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5670发布日期:2021-08-24 12: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转运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



背景技术:

车辆运输方式是目前生活垃圾运输最主要的方式,而垃圾运输车型的选择对于以车辆运输为主的垃圾清收系统来说非常重要。目前用于普通生活垃圾清运的车型主要有平板车、压缩式后装垃圾车、集装箱式垃圾车、密封式桶式垃圾车等。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8656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包括车头、车架、垃圾存储箱、储水箱、及设置在垃圾存储箱上端的上盖,车头设置在车架的前端,垃圾存储箱安装在车架的上端,垃圾存储箱上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垃圾入口,垃圾存储箱的后侧设有翻转门,翻转门与垃圾存储箱的上端采用活动连接件连接,垃圾存储箱的底部设有底板,垃圾收集方便,转运灵活,固液分离,分类存放,便于管理,环保性好。

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仅运用垃圾自身的重力,让垃圾中的污水自己回流,在垃圾表面会残留大量的污水无法分离,这样就会造成固液分离效果较差,无法达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通过垃圾初掉入第一箱体内时或车体前行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均可经蓄料箱及内部垃圾重量带动复位弹簧的伸缩,使连接架在限位槽内部作上下的往复运动,带动蓄料箱内的垃圾产生抖动、翻动,第一箱体内的污水经分水孔位置经过滤网过滤后聚集到蓄水箱内存储,使垃圾内和表面的污水与垃圾更好的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后侧设有蓄料箱,所述蓄料箱底部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蓄料箱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蓄料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后侧设有门板,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壁顶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分水孔内壁设有过滤网;

蓄水箱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箱体顶端中部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蓄水槽内部设有漂浮挡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设置为常见燃油或电力牵引车,所述蓄水箱与车体车厢位置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料箱和蓄水箱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门板与第一箱体连接处设有合页和门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与第一箱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架与限位槽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架高度大于限位槽深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一端贯穿第二箱体与内腔相连,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设置于车体的车厢底部,所述控制阀设置为手动调节阀。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挡板由泡沫板材料制成,所述漂浮挡板厚度小于蓄水槽深度,所述漂浮挡板与蓄水槽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连接架外侧位置的第一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槽外侧的第二箱体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孔贯穿蓄水槽与第二箱体内腔相连,所述进水孔的分布区域小于漂浮挡板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蓄料箱和复位弹簧,垃圾初掉入第一箱体内时或车体前行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均可经蓄料箱及内部垃圾重量带动复位弹簧的伸缩,使连接架在限位槽内部作上下的往复运动,带动蓄料箱内的垃圾产生抖动、翻动,第一箱体内的污水经分水孔位置经过滤网过滤后聚集到蓄水箱内存储,使垃圾内和表面的污水与垃圾更好的分离,保证固液分离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排水管和漂浮挡板,由分水孔落下的污水聚集在蓄水槽位置,当污水量达到一定值后带动漂浮挡板与蓄水槽分离,蓄水槽内的污水可由进水孔进入第二箱体内腔存储,若无污水继续进入蓄水槽内部,漂浮挡板复位对进水孔进行遮挡,对污水散发的臭味进行遮挡,降低车体行驶过程中挥发的异味,且不影响污水持续的进入第二箱体内部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料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料箱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车体、2蓄料箱、21第一箱体、22进料口、23门板、24连接架、25底板、26分水孔、27过滤网、3蓄水箱、31第二箱体、32排水管、33控制阀、34限位槽、35蓄水槽、36进水孔、37漂浮挡板、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垃圾转运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后侧设有蓄料箱2,所述蓄料箱2底部设有蓄水箱3,所述蓄水箱3与蓄料箱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蓄料箱2包括第一箱体21,所述第一箱体21顶端设有进料口22,所述第一箱体21后侧设有门板23,所述第一箱体21底部设有连接架24,所述连接架24内壁顶部设有底板25,所述底板25上均匀设有多个分水孔26,所述分水孔26内壁设有过滤网27,所述车体1设置为常见燃油或电力牵引车,所述蓄水箱3与车体1车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蓄料箱2和蓄水箱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门板23与第一箱体21连接处设有合页和门锁,所述连接架24与第一箱体2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架24与限位槽34位置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架24高度大于限位槽34深度,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复位弹簧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4一端与连接架24外侧位置的第一箱体2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另一端与限位槽34外侧的第二箱体31固定连接。

如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车体1前行到达垃圾存放处,将垃圾由进料口22倒入第一箱体21内腔,当蓄料箱2内垃圾较少时,垃圾初掉入第一箱体21内时或车体1前行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均可经蓄料箱2及内部垃圾重量带动复位弹簧4的伸缩,使连接架24在限位槽34内部作上下的往复运动,带动蓄料箱2内的垃圾产生抖动、翻动,第一箱体21内的污水经分水孔26位置经过滤网27过滤后聚集到蓄水箱3内存储,使垃圾内和表面的污水与垃圾更好的分离,保证固液分离效果,若蓄料箱2内部垃圾重量到达一定值时,复位弹簧4的收缩长度使连接架24底端与限位槽34底部接触,可停止对复位弹簧4的继续挤压,避免复位弹簧4过度收缩造成无法恢复原状,车体1前行期间,限位槽34可对连接架24进行位置限定,避免蓄料箱2与蓄水箱3发生错位或掉落,保证本转运车的使用安全性,且到达垃圾集中处理位置,可开启门板23将第一箱体21内的垃圾取出进行集中处理。

所述蓄水箱3包括第二箱体31,所述第二箱体31底部设有排水管32,所述排水管32上设有控制阀33,所述第二箱体31顶部设有限位槽34,所述第二箱体31顶端中部设有蓄水槽35,所述蓄水槽35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进水孔36,所述蓄水槽35内部设有漂浮挡板37,所述排水管32一端贯穿第二箱体31与内腔相连,所述排水管32另一端设置于车体1的车厢底部,所述控制阀33设置为手动调节阀,所述漂浮挡板37由泡沫板材料制成,所述漂浮挡板37厚度小于蓄水槽35深度,所述漂浮挡板37与蓄水槽35相适配,所述进水孔36贯穿蓄水槽35与第二箱体31内腔相连,所述进水孔36的分布区域小于漂浮挡板37的面积;

如图1和4-5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由分水孔26落下的污水聚集在蓄水槽35位置,当污水量达到一定值后带动漂浮挡板37与蓄水槽35分离,漂浮挡板37失去了对进水孔36位置的遮挡,蓄水槽35内的污水可由进水孔36进入第二箱体31内腔存储,若无污水继续进入蓄水槽35内部,漂浮挡板37复位对进水孔36进行遮挡,对污水散发的臭味进行遮挡(因垃圾散发恶臭大多为液体散发),降低车体1行驶过程中挥发的异味,且不影响污水持续的进入第二箱体31内部的工作,到达垃圾处理地点,使用者可开启控制阀33,将第二箱体31内的污水经排水管32排出,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当蓄料箱2内垃圾较少时,垃圾初掉入第一箱体21内时或车体1前行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均可经蓄料箱2及内部垃圾重量带动复位弹簧4的伸缩,使连接架24在限位槽34内部作上下的往复运动,带动蓄料箱2内的垃圾产生抖动、翻动,第一箱体21内的污水经分水孔26位置经过滤网27过滤后聚集到蓄水箱3内存储;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4-5,由分水孔26落下的污水聚集在蓄水槽35位置,当污水量达到一定值后带动漂浮挡板37与蓄水槽35分离,漂浮挡板37失去了对进水孔36位置的遮挡,蓄水槽35内的污水可由进水孔36进入第二箱体31内腔存储,若无污水继续进入蓄水槽35内部,漂浮挡板37复位对进水孔36进行遮挡,对污水散发的臭味进行遮挡。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