动轮13,相邻组的转动轮13在垂直于纸板输送路径的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所有转动轮13大小相同且转动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转动轮13的最高点高于输送台体11的上表面。最底层的纸板接触转动轮13时,纸板受到转动轮13施加的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最终纸板从入料口5输送至印刷工位,整个过程中转动轮13逆时针转动。
[0042]
安装腔12中转动连接有四根相同大小的转动轴14且分别对应四组转动轮,同一组的转动轮13固定套接在同一根转动轴14上。转动轴14和安装在转动轴14上的转动轮13形成一个转动装置,按照功能特性,将四个转动装置划分为普通组转动装置141和吸气组转动装置142,同一组内的两个转动装置不相邻,靠近入料口5的转动装置属于普通组转动装置141,吸气组转动装置142上设有吸气组件6(见图6)。
[0043]
所有转动轴14同向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5,相邻两个第一齿轮15之间啮合有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16转动连接于安装腔12的内壁,安装腔1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17,电机支架17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8,第一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15啮合。
[0044]
第一驱动电机18控制主动齿轮19顺时针转动,主动齿轮19通过第一齿轮15带动其中一根转动轴14逆时针转动,该转动轴14通过传动齿轮16带动其余三根转动轴14逆时针转动,从而位于矩形口111内的所有转动轮13发生逆时针转动,纸板在转动轮13的带动下向前运动。
[0045]
参考图5和图6,每组吸气组件6包括若干个环绕转动轮13圆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61、两条沿轴向分别开设于两根转动轴14内部的进气通道63和用于提供吸气动力的第一气泵64。第一通孔61横截面为矩形,进气通道63为柱状的盲孔,第一通孔61与进气通道63连通。进气通道63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吸气管65,吸气管65与进气通道孔壁之间连接有密封轴承(图中未示出),吸气管65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安装腔12底部的第一气泵64连接。
[0046]
第一气泵64工作时,位于第一通孔61外的周边空气被吸入第一通孔61,再经过进气通道63进入第一气泵64中。第一通孔61的周边空气被吸走,则周围空间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位于第一通孔61上方的纸板产生下压力,进而增大最底层纸板与转动轮13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纸板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提高输送效率。
[0047]
参考图7,每个转动轮13环绕其圆周面开设有若干个条状通槽131,条状通槽131的截面为半圆形。条状通槽131用于提高转动轮13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纸板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提高纸板的输送效率。
[0048]
参考图8,振动组件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2和曲柄滑块结构21,曲柄滑块结构21包括滑动连接于矩形口111(见图2)内的振动平板211、两个焊接于振动平板211下表面的吊耳212、两根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吊耳212的第一连接杆214、连接其中一根第一连接杆214远离振动平板211一端的第二连接杆215和固定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杆214的中间杆213。振动平板211上开设有若干个容纳转动轮13的方形孔2111,两个吊耳212分别位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两侧,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215远离第一连接杆214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22驱动第二连接杆215绕着输出轴周向转动,由于中间杆213的连接作用,从而
使两个第一连接杆214同时带动振动平板211在矩形口111(见图2)内做周期性的上下往复运动。振动平板211运动轨迹的最高点高于转动轮13(见图2)的最高点,且其最低点低于转动轮13(见图2)的最高点。
[0049]
参考图2,振动平板211在一个周期的振动过程中完成对一个纸板的输送,每个周期包括输送施力过程和纸板松动过程。输送施力过程中,振动平板211从转动轮13顶端的高度向下运动至最低点,再由最低点运动至转动轮13顶端的高度,最底层的纸板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受到转动轮13提供的摩擦力并向前运动;纸板松动过程中,振动平板211从转动轮13顶端的高度向上运动至最高点,再由最高点运动至转动轮13顶端的高度,所有纸板在振动平板211的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在失去上推力后自由落体下降;而最底层的纸板在纸板松动过程的纸板下降阶段,纸板作自由落体运动,由于自由落体时纸板的加速度基本相同,故纸板之间的压力与静摩擦力很小,而此阶段下,最底层的纸板受到转动轮13的吸气作用,将加速下降,比其他纸板更快下降至最低点,并接触转动轮13,以及在转动轮13的传动下,向前运动一大截;上述纸板被转动轮13传动的过程中,最底层的纸板向前运动的合力最大,纸板能更容易、更快地向前输送;其中上述纸板下降的过程中,振动平板211下降速度较最底层的纸板更快。
[0050]
参考图1和图2,输送台体11上方设置有两个侧面限位组件41和前挡板42,两个限位组件41分别位于纸板输送方向的左右两侧,前挡板42与输送台体11的上表面形成入料口5,叠摞的纸板放置在侧面限位组件41和前挡板42之间。每个侧面限位组件41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限位板411(见图9)、驱动矩形限位板411往复运动的气缸412(见图9)和固定气缸412的支撑架413(见图9)。矩形限位板411远离纸板的一面与气缸4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架413固定设置在输送台体11的上表面。矩形限位板411的下边沿高于振动平板211运动轨迹的最高点,防止振动平板211上升时与矩形限位板411干涉。
[0051]
参考图9,操作者将叠摞的纸板分批放入矩形限位板411和前挡板42之间,并将纸板推向入料口5的一侧,使纸板靠近入料口5的侧面贴合于前挡板42,从而使整摞的纸板在输送的方向上对齐。位于纸板两侧的矩形限位板411在气缸412的驱动下,同时挤向纸板,使所有纸板在垂直于输送线路的方向上对齐。挤压完成后,两侧的矩形限位板411同时远离纸板,然后操作者再次放置一批纸板,矩形限位板411再次挤压、远离,循环往复。
[0052]
参考图2,输送台体11上表面在远离入料口5的一端焊接有长条状的托料件3,其长度方向垂直于输送方向,托料件3的上表面高于转动轮13的最高点,托料件3的上表面平行于输送台体11的上表面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斜坡面31,斜坡面31的坡脚靠近入料口5,坡顶远离入料口5。最底层的纸板向前输送时,纸板的尾端从托料件3上表面的最高点逐渐滑落至最低点,最终落在输送台体11上,此时托料件3托举位于最底层纸板上方的其余纸板,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减小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纸板的输送。
[0053]
参考图3,在托料件3位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动喷嘴71,气动喷嘴71呈扁平扇形且喷出的气流指向最底层纸板的上表面。每个气动喷嘴71均连接有喷气管72,喷气管7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泵73,两个第二气泵73固定安装在于安装腔12的底部,气动喷嘴71、喷气管72和第二气泵73构成整个喷气组件7。第二气泵73将压缩后的高压气流依次经过喷气管72和气动喷嘴71喷射至最底层纸板的上表面,从而增大纸板的下
压力,进而增大纸板与转动轮13(见图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纸板的运动加速度,提升纸板的输送效率。
[005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底层纸板向前输送之前,利用振动组件2使整摞纸板发生上下振动,从而消减最底层的纸板与其上方纸板之间的摩擦力,解决纸板打滑或输送困难的问题;吸气组件6和喷气组件7都是增加纸板的下压力,从而增大其向前运动的摩擦力,提高输送效率。
[005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