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8507发布日期:2021-11-15 2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盖板(3)和液晶显示模组本体(4),所述内壳(2)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内壳(2)与外壳(1)之间设有缓冲装置(14),所述盖板(3)与外壳(1)通过卡合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3)底部与内壳(2)内腔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凹槽(11),所述内壳(2)底部间隔设有两个下支撑板(12),所述凹槽(11)内与下支撑板(1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上支撑板(13),两个所述下支撑板(12)之间、下支撑板(12)与内壳(2)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9),两个所述上支撑板(13)之间、上支撑板(13)与凹槽(11)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0),所述第一空腔(9)内设有吸盘装置,所述第二空腔(10)内设有挤压装置,所述吸盘装置与挤压装置相互配合将液晶显示模组本体(4)固定在内壳(2)中,所述外壳(1)上设有控制装置(8),所述吸盘装置和挤压装置均由控制装置(8)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61)、吸气管道(62)和气泵一(63),所述吸盘(61)设有多个,所述吸盘(61)分别设置在第一空腔(9)内,所述吸盘(61)通过吸气孔与吸气管道(62)连接,所述吸气管道(62)另一端与气泵一(6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气囊(71)、充气管道(72)和气泵二(73),所述挤压气囊(71)设置在第二空腔(10)内,所述挤压气囊(71)通过充气管道(72)与气泵二(7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设于外壳(1)侧边顶部的卡块(51)、设于盖板(3)底部与卡块(51)相配合的卡槽(52)和设于盖板(3)侧壁且位于卡槽(52)上方的卡板(53),所述卡槽(52)沿盖板(3)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卡板(53)与盖板(3)铰接并可相对于盖板(3)侧壁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压力检测单元(81)和控制单元(82),所述控制单元(82)包括信号处理器(821)和控制器(822),所述压力检测单元(81)与控制单元(82)的信号处理器(8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821)对压力数据处理后将信号送入控制器(8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81)包括压力检测装置一(811)和压力检测装置二(812),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一(811)设置于吸盘(61)上,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二(812)设置于挤压气囊(71)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22)包括启动键、停止键和泄压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4)为弹性橡胶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减震装置,包括外壳、内壳、盖板和液晶显示模组本体,内壳位于外壳内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缓冲装置,盖板与外壳通过卡合组件可拆卸连接,内壳底部间隔设有两个下支撑板,凹槽内与下支撑板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上支撑板,两个下支撑板之间、下支撑板与内壳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两个上支撑板之间、上支撑板与凹槽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吸盘装置,第二空腔内设有挤压装置,外壳上设有控制装置,吸盘装置和挤压装置均由控制装置控制。吸盘装置和挤压装置进行配合,将液晶显示模组本体稳固在内壳内部,同时设置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方便对固定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调节。对固定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调节。对固定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 吴裕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聚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