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自动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2214发布日期:2021-01-26 21:2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餐具自动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分类装置,尤其涉及餐具自动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许多大型单位、酒店、公共设施均会提供用餐服务,单日用餐人数多达数百上千人次,使用的餐具数量更是用餐人数的数倍,对于清洗作业的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量,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继续使用传统的人工清洗,人工整理的方式逐步难以满足现代化餐饮服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餐具自动分类装置,通过机械自动化控制,应用于整体餐具无人化清洗整理设备的最终工位,清洗完成的餐具通过分类装置自动分类,大幅提升了餐具归整的工作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餐具自动分类装置,包括输送台、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均设置在输送台上,若干输送装置间距排布,分类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之间,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均由电机驱动,且带动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沿同一方向传动。
[0005]
进一步地,输送装置包括前置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前置输送带位于输送台输送方向的起始处,第三输送带位于输送台输送方向的末端,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设置在前置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
[0006]
进一步地,分类装置包括第一分类组件、第二分类组件、第三分类组件,第一分类组件设置在前置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之间,第二分类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第三分类组件设置在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
[0007]
进一步地,输送台上设有与分类装置相对应的分类仓,分类仓包括设置在第一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一分类仓,设置在第二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二分类仓,设置在第三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三分类仓,以及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后的第四分类仓。
[0008]
进一步地,第一分类组件包括五条分类带,五条分类带之间等间距排布,相邻两条分类带之间的距离为5-14cm。
[0009]
进一步地,第二分类组件包括四条分类带,四条分类带之间等间距排布,相邻两条分类带之间的间距为20-35cm。
[0010]
进一步地,第三分类组件包括两条分类带,两条分类带的间距为40-50cm。
[0011]
进一步地,分类装置下方还设有用于收纳餐具的收纳箱。
[0012]
进一步地,分类仓两侧设有出仓口,收纳箱可通过出仓口移出以及送入。
[0013]
进一步地,分类仓底部还设有出仓输送带,收纳箱放置在出仓输送带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餐具自动分类装置,属于餐具无人化自动清洗装插系统中的最终
工序,已经清洗完成的餐具通过输送带逐步输送至分类装置处,不同位置的分类组件中的分类带之间的间距均不同,随着输送带带动,不通尺寸的餐具分别从不同的分类组件中掉落至对应的分类仓内,分类仓内设有收纳箱,收纳箱内的餐具堆积充满后,将收纳箱移出,完成分类归整。通过本实用新型,餐具的分类完全依靠机械自动化进行,全程无需人工,极大提升了餐具的收纳归整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餐具自动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餐具自动分类装置中分类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
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输送台1、前置输送带2、第一分类组件3、第一输送带4、第二分类组件5、第二输送带6、第三分类组件7、第三输送带8、第四分类仓9、第三分类仓10、第二分类仓11、收纳箱12、出仓输送带13、第一分类仓14、出仓口15、分类带1001、滚轮1002、限位块1003、支撑杆10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餐具自动分类装置,包括输送台1、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均设置在输送台上,若干输送装置间距排布,分类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之间,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均由电机驱动,且带动输送装置和分类装置沿同一方向传动。
[0022]
输送装置包括前置输送带2、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带,前置输送带位于输送台输送方向的起始处,第三输送带位于输送台输送方向的末端,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设置在前置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
[0023]
分类装置包括第一分类组件3、第二分类组件5、第三分类组件7,第一分类组件设置在前置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4之间,第二分类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6之间,第三分类组件设置在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8之间。各输送带与各分类组件之间间隔衔接,各分类组件均包括多条分类带,分类带呈封闭环状,环状中央设有限位块1003和滚轮,限位块主要用于支撑分类带,使分类带弯折处呈直角状态,直角状态能够让分类带和输送带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滚轮由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带动分类带转动,使得分类带与输送带一样,为同一方向转动,同样能够带动餐具向输送台末端移动。滚轮1002由支撑杆1004固定,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分类仓底部,另一端安装滚轮,设置成竖直结构,能够避免支撑杆对餐具下落造成影响。
[0024]
输送台上设有与分类装置相对应的分类仓,分类仓包括设置在第一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一分类仓14,设置在第二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二分类仓11,设置在第三分类组件下方的第三分类仓10,以及设置在第三传送带后的第四分类仓9。
[0025]
第一分类组件包括五条分类带,五条分类带之间等间距排布,相邻两条分类带之间的距离为5-14cm,尺寸较小的碗碟能够在该工位下落。第二分类组件包括四条分类带
1001,四条分类带之间等间距排布,相邻两条分类带之间的间距为20-35cm,尺寸稍大的餐碗能够在该工位下落,第三分类组件包括两条分类带,两条分类带的间距为40-50cm尺寸较大的餐盘能够在该工位下落,最后的工位处未设置分类带,能够将其余的餐具进行收纳。
[0026]
分类装置下方还设有用于收纳餐具的收纳箱12。分类仓两侧设有出仓口,收纳箱可通过出仓口15移出以及送入。分类仓底部还设有出仓输送带13,收纳箱放置在出仓输送带上。当收纳箱内的餐具堆积满时,则相应的出仓输送带启动,将收纳箱移出输送台。
[002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