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0928发布日期:2021-06-15 20:0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智能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目前城市中的垃圾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为了更方便的做好垃圾回收和处理,智能垃圾桶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烟头等引燃物落入垃圾桶内时,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燃烧,易造成火灾事故。甚至对于某些外部环境,例如大风天气、斜坡地面等,易造成火灾蔓延。

传统的灭火装置通常是在垃圾桶顶盖位置固定安装小型灭火器,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阈值时喷射灭火器。这种方式下,由于灭火器位置固定,无法全方位覆盖灭火平面,灭火效果不好,易发生垃圾复燃。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灭火范围较大,灭火效果较好的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内具有回收腔体,所述回收腔体底部安装有回收桶,所述回收桶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具有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以及所述外壁间填充有惰性气体和/或水;

所述回收桶上方设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引线以及干粉灭火器装置;所述干粉灭火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腔体顶部的干粉灭火器,所述引线安装在所述干粉灭火器底部,所述引线用于控制所述干粉灭火器开启,所述干粉灭火器的出粉口连通有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导流棒以及喷射管;所述导流棒水平设置于所述回收桶上方,所述导流棒与所述出粉口连通,所述导流棒靠近所述回收桶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口,所述喷射管与所述喷出口连通,所述喷射管内安装有扇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棒与所述回收腔体顶部间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腔体内两侧壁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导流棒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叶为弧形扇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桶内侧壁涂覆有防火材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回收腔体顶部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干粉灭火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桶本体侧壁上开设有投入口,所述投入口顶部铰接安装有投入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由于所述垃圾桶本体内具有回收腔体,所述回收腔体底部安装有回收桶,使得当回收桶中的垃圾由于烟头等不慎引燃时,垃圾在所述回收桶内燃烧,不会受所述垃圾桶外部风力等影响而造成火势扩大,同时也防止燃烧物落入至所述垃圾桶本体外,造成其他火灾事故的发生。

所述回收桶上方设置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引线以及干粉灭火器装置;所述干粉灭火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腔体顶部的干粉灭火器,所述引线安装在所述干粉灭火器底部,所述引线用于控制所述干粉灭火器开启,当所述垃圾桶内垃圾燃烧时,使得所述引线燃烧,驱动所述干粉灭火器喷射干粉达到灭火的作用。

由于所述干粉灭火器的出粉口连通有导流棒,所述导流棒靠近所述回收桶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口,所述喷射管与所述喷出口连通,所述喷射管内安装有扇叶。通过上述喷射机构,所述干粉灭火器喷射出的干粉及惰性气流通过所述导流棒进入所述喷射管内,由于气流的作用,所述扇叶旋转并带动所述干粉及惰性气流旋转喷射而出,增加了其喷射的覆盖面积,有助于提高灭火效果。

另一方面在所述回收桶内设有内胆,由于所述内胆具有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以及所述外壁间填充有惰性气体和/或水;使得处于所述回收桶底部或侧壁位置的垃圾燃烧时,所述内胆内壁燃烧破裂,释放出惰性气体和/或水,可在第一时间对燃烧物进行扑灭,防止火势蔓延至顶部或全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结构简单,灭火范围较大,灭火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导流棒9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智能垃圾桶用内安装有投入门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垃圾桶本体;2、回收腔体;3、回收桶;4、内胆;5、投入门;6、引线;7、干粉灭火器;8、出粉口;9、导流棒;10、喷射管;11、喷出口;12、扇叶;13、第一支架;14、固定座;15、连接杆;16、第二支架;17、投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灭火的智能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垃圾桶本体1,所述垃圾桶本体1内具有回收腔体2,所述回收腔体2底部安装有回收桶3,所述回收桶3内设有内胆4,所述内胆4具有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以及所述外壁间填充有惰性气体和/或水;

所述回收桶3上方设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引线6以及干粉灭火器装置;所述干粉灭火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腔体2顶部的干粉灭火器7,所述引线6安装在所述干粉灭火器7底部,所述引线6用于控制所述干粉灭火器7开启,所述干粉灭火器7的出粉口8连通有喷射机构;

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导流棒9以及喷射管10;所述导流棒9水平设置于所述回收桶3上方,所述导流棒9与所述出粉口8连通,所述导流棒9靠近所述回收桶3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口11,所述喷射管10与所述喷出口11连通,所述喷射管10内安装有扇叶12。

工作原理:由于所述垃圾桶本体1内具有回收腔体2,所述回收腔体2底部安装有回收桶3,使得当回收桶3中的垃圾由于烟头等不慎引燃时,垃圾在所述回收桶3内燃烧,不会受所述垃圾桶本体1外部风力等影响而造成火势扩大,同时也防止燃烧物落入至所述垃圾桶本体1外,造成其他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当所述垃圾桶内垃圾燃烧时,使得所述引线6燃烧并驱动所述干粉灭火器7喷射干粉达到灭火的作用。

本领域其他工作人员可以知道的是,由于灭火装置与垃圾桶安装距离有限,当火灾发生时,传统方式下的灭火结构,即仅在垃圾桶正上方安装灭火器,当灭火器启动时巨大的气流冲击在第一时间内易造成燃烧物飞出垃圾桶外部,造成火灾隐患。同时,由于其灭火范围较小,无法完全进行全方位覆盖灭火,导致灭火效率较差。

因此,在所述干粉灭火器7的出粉口连通有导流棒9,所述导流棒9靠近所述回收桶3一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口11,所述喷射管10与所述喷出口11连通,所述喷射管10内安装有扇叶12。所述干粉灭火器7喷射出的干粉及惰性气流通过所述导流棒9进入所述喷射管10内,由于气流的作用,所述扇叶12旋转并带动所述干粉及惰性气流旋转喷射而出,增加了其喷射的覆盖面积,有助于提高灭火效果。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导流棒9、若干个喷射管10以及扇叶12,增加了其喷射的覆盖面积,同时也保证其具有适应的喷射气流带动,进而喷射干粉灭火。

同时,在所述回收桶内设有内胆4,由于所述内胆4具有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以及所述外壁间填充有惰性气体和/或水;使得处于所述回收桶3底部或侧壁位置的垃圾燃烧时,所述内胆4内壁燃烧破裂,释放出惰性气体和/或水,可在第一时间对燃烧物进行扑灭,防止火势蔓延至顶部或全局。

其中,在所述导流棒9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棒9与所述回收腔体2顶部间通过第一支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3用于固定所述导流棒9,防止喷射过程中,导致导流棒9位置移动而影响灭火效果。

其中,在所述导流棒9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腔体2内两侧壁上安装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与所述导流棒9间通过连接杆15固定连接。

连接杆15可进一步进行固定所述导流棒9,防止喷射过程中,导致导流棒9位置移动而影响灭火效果。

其中,在所述导流棒9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12为弧形扇叶。使得所述干粉灭火器喷射出的干粉经所述弧形扇叶引导旋转喷射,喷射面积更大,灭火效果更好。

其中,在所述回收桶3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桶3内侧壁涂覆有防火材料。

其中,在所述干粉灭火器7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回收腔体2顶部设有第二支架16,所述第二支架16用于固定所述干粉灭火器7。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16可与所述干粉灭火器7焊接固定一体,也可通过装配件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桶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投入口17,所述投入口17顶部铰接安装有投入门5,使得当需要投放垃圾时,由于所述投入口17顶部与所述投入门5铰接,推动所述投入门底部即可进行投放,投放完成后,所述投入门5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关闭,使得所述垃圾桶本体1内部空间在自然状态下相对封闭,防止外界风等因素影响火灾进一步发生。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