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盘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1707发布日期:2021-02-20 19:1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盘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料盘上料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盘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生产线均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料盘上料方式为人工的方式进行更换料盘,这种生产方式往往需要的人员数量较多,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进度缓慢,生产效率低。而传统的料盘上料机中,往往还有占地面积较大,料盘的上料难度较大,很难应用于设备布置较为紧凑的场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对料盘实现快速进行堆叠的料盘上料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盘上料机,包括机架、料盘吸附装置和料盘放置装置,料盘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上板、吸附气缸、吸附底板、吸附支块、吸附导向杆、吸附上固定件、吸附下固定件和吸附固定块,吸附上板与机架相连,吸附气缸的气缸端与吸附上板相连,吸附气缸的活塞杆端与吸附底板相连,吸附支块位于吸附底板的两端,吸附导向杆穿设于吸附上板与吸附底板相连,吸附上固定件、吸附下固定件和吸附固定块分别与机架相连,料盘位于吸附底板底部,并通过吸附上固定件、吸附下固定件和吸附固定块进行固定;吸附气缸将连接有料盘的吸附底板在机架上移动到料盘放置装置中进行料盘的放置。
[0005]
优选地,所述料盘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挡板、放置支撑架、放置气缸、放置上支架、放置下支架和放置挡块,放置挡板与机架相连,放置支撑架与机架相连,放置气缸的气缸端与放置支撑架相连,放置上支架、放置下支架和放置挡块分别与机架相连,料盘放置在放置下支架和放置挡块之间,放置气缸的活塞杆端将料盘进行挤压对齐。
[0006]
优选地,所述放置上支架与吸附上固定件结构相同,放置下支架与吸附下固定件结构相同,和放置挡块与吸附固定块的结构相同。
[0007]
优选地,所述吸附上固定件呈“l”字形结构,吸附上固定件上设有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和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螺栓穿过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与机架可插卸连接,螺栓穿过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与吸附下固定件相连。
[0008]
优选地,所述吸附下固定件呈“l”字形结构,吸附下固定件上设有吸附下固定件孔,螺栓穿过吸附下固定件孔与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将吸附上固定件和吸附下固定件固连。
[0009]
优选地,所述吸附下固定件上设有吸附下固定件块,吸附下固定件块的数量为二且分布在吸附下固定件的两边。
[0010]
优选地,所述吸附下固定件块为圆弧状结构。
[0011]
优选地,所述料盘放置装置的数量为二且分布在机架的两端。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料盘上料机,上料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较小,生产成本较低,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料盘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盘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料盘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附上固定件和吸附下固定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料盘吸附装置;3、料盘放置装置;21、吸附上板;22、吸附气缸;23、吸附底板;24、吸附支块;25、吸附导向杆;26、吸附上固定件;27、吸附下固定件;28、吸附固定块;31、放置挡板;32、放置支撑架;33、放置气缸;34、放置上支架;35、放置下支架;36、放置挡块;261、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262、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71、吸附下固定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料盘上料机,包括机架1、料盘吸附装置2和料盘放置装置3,料盘吸附装置2包括吸附上板21、吸附气缸22、吸附底板23、吸附支块24、吸附导向杆25、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吸附上板21与机架1相连,吸附气缸22的气缸端与吸附上板21相连,吸附气缸22的活塞杆端与吸附底板23相连,吸附支块24位于吸附底板23的两端,吸附导向杆25穿设于吸附上板21与吸附底板23相连,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分别与机架1相连,料盘位于吸附底板23底部,并通过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进行固定;吸附气缸22将连接有料盘的吸附底板23在机架1上移动到料盘放置装置3中进行料盘的放置。
[0020]
吸附上板21呈“h”字形结构,吸附上板2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吸附上板导向筒,吸附上板导向筒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吸附上板导向筒穿设于吸附上板21并与吸附上板21固连,吸附导向杆25穿设于吸附上板导向筒内部。
[0021]
吸附支块24的截面为“l”状,料盘与吸附底板23相连时,吸附支块24能够将料盘固定在吸附底板23上。
[0022]
吸附上固定件26和吸附下固定件27构成料盘吸附固定装置,料盘吸附固定装置在料盘吸附装置2中有四个且与机架1通过螺栓相连,同时可以根据料盘的尺寸大小,调整料盘吸附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从而对料盘更好的,更稳的进行固定。吸附固定块28的数量为四,吸附固定块28上设有吸附固定块连接孔,螺栓穿过吸附固定块连接孔将吸附固定块28与机架1相连。
[0023]
当料盘与吸附底板23的底面接触时,通过调整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的相对位置,使料盘与吸附底板23固连。
[0024]
机架1上设有能够往返运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吸附上板21相连,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吸附上板21在机架1上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现有成熟技术设备,能
够带动吸附上板21在机架1上做往返运动的设备均可采用。
[0025]
料盘放置装置3包括放置挡板31、放置支撑架32、放置气缸33、放置上支架34、放置下支架35和放置挡块36,放置挡板31与机架1相连,放置支撑架32与机架1相连,放置气缸33的气缸端与放置支撑架32相连,放置上支架34、放置下支架35和放置挡块36分别与机架1相连,料盘放置在放置下支架35和放置挡块36之间,放置气缸33的活塞杆端将料盘进行挤压对齐。
[0026]
在本实施例中,料盘放置装置3的数量为二且分布在机架1的两端。放置挡板31的数量为二且对称的分布在机架1上,料盘在经过料盘吸附装置2后放置到放置挡板31之间的区域。放置支撑架32和放置气缸33的数量均为二,放置支撑架32竖直布置。放置支撑架32的端部与机架1固连,放置支撑架32的另一端上设有放置支撑架气缸,放置支撑架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放置气缸33相连。放置支撑架气缸能够带动放置气缸33进行伸缩运动。以便能够在料盘累积的过程中对料盘进行对齐整理。
[0027]
放置上支架34与吸附上固定件26结构相同,放置下支架35与吸附下固定件27结构相同,放置挡块36与吸附固定块28的结构相同。
[0028]
如图4所示,吸附上固定件26呈“l”字形结构,吸附上固定件26上设有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261和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62,螺栓穿过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261与机架可插卸连接,螺栓穿过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62与吸附下固定件27相连。
[0029]
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261和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62的数量均为两个,相邻吸附上固定件第一孔261平行布置,相邻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62平行布置。
[0030]
吸附下固定件27呈“l”字形结构,吸附下固定件27上设有吸附下固定件孔,螺栓穿过吸附下固定件孔与吸附上固定件第二孔262将吸附上固定件26和吸附下固定件27固连。
[0031]
吸附下固定件27上设有吸附下固定件块271,吸附下固定件块271的数量为二且分布在吸附下固定件27的两边。吸附下固定件块271为圆弧状结构。
[0032]
在使用过程中,料盘吸附装置2中的吸附气缸22的活塞杆端伸长使吸附底板23与位于料盘放置装置3中的料盘接触,然后调整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的相对位置,使料盘与吸附底板23固连。吸附气缸22的活塞杆端收缩,然后动力装置带动吸附上板21运动到设定的上料位置,再调整吸附上固定件26、吸附下固定件27和吸附固定块28的相对位置使料盘与吸附底板23分离。在通过调整放置支撑架32上的放置支撑架气缸和放置气缸33对堆叠的料盘进行整理。同时该过程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反向进行。
[0033]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