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917发布日期:2021-02-20 17:2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粘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


背景技术:

[0002]
胶粘剂是一种能将同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具有很好粘合性能。
[0003]
胶粘剂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装入成品罐内,最终从成品罐中进行分装。当胶粘剂储存在成品罐时,需要对其进行持续地搅拌,以确保成品胶粘剂成分均匀,并且不粘结在罐体内壁上。
[0004]
现有的成品罐内只设置一个搅拌装置,由于在搅拌装置的旋转驱动下,成品罐中的胶粘剂也会跟随旋转,导致搅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使其实现提高搅拌效果,避免胶粘剂在成品罐内部粘结。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阀门;所述罐体设有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
[0008]
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搅拌框和若干搅拌杆;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侧外部,所述搅拌框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框,所述搅拌框为匚型结构,若干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框的匚型内侧;
[0009]
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搅拌轴和若干搅拌叶;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侧外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搅拌框的旋转中轴线上,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若干所述搅拌叶固定在所述搅拌轴的侧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框的旋转空间内部,且所述搅拌叶与所述搅拌杆相互交错分布;
[0010]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右侧内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搅拌框的右侧开口端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搅拌框与所述环形凹槽滑动连接。如此设置,考虑到搅拌框为横向设置,随着长时间使用,搅拌框会由于自身重力的关系而变形弯曲。因此,将搅拌框的右侧开口端设于环形凹槽内,在不影响搅拌框旋转运动的同时,环形凹槽对搅拌框的右侧提供支撑的作用,使搅拌框的左右两端都有支撑,避免变形弯曲。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内壁设有若干加热装置。如此设置,通过加热装置进一步避免罐体内部的胶粘剂凝结,粘黏在罐体内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过滤网。如此设置,通过过滤网隔绝胶粘剂中的固体杂质,提高胶粘剂成品质量。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第三旋转电机和刮料杆;所述第三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侧底部,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料杆,所述刮料杆的下表面贴合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如此设置,考虑到随着过滤网的过滤,胶粘剂的固体杂质会堆积在过滤网的上表面,影响出料效率。因此设置刮料机构,通过第三旋转电机带动刮料杆旋转转动,使刮料杆拨除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杂质,保证出料效率。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旋转电机为往复电机;所述刮料杆被所述第三旋转电机所驱动,在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左右往复转动。如此设置,通过刮料杆的左右往复转动,使固体杂质被拨至过滤网的左右两侧。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
在罐体的内部设置两组搅拌机构,其中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框与第二搅拌机构的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胶粘剂的跟随旋转,从而提高搅拌效果,避免胶粘剂在成品罐内部粘结。
[0018]
在搅拌框的内侧增设搅拌杆,从而提高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
[0019]
搅拌轴与搅拌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且搅拌叶与搅拌杆相互交错分布,保证第一搅拌机构与第二搅拌机构旋转搅拌的同时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0023]
1、罐体;2、进料口;3、出料口;301、阀门;302、过滤网;4、第一搅拌机构;401、第一旋转电机;402、搅拌框;403、搅拌杆;5、第二搅拌机构;501、第二旋转电机;502、搅拌轴;503、搅拌叶;6、密封轴承;7、环形凹槽;8、加热装置;9、刮料机构;901、第三旋转电机;902、刮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
[0026]
一种用于生产胶粘剂的成品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设有阀门301;罐体1设有第一搅拌机构4和第二搅拌机构5;
[0027]
第一搅拌机构4包括第一旋转电机401、搅拌框402和若干搅拌杆403;第一旋转电机401设置在罐体1的左侧外部,搅拌框402设置在罐体1内部;第一旋转电机401的输出端连接搅拌框402,搅拌框402为匚型结构,若干搅拌杆403固定连接在搅拌框402的匚型内侧;
[0028]
第二搅拌机构5包括第二旋转电机501、搅拌轴502和若干搅拌叶503;第二旋转电机501设置在罐体1的右侧外部,第二旋转电机501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502,搅拌轴502位于搅拌框402的旋转中轴线上,搅拌轴502穿过搅拌杆403,搅拌轴502与搅拌杆40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6;若干搅拌叶503固定在搅拌轴502的侧部,且位于搅拌框402的旋转空间内部,且搅拌叶503与搅拌杆403相互交错分布;
[0029]
第一旋转电机401与第二旋转电机501的旋转方向相反。
[0030]
罐体1的右侧内部设有环形凹槽7,搅拌框402的右侧开口端位于环形凹槽7内,搅拌框402与环形凹槽7滑动连接。如此设置,考虑到搅拌框402为横向设置,随着长时间使用,搅拌框402会由于自身重力的关系而变形弯曲。因此,将搅拌框402的右侧开口端设于环形凹槽7内,在不影响搅拌框402旋转运动的同时,环形凹槽7对搅拌框402的右侧提供支撑的作用,使搅拌框402的左右两端都有支撑,避免变形弯曲。
[0031]
罐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加热装置8。如此设置,通过加热装置8进一步避免罐体1内部的胶粘剂凝结,粘黏在罐体1内部。
[0032]
出料口3处设有过滤网302。如此设置,通过过滤网302隔绝胶粘剂中的固体杂质,提高胶粘剂成品质量。
[0033]
罐体1的底部设有刮料机构9,刮料机构9包括第三旋转电机901和刮料杆902;第三旋转电机901设置在罐体1的外侧底部,第三旋转电机901的输出端连接刮料杆902,刮料杆902的下表面贴合过滤网302的上表面。如此设置,考虑到随着过滤网302的过滤,胶粘剂的固体杂质会堆积在过滤网302的上表面,影响出料效率。因此设置刮料机构9,通过第三旋转电机901带动刮料杆902旋转转动,使刮料杆902拨除过滤网302上表面的固体杂质,保证出料效率。
[0034]
第三旋转电机901为往复电机;刮料杆902被第三旋转电机901所驱动,在过滤网302的上表面左右往复转动。如此设置,通过刮料杆902的左右往复转动,使固体杂质被拨至过滤网302的左右两侧。
[003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36]
胶粘剂从进料口2流入到罐体1内部,第一搅拌机构4中的第一旋转电机401带动搅拌框402正向旋转,使搅拌框402对罐体1内的胶粘剂进行正向旋转搅拌。第二搅拌机构5中的第二旋转电机501带动搅拌轴502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503对罐体1内的胶粘剂进行反向旋转搅拌。搅拌框402带动胶粘剂在外部进行正向旋转,搅拌叶503带动胶粘剂在内部进行反向旋转,由于两组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胶粘剂的跟随旋转,从而提高搅拌效率,避免胶粘剂在成品罐内部粘结。当对胶粘剂进行分装时,阀门301开启,胶粘剂从出料口3处流出。
[0037]
在搅拌框402的内侧增设搅拌杆403,从而提高第一搅拌机构4的搅拌效率。
[0038]
搅拌轴502与搅拌杆40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6,且搅拌叶503与搅拌杆403相互交错分布,保证第一搅拌机构4与第二搅拌机构5旋转搅拌的同时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