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9230发布日期:2021-03-30 19:5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受垃圾分类体系不健全以及个人素质影响,人们往往难以准确地分类投放垃圾,或贪图方便随意投放垃圾,生活垃圾在分类收集及运输处理中均受到极大考验。另一方面,对于普遍含有大量水分的厨余垃圾,往往也是随意投放,“跑、冒、滴、漏”的现象难以避免,极易产生异味、吸引蚊虫及滋生细菌,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降低垃圾对生活及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垃圾分类中转站的垃圾分类机制不完善,且不能妥善处理容易造成环境问题垃圾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中心,其包括控制器、身份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讯模块,控制器分别与身份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讯模块数据互通,身份采集模块实时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多个中转垃圾桶,其包括厨余垃圾投放桶,厨余垃圾投放桶自桶口至桶底依次设有桶盖、粉碎处理模块和发酵处理模块,桶盖连接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桶盖的驱动装置,控制器分别与粉碎处理模块、发酵处理模块和驱动装置连接,驱使粉碎处理模块粉碎厨余垃圾,以及驱使发酵处理模块形成生物菌发酵环境。

进一步的,粉碎处理模块包括粉碎容腔以及设置在粉碎容腔内的粉碎刀和粉碎电机,粉碎电机与粉碎刀驱动连接,粉碎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发酵处理模块包括发酵仓、搅拌电机、负压风机、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数据互通。

进一步的,厨余垃圾投放桶内还设置有金属异物识别模块和提醒模块,控制器与金属异物识别模块和提醒模块通讯连接,金属异物识别模块实时检测桶内垃圾是否存在金属物,提醒模块提醒用户取出金属异物。

进一步的,厨余垃圾投放桶内还设置有称重模块和容量检测模块,称重模块实时检测桶内垃圾重量,容量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桶内垃圾桶满情况;控制器与称重模块和容量检测模块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中转垃圾桶还包括其他垃圾投放桶、可回收垃圾投放桶和有害垃圾投放桶。

进一步的,中转垃圾桶内设有用于杀菌的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的,中转垃圾桶与桶盖之间设置有防夹手模块,防夹手模块内含红外热源感应单元,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讯连接;红外热源感应单元感应到中转垃圾桶与桶盖之间有红外热源存在时,发送暂停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闭合桶盖。

进一步的,身份采集模块包括ic卡读卡器、人脸识别单元和二维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还包括视频监控模块和故障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垃圾分类收集存储的同时,设置处理水分较多厨余垃圾的机构,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监控及厨余垃圾转化,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减少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将厨余垃圾转换为有机肥料,充分利用厨余垃圾的价值,减少垃圾运输总量、运输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用于收集日常的生活垃圾,其主要包括:

控制中心10,其包括控制器11、身份采集模块12、定位模块13和通讯模块14,控制器11分别与身份采集模块12、定位模块13和通讯模块14数据互通,身份采集模块12实时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多个中转垃圾桶20,其包括厨余垃圾投放桶21,厨余垃圾投放桶21自桶口至桶底依次设有桶盖30、粉碎处理模块40和发酵处理模块50,桶盖30连接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桶盖30的驱动装置,控制器11分别与粉碎处理模块40、发酵处理模块50和驱动装置连接,驱使粉碎处理模块40粉碎厨余垃圾,以及驱使发酵处理模块50形成生物菌发酵环境。

在实际应用时,为促进人们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中转垃圾桶20还包括其他垃圾投放桶22、可回收垃圾投放桶23和有害垃圾投放桶24,用于存放各类垃圾,而对于水分较多的垃圾,尤其是厨余垃圾,则投放至具有中间处理步骤的厨余垃圾投放桶21中,以减少厨余垃圾运输处理过程中的难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设置于公共区域中,人们通过身份采集模块12与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建立联系,远端的服务器获得当前用户通过身份采集模块12发送过来的身份信息后,服务器允许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打开对应的中转垃圾桶20,身份采集模块12可以是ic卡读卡器、人脸识别单元或二维码,当服务器通过身份采集模块12确定当前用户为合法用户时,向用户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并准许用户使用该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对于其他几种的中转垃圾桶20,用户将对应的垃圾投放在内即完成当次垃圾投放,对于厨余垃圾,用户将其投放至厨余垃圾投放桶21后,内部的粉碎处理模块40和发酵处理模块50分别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处理,缩减厨余垃圾的体积,并蒸发其水分以及通过生物菌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避免细菌滋生,同时对垃圾进行转化。

在实际应用时,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可以是投放于小区等位置,由小区管理人员监督垃圾分类处投放,身份采集模块12可以是ic卡,业主通过刷ic卡来使用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为鼓励用户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设置塑料袋贩售模块,当用户正确投放垃圾后,免费向用户发放两个塑料袋。

更为具体地,粉碎处理模块40包括粉碎容腔41以及设置在粉碎容腔41内的粉碎刀42和粉碎电机43,粉碎电机43与粉碎刀42驱动连接,粉碎电机43与控制器11连接。厨余垃圾首先被投放在粉碎容腔41内,当投放桶的桶盖30盖上后,控制器11启动粉碎电机43,将厨余垃圾进行粉碎成预定体积后,落入到桶底的发酵仓51内。

更为具体地,发酵处理模块50包括搅拌电机52、负压风机53、加热器54和温度传感器55,分别与控制器11数据互通。搅拌电机52被设定为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到达预定时间后更换转向,使粉碎后的垃圾被搅拌均匀,加热器54持续对发酵仓51进行加热,使温度维持在65℃-80℃,促进水分蒸发并确保发酵仓51内的生物菌可以正常繁衍。对于生物菌,其存在于发酵仓51内,并通过吸收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繁衍,当桶内垃圾到达倾倒量时,控制器11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倾倒处理,倾倒时留有一部分垃圾在发酵仓51,以保证生物菌可持续地在其中繁衍。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金属硬物进入厨余垃圾投放桶21,造成粉碎处理模块40损坏,厨余垃圾投放桶21内还设置有金属异物识别模块71和提醒模块72,控制器11与金属异物识别模块71和提醒模块72通讯连接,金属异物识别模块71实时检测桶内垃圾是否存在金属物,提醒模块72提醒用户取出金属异物。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异物识别模块71为微波发生器或超声波发生器。

进一步的,厨余垃圾投放桶21内还设置有称重模块73和容量检测模块74,称重模块73实时检测桶内垃圾重量,容量检测模块74实时检测桶内垃圾桶满情况;控制器11与称重模块73和容量检测模块74通讯连接。厨余垃圾投放桶21内厨余垃圾倾倒量的确定通过称重模块73或容量检测模块74来完成,当垃圾重量或体积到达预定阈值时,称重模块73或容量检测模块74通知控制器11,并向外发送需要倾倒垃圾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桶内垃圾存放过久而滋生细菌和病菌,中转垃圾桶20内设有用于杀菌的臭氧发生器60,臭氧发生器60定时开启,以杀灭桶内细菌和病菌。

在本实施例中,中转垃圾桶20与桶盖30之间设置有防夹手模块31,桶盖30受驱动装置驱使,实现打开或关闭动作,防夹手模块31内含红外热源感应单元32,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讯连接;红外热源感应单元32感应到中转垃圾桶20与桶盖30之间有红外热源存在时,发送暂停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闭合桶盖30。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一体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还包括视频监控模块80和故障报警模块90,视频监控模块8024小时的实时监控系统,所记录的录像内容也将成为诚信交易的追溯依据,当环保箱出现预判故障时,故障报警通知后台和短信推送运营人员及时修复,便于管理和及时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