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卖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7714发布日期:2021-03-30 19:4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卖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外卖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在通过app点餐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普及,具体方式是用户首先通过app下单,商家接单后制作并打包,随后系统分配的配送员取餐并送餐,然后由于部分配送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餐品在配送过程中可能会被打开,导致餐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卖袋,以解决现有的外卖袋无法知晓袋子是否被打开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外卖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端具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闭合后不可逆,所述袋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撕拉条,通过将所述撕拉条撕下以使所述第二开口处于打开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袋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袋体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开口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后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间距。

进一步,所述袋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粘接部,通过粘接部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闭合。

进一步,所述粘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袋体内壁上的双面胶贴。

进一步,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提拉绳。

进一步,所述袋体内具有与所述撕拉条对应设置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设置在所述撕拉条。

进一步,所述袋体内的底部具有用于固定食品的固定槽。

进一步,所述袋体的材质为牛皮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袋体上设置的第一开口用于将所需投送的食品放入到袋体中,之后将第一开口闭合,第一开口闭合后不可逆,因此如果再次打开第一开口需要破坏整个袋体,当需要取出袋体内的食品时将第二开口上的撕拉条撕开,即可将袋体内的食品取出,而将撕拉条从袋体上撕裂后其撕拉条无法复原到袋体上,从而能够使用户知晓袋体在配送的过程中是否被打开,保障了袋体内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口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沿部与第二侧面贴合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口和粘接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条和加强条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袋体,110-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30-撕拉条,140-粘接部,150-加强条,200-第一侧面,210-第一上沿部,220-第一下沿部,300-第三侧面,400-提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外卖袋,如图1和2所示,包括袋体100,袋体100上端具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110,第一开口110闭合后不可逆,袋体100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开口120,第二开口120上设置有撕拉条130,通过将撕拉条130撕下以使第二开口120处于打开状态,其中图1展示的是袋体100的第一开口110未封闭的状态,图2展示的是将食品放入到袋体100内后第一开口110处于封闭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袋体10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110用于将所需投送的食品放入到袋体100中,之后将第一开口110闭合,第一开口110闭合后不可逆,将第一开口110强行打开后会在袋体100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如果再次打开第一开口110需要破坏整个袋体100,当需要取出袋体100内的食品时将第二开口120上的撕拉条130撕开,即可将袋体100内的食品取出,而将撕拉条130从袋体100上撕裂后其撕拉条130无法复原到袋体100上,从而能够使用户知晓本实用新型是否被打开过。

如图1和2所示,袋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00和第二侧面,袋体10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300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300和第二侧面位于第一侧面200和第二侧面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00内未放入食品时袋体100完全撑开后的外形是一个矩形体,因此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00和第二侧面,同时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300和第四侧面,这样的结构使得袋体100内能够尽可能装有更多的物品。

如图1、2和3所示,第二开口120设置在第一侧面200或第二侧面上,第二开口12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三侧面300和第四侧面上。

其中,图3展示的是第二开口120被完全打开后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120设置在第一侧面200上,第一侧面200上处于第二开口120上方的区域为第一上沿部210,第一侧面200处于第二开口120下方的区域为第一下沿部220,当位于第二开口120上的撕拉条130被撕开后,第一侧面200的第一上沿部210能够完全与第二侧面贴合,从而使得第二开口120能够扩大至与袋体100的第一开口110被完全撑开后的大小相同,增大了第二开口120的大小,在不完全撕裂破坏袋体100的前提下使得袋体100内的食品能够更容易取出,使得使用后的袋体100能够保持相对完整以作为普通口袋使用。

同时,第二开口120延伸至第三侧面300和第四侧面上后与第二侧面具有间距,因此当第一上沿部210和第二侧面贴靠时,第三侧面300和第四侧面处于第二开口120之上的区域能够相折叠,使得袋体100处于第二开口120之上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强度。

为了使袋体100的第一开口110能够开闭,如图5所示,在袋体100内靠近第一开口110的相对的内壁上设置有粘接部140,通过粘接部140能够使第一开口110闭合,具体的,粘结部可采用双面胶,将所需配送的食品装入到袋体100内后撕开双面胶上的固定条,然后将第一侧面200和第二侧面贴合,从而使得第一开口110闭合,通过双面胶固定的第一开口110再次打开后会在袋体100上留下显著的痕迹,以确保用户拿到本实用新型后知晓袋体100是否被打开。

为了使袋体100便于被提拉,如图1所示,在袋体100上设置有提拉绳400。

为了使撕拉条130更容易被撕下,如图6所示,在袋体100内具有与撕拉条130对应设置的加强条150,加强条150设置在撕拉条130上,加强条150能够增加撕拉条130的厚度,使得撕拉条130更容易被撕下,同时使得撕拉条130能够尽可能沿着其与袋体100的连接处撕下,而减少对袋体100的破坏。

袋体100内的底部还具有用于固定食品的固定槽,

在本实施例中,袋体100的材质采用牛皮纸,使其具有的一定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